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國際社會如何評價中國疫情

國際社會如何評價中國疫情

發布時間:2022-05-27 09:51:29

1. 如何評價中國抗疫

中國人已經恢復工作6個月了。根據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9%。歐美工業機器從3月中旬停止,經濟在夏季開始平穩恢復,但這是海市蜃樓,現在第二波疫情正在威脅著這種復甦,以至於經濟可能再次停滯。

4.9%的增長率低於中國以往的表現,但仍是歐美不敢想像的。中國已經恢復運營,而美國和歐洲仍在努力消除病毒,在經濟恢復正常方面遇到很大困難。

中國現在引領世界增長,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醫療物資出口方面占據大量市場份額。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強勁復甦帶來重大影響。疫情終有一天會結束,當它結束後,世界將變得不一樣。大流行將成為已經在醞釀的變化和趨勢的加速器。這些變化中有兩個是不可逆轉的,一是數字化,二是西方霸權的衰退。

在過去的20年中,西方中產階級的收入和財富水平停滯甚至下降。全球化對精英們來說是門好生意,也讓非西方中產階級受益,特別是亞洲中產階級,他們看到了差距如何縮小,消費達到25年前無法想像的水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紛紛為中國抗疫加油、為中國效率點贊。中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展現的努力與能力、信心與決心,讓國際社會動容。他們表示相信:抗擊疫情,中國會贏!
2月2日,武漢火神山新型肺炎專科醫院正式交付。僅僅用了10天,這座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的醫院從無到有,「火神」速度贏得國際社會一片驚嘆,也讓世界再次看到中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執行力。

「奇跡醫院」,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這樣形容火神山醫院,稱其完成速度「創紀錄」。

「德國之聲」網站稱,一周多以前,火神山醫院所在的位置還是一片空地,變化就發生在數天之內。中國在建設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過程中展現了驚人的組織力,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動這么多建築工人,並將所需建材運到武漢,不可思議。

2. 如何評價疫情

中國正在同時間賽跑,與新冠肺炎疫情較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事關中國對外開放。連日來,中國堅持在疫情嚴重的地區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其他地區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各方面的積極成效讓國際社會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有足夠韌性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出台30條措施,發揮金融機構對疫情防控工作和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2月3日和4日,人民銀行超預期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兩天累計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保持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發出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信號,穩定市場預期。全國各地積極動員部署,正在有序組織重點企業復工復產。世界銀行發表聲明,相信中國有防控疫情、保持經濟韌性的政策空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並對此「充滿信心」。
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疫情是暫時的,疫情帶來的影響是暫時的。疫情終將被戰勝,風雨之後見彩虹。數十年來,中國發展經歷過種種大風大浪,但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只要客觀、全面、辯證看待中國經濟,就能明白中國依然有足夠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中國經濟總量近百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擁有14億人口的市場、9億勞動力、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資源。要看到,支撐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眾多要素,絕不是區區病毒來襲就能瞬間擊垮的。「強大」「有力」「成功」……一段時間以來,這樣的關鍵詞頻頻出現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積極評價中。人們贊嘆,中國在疫情面前的英勇無畏、堅強有序,正是在70年奮斗所夯實的雄厚基礎上實現的。

3. 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約3500億只口罩,你如何看待中國這一行為

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約3500億只口罩,你如何看待中國這一行為?

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它的歷史十分的悠久,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同時它的文化也是非常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我們作為中國的青年一代,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中華文化進行有效的繼承與傳播。同時我們也要去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給自己的人生增加不一樣的。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中國雖然向國際社會提供了大約3500一隻口罩,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他提供了超過40億件防護服以及核酸檢測的試劑 ,這是許多國家不能夠比的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中國在疫情之初受到了全世界各國的積極響應。捐獻了各種的防疫物資 ,當中國的疫情開始緩解的時候,其他國家的疫情開始爆發,中國盡最大的努力捐獻其物質 ,讓其他的國家可以渡過難關 。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點贊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

4. 世衛組織是如何評價中國的抗疫表現的

世衛稱中國成功控制疫情值得慶賀,每個中國人都展現強烈責任感。9月7日,世衛組織專家表示,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值得慶賀。中國抗疫經驗給世界信心,希望看到更多的國家慶祝抗疫成功,分享抗疫經驗。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回想起今年2月赴中國考察專家組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為了自己的國家和世界的安全,每一位中國人都展現了強烈的責任感與合作精神。大家都認真保持社交距離,遵循科學指引,堅守崗位,甚至作出犧牲。

(4)國際社會如何評價中國疫情擴展閱讀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講述打動他的三件事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隨國際專家組前往中國時,有三件事十分打動人:首先是中國對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從國家層面到省市再到社區,涵蓋了所有層面,讓信息和經驗可以流動。尤其驚人的是,中國可以每周更新國家級的指南,讓10億多人可以得到當前最新信息,包括如何跟蹤及治療病例等內容。

其次是中國人民的個人責任感,在中國的三周時間內,無論是在酒店還是火車上,中國人民在各類場所都保持著社交距離,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維持社區安全的責任感,這種集體責任感是最打動人的。而當談到應對疫情所做的犧牲時,中國人民認為這是他們對國家和全球的責任,這非常令人敬佩。

最後令人震撼的是,當很多省市的病例出現下降,一些省份疫情降至極低水平後,這些省市的領導表示正在采購呼吸機並設置更多床位,無一例外,以增加應對疫情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是難以置信的,他們意識到了新冠肺炎的威脅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些因素都是新冠肺炎在中國傳播水平極低的原因所在。

5. 如何評價中國應對疫情

如何評價中國應對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及時果斷採取行動、公開透明發布信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連日來,國際媒體紛紛點贊中國抗擊疫情的努力與能力、信心與決心,積極評價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公開坦誠的責任擔當與群防群控的團結精神。

中國有能力應對疫情

疫情來勢洶洶,中國全力應對。不少國際媒體聚焦「中國力量」,點贊「中國速度」,積極評價嚴峻疫情形勢下中國制度發揮出的巨大效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多次召開會議,分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究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這表明中國將疫情防控工作上升至國家最高層面,並做出制度性安排,體現中國領導層的高度重視。

「中國政府向全社會、全世界乃至整個科學界發出信號,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控制疫情,而這種能力和速度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刊文稱,中國政府已經緊緊抓住了控制這場危機的韁繩。雖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但即便是西方世界也很難擁有這樣應對大規模危機的魄力和能力。美國《海軍時報》在一篇采訪美國病毒學家約翰·萊德尼基博士的文章中提到,萊德尼基認為中國擁有控制不同類型流感病毒暴發的經驗和有效應對疫情的資源,且此次應對疫情所採取的檢疫隔離措施力度空前。

關鍵時刻,更顯中國制度優勢。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軍隊,從開工建設到交付使用僅用了10天時間;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德國之聲」網站報道,十多天前,火神山醫院所在位置還是一片空地,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動這么多建築工人,並將所需建材運到武漢,展現了中國驚人的組織力。奧地利《標准報》刊登了題為《在中國,兩家醫院如何拔地而起》的報道,肯定中國政府的快速決策力與高效執行力。法國商業調頻電視台(BFMTV)則表示,火神山醫院的修建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法國《歐洲時報》網站稱,中國大地建起座座防治醫院,「中國速度」再次刷新,火速建成背後積聚的是千千萬萬名一線勞動者的辛勤付出。

「中國制度在緊急形勢下效力巨大。它能夠採取強大的應對措施,而這只能在人力物力充足和功能完善的制度下實現。」在接受德國《世界報》網站采訪時,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和亞太地區高級專家伯恩哈德·巴爾奇這樣評價中國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制度優勢。

公開透明注入信心

國際媒體認為,中國在應對疫情中公開透明,第一時間將相關數據信息對外公布,充分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印度時報》稱,面對疫情,中國政府嚴格要求相關部門不得隱瞞疫情相關情況,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處理問題。據《俄羅斯報》網站報道,俄羅斯數字發展、通信和大眾傳媒部官員阿列科謝·沃林表示,莫斯科高度評價中國在發布新型冠狀病毒信息方面的及時性和透明度。「中國每天發布確診、疑似和死亡病例的統計數字,詳細介紹抗擊肺炎的措施。透明的信息足以讓人了解疫情的實際狀況。」沃林說。

中國政府採取積極有效、公開透明的應對措施,不僅維護了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做出了貢獻。多家外媒報道稱,中國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的公開與坦誠為世界注入了信心。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提到,中國在短時間內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此後,科學家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實驗,共享數據並加速進行病毒相關研究。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同樣指出,得益於中國政府及時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詳細信息,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制葯公司能夠研究其基因組序列,開展疫苗研製工作。

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報道中,美國公共衛生問題學者、病原體專家席拉·瑪戴德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做得很好。」「目前大多數病例發生在中國,他們正在採取一系列公共衛生措施。」「我們相信,這次疫情終將得到控制。」

中國積極應對疫情同樣提振世界經濟信心。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道,中國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並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報道援引觀點稱,在此次應對疫情危機過程中,中國及時主動公開信息,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路透社報道稱,隨著多地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數下降,股市微幅上漲,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投資者對疫情可能造成的全球經濟影響的擔憂。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日夜奮戰,工地建設者不舍晝夜,醫療用品生產廠家緊急復工……14億中國人民聯防聯控、各盡其力,國際媒體同樣給予了積極評價。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稱,中國為抗擊疫情展開了一場全面戰役,醫生們夜以繼日地救治病人,軍人馳援武漢抗擊疫情。日本《朝日新聞》稱,不只是一線人員與政府工作人員,中國各地民眾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通過捐款捐物等方式向疫情防控提供大規模援助。

加拿大《國家郵報》把目光投向了「快遞小哥」,通過春節期間留在北京送快遞的郭先生的故事,指出面對疫情,中國的快遞員迎難而上,保障城市供應。羅馬尼亞《自由報》刊登報道《疫情期間,一名羅馬尼亞人在中國的親身經歷》稱,為防控疫情,中國人放棄曾經走親訪友、外出旅遊等慣例,宅在家中自我隔離、積極面對,不悲觀也不恐慌。

為減少外出、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居家辦公、線上教學成為主流選擇。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刊登題為《我宅家,我驕傲,我為祖國省口罩!》的報道,記錄了中國民眾以居家隔離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貢獻。日本《富士產經商報》報道,在這一特殊時期,也檢驗在家上班能否行之有效,摸索通過互聯網辦公的方法。

6. 新冠病毒後中國對世界的影響

新冠病毒後中國將成為世界全球化的中心。

新冠病毒不會對全球經濟趨勢產生太大影響,但它將加速已經開始的變化,這是從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向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的過渡。鑒於美國人民對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失去信心,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而且美國在特朗普政府統治下,自由貿易協定也變得有毒。中國對世界的開放促進了經濟的復甦,增強了人民對其文化的信心,國人開始相信他們有能力在世界任何地方競爭。

新冠疫情將影響世界政治:

1、新冠疫情將加速國際力量對比的調整。正如兩次世界大戰對各國、各地區的沖擊不平衡,故而引起戰後國際力量對比出現重大變化一樣,新冠疫情對世界各地區、各國的沖擊程度也呈現不平衡態勢,也勢將刺激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變化。

2、從政治、文化及制度層面觀察,新冠疫情肆虐使美歐等奉為「法寶」的所謂「西方民主優越論」及「西方文明優越論」等遭重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尤其是冷戰結束以來,美歐等一直高調宣揚其以「三權分立」「權力制衡」「一人一票」等為支柱的政治體制以及其以「絕對個人主義」「絕對自由」為核心的文化、文明等,並試圖強迫非西方國家照搬、復制。

然而,面對新冠疫情,最先成為疫情「震中」的中國等東亞國家,發揮政府強大的領導力、動員力和效率高等制度優勢,採取了高效抗疫舉措,而有集體主義文化傳統的東亞各國民眾也高度自覺、自律,主動配合抗疫,顯示了制度與文化優勢。

3、新冠疫情對東亞及歐洲影響的不平衡性,將產生催化作用,加快全球經濟政治中心由歐洲向東亞轉移的地緣政治進程。

4、從非器物層面觀察,此次新冠疫情將深刻影響人們的安全觀、發展觀、國際觀及全球治理觀等。

4.1、影響人們的安全觀

近代以來,現實主義的利益觀、安全觀和在國際政治中玩「零和游戲」等,一直受西方頂禮膜拜,並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觀念。美國等西方國家不但有大量核武器,還擁有大量超級航母及各種高性能常規武器。但是,面對「新冠病毒」,這些高性能武器派不上用場。

4.2、影響人們的發展觀

近代數百年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西方發展觀及其發展模式也同樣為國際社會頂禮膜拜。其基本特點是高消費、高享受、高消耗、高浪費,結果是人類在資源使用和消費方面無節制,導致自然資源枯竭、地球環境被破壞、生態惡化。此次「新冠病毒」使得全世界手忙腳亂,無疑與這種西式發展直接關系,並促使人們反思由「四高」驅動的西式發展觀和發展模式的弊端。

4.3、影響人們的國際觀和全球治理觀

「新冠病毒」先肆虐中國及東北亞國家,而後肆虐歐美、進而向全世界擴散的進程表明了一個生物學的鐵邏輯:「病毒無國界」。無論富人窮人、無論高官布衣、抑或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面對「新冠病毒」,都顯露出人類不堪「病毒」襲擊的脆弱性。戰勝「新冠病毒」或是其他類型的傳染性疾病,需要世界各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應對,而不是玩「零和游戲」。

7. 國際社會對中國防疫的評價的看法是什麼

國際社會付中國防疫評價最好,中國人這次疫情做的最好,人人都重視給國際做出榜樣。得到了控制。

8. 疫情遍布全球,如何從國際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的防疫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全國各地都相繼淪陷,但是最先大規模爆發的中國,疫情防控情況可以說在全球都是獨樹一幟了,在疫情爆發的初期,很多國家,甚至是不少中國人都不看好中國的防疫力度,詳情可見方方一流,但是中國的防疫實力實實在在地證明了自己,也相當於扇了他們一響亮的耳光。

在我看來中國的防疫措施多少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但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畢竟群眾的生命才是最關鍵的,不能因為經濟而至群眾與水深火熱之中,不過現如今的情況來看,很多國家都本末倒置了。

9. 冬奧「泡泡防疫」獲國際盛贊,中國在防疫方面做的有多成功

2022京冬奧會目前賽程已過半,在此屆冬奧會上,出現了很多新科技,備受人們關注,其中冬奧會的「泡泡防疫」更是獲得國際上的贊揚,可見中國在防疫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中國的防疫工作做得有多成功,可以通過這次的春節上看出來,據相關媒體報道,2022年春節假期我國旅遊收入已有8個省份旅遊收入超百億人民幣,七個省份接待遊客超兩千萬人次,通過這些數據表明,在中國大陸,正是因為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人民才會有想法去旅遊,而在冬奧會的影響下,選擇去冰雪資源較為豐富的中部、北部地區人數也有所增加。

當然,除了國家出台的相關防疫規定外,也少不了中國民眾的重視程度和自覺遵守防疫政策的公民責任意識,以及中國人民善於團結互助的動員能力,同時,中國為了讓全世界早日結束疫情,更是加入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承諾在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的這份承諾,向全世界展現了身為大國應有的風范。

10. 如何評價中國抗疫表現

中國人已經恢復工作6個月了。根據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9%。歐美工業機器從3月中旬停止,經濟在夏季開始平穩恢復,但這是海市蜃樓,現在第二波疫情正在威脅著這種復甦,以至於經濟可能再次停滯。

4.9%的增長率低於中國以往的表現,但仍是歐美不敢想像的。中國已經恢復運營,而美國和歐洲仍在努力消除病毒,在經濟恢復正常方面遇到很大困難。

中國現在引領世界增長,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醫療物資出口方面占據大量市場份額。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強勁復甦帶來重大影響。疫情終有一天會結束,當它結束後,世界將變得不一樣。大流行將成為已經在醞釀的變化和趨勢的加速器。這些變化中有兩個是不可逆轉的,一是數字化,二是西方霸權的衰退。

在過去的20年中,西方中產階級的收入和財富水平停滯甚至下降。全球化對精英們來說是門好生意,也讓非西方中產階級受益,特別是亞洲中產階級,他們看到了差距如何縮小,消費達到25年前無法想像的水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紛紛為中國抗疫加油、為中國效率點贊。中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展現的努力與能力、信心與決心,讓國際社會動容。他們表示相信:抗擊疫情,中國會贏!
2月2日,武漢火神山新型肺炎專科醫院正式交付。僅僅用了10天,這座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的醫院從無到有,「火神」速度贏得國際社會一片驚嘆,也讓世界再次看到中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執行力。

「奇跡醫院」,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這樣形容火神山醫院,稱其完成速度「創紀錄」。

「德國之聲」網站稱,一周多以前,火神山醫院所在的位置還是一片空地,變化就發生在數天之內。中國在建設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過程中展現了驚人的組織力,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動這么多建築工人,並將所需建材運到武漢,不可思議。

閱讀全文

與國際社會如何評價中國疫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1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20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40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7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9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3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