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2021中國的外匯儲備怎麼花

2021中國的外匯儲備怎麼花

發布時間:2022-05-22 11:12:17

A. 如何使用好我們的外匯儲備中國該怎樣盡早走出危機,說出你的方案和理由

.(1).中國有句俗語叫「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深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背景下,我國外匯儲備以出乎意料的速度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這無疑是給復甦中的中國經濟打了一針「興奮劑」,吃了一顆「定心丸」。

可興奮之餘,如何運用這筆巨額外匯儲備,恐怕是擺在最高決策當局面前的一大難題。而在此之前有關的議論,可謂是五花八門,比較典型的有:

一為「分紅論」,即把一部分外匯分給老百姓,理由是:這樣做可以刺激市場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事實上,這是絕對行不通的,有專家分析說:如果把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分給老百姓,老百姓勢必要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消費,然後1萬統美元外匯又回到央行,這相當於多發了等價於1萬億美元的人民幣;如果老百姓把1萬億美元中的部分外匯拿到外國消費,不但沒能直接刺激中國經濟,而且將相應減少中國的外匯儲備,其結果必然是災難性的,因為這非常容易造成貨幣危機或通貨膨脹,最終受害的則依然是中國老百姓。

二為「減持論」,即逐步減少美元資產的比重,理由是:過多的持有美國國債與其它美元資產風險太大。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TIC數據來計算,2002年-2008年美元證券類資產佔中國外匯儲備的比重在66%-74.75%。這意味著中國事實上成了美國最大的債主,而一旦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動盪,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必將遭受巨大價值損失,因而「減持」的呼聲不絕於耳。可減持的節奏與數額如果掌控不好,勢必又將加劇美元貶值,到頭又可能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可悲下場,這也是中國現階段為什麼力挺美元的根本原因。

三為「多元論」,即逐步調整與優化外匯儲備結構,理由是:這樣可以提高外匯儲備「流動性、收益性和安全性」。顯然,這是一種比較理性的戰略思考。如何調整?其實溫總理早在今年2月訪歐演講中己給出答案,就是中國有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我們可以動用外匯儲備刺激經濟。同時,總理還表態說,外匯儲備只能用在國外。這意味著巨額外匯儲備今後不可能在美元「一顆樹上弔死」,我們可以進口國內急需的高新技術產品和石油、礦產等戰略物資,可以鼓勵企業進軍海外市場投資,可以增加對主權國家的信貸額度,可以擴大中方在世界銀行等國際或地區金融組織的股份與投資等等,事實上我們己經在進行類似的大膽嘗試。從未來講,推動形成新的全球「儲備貨幣」,應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共同目標,因為這樣可以有效抑制個別國家獨霸「世界貨幣」發行權所帶來諸多風險。當然,「藏匯於民」也是一種潛在的選項,這就需要改進現行某些強制結售匯制度法律法規框架。

總而言之,掌握著巨額外匯儲備的中國,可以說是利弊兼有,利在為中國贏得穩定的外部環境,有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增加國家的信用度;弊在客觀上存在匯兌損益、投資損益與美元危機的風險。但不管怎樣,「腰桿子粗了」就意味著我們在經濟戰略與策略上有了較大的彈性操作空間,只要外匯儲備這張牌打的好,中國完全可以化「危機」為「機遇」、變「被動」為「主動」,進而使得外匯儲備更好的為發展與穩定經濟服務,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服務。

(2)從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歷程看,歷史上幾次大的外部經濟沖擊,都促使中國經濟積極推進內部的改革與對外的開放,從而為中國經濟的大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每一次大的沖擊之後,中國經濟都往往走上一個新的台階。1990和1991年中國經濟的大幅回落,促使政府積極推進改革,小平同志再1992年南巡中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了強大的體制創新帶來的動力,造就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長達五年的兩位數經濟增長的繁榮局面。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得中國在1999年推行了國有銀行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促進了住房制度的改革,並積極加入了世貿,為中國的企業開辟了一個巨大的全球市場,再次在2003-2007年為中國經濟迎來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二次持續5年的兩位數的增長。完全可以說,沒有當時的艱苦的改革和加入世貿初期的開放沖擊,就沒有今天相對健康的銀行系統和更為巨大的政策迴旋餘地。

現在我們又一次面臨著放鬆管制,培育新的增長點的轉折時期。如果中國經濟可以在這一次外部壓力推動下完成向內需主導增長的格局的轉型,必然會帶來新的巨大增長機會。要走出當前的調整壓力,當前中國最為需要的,可能並不是一味強調基礎設施投資和財政赤字的所謂凱恩斯主義,也不是一味放鬆貨幣到零利率的貨幣主義,而是強調通過改革釋放體制的活力、通過開放尋求全球新的布局機會的、強調改革開放的「鄧小平主義」。

在經濟明顯回落、擔心找不到大量吸收就業的增長點、以及擴大內需的增長點的同時,很多能夠吸收大量就業、培育內需增長電的行業,因為存在嚴格的准入管制和壟斷,因為嚴格的准入門檻,而使得很多社會資金無法進入,例如:鐵路、電信、金融、教育、醫療等,2008-2009年盡管對鐵路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但是鐵道部門還是在重要的運輸時期「依然還是一票難求」,而中國當前一方面是大量的鋼鐵等原材料的庫存增長和產能過程、以及正在增大的就業壓力,一方面是巨大的運輸需求,為什麼不能形成有效的投資和內需的增長點?關鍵還是鐵道部門的壟斷和管制。

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一次擴大內需、應對危機的機會,打破這些能夠吸收巨大就業和創造內需增長點的行業的壟斷和管制,在經歷此次金融危機過後,中國又可能有機會培育出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增長點,中國經濟將有希望迅速從危機中走出,展現新的局面。

如果說2008年是國內外風雲激盪下的大調整的一年,那麼,在新的國際國內經濟格局下,2009年則可能是大布局的一年。這要求中國重新根據自身的優勢重新布局擴大內需的政策舉措;中國的企業也應當有更大的視野在新的環境下重新調整策略、重新布局自身的資源,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和走出調整形成新的推動力。

要想真正走出危機,必須做好三點:
1將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經濟決定論思想指導下的30年GDP崇拜。而且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教育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將顯得尤為重要(本來就重要),中國在這兩方面做得極差!一個不尊重學術、知識、不把教育放在心上,不把知識分子放在眼裡的國家,發展根本就是不可持續的。
2全面的制度改革,尤其是政治制度改革。現在中國的幾乎所有可以成為社會問題,納入議題的矛盾,要想解決,幾乎都要涉及到體制問題。制度和教育都是重要的生產力。
3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與升級。農民工不能打了十年工依舊還是個農民。中國經濟的巨量,科技貢獻少之又少,很大原因是靠了吃祖宗留下的和搶奪子孫後代的。產業不轉型,科技水平、勞動力素質就受到限制。第三產業才是解決中國巨大就業壓力的根本之道。
4還債社會保障。一個自稱社會主義的國家,不應該是剝奪了公民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權力的國家。可是現在,住房、醫療、教育、食品質量、生產安全、環境等問題,幾乎是把國民的基本生命權、居住權、教育權

B. 如何利用我國的外匯儲備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什麼是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怎麼來的?外匯儲備與國內貨幣的不同之處在哪裡?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大意了。

其實,說的簡單些,外匯儲備就是外國的錢,更近一步說就是外國欠本國的錢。但是,國與國之間的欠錢,又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你欠我多少多少錢,我給你打個欠條之類什麼的。而是外國欠著本國的錢,他們給的是他們國家的貨幣,本國還沒來得及用他國的錢去他國那邊消費。

世界上有很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情況不同,統治者為了其管理方便,各自發行其管轄范圍內的貨幣,在其統治區內貨幣通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世界格局的變化,各國之間需要更多、更加密切的交流與貿易往來,實際上就是本國與他國之間的商品的易換。為了結算方便,基本都採用貨幣(目前國際通用貨幣是美元)清算。由於各國的經濟狀況不同,必然會使得本國與他國之間貿易量的不對等性。

例如:
2009年9月份,本國從他國總共進口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商品,他國從本國也剛好進口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商品,那麼,本國與他國在2009年9月貿易量相等,就沒有產生外匯儲備,也就是本國與他國互不相欠(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實世界裡基本不存在,這里只是理論上做示例說明)。

到了10月份,本國從他國進口了價值220億美元的商品,而他國則從本國進口了價值300億美元的商品,那麼,本國就在10月份產生了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也就是說他國欠著本國價值80億美元的外債。

說到這里,相信閣下已經能明白什麼是外匯儲備、以及為什麼說外匯儲備不等於「現金」了。閣下這里所說的「現金」概念是個相對的概念,即「現金」非本國現金,是外國的「現金」,就是外國欠本國的「現金」價值。很明顯,這個「現金」不能在本國消費,只能在外國消費。也就是說,外匯儲備在本國只是一堆有價值的債務權利,只能在外國才能體現和兌現其對應價值。

還需要補充一點的是,我國的外匯儲備是受國家外管局統一管理的,個人無權實現大量外匯儲備的兌現和使用的。也就是說外匯儲備在國內不通用,尤其是大宗的外匯流動使用,必須要通過外管局審批。

如閣下題中所述,「我們雖然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但這不等於「現金」,所以,即便國家想給老百姓每人發一些(純屬假定!),也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外匯儲備在國內基本沒什麼價值,是要到外國花才是有價值的。

針對閣下的問題補充:「就是國家想拿這些外匯來給老百姓加工資,據說這些外匯也不能變成現金。不知這裡面的原因是什麼?」這里再做一些說明:上文已說的比較明顯了,就是本國老百姓創造的價值出口到外國去了,而外國回饋回來的是有價值的負債(即外匯儲備),並不是本國的現金。這是因為本國的經濟發展較活躍,准確來說應該是外國需要本國的商品大於我們需要他們的商品,這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能者多勞」。

打個比方:閣下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年薪數千萬,你的一個或幾個好哥們是一個白領,月薪只有幾千元。你們周末總是一起聚會,開銷是輪流請客,受到經濟條件的約束,輪到他們請你的時候開銷總額(相當於本國與他國之間進出口價值)大約是1萬元,到你請客時花銷超過5萬。當然,你也許不在乎這些,但在現實中,你的好哥們心裡當然都有一本「帳」(相當於你有很多的外匯儲備),要想拉平你和你哥們心理之間的這本帳,只有兩個途徑:一是你退步,和他們一樣做白領;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他們都進步,和你一樣做企業家,收入相當,到再次輪流請客時,一段時間以後基本就能把這些「外匯儲備」換成「現金」價值。

現在能理解為什麼即使國家想用外匯儲備給老百姓加工資也無法變成現金了吧?

C. 中國的外匯儲備儲存在哪

中國的外匯儲備,大部分買了美國和歐盟的債券,相當於儲存在國外。少部分存在各國銀行的也算在國外。剩餘的存在國內銀行。
中國實行嚴格的銀行結售匯制度,中央銀行規定,全國4,571家商業銀行必須把日常外匯交易中獲得的大多數外匯轉售央行,從而形成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各家商業銀行要維持日常外匯收支業務,只能保留有限數量的櫃台外匯。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加上所有商業銀行的櫃台外匯,合起來就是國家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只能存款於外國銀行〔包括本國的境外銀行和國內的外資銀行〕或購買外國的國債等有價證券。由於國債等有價證券流動性強、收益性高,所以,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大都投資於外國政府發行的國債等有價證券
拓展資料
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 2014年6月底達到39932億美元的最高峰。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
截至2019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35億美元,升幅0.1%;較年初上升345億美元,升幅1.1%
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
我們國家日益膨脹的外匯儲備根本就不是財富的象徵,這個外匯儲備超過了一定程度之後,它越大,就說明我們國家經濟結構失衡越嚴重,不是好事兒,所以在談外匯儲備的時候,首要問題是如何縮小繼續膨脹的外匯儲備,第二才是外匯儲備如何保值。

D. 中國外匯儲備的使用

第一種是通過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的市場化的民間運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銀行向公眾賣出外匯儲備,收回人民幣,賣出的外匯儲備留在公眾手中,由專業公司、部門或民間自主進行管理運作。比如,鼓勵企業用自己的人民幣買入外匯,進口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戰略性物資,而購買外匯的價格可以根據國家戰略需要的緊急和重要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優惠。再如,可以推動建立「戰略物資投資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方式從私人部門募集資金來買外匯,然後由戰略物資投資公司自主進行有關經營。對戰略物資未來價格有不同看法的人可自由選擇,誰看「多」就去買投資公司的股票,誰看「空」就不買甚至可以賣空股票。
第二是對屬於非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合理拓寬投資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匯儲備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採取更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策略,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保守的投資是歐美的主權債和金融債,相對積極的投資會涉及其他信用評級一般的證券,更為積極的投資可涉及企業股權和不動產。在進行投資組合拓展時,要借鑒國際經驗,謹慎選擇。列舉幾個重視程度不夠的資產運用方式。比如,1996年我國曾由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儲備貸款給商業機構,現在可以考慮再次這么做,以減少同時高利借債和低利投資美國國債的損失。再如,考慮到發展中國家不滿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程序和條件,可拿出部分儲備對其發放貸款。再如,可考慮將部分外匯儲備轉為央行其他資產,通過注資等方式支持金融改革,並探索擴大投資領域的可能。但是各類投資是由央行直接操作還是委託操作,則需要權衡優劣,做好籌劃。
第三是對屬於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探索進行財政性使用,可以消費或者劃撥。基本思路是讓央行「鑄幣稅」性質的外匯儲備轉化為財政資金。操作辦法有兩種。一、中央銀行向公眾出售外匯儲備(雖然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公眾持有外匯儲備的意願下降,但公眾為了資產多元化目的,仍然會對外匯有需求),然後用所得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獲得人民幣資金,作為財政資金花掉,但這一辦法要保證不會出現二次結匯;二、中央銀行直接用外匯購買財政部發行的特種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的外匯,可作為財政資金花掉。我國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對較低,財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匯進口相關物資和設備。
第四是財政性地使用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部分直接表現為財政收入,可以當作財政資金使用。

E.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是多少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截止2021年7月,中國的外匯儲備為32358.9億美元,並且自2021年1月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一直趨於穩定,總的外匯儲備在32000億美元上下浮動,中國的外匯儲備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已經連續穩居世界第一。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截止2021年7月,中國的外匯儲備為32358.9億美元,並且自2021年1月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一直趨於穩定,總的外匯儲備在32000億美元上下浮動,中國的外匯儲備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已經連續穩居世界第一。
外匯儲備通常來源於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由於我們實行開放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們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越加頻繁,一方面廉價實用的中國製造商品不斷地出口到其他國家,中國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中通常處於貿易順差的地位,我們出口商品的總價值高於進口商品的價值,從而總體上賺取國外的貨幣較多,最終積累了外國貨幣,形成了外匯儲備。
另外,由於我們不斷進行開發,更加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不少外國資本進入中國進行投資。但是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外幣不能直接投資,一般換取稱人民幣後再投資,換下來的外幣成為我們的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在我們國家的儲備資產中占據絕大部分的,此外還有SDR、黃金等等。相對比其他國家我們的外匯儲備是相當可觀的,2021年我們的外匯儲備在32000億美元左右,居世界第一,日本外匯儲備12000億美元左右,居世界第二,瑞士外匯儲備7000億美元左右,居世界第三,後面國家的外匯儲備基本不超過5000億美元。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可以發現中國的外匯儲備是遠遠多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占據的比例相當大的。這與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經濟體量相關,也符合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雖然與之前的外匯儲備量有所下降,但是在世界的排名依舊沒有下降。

F. 中國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如何花

有專家預測,本月中國的外匯儲備有望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儲備達到這個驚人數字的國家. 中國是否需要這么大的外匯儲備?瑞信區域經濟學家陶東認為,按保守估計,中國有3,600億美元外匯儲備就足夠應付短期進口和債務的需要了.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於美國國債,或其它流動性強的證券,它們可以隨時變現,但投資回報不高. 不僅如此,中國目前資金過於充裕的問題也和龐大的外匯儲備有關.由於目前政策要求出口商結匯,人民銀行從他們手裡買入外匯的同時向市場投放人民幣,進一步加重了資金過剩的問題. 龐大的外匯儲備,雖然給中國築起了一道經濟萬里長城,但也使得中國損失了大量的潛在收益,甚至在流動性過剩的大環境下成為了燙手山芋.有專家學者建議,不如想辦法花掉一部分外匯儲備,讓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投資,除壞賬和買黃金** 有人建議把這筆錢投入國內建設.中國還是個窮國,為何要自己勒緊褲帶,把錢以低廉的利率借給美國消費者?但是,中國的投資佔GDP的比例已經高達40%左右,進一步增加投資只會造成經濟過熱. 還有人提議,撥款清理中國企業的壞賬.瑞銀的區域經濟學家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認為這么做沒有必要,中國銀行系統的壞賬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國有企業最壞的日子也已經過去. 購買黃金,建立石油儲備是否可行?根據安德森計算,中國只要拿出不到兩個月新增的外匯儲備,或者是目前外匯儲備總額的2.5%,就可以買下全球一年的黃金產量,因而買黃金對目前外匯儲備影響不大.購買石油儲備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增加社會保障** 花旗集團的區域經濟學家黃益平建議,可撥出部分外匯儲備,用來提高社會保障.中國內需不振的關鍵因素就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老百姓不願花錢消費. 最近幾年來,財政部投入教育衛生等社會保障項目的經費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並沒有下降.但因為過去欠帳過多,因此投資顯得不足.如果要補上過去的欠賬,必須投入比其它國家多幾倍的錢.政策制定者明白增加社會保障能夠解決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但他們未必願意為了長期效益,而犧牲短期經濟增長. 最近傳出的上海社保基金被挪用的丑聞更提高了加強社會保障的緊迫性."社保最終國家要花一大筆錢,而現在正好有這個錢,何必不劃一點過去?"黃益平說.劃錢給社保,原來放在美國國債的美元,劃去後還是投入於在美國國債,不過從一個口袋轉到另一個口袋.這么做可以維護國家外匯儲備的穩定性,也不至於造成國際市場的大幅波動.最重要的是,此舉有望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值得政策制定者權衡.(完)

G. 中國的外匯儲備怎麼花

外國的國家債券
機構債券
外國公司的股票
在外國新建投資
購買外國具體商品、服務
在國內投資:
公共服務方面的投資
企業創新發展的投資。

H. 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 巨資怎麼花

通入公共建設

I.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以現金形式保存起來還是放在外國的銀行裡面

中國的外匯儲備既不以現金形式保存起來,也不放在外國的銀行裡面。而是以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的形式儲備起來。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

(9)2021中國的外匯儲備怎麼花擴展閱讀:

中國外匯儲備的使用:

1、通過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的市場化的民間運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銀行向公眾賣出外匯儲備,收回人民幣,賣出的外匯儲備留在公眾手中,由專業公司、部門或民間自主進行管理運作。

2、對屬於非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合理拓寬投資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匯儲備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採取更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策略,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

保守的投資是歐美的主權債和金融債,相對積極的投資會涉及其他信用評級一般的證券,更為積極的投資可涉及企業股權和不動產。在進行投資組合拓展時,要借鑒國際經驗,謹慎選擇。列舉幾個重視程度不夠的資產運用方式。

3、對屬於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探索進行財政性使用,可以消費或者劃撥。基本思路是讓央行「鑄幣稅」性質的外匯儲備轉化為財政資金。操作辦法有兩種:

(1)中央銀行向公眾出售外匯儲備(雖然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公眾持有外匯儲備的意願下降,但公眾為了資產多元化目的,仍然會對外匯有需求),然後用所得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獲得人民幣資金,作為財政資金花掉,但這一辦法要保證不會出現二次結匯。

(2)中央銀行直接用外匯購買財政部發行的特種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的外匯,可作為財政資金花掉。我國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對較低,財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匯進口相關物資和設備。

4、財政性地使用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部分直接表現為財政收入,可以當作財政資金使用。

J. 如何合理利用外匯儲備

合理使用外匯儲備的四類辦法
第一種是通過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的市場化的民間運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銀行向公眾賣出外匯儲備,收回人民幣,賣出的外匯儲備留在公眾手中,由專業公司、部門或民間自主進行管理運作。比如,鼓勵企業用自己的人民幣買入外匯,進口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戰略性物資,而購買外匯的價格可以根據國家戰略需要的緊急和重要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優惠。再如,可以推動建立「戰略物資投資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方式從私人部門募集資金來買外匯,然後由戰略物資投資公司自主進行有關經營。對戰略物資未來價格有不同看法的人可自由選擇,誰看「多」就去買投資公司的股票,誰看「空」就不買甚至可以賣空股票。
第二是對屬於非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合理拓寬投資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匯儲備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採取更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策略,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保守的投資是歐美的主權債和金融債,相對積極的投資會涉及其他信用評級一般的證券,更為積極的投資可涉及企業股權和不動產。在進行投資組合拓展時,要借鑒國際經驗,謹慎選擇。列舉幾個重視程度不夠的資產運用方式。比如,1996年我國曾由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儲備貸款給商業機構,現在可以考慮再次這么做,以減少同時高利借債和低利投資美國國債的損失。再如,考慮到發展中國家不滿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程序和條件,可拿出部分儲備對其發放貸款。再如,可考慮將部分外匯儲備轉為央行其他資產,通過注資等方式支持金融改革,並探索擴大投資領域的可能。但是各類投資是由央行直接操作還是委託操作,則需要權衡優劣,做好籌劃。
第三是對屬於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探索進行財政性使用,可以消費或者劃撥。基本思路是讓央行「鑄幣稅」性質的外匯儲備轉化為財政資金。操作辦法有兩種。一、中央銀行向公眾出售外匯儲備(雖然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公眾持有外匯儲備的意願下降,但公眾為了資產多元化目的,仍然會對外匯有需求),然後用所得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獲得人民幣資金,作為財政資金花掉,但這一辦法要保證不會出現二次結匯;二、中央銀行直接用外匯購買財政部發行的特種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的外匯,可作為財政資金花掉。我國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對較低,財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匯進口相關物資和設備。
第四是財政性地使用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部分直接表現為財政收入,可以當作財政資金使用。
需要注意的問題:
外匯儲備投資渠道需要拓展,但流動性仍是首要考慮。有幾個原因。首先,雖然在升值預期下,外匯儲備規模擴張可以自我實現,但在貶值預期下,外匯儲備則會出現自我實現式的規模減少,需要做好出現貶值預期的准備。第二,我國資本項目正在漸進走向開放,資本項目越放開,外匯儲備「保持信心」的「務虛」意義就越大,流動性強的外匯儲備可以提供支持匯率管理政策的信心,以及提供支持國內貨幣金融體系的信心等。
抑制外匯儲備繼續增長同使用好儲備同樣重要。 外匯儲備的繼續高增長會帶來諸多問題。以韓國執行貨幣政策的成本為例,韓國1998年來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央行同步發行「通貨穩定債券」迴流本幣,但利息負擔越來越重,導致2004年央行出現1.475億美元虧損。我國當前需要採取綜合措施,包括降低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短期資本流入管理,暢通對外進行金融和直接投資的渠道,擴大可以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商品技術進口等,以抑制外匯儲備規模進一步增長,這是同外匯儲備的合理使用同樣重要的問題。
削弱外匯儲備增長和貨幣發行的聯系。財政部用財政盈餘或發行特種國債募集的資金,向央行購買外匯儲備。這樣部分儲備從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轉出,可以用於對國有商業銀行注資、填補社保基金缺口等公共財政支出。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由財政部門管理,可以削弱外匯儲備增長和貨幣發行的聯系,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性。

閱讀全文

與2021中國的外匯儲備怎麼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為什麼老停電 瀏覽:848
印尼的臭豆有什麼作用 瀏覽:334
英國怎麼廢除奴隸制的 瀏覽:634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會怎麼樣 瀏覽:845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麼臟 瀏覽:295
為什麼英國人的廚藝差 瀏覽:179
印尼盾10000等於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04
印尼什麼手機卡信號好 瀏覽:282
怎麼寄東西到印尼 瀏覽:973
義大利熊油治什麼病 瀏覽:459
義大利黑手黨的基地在哪裡 瀏覽:609
印度捷豹路虎多少錢 瀏覽:924
義大利虐狗怎麼判 瀏覽:447
印度面條多少錢一碗 瀏覽:282
亞投行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166
中國的睡衣出口怎麼樣 瀏覽:442
德軍為什麼有印度兵 瀏覽:192
中國五千年有多少次被滅族 瀏覽:940
朝鮮什麼時候屬於中國 瀏覽:575
伊朗美金和歐元怎麼貿易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