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1959年中國發生了什麼

1959年中國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0 23:10:18

❶ 1949年~1959年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1949年:
9月,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通過《共同綱領》等;
10.1,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籌建新中國之時,提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新中國成立後,明確提出要解放台灣;新中國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
新中國成立前夕,空軍成立;
在建國的第一年裡(1949.10—1950.10)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1950年:
美國侵略朝鮮,將戰火燒到中朝邊境,並派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阻止中國解放台灣,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進行土地改革;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勝利;
「一五」計劃開始執行;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
社會主義改造開始;
在朝鮮戰場共擊落敵機300多架;
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
第一屆人大召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發展公私合營;
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雙方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
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寫入憲法,成為我國的基本制度。
1955年:
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萬隆亞非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原則。
1956年: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
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5型殲擊機);
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中共八大召開,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
提出發展文藝事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50年代中期,確立和平方式解放台灣的思想。
1957年: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一五"計劃超額完成,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
開始組建戰略導彈部隊。
1958年:
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困難;
大慶油田建成。

❷ 新中國成立後從1949到1959年發生的歷史事件有哪些

三反五反運動、昌都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廬山會議、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等。

1、三反五反運動

「三反」、「五反」運動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和在私營工商業者中開展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斗爭的統稱。

建國初,不法資本家為了牟取暴利進行違法活動。在資產階級的腐蝕和影響下,政府機關里的貪污、浪費、官僚主義現象嚴重滋長,有的幹部墮落變質。

在1951年10月開始的增產節約運動中,揭發出大量的貪污浪費現象。中共中央於12月1日和12月8日,發表重要文件。從此,三反運動在全國展開。在三反運動中,又揭發出資產階級不法分子同國家機關中的貪污分子密切勾結、從事犯罪活動的嚴重情況。

1952年2月上旬,五反運動首先在各大城市開始,並且很快形成高潮。1952年3月5日,中共中央規定了對違法資本主義工商戶處理的基本原則:過去從寬,今後從嚴;多數從寬,少數從嚴;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工業從寬,商業從嚴;普通商業從寬,投機商業從嚴。

1952年10月,三反五反運動結束。「三反」、「五反」運動,打退了資產階級的猖狂進攻,為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昌都戰役

昌都戰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談判破裂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昌都進行的戰役。

從10月6日至24日,昌都戰役歷經19天,先後打了20多仗,共殲滅藏軍5700餘人,計有5個代本全部,3個代本大部。1個代本起義。共俘代本以上高級官員20餘名,俘獲在藏軍中服務的英國人福特、柏爾及印度人2名。可以說,在昌都戰役中,藏軍主力已被消滅。

昌都戰役不是為戰而戰,也不是只為消滅藏軍和解放昌都而戰,仍是為和談而戰,打下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礎。昌都戰役情況傳播到西藏各地後,西藏上層統治集團一片混亂,發生分化,攝政達扎不體面地下台,達賴喇嘛提前親政。達賴親政後,即於1951年2月派出西藏地方的全權代表5人前往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進行談判。其中,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晉美。

3、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4、廬山會議

1959年8月2日—16日,在廬山召開了黨的八屆八中全會。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75人,候補中央委員74人。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14人列席了會議。

這次會議的議題:一是對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進行批判;二是討論調整1959年經濟計劃指標;毛澤東在會議期間作了多次講話。

全會通過了《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關於撤銷黃克誠同志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決定》、《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斗爭的決議》、《關於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決議》和《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公報》;

全會決定撤銷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和周小舟4人分別擔任的國防部長、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和湖南省委第一書記職務。

但保留他們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以觀後效。

5、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在五十年代後期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中,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作的一項重大決策。它違背了生產關系要與生產力相適應的關系。

由於在合作化運動的後期已出現了過急過猛的問題,所以人民公社化運動也出現了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情況,颳起了「一平二調三收款」的「共產風」。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第一次鄭州會議)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開始逐步糾正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廬山會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昌都戰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反五反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❸ 1959年發生過什麼大事

1959年8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滕代遠簽署表彰命令並頒發「鐵道部一號嘉獎令」,把新中國誕生後鐵路系統的最高榮譽授予12次列車。

1959年8月13日,毛主席親自來到南開大學,視察他領導建立的離子交換樹脂車間。

1959年8月13日,美國「發現者5號」衛星在返回時,在制動火箭點火後,衛星不知去向。

❹ 1949-1959年中國自然災害有哪些細節解析

1、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於泥沙淤積,河床高漲,加上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時對沿淮堤壩的大肆破壞,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許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災淹沒土地3400餘萬畝,災民1300萬.淮北地區受災慘重,為百年所罕見

2、1954年7月,長江、淮河大水.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漲,漢口長江水位高達29.73米,較歷史最高水位的1931年高出145米.雖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極大努力保衛荊江大堤,從而保證了武漢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卻淹沒農田 4755萬畝,1888萬人受災,財產損失在100億元以上.由於農產品減少,也影響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業生產

3、1959年1—4月,河北、黑龍江出現嚴重春卑,影響300萬公頃農作物的生長,黑龍江受旱達4寸—5寸深,為歷史罕見。4—5月的霜凍造成華北、黑龍江等地50多萬公頃農田受災。與此相反,從2—6月,南方三次出現洪澇災害,珠江、長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濫,造成200多萬公頃農田被淹。3—6月,東部沿海和華北地區又發生風雹災害。進入夏季,旱災、洪澇情況開始對移。6—8月,出現以江淮流域為主的大旱災,到7月下旬受災面積已達821.2萬公頃,持續到8月上旬擴大到黃河以北和西南內陸,受災面積達2276萬公頃。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龍江地區突降暴雨,山洪驟發,200多萬公頃農田被淹。7—9月,東南沿海遭到5次台風侵襲,最高達12級,使120萬公頃農田受災。

1959年災害種類繁多,在部分地區輪番發生。除旱災、霜凍、洪澇、風雹外,還出現了建國以來並不多見的蝗災、粘蟲災、鼠災。

❺ 1959年中國發生過什麼大事件

中國廣東電視台開播 中國與蘇丹建交

❻ 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什麼重大事件

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毛澤東主席用他那帶著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❼ 簡述1956年到1975年中國發生的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通過對國內主要矛盾的分析,明確指出了當前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成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良好開端,社會主義建設蓬勃開展。

1958年,黨制定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犀雖然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但是由於缺少建設經驗,急於求成,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左」傾錯誤開始泛濫。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給國民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加之此間蘇聯的背信棄義和三年自然災害,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三年經濟困難。

1961年,黨中央意識到「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嚴重失誤,及時調整了政鉑國民經濟開始恢復。

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的認為黨內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

1966年至1976年間,發動了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7)1959年中國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大躍進:

一、發動起因: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二、失敗原因:

1、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認識不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

2、毛澤東等人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

三、影響:

「大躍進」打亂了國民經濟秩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受到重大損失。

從1958年11月開始,中共中央開始糾正「大躍進」運動中的問題。中央多次提出調整經濟指標,「壓縮空氣」,並著手解決經濟工作中的問題。

到1960年冬,隨著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開的7千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❽ 20世紀60年代中國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1960年到1970可統稱20世紀60年代,中國發生的事情有:

1、1959-1961三年自然災害。

2、1966-1976文化大革命。

3、1962對印自衛反擊戰。

4、1969珍寶島戰役。

5、1964原子彈試爆成功。

6、1960年仿製導彈成功。

❾ 中國六十年代發生過哪些重大事件,主要是國內的

1、三年自然災害
即中國從 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大躍進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政策所導致的全國性的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
2、文化大革命開始(1966年)
3、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成為第五個有核國家。
4、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獲爆炸成功。

5、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

❿ 中國50年代發生了什麼大事

50年代是指從1950年到1959年。

1、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2、鎮壓反革命運動簡稱鎮反運動,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清查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政治運動,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並稱的三大運動之一。

歷時一年多的鎮壓反革命運動,范圍涉及到全國幾乎所有地區,從基本上肅清了國民黨殘留的反革命勢力,並清除了一批帝國主義間諜。曾經猖獗一時的匪禍,也已基本撲滅,使我國的社會秩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運動和抗美援朝戰爭。

3、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4、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

1954年2月1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達成協議,建議在日內瓦召開由中、蘇、美、英、法以及有關國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會議分為兩部分,交叉進行。4月26日至6月25日,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

5、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

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閱讀全文

與1959年中國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為什麼老停電 瀏覽:848
印尼的臭豆有什麼作用 瀏覽:334
英國怎麼廢除奴隸制的 瀏覽:634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會怎麼樣 瀏覽:845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麼臟 瀏覽:295
為什麼英國人的廚藝差 瀏覽:179
印尼盾10000等於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04
印尼什麼手機卡信號好 瀏覽:282
怎麼寄東西到印尼 瀏覽:973
義大利熊油治什麼病 瀏覽:459
義大利黑手黨的基地在哪裡 瀏覽:609
印度捷豹路虎多少錢 瀏覽:924
義大利虐狗怎麼判 瀏覽:447
印度面條多少錢一碗 瀏覽:282
亞投行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166
中國的睡衣出口怎麼樣 瀏覽:442
德軍為什麼有印度兵 瀏覽:192
中國五千年有多少次被滅族 瀏覽:940
朝鮮什麼時候屬於中國 瀏覽:575
伊朗美金和歐元怎麼貿易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