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各國歷史課本如何論述中國歷史
美國
《世界歷史與當今世界的關聯》這么一描述我國古代發明的歷史:
唐宋的機械鍾表與今天的石英錶;古人用硫磺、硝酸鈉和木炭混合製成火葯至今被用於製造武器和煙花;天花疫苗引發免疫學的產生,活版印刷發展到今天的電腦印刷。
這本書還注重國家間的橫向對比,通過一些表格和圖形,讓學生對同一時期各國經濟文化發展狀況進行比較,先進、落後一目瞭然。
書中提到中國的孔子和印度的釋迦牟尼、希臘的蘇格拉底幾乎是同一時代的。通過這一橫向對比,學生可以直觀了解到當時的世界思想家輩出,在不同文明中閃光。這或許是歷史的巧合,或許是不同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
對於中西文化和貿易的交流,教科書也大書特書。從「絲綢之路」的產生到葡萄、無花果、黃瓜、核桃從西亞傳入中國,從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1271年來到中國再到鄭和下西洋從非洲帶回長頸鹿,書中頗下筆墨。書中摘錄了《馬可波羅游記》中關於忽必烈皇宮的描寫:「宮殿屋頂很高,大廳都由金銀鑲嵌,牆壁上雕刻著龍、鳥、牧馬人和各種野獸以及戰斗的場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滿眼都是黃金和圖畫。廳很寬很長,可以容納6000人的宴席。」
書中還格外重視婦女在各個時期的社會地位,幾乎各個章節都有特別提到。其中說,考古發現證明商朝時期的貴族婦女社會地位很高,有土地,還領導自己的軍隊;漢代貴族婦女穿著漂亮的絲綢長袍;唐代,中國出現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她召賢納才,對詩人駱賓王不計前嫌;在唐宋初期,婦女地位較高,她們主持家務,負責理財和管理傭人;在「五四運動」中,婦女參加了示威遊行,她們反對包辦婚姻、裹腳,呼籲提高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不過,書中也有中國女嬰被遺棄的描述。
與此同時,美國歷史教科書還關注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它稱公元前500年左右。編輯成冊的《詩經》是當時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書上翻譯了《詩經》的第100首(丈夫外出打仗)、122首、124首和127首(士兵思鄉)。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的鼎盛時代,書中翻譯了唐朝詩人李白的詩歌《靜夜思》和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中的一段。
課本還十分注重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評論歷史事件的同時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來分析歷史人物在歷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唐明皇的「開元盛世」為參照,讓學生思考究竟是「英雄造時世」,還是「時世造英雄」的辯證問題。再比如說,書中講孔子認為教育應該教人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同時又向學生提問 「你認為今天的老師應不應該教這些,為什麼?」
Ⅱ 越南教科書上的歷史,是如何描述中國的
越南的歷史教科書上描寫的其實是一段不斷被中國侵略的歷史。在越南的教科書中,中國就相當於一個張牙舞爪的大老虎,不斷的攻擊著他們,而越南一方則是不斷的反抗中國的侵略,最終贏得獨立的。其實從表面上來看,現如今雙方作為不同的兩個國家,這種描述或許還有點道理,畢竟在我國的歷史上,越南確實是一直被我國征服的一塊地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越南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綜合而言,在如今雙方已經成為了兩個不同的國家的情況下,越南為了自身文化的獨立,為了建立屬於自身的歷史,從而對歷史的解釋有著不同的意味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Ⅲ 俄羅斯課本是如何描述中國歷史的
中國文化由於其歷史悠久,經過歲月的沉澱,在整個世界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那麼別的國家是如何描述中國的歷史的呢?這似乎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當然,鑒於國際形勢關系,我們有理由相信俄羅斯在歷史課本中如此崇尚中國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所以我們不能夠就這樣沾沾自喜,要居安思危,只有時刻警惕,才不會從高處跌落。
Ⅳ 中國歷史在外國人中是如何被記載的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歷史上一直以來是整個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科學發展中心。並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其他國家形成了影響,一直到近代這種影響才被全世界的工業化進程打斷。但是現在的中國依然對整個世界形成很大的影響,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每5個人裡面就會有一個中國人。當然也有很多外國人不了解中國,更沒有到過中國,他們對中國的了解僅僅憑著日常的電視報紙和教科書。大家知道這些人對中國是什麼印象嗎?
至於韓國則不說也罷了,明明是一個彈丸小國,自古以來靠依附中國生存。在歷史書中卻把自己意淫成一個強盛大國,屈原和紀念屈原的端午節都是韓國的。四大發明是有韓國人合作才研發出來的,這也是醉了。他們對自己國家有種謎之自信,所有的歷史全靠一個字:吹。
Ⅳ 美國、日本、韓國是如何介紹中國歷史的
對於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在其他國家又是怎樣的描述與介紹呢?筆者就舉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為例,帶大家走進不同國度對中國歷史的描述,真的是只有對比過後,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傷害程度。
一、美國
對於美國在介紹中國歷史的過程中,立場還算比較中立,所描述的歷史也還算比較公允。美國對於中國的古歷史是十分重視的,在其課本中關於中國歷史知識,就占據9章節的內容,從夏朝一直到清朝這些歷史朝代都有詳細的介紹,而且裡面的內容涉及面也十分的全面。不過他們的歷史課本跟咱們的相差並不大,都是對重點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梳理。
美國的歷史課本當中,主要有兩大特點。第一點就是他們在描述中國的歷史事件或者某一發明,都不會摻雜任何的個人感情色彩,歷史典籍是怎麼記載的,他們就會按照上面的來進行描述,對於內容部分從來不進行添油加醋,保持著原汁原味。第二點就是他們在介紹到某一朝代有什麼發明或者創舉時,他們會將這種技術與現代有多大的影響結合在一起。
比如講到這個針灸拔罐,如今在歐美卻十分受歡迎,連有一些奧運健將都進行拔罐。說到中國的印刷術、瓷器、火葯等等都會闡述一下對於如今生活的一些影響等等,甚至還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哪些是受它們的影響才會變成如今這樣,很是注重學生把歷史與現代相結合,靈活運用。
二、日本
眾所周知,日本在古代的時候,還是十分敬畏中國的,對於古代中國的朝代是十分崇敬的。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歷史書上對於中國古代歷史十分的推崇。對於秦始皇修築長城、兩漢文化、隋朝的科舉制,還有什麼印刷術、造紙術、火葯等等重要的歷史貢獻,講解的都是十分詳細,對於這些貢獻也是闡述的十分公正客觀。
就比如說唐朝的時候,他們向唐朝皇帝朝貢的時候,都會自稱倭國,就像「倭使者向大唐敬獻」之類的,對於大唐直呼他們倭人絲毫不在意。就連說到一些印刷術等科技創舉都會很公正的承認日本和高麗都是從中國學習回國的。
只不過日本在講述清朝和民國時期的歷史,之前的良好形象全部毀滅了。對於清朝和民國他們通常會用一些「腐敗、無能、軟弱」等等一些詞語來形容。在談到二戰或侵華戰爭這段歷史,那日本就將不要臉的特技展現到了巔峰時刻,直接將自己闡述成了一位受害者,對於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概而過,拒不承認當年的侵華戰爭殺害無辜老百姓。
三、韓國
說到韓國,那估計不少人都直接站起來拍桌子說這一個極度無恥的國家,那麼他們歷史書是怎麼突顯自己的呢?首先他們在講述中國歷史的時候,往往都不會單獨來闡述,而是放在了整個亞洲這個大環境下,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想辦法來突顯自己在歷史上所做出的貢獻。
打比方說,日本是說從中國學習到的先進技術,那麼韓國就會把這先進技術描述成是與中國一起努力才創造出來的,並且還要在強調一下日本學去的技術在他們國家有深遠的影響。更讓人無語的則是,韓國也是最喜歡乾的事就是主觀的去改變並歪曲對歷史的解讀。曾經就把中國的東北地區硬是歪曲說成是古朝鮮的固有領土;再說到楊廣和李世民征討高句麗的時候,將楊廣征討說成了是入侵並且都是以失敗告終;而李世民征討的時候,直接說成了經過不懈的努力下,李世民的無能指揮最終抵抗住了他們的入侵行為。
在明朝的時候,中國曾為了幫助朝鮮抵抗日本的侵略,直接動用了全國的力量長途跋涉的去支援朝鮮,最終擊敗了豐臣秀吉,韓國卻將明朝的功勞描述到最小化,把李舜臣等人的功勞無限擴大化,說得好像明朝過去只是走了一個過場。而清朝更是為了保護朝鮮,不得不與日本展開了甲午戰爭,沒想到到最後韓國卻將清朝定義為一個「侵略國家」與「霸權主國」。(喜歡這篇文章的點個贊、關注一下唄~筆者在此先感謝大家啦)
Ⅵ 外國課本是如何寫中國歷史的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爾基
中國作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燦爛的文化,在經歷的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有過盛世,也有過屈辱,但這些都已經成為了歷史,這些歷史也將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被人們銘記,對於過去的歷史,無論是去繁榮還是屈辱都應該以真實的情況被銘記,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文化的尊重,歷史不應該被掩蓋,更不應該被曲解,這是毫無疑問的。
結語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居安思危,表達的意思就是在和平年代,也不能掉以輕心,在內心中一定要有憂患意識,時刻保持警惕性,畢竟人心復雜,任何地方都會成為缺點,包括他們介紹我們是所說的,中國古代文化更加講究情感和禮儀,而不是理性和務實,是啊,中國有多少禍端都是因為意氣用事而導致的,大家如何認為呢?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
Ⅶ 中國,在美日韓這三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中被怎樣描述
政治環境和輿論導向一直都是各個國家之間的斗爭,這是看不見的硝煙戰爭,也是一種文化之間的抵觸。自古以來各個國家都是在埋頭發展,但是隨著經濟不斷的飛速發展,國家之間開始多了更多的聯系,大家同處在一個大環境中,所以有諸多對比。
不管是經濟、文化、還是軍事方面都是各個國家暗自較勁的方面,而中國從最早的被人歧視,到近些年來的崛起都讓很多國外的人們看到奇跡的發生。雖然中國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但是許多人對於中國的評價卻不一樣,甚至會歪曲事實,對自己國人進行錯誤的傳播,以此來達到一些政客的最初目的。
看了別的國家對於中國古代的評價之後,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大家對於古代中國都是充滿敬意的,但是面對近代史卻都是有很多偏差,這也是為什麼現如今幾個國家之間關系微妙的原因,有些事情不是一下子就產生的,都是能夠在一些小事件中看出端倪,但是不管別人怎麼評價我們,只要我們努力建設祖國一定會被人看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