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為什麼不藏富於民

中國為什麼不藏富於民

發布時間:2022-05-13 11:12:10

1. 「藏富於民」這個詞怎麼理解

藏富於民與基業常青

我們經常把民富國強作為對未來生活的期盼,那麼如何理解民富國強這個詞彙呢?我們不妨用通俗的話來解讀一下。天下百姓的最大願望毋庸置疑都希望過上「衣食無憂,富足充裕」的生活,這里的百姓包括你,也包括我,涵蓋了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這是百姓對自己生活確立的最高標准。在階級社會里,國家是存在的,作為國家的子民,也就是國民,都明白一個道理,光是自己過上幸福生活是不夠的,自己的幸福生活還要靠一個強大的國家提供保障,因此,希望國家強大就成了百姓對國家未來發展目標的期盼。
其實民富國強還可以用辯證唯物觀來解讀,那就是兩者之間存在的相輔相成的關系。民富是國強的基礎,而國強又是民富的保障。試看那些民不聊生、戰火塗炭的國家哪一個是強大的呢?非洲一些國家經常發生武裝沖突,使得百姓背井離鄉,甚至大批死於戰火,這樣的國家能是強大的國家嗎?如果國家的力量衰微,不足以抵禦外敵入侵,國民即使再富裕,當外敵入侵之時,不堪一擊。富裕的生活在一瞬間就變成了過眼雲煙。中東的科威特是一個靠開采和出口石油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國家,由於石油貿易的豐厚利潤,使得該國的國民生活非常富裕,但是當伊拉克侵略者的鐵蹄踏進國土的時候,他們的國家在瞬間土崩瓦解,百姓都淪為了亡國奴,昔日的富裕生活也隨之不復存在。
在明晰了民富國強的道理之後,我們不妨想一下,如何實現國強民富的目標?中國古代的儒家學派認為,德是本,財是末,德是發財的基礎;「外本內末」則會「爭民施奪」。「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如果沒有與民同樂的德養,即使有了巨大的財富,有誰願意為你維護基業常青呢?如果人家都願意跟著你,真心實意地為你出力,又何愁事業做不大做不強呢?這里所說的「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實際上闡明了一個團體、一家企業乃至一個國家要想日益強大、基業常青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藏富於民,方能基業常青。

2. 如何理解管仲的「藏富於民,讓利於民」的民本思想其理念適合今天中國嗎我覺得適合。民富則國強

適合
只有人民富裕了
國家才能夠富裕

3. 是哪個狗屎玩意要買美國國債的為什麼不藏富於民

又不是光中國買!外國不也有很多國家買嗎!至於中國為什麼不藏富於民,因為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建設都需要錢,如果國家沒錢,出了問題那就不好辦了!你看現在很多國家都金融危急,有的還瀕臨破產,主要原因就是國家沒有錢!中國有錢,出現危急可以隨時調控,補差。

4. 如何實現:民主、法治、藏富於民

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法治就是法律面前人人的基本權利平等;藏富於民就是老百姓能夠自由支配自己合法創造的財富。
中國特色的民主、法治早就實現了。中國特色的藏富於民,如何定義,尚不清楚,不過只要加了中國特色作為定語,估計也已經實現。
中國的國情就是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民主、法治是山寨版的,定義包括某階級的、某領導下的、某主義的、有機化學組合的、甚至摸石頭撿來的,總之不是正常的標准。
民主、法治的標准,本來很簡單,就是第一段話。可是中國人近百年來一直自搞一套甚至多套標准,結果與基本的民主、法治的目標越行越遠,根本看不到實現的希望。

5. 明朝的國策是藏富於民嗎

明朝的國策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藏富於民。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歷經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明初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而在應天府設立南直隸 。明初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國力強盛,政治清明。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後期因政治腐敗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權,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明鄭結束。

6. 浙江是中國藏富於民特徵最顯著的省份嗎為什麼

這個是肯定的,因為現在的浙商真的是很出名,人家就是不願意去打工,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算是自己做生意掙得很少也是不願意去打工的。這從小就形成了一種理念,也讓他們有了經濟頭腦。加上這個地方的交通還是比較發達的,海陸空都是非常發達,也為他們創造了一定的財富。

浙江人真的是太愛折騰了,似乎有著用不完的精力,他們對錢真的很感興趣,從來不會因為困難就是去打工,這樣的心態也讓他們遇到任何困難都是不願意放棄的,總是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夠堅持下去,就是這樣的一種心態慢慢地培養了他們的性格,也為他們帶來了一定的財富。

7. 藏富於民為什麼要用「藏」字有何歷史依據

「藏富於民」,是政權在處理國家與個人財富分配方式上,提出的一種政治思想。

具體說就是「富民政策」,國不與民爭利,讓百姓獲得更多的財富,生活充裕,老百姓富了,國家也就富了。


「藏富於民」其中的」藏「字,很有意思。

寫在最後


藏富於民,主要是指防止或者消除、緩解過大的貧富分化現象,預防公共資源向少數人不當的傾斜,防止政府「與民爭利」的現象出現,激勵民眾積累財富,讓財富向民眾傾斜,讓中等收入者成為社會主要階層。


藏富於民,一種古已有之的經濟理論,是古代「富民說」」裕民說」的具體形式。藏富於民是現代東西方發達經濟體的特徵之一,體現了現代文明的價值觀。是一種民主及國家強盛的現象。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不藏富於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如何加入巴基斯坦 瀏覽:142
在印尼怎麼查詢駕照信息 瀏覽:350
越南有多少人被蛇咬了 瀏覽:539
中國古代官員到基層體驗叫什麼 瀏覽:699
修麗可英國多少錢 瀏覽:960
印度新年什麼時候 瀏覽:375
印度參加日本奧運會多少人 瀏覽:456
伊朗為什麼會誤射飛機 瀏覽:397
印度一周新增多少例 瀏覽:223
越南產上塔油治什麼病 瀏覽:446
疫情期間伊朗飛廣州需要什麼 瀏覽:951
如何舉報工廠使用越南工人 瀏覽:712
一塊人民幣對越南盾多少 瀏覽:572
在印尼可以怎麼玩 瀏覽:250
中國手錶都產自哪裡 瀏覽:379
越南人是怎麼做豆腐的 瀏覽:927
越南石金錢龜長到一斤能賣多少錢 瀏覽:419
德國侵佔義大利哪裡 瀏覽:915
去印尼什麼翻譯軟體好用 瀏覽:170
中國哪些城市有共享汽車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