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外媒怎麼看待中國製造

外媒怎麼看待中國製造

發布時間:2022-05-15 01:06:02

⑴ 中國有新製造就能引起全球轟動,美國專家怎麼看待

中國現在在國際上認可度比以前高了很多,許多國家對於中國現在的發展也是很看好的。中國的製造業在全球地位也是很高的,許多國家的一些生活用品都是中國生產的,中國在製造業方面的發展也很迅速。



之前法國就直接將反應堆運用到了航母上面,這種效果非常不好,也促使航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所以現如今中國在核動力方面的探索也引起了法國的關注。中國現在在製造業方面的發展是很不錯的,就像那位美國專家說的那樣;不是誰的新製造都能夠在全球引起轟動的。

⑵ 中國製造又火了,我國的製造業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我們國家的製造業在國際上從體量這方面來講,已經達到了第1位的水平,但是從產業鏈的方面來講,我們國家依然是處於低端製造業的階段。

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快的發展,就是因為我們國家製造出來的產品在國際上擁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我們國家在製造業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但是也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國家的製造業依然屬於低端製造業的水平。

轉型是我們國家必須要考慮的。

製造業的轉型是我們國家必須要考慮的一個方面,高的製造業是每一個國家都想要發展的,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有這個能力的,我們國家不僅僅擁有著大量的財富,而且擁有著大量的人才,只要能夠把這些資源整合,那麼我們國家的轉型是能夠取得成功的。

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在發展的第一階段注重的是製造業的體量,我們國家的體量已經達到了要求,我們國家在下一個階段將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們國家製造業的轉型這方面。

⑶ 為什麼中國要和全世界的高科技比科技

20分鍾後,男子終於被圍觀群眾和前來交警叫醒。
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了兩周,引得不少村民前去拍照。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台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世界首款石墨烯產品出爐,中國石墨烯技術領先全球》《英國&自然&雜志密集關注中國科技》《中國真牛!這8個行業領先全世界》《外媒:「中國式創新」將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中國製造」力保全球競爭力》……一段時間以來,一些為中國創新「點贊」的文章在網路熱傳,讓關心中國科技進步的網友激動不已。
中國科技創新成果密集引發世界關注,是中國政府長期注重科技投入的結果。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正式發布,科研創新被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未來必將有更多令世界「點贊」的科技創新成果涌現。
然而,對於世界各國的贊譽和肯定,我們必須保持理性。我們有理由感到自豪,卻沒有必要因此變得自大;我們可以保持自信,但更應該在席捲全球的科技創新大潮中保持自醒。
第16期「議事廳」,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和北京大學教授饒毅,他們對中國科技創新的現狀進行了客觀評價,並對中國成為科技強國還缺什麼、如何加快創新驅動給出了建議。
采寫: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琳
主題訪談
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品先
北京大學教授 饒毅
「我們被國際社會「點贊」最多的,是我們的科技投入和發展速度,而不是我們在科研方面的創新能力論文數量並不是科學研究追求的目標,甚至不是衡量科學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論數量,中國論文已經佔世界第二,但水平上卻離「世界第二」還差得很遠科學發展路上也有與「中等收入陷阱」類似的現象 。如果科研創新不能轉型,就會掉入陷阱,只不過這種危險僅僅從 SCI 數量上是看不出來的獲點贊的主要是速度,還不是創新能力
記者:英國《自然》雜志引用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佔全球總量的比例從13%增長到了20%,這個比例在全世界僅次於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引用率較高的論文中,大約每5篇中就有一篇有中國研究者參與;不少中國頂尖的科研院校,已進入各種世界最佳科研機構排名榜單……關於中國科技進步的積極評價,似乎越來越多了,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種變化?
汪品先:中國科技創新確實有很大進步,但讓國際社會「點贊」的主要是「中國速度」。20多年前,美國人還在問「誰來養活中國」,但他們現在驚嘆於中國的高效率,認為「集體主義的中國贏了個人主義的美國」,甚至有人建議讓中國模式在美國「試運行一天」。
被「點贊」的還有中國對科技教育的重視程度。中國科技投入的增長舉世矚目,在過去30多年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投入增長了300倍,已成為世界各國科學家議論的熱點。幾十年前,中國一度是一個「白卷英雄」走紅、「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的國家,但現在是在校大學生3700萬、在外留學生50萬,從政府到民眾無不重視教育、尊重科學的科技大國。
整體說來,我們被國際社會「點贊」最多的是我們的科技投入和發展速度,而不是我們在科研方面的創新能力。但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和歐美國家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任何國家都是先有了數量的進步,後來才有質量的飛躍。
「創新」在中國還只是方向,尚未成為優勢。比如,在談到中國科技進步時,很多人都會把中國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量居全球第二當作證據。我不反對SCI本身,但問題是有時候我們把它看得太重了,實際上,SCI反映的只是一個期刊的平均影響力,這與其中單篇論文的分量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我非常反對公式化地用影響因子乘文章數量,更荒唐的是根據這個數值去發獎金。這是在試圖量化一些無法量化的東西。做科研需要錢,但錢多並不能保證高質量的研究。如果每個人都忙著找錢、忙著發表論文,大部分人只不過是在重復已經做過的研究,也許他們根本什麼都沒有做成,但是大量經費就這樣花掉了。低質量的績效評估,也和中國整體較低的科學評價標准有關。總體來說,有獨立思維和優異專業能力的科學家數量還很有限。
記者: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中國每年有大量論文發表,但具有高影響力的論文不多,重大和原始創新成果出現的比例還不夠高,離全球科研創新的「風向標」之地還有些距離。出現這種局面,說明了什麼問題?
汪品先:如今的科學研究和經濟一樣,都已經全球化了。學術界也和世界經濟一樣,發生了兩極分化:許多國家只能輸出「原料」,另一些國家對原料進行「深加工」,得出理論認識。後發國家為原料能出口而高興,科學家也為其數據能為國際所用而慶幸。
而事實上,大部分論文只是科學史上的過眼煙雲,並不會進入人類的知識寶庫,而這恰恰就是智力生產與物質生產的重大區別。因此,論文數量並不是科學研究追求的目標,甚至不是衡量科學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論數量,中國論文已經佔世界第二,但水平上卻離「世界第二」還差得很遠。不過,量變可以引起質變,當務之急是要抓住大好時機,促進科學轉型。
科學轉型也可以和經濟轉型進行類比。一些國家如墨西哥、馬來西亞等,20世紀70年代就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但直到現在仍然停留在發展中國家的階段,原因在於低端製造業轉型失敗,阻止了發展高端製造、走向發達國家的通道。
科學發展路上也有與「中等收入陷阱」類似的現象。特別像地球科學和宏觀生物學這類地域性強的科學,發展中國家的數據和發達國家一樣重要,而且有些自然現象比如說季風,主要分布在「第三世界」,因而發展中國家也會擁有獨特的「原料」優勢。尤其是國土大、人口多的發展中國家,不但可以提供「原料」還可以輸出勞務,做「勞動密集型」的分析工作,由此產生的文章數量相當可觀。
這好比經濟,低端製造業也可以帶來中等收入,但污染、低質、低價等惡性循環伴隨而來,不能轉型的就會掉入「中等」陷阱。科學發展的道路與此類似,不能轉型就會掉入陷阱,只不過這種危險僅僅從SCI數量上是看不出來的。
「科學進步的評價難以量化,而在一個誠信不足的社會里似乎只有量化的評價才顯得公平,不能量化也得量化。於是,很多科研機構都把論文數量作為評價標准
我們招聘到很多科學潛力很好的年輕科學家,但是,他們將在什麼環境中工作,他們在競爭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時,是變成了優雅的科學家還是變成了狼,恐怕也是令人擔憂的

⑷ 外媒對"中國製造2025"怎麼看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道境外媒體稱,11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駁斥了外企就中國產業升級會帶來市場准入障礙的擔憂。苗圩的這一表態是為了回應中國歐盟商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稱「中國製造2025」戰略危及在華外企。中國歐盟商會擔心中國政府會補貼本國企業,並迫使外企對華轉移技術以換取市場准入。

⑸ 如何看待中國製造現象

我認為,我國政府在提出創新產品,這個提法是正確的如果從發展的動力因素看,但是從真正走向製造強國,還是要修煉內功,猶如創新是打天下的,管理是保天下的;所以國外的產品設計、製造工藝、質量控制這些都已經完成了,他們競爭的是產品性能、營銷模式,所以我們可以創新一時,但是最終是被別人佔有。從國際製造業競爭歷史上看,管理的競爭是根本,創新只是一時之快。所以我國製造業還要扎扎實實的從製造管理、製造工藝、製造質量、製造設計入手,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才能結合我們的地緣優勢、時代給我們的機遇,實現真正的騰飛。

⑹ 又一中國製造被德國人搶購一空,中國製造商品為何如何受歡迎

因為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全世界的競爭力是非常明顯的且擁有非常多的優勢,在國外銷售一筐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國外受到的歡迎都確實是非常高的,而且得益於我們國家所具有的優勢,我是認為這種現象對於我們國家的工廠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情。

中國工廠製造的產品其實在全世界的銷路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國外的老百姓對於我們國內的產品是非常認可的,我們國內的產品不僅僅物美價廉,而且設計感也是非常十足的,這也是其他的國家喜歡我們商品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一、中國製造已經變成了中國創造。

中國製造在全世界其實都是非常有名氣的,早在十幾年之前中國製造其實已經走向世界了,在那個時候其實中國的產品的質量其實並不太好,但是價格卻是非常便宜的,現如今我們國家的產品已經進行了轉型,而且質量和價格都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所以國外的老百姓對於我們國家製造和創造的產品都是有非常大的需求。

我們國家能夠發展到現在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們國家最近幾十年能夠崛起,也是因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帶動了很多其他行業的發展,老百姓所能夠得到的工資也比之前能夠拿到的工資多很多的,所以我們國家必須要大力發展製造業,只有製造業才能夠產生出更多的財富。我們國家的製造業必須要向創造發展在製造的過程當中,能夠加上一些創造的元素,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持和認可的。

⑺ 中國製造」遭遇最嚴禁令,西方消費者為何對中國產品有如此深的「偏見」

針對中國製造遭遇最嚴禁令,其實這個和外國人的思想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很大一部分外國人還是認為中國製造是以前的那樣,劣質且廉價,但是俗話說的好,「一如不見,如隔三秋」。如今的中國製造早已不是曾今的那般,若是外國友人不信的話,可以看看自己國家有哪些東西是中國製造。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西方人對我國並不是很了解,他們對我國的很多東西保留的思想都是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所以會對我國有很大的誤解和「偏見」。但是不管偏見有多少,多了解我國的歷史發展,遲早有一天會對我國刮目相看的。

與外媒怎麼看待中國製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哪裡可以代辦義大利簽證 瀏覽:284
為什麼去英國留學的人還要回國 瀏覽:947
中國人如何加入巴基斯坦 瀏覽:142
在印尼怎麼查詢駕照信息 瀏覽:350
越南有多少人被蛇咬了 瀏覽:539
中國古代官員到基層體驗叫什麼 瀏覽:699
修麗可英國多少錢 瀏覽:960
印度新年什麼時候 瀏覽:375
印度參加日本奧運會多少人 瀏覽:456
伊朗為什麼會誤射飛機 瀏覽:398
印度一周新增多少例 瀏覽:223
越南產上塔油治什麼病 瀏覽:446
疫情期間伊朗飛廣州需要什麼 瀏覽:951
如何舉報工廠使用越南工人 瀏覽:712
一塊人民幣對越南盾多少 瀏覽:572
在印尼可以怎麼玩 瀏覽:250
中國手錶都產自哪裡 瀏覽:379
越南人是怎麼做豆腐的 瀏覽:927
越南石金錢龜長到一斤能賣多少錢 瀏覽:419
德國侵佔義大利哪裡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