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71年3月3日中國成功發射什麼衛星
1971年3月3日,長征一號火箭將「實踐一號」科學探測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入軌。
「實踐一號」是一顆自旋穩定衛星,總重量達221千克,由結構、天線、跟蹤、電源、遙測和熱控6個系統以及空間科學探測儀器組成。
外形與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相似,不過,「東方紅一號」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而「實踐一號」的設計壽命是一年,實際上直到1979年衛星軌道壽命才結束,在太空中工作長達8年之久。
在這八年間,衛星上長期工作的探測系統一直清晰地向地面發回探測信號,通過對接收到的遙測數據進行分析表明,衛星上的電源系統、遙測系統、溫控系統等系統工作性能良好。
在這種情況下,它進行了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式無源熱控制系統等長壽命衛星技術的試驗,為中國設計和製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經驗,尤其為衛星的電源、熱控制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製開辟了成功的道路。
除此之外。「實踐一號」衛星在空間科學和空間技術等方面也同樣做出了一些開創性的貢獻。在軌期間,它進行了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和外熱流等空間物理環境參數的測量,並使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頻率成功地向地面發回了各項科學實驗數據,使得我國第一次直接的得到了一些關於宇宙空間環境的數據。
意義
在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至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一日期間,太陽能電源系統、熱控系統以及長期遙測系統的性能一直保持良好,經受住了長期空間環境的考驗。衛星以其壽命長、可靠性高而引人注目。它的研製實踐為中國設計和製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經驗。
它在太空正常運行了8年多,這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外研製的衛星中也是不多見的,實踐一號衛星為設計和製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經驗,尤其為衛星電源、熱控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製開辟了成功的道路。
實踐一號在運行的8年間,衛星上長期工作的遙測系統一直清晰地向地面發回遙測信號,對接收到的遙測數據分析表明,太陽電池、鎘鎳電池、輻射式主動熱控制系統和遙測系統能夠經受長時期工作的考驗,衛星還取得了空間物理環境的數據,為衛星電源系統、熱控制系統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製提供了重要資料。
實踐一號衛星在太空正常運行了8年多,遠遠超過原定1年的設計壽命。這在20世紀60年代國外研製的衛星中也是不多見的。實踐一號衛星為我國研製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1978年,實踐一號衛星的長期電源系統、長期溫控系統、長期遙測系統獲得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
② 12 月 23 中國成功發射試驗十二號衛星 01 星 02 星,此次發射成功具有哪些意義
12月23日中國成功發射試驗12號衛星,01星02星,此次發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義。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2次飛行。標志著中國航天工程取得又一重大進展。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七號改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雙星」成功發射,也為文昌航天發射場年度航天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軌道衛星發射重量將達到6噸至7噸左右。今年3月剛加入長征火箭家族的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高軌液體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不低於7噸,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高軌道5.5噸至7噸運載能力的空白。
此次發射成功,長七改火箭挑戰我國首次兩顆高軌道主衛星的「一箭雙星」發射。為了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間內合理容納兩顆衛星,設計人員採用了串聯布局,打造了外支撐整流罩,並且通過新研復合承力倒錐和高整體機加衛星支架,有效提升了整流罩內可用包絡空間,使任務實施成為可能。
01星02星發射成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讓我國在高空軌道領域,發射重量型衛星奠定了基礎,向真正的航空航天強國邁進。
③ 中國發射了幾顆衛星
截至2020年12月,中國已經擁有192顆衛星在軌飛行。數量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人造衛星是個興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為三大類: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
科學衛星是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的衛星,主要包括空間物理探測衛星和天文衛星,用來研究某星球的大氣、輻射帶、磁層、宇宙線、太陽輻射等。
並可以觀測其他星體,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造衛星為人造地球衛星,另外有人造火星衛星等人造衛星。
(3)中國發射了哪些衛星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一般指東方紅一號衛星,資料如下:
1、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2、衛星質量:173公斤,衛星外形:直徑1米的球形72面體,近地點:439千米,遠地點:2384千米,傾角:68.44度,周期:114分鍾。
3、設計外形:該衛星外形為近擬球體的72面體,採用自旋姿態穩定方式,轉速為120轉/分,利用太陽角計和紅外地平儀測定姿態。
④ 2021年中國衛星發射有哪些
2021年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
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星一般亦可稱為衛星。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往往氣體行星的衛星都很多。
八大行星共有衛星205個,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環繞。按衛星多少的排名順序是土星82個,木星79個,天王星27個,海王星14個,火星2個和地球1個。不同衛星的體積和質量相差懸殊,半徑大於1000千米的衛星有7個,月球即為其一。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長征運載火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
長征火箭已經擁有退役、現役共計4代17種型號。其中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E、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甲5個型號已退役;
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丁、長征二號F、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和長征十一號12個型號在役。另有長征五號乙、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4個型號在研,長征十一號甲、長征九號2個型號論證中。
⑤ 1971年三月三日中國成功發射了什麼衛星
1971年3月3日中國成功發射了「實踐一號」衛星。在軌期間,它進行了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和外熱流等空間物理環境參數的測量,並使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頻率成功地向地面發回了各項科學實驗數據,使得我國第一次直接的得到了一些關於宇宙空間環境的數據。
1971年3月3日,長征一號火箭將「實踐一號」科學探測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其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266公里,最遠點1826公里,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的夾龜為69.9度;繞地球一周需時106分鍾。
在軌期間,它進行了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和外熱流等空間物理環境參數的測量,並使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頻率成功地向地面發回了各項科學實驗數據,使得我國第一次直接的得到了一些關於宇宙空間環境的數據。
「實踐一號」是一顆自旋穩定衛星,總重量達221千克,由結構、天線、跟蹤、電源、遙測和熱控6個系統以及空間科學探測儀器組成。
外形與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相似,不過,「東方紅一號」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而「實踐一號」的設計壽命是一年,實際上直到1979年衛星軌道壽命才結束,在太空中工作長達8年之久。
⑥ 中國發射了那些衛星各有什麼作用
1、東方紅一號衛星
它的任務是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衛星自重173千克,採用自旋姿態穩定方式,初始軌道參數為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傾角68.5度,運行周期114分鍾。衛星外為直徑約1米的近似球體的多面體,它以20.009兆赫頻率播放《東方紅》樂曲。
2、東方紅二號甲衛星
東方紅二號甲衛星是在東方紅二號衛星基礎上改進研製的中國第一代實用通信衛星。它也是一顆雙自旋穩定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
該衛星1988年3月7日首次發射,現已發射3顆,分別定點於東經87.5度、東經110.5度、東經98度,覆蓋個中國。此型號衛星主要用於國內通信、廣播、電視、傳真和數據傳輸。外形尺寸直徑2.1米高3.68米的圓柱體衛星質量441千克,有效載荷4個C波段轉發器,工作壽命4年半。
(6)中國發射了哪些衛星擴展閱讀
「東方紅一號」 衛星是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由以錢學森、潘厚仁為中心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當時共做了五顆樣星,結果第一顆衛星就發射成功。該院制定了「三星規劃」:即東方紅一號、返回式衛星和同步軌道通信衛星,而孫家棟則是當時「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技術負責人。
1967年,黨鴻辛等人選擇了一種以銅為基礎的天線干膜,成功解決在100℃至零下100℃下超短波天線信號傳遞困難問題。「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台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並讓地球上從電波中接收到這段音樂而命名。
1956年,中國把開發火箭技術納入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1957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等積極倡議開展人造衛星的研究工作。1958年毛澤東同志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根據這一戰略考慮,中國科學院把研製發射人造衛星列為1958年第一次重點任務,揭開了中國向太空進軍的序幕。
⑦ 中國發射了哪些宇宙探測器
中國發射的宇宙探測器主要有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
1、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探月工程、網路-天問一號
⑧ 中國發射多少顆衛星
中國發射54顆衛星。北斗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斗一號、二號、三號系統3個階段,目前北斗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斗二號首顆星起算,中國已發射54顆北斗導航衛星,距離北斗三號系統建成,僅一星之遙。
中國發射衛星的意義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實力,宣示我國國防高尖端領域的成就。雖然它比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的時間晚了13年,但它的質量超過了蘇、美、法、日4個國家第一顆衛星質量的總和。「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正式加入了「太空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