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什麼傳入西方

中國有什麼傳入西方

發布時間:2022-05-27 18:15:29

❶ 我國的四大是怎麼傳到西方的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
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
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古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居於世界的前列。5世紀後的千餘年裡,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我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而歐洲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紀,由於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步形成,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為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質基礎: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總之,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
造紙、印刷術、火葯、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地偉大貢獻,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地進程。這些發明改變了世界地面貌和萬事萬物地原有狀態,其波及范圍不限於某一局部地區,而是整個世界;其影響所及不是一時一世,而是持續千百年之久。
中國古代地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地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地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地體現,更重要地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地進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地四大文明,也許人類社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可不是中國人地自吹自擂,因為世界史學界一致認為,中國地四大發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歐洲之後,給歐洲人地社會產生巨大地影響,從而影響了人類地整個進程。對此,馬克思曾經這樣高度評價,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地三大發明,他少說了一項。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產生了殖民地,印刷術變成了宣揚新教地工具。總地說來,變成了科學復興地手段。
一個是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地。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地禮花,帶來了我們地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地歷史上發揮過巨大地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地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地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地火葯燒了中國地圓明園。帝國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地中華民族發明了火葯,卻沒有用自己地火葯製造出強大威力地洋槍洋炮,只能用自己地血肉之軀抵抗洋人地進攻,任憑他們地鐵蹄踐踏中國地國土,我們不得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指南針,我們地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地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地,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但是我們地發明一旦被他們所使用,他們就造出了新地、更加靈巧地指南針,闖入我們地領海,打開了我們地國門,把大批地鴉片潛入到我們地民族之中,使我們地民族成為「東亞病夫」。
我們地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地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地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地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地。他們地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地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地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地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地產品,我國最好地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地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地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地,最好地紙張是人家地,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地?要進口地。紙張是我們發明地,但最好地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地油墨也是進口地,這應該引起我們地反思。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確實給中華民族帶來永久地載入史冊地榮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實惠地又是誰呢?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有了很多原始性地創新,也往往因為不能精益求精,發展遲緩,錯過了時機,不能得到進一步地發展與大規模地產業化失之交臂。比如說中國人早就發明了陰陽八卦,但是沒有由此引申發明出二進制技術法,計算機是由外國人發明地。鄭和提出地「冷不自生」,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創造性地見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導出地熱力學第二定律卻在1800年之後,由一個德國人正式提出來地。從冷地物體傳入熱地物體,不能無償發生,我們沒有得到規律性地經驗

❷ 東西從中國傳入西方,又有哪些東西從西方傳入中國

除了絲綢以外,造紙、印刷、漆器、瓷器、火葯、指南針等等代表東方文明的中國物產和技術的西傳卻是難以統計的,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西方的珍禽異獸、珠寶香料、玻璃器皿、金銀貨幣紛紛傳來,中亞、西亞的穿著、飲食等生活方式,音樂、舞蹈等文化娛樂活動都源源進入中原,佛教進一步盛行的同時,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興的伊斯蘭教都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我們今天所常見的一些植物,並非都是中國的土產,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批帶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蔥、胡荽、胡椒、胡桐淚、胡羅卜等等,十有八九是來自西方。而且,古代文獻中往往把這些植物的移植中國,歸功於第一位中西交通的美好使者----張騫。實際上,現在可以確指為張騫帶回來的物產,只有苜蓿和葡萄,前者原產伊朗高原西北的米底亞(Media),後者是西亞和埃及最早人工栽培的一種植物。
漢初以來,西來的不僅僅有植物,還有羅馬的玻璃器、西域的樂舞、雜技,到了東漢末年,史書記載:"靈帝(167-189年在位)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竟為之。"(《續漢書五行志》)
從魏晉到隋唐,隨著屬於伊朗文化系統的粟特人的大批遷入中國,西亞、中亞的音樂、舞蹈、飲食、服飾等等,大量傳入中國。

❸ 中國的哪些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

中國的生產技術與文化傳入西方,對西方各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自漢至唐傳入西方的生產技術主要有養蠶、繅絲、織綢、鑿井以及中國四大發明中的造紙、印刷術及火葯。在文化方面,我國古代的天文學、醫學和數學很早就經絲路傳到阿拉伯及歐洲各地,同時中國的音樂及繪畫藝術也傳到西方。

❹ 通過絲綢之路,哪些東西從中國傳入西方,又有哪些東西從西方傳入中國

在漢代,通過絲綢之路絲綢和茶葉傳入西方。唐宋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陶瓷傳入西方。漢唐宋時期,我們的四大發明傳入西方,等等代表東方文明的中國物產和技術的西傳是難以統計的。

西方的珍禽異獸、珠寶香料、玻璃器皿、金銀貨幣紛紛傳來,中亞、西亞的穿著、飲食等生活方式,音樂、舞蹈等文化娛樂活動都源源進入中原。

(4)中國有什麼傳入西方擴展閱讀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漢武帝之時。從中國出發,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線。與此同時,還有一條由中國向東到達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它在海上絲綢之路中佔次要的地位。

南方陸上絲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於橫斷山區,又稱高山峽谷絲路。大約公元前4世紀,中原群雄割據,蜀地(今川西平原)與身毒間開辟了一條絲路,延續兩個多世紀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稱它為秘密絲路。

草原絲綢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❺ 請查找張騫通西域之後,中國的哪些物品傳入西方西方的哪些物品又流入中國

|傳入要的物品有絲綢和瓷器等,西方的物品象西瓜,西紅柿,咖啡等傳入中國。

❻ 絲綢之路從中國傳入西域的商品有哪些

絲綢之路從中國傳入西域的商品主要是中國的緞匹、綉彩、金錦、絲綢、茶葉、瓷器、葯材等商品。

同時因為貿易中心相應形成和發展,在元代中外史籍幾乎都記述了元大都作為東方國際貿易中心的無可爭議的地位。《馬可·波羅游記》曾以一章的篇幅介紹元大都國際貿易的盛況:「凡世界上最為珍奇寶貴的東西,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這里出售的商品數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元朝中國境內絲路重要商鎮還有可失哈耳(喀什噶爾),這里的紡織品「由國內的商人運銷世界各地」。河西走廊的肅州,這里附近「山上出產的一種質量非常好的大黃。別處的商人都來這里采購,然後行銷世界各地」。


(6)中國有什麼傳入西方擴展閱讀:

當我們今天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絲綢之路從一開始就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在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術和造紙術以外,中國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較高的地位。以「中國風」為例,500年前,歐洲大批傳教士來華,回國後他們向歐洲人傳播了中國文化。

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歐洲又掀起了一場「中國風」,既包含了琴棋書畫等修身的藝術,又泛指一種東方神韻,滲透到建築和瓷器等外觀設計里

「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文化的維度不可或缺。事實上,當我們今天回顧歷史可以發現,絲綢之路從一開始就是一條文明交流之路。

古絲綢之路起始於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的背後是文化溝通。古代中國許多物質文化和發明創造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後,對促進西方近現代科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近代西方天文學、數學和醫學等知識,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

❼ 中國傳入西方的重要發明或技術有哪些

【數字是傳到西方的時間---世紀】
方板鏈泵 15
輪式碾磨機 13
水力輪式碾磨機 9
水力冶金鼓風機械 11
葉片式旋轉風選機 14
活塞風箱 14
拉式紡機 4
手搖紡絲機械(11世紀出現的一
種紡車上的均勻捻線錠翼, 14世
紀水力已應用於紡機) 3-13
獨輪小車 9-10
航海運輸 11
車式碾磨機 12
有效耕畜挽具;胸帶(左馬馭者) 8
軛 6
石弓(單臂) 13
風箏 12
直升飛機螺旋漿(用繩索旋轉) 14
活動連環畫轉筒(靠上升熱氣流轉動) 19
深鑽孔法 11
鑄鐵 10-12
卡丹式懸架 8-9
平圓拱橋 7
鐵索橋 10-18
運河船閘閘門 7-17
航海制圖法 10
船尾舵 4
火葯 5-6
火葯用於戰爭技術 4
磁羅盤(磁石匙) 11
磁針羅盤 4
磁羅盤用於航海 2
紙 10
雕版印刷 6
活字印刷 4
金屬活字印刷 1
瓷器 11-13

❽ 中國有哪些東西傳入西方

這就比較多了喲!
在漢代,通過絲綢之路絲綢和茶葉傳入西方。唐宋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陶瓷傳入西方。漢唐宋時期,我們的四大發明傳入西方等

❾ 從漢代至明代中國傳入西方的偉大發明包括哪些

根據李約瑟博士的研究結果,從漢代至明代從中國輾轉傳向西方的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包括繅絲、紡絲和調絲機(遠古發明)、平放織機(也可能是印度的發明)、提花機(商代發明)、鑄鐵技術(春秋時開始採用)、弩(戰國時發明)、石碾(漢代前發明)、水力石碾(漢代發明)、船尾方向舵(漢代出現)、水排(漢代發明)、龍骨水車(漢代發明)、風扇和簸揚車(漢代發明)、紙(漢代發明)、瓷器(漢代出現)、風箏(漢代出現)、獨輪車(三國時發明)、馬蹄鐵掌和馬鐙(三國至晉代發明)、火葯(唐代發明)、雕版和活字印刷術(隋至宋時發明)、活塞風箱(宋代發明)、高效的車馬系套方式(宋代發明)、走馬燈(宋代發明)、指南針(宋代發明)、游動常平懸吊器(宋代發明)、水密封船艙(宋代發明)、深鑽技術、鐵索吊橋、高效動力帆、弧形拱橋、竹蜻蜓(明代發明)。

❿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什麼時候傳入歐洲的

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傳入歐洲是在12世紀

在唐朝時期,造紙的原料開始使用竹子,因為竹子處理起來比較復雜,而這也正標志著我國造紙術的工藝上的重大突破,技術已經變得非常成熟。慢慢的,紙張逐漸取代了帛、簡,被人們廣泛應用。

在公元751年,當時的唐朝在與大食國的交戰中失敗,也就是現在的阿拉伯,在被俘的唐朝士兵中就有通曉造紙術的工匠,後來中東的第一個造紙加工坊就在撒馬爾罕出現了,到了794年,巴格達也出現了由中國工匠工作的造紙坊,從此,造紙術便正式傳到了阿拉伯地區。

後來在9世紀,造紙術又傳入了非洲,到了十世紀中期,造紙術已經完全取代了莎草紙。

12世紀初,造紙術又傳入了西班牙地區,阿拉伯人最先在薩蒂瓦建立了造紙廠,後來在1157年,基督徒又在比達隆建立了造紙廠。

義大利在12世紀時,就已經開始使用阿拉伯人生產的紙張,直到1268年,他們才在布里亞諾建立了第一座造紙廠,後來在1293年,波洛尼亞、熱那亞等地區也陸續出現了造紙廠。

14世紀時,造紙術逐漸傳入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家,之後他們也陸續開創了自己國家的造紙工廠,開始自給自足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什麼傳入西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1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20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40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7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9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3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