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兒暈厥的診斷
由於暈厥是一種常見的病症,而且有部分患者具有高度的猝死的危險性,因此我們根據已有的暈厥診療指南,結合我國的研究現狀制定了簡單、實用的符合我國兒童特點的暈厥診斷程序,並且聯合全國多家醫院進行多中心應用研究,在接近2年的時間內對474例患兒進行了診斷,發現該診斷程序的有效率為81.1%,而且通過對新診斷程序的衛生經濟學評價發現,新診斷程序的平均就診費用比傳統診斷程序降低,診斷程序的確診日比傳統診斷程序明顯縮短,平均住院日也明顯縮短。並且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2009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心血管學組和《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頒布了的我國兒童的暈厥診斷指南。
1.首先確定患兒是否是暈厥。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在臨床實踐中很多暈厥的患兒被誤診為癲癇。根據我們的一項研究發現,某些特徵往往提示患兒為暈厥發作,而非驚厥發作。如在發作前往往存在誘因,如持久站立、精神緊張、清晨起床後等,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景如在小便、大便、咳嗽等情景下出現的意識喪失,往往提示患兒為暈厥發作,另外在意識喪失前存在先兆如頭暈、惡心、多汗等也提示患兒為暈厥發作。如果意識喪失時間長>5min,發作後患兒存在定向障礙、意識恢復緩慢、發作時同時伴有肢體的動作或肌張力的改變往往提示為驚厥發作而非暈厥發作,尤其是如果肢體的動作呈節律性的動作往往提示患兒為驚厥發作。
2.根據歐洲心臟病協會的建議,對於暈厥患兒最初的評價包括詳細的病史詢問、仔細的體格檢查、卧立位血壓測量及心電圖檢查,將患兒分為可明確診斷、可提示診斷及不明原因暈厥三種情況。詳細的病史詢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暈厥患兒病史詢問時的主要內容
詢問暈厥發作前即刻的情況
體位——卧位、坐位、還是立位?
活動——休息時、體位改變時、運動中或運動後發生,排尿、排便、咳嗽或吞吞咽的過程中或結束後立即發生?
誘因——環境擁擠或悶熱、長時間站立、餐後、恐懼、身體某一部位劇痛或轉動頸部?
詢問暈厥發作開始時感覺
惡心、嘔吐、腹部不適、發冷、出汗、聞到氣味、頸肩疼痛或視力模糊?
心悸?
詢問暈厥發作情況(通常需要目擊者敘述)
跌倒方式——沉重摔倒或僅僅跪倒?
皮膚顏色——蒼白、發紫或發紅?
意識不清持續時間
呼吸狀況——發鼾聲?
肢體狀況——肌肉強直、陣攣、強直性陣攣或自動症?肢體運動持續時間?咬破舌頭?
詢問暈厥發作後感覺
惡心、嘔吐、出汗、發冷、意識模糊、肌肉酸痛
皮膚顏色——蒼白、發紫?
有無損傷、胸痛?
有無心悸?
大小便失禁?
詢問背景資料
有無猝死、致心律失常性心臟病或暈厥的家庭成員?
過去心臟病史
神經系統病史——帕金森病、癲癇、發作性睡病
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等
用葯史——降壓葯、抗心絞痛葯、抗抑鬱葯、抗心律失常葯、利尿劑或延長QT-T間期的葯物。
反復發作性暈厥病人,有關首次發作時間,發作間隔和發作頻度
通過以上的最初評價一般可以發現一些明顯的心律失常如長QT間期綜合征、預激綜合征等,還可明確診斷一些反射性暈厥、直立性低血壓導致的暈厥、一部分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徵引起的暈厥等,一些由於葯物引起的暈厥也可通過病史詢問得到診斷。而且可以通過體格檢查和心電圖檢查發現一些引起暈厥的疾病線索如肥厚型心肌病可以存在心臟雜音和心電圖異常,如查體發現紫紺和心臟雜音則提示存在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等,如果上述最初評價不能提示診斷則可進入不明原因暈厥進行進一步評價。
3. 在不明原因暈厥的患兒,心臟結構的異常和不正常的心電圖可以決定患兒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對於是否所有的不明原因暈厥的兒童都須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意見,但是對於任何提示存在心臟疾病的可能的患兒都應當進行進一步檢查。在具有心臟結構和心電圖異常的患兒,導致暈厥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因此24小時心電圖監測、心臟電生理檢查是最常用的進一步檢查方法。心臟電生理檢查主要進行竇房結功能評價、誘發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等。
提示心律失常性暈厥的ECG異常表現
雙束支阻滯(LBBB或RBBB+LAH或RBBB+LPH)
室內傳導阻滯(QRS波時限≥0.12s)
二度Ⅰ型AVB
無症狀竇緩(<50次/min)或竇房阻滯
ECG示預激形態
QT間期延長
右束支阻滯形態伴V1-V3導聯ST段抬高(Brugada綜合征)
右胸導聯T波倒置、epsilon波和心室晚電位陽性(提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心肌病)
異常Q波提示心肌梗死
4.在沒有心臟結構異常和心電圖也正常的患兒,血管迷走性暈厥是最常見的原因。對於該類患兒直立傾斜試驗是診斷的最重要的方法。根據我們的研究應用直立傾斜試驗和葯物激發的直立傾斜試驗可以診斷80%左右的該類患兒。並且直立傾斜試驗可以進一步診斷直立性低血壓和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導致的暈厥。但是對於那些暈厥發作頻繁,又伴有明顯的精神症狀的患兒,如明顯抑鬱、緊張和焦慮的患兒即使其直立傾斜試驗是陽性,也應當建議其進行精神咨詢。
5.對於沒有心臟結構異常和心電圖正常的患兒,如果暈厥的發作非常少或僅有1次發作,由於此類患兒一般建議不需治療,因此可以不用做直立傾斜試驗,而是給予觀察,必要時再給予進一步的評價。
6.經過以上系統的臨床評價和診斷方法的應用後一般可以對暈厥患兒建立診斷。如果仍不能明確診斷,就應該對整個評價工作重新進行,尤其是要重新詳細追問患兒病史及患兒發作時目擊者提供的資料,並且重新進行體格檢查,進行診斷。
根據我們的一項研究發現,各種小兒暈厥臨床特徵如下:自主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導致的暈厥患兒多見於青春期女孩,暈厥發生時多為站立體位,發作前有明顯的誘因如持久站立等,並且往往存在顯著的暈厥先兆症狀。而心源性暈厥兒童往往存在心臟病史,發病年齡偏小,暈厥的發作前先兆症狀不明顯,運動可誘發暈厥的發作。神經源性暈厥的患兒在暈厥發作時常伴有肢體的抽動,暈厥後常存在神經系統的異常體征。代謝性因素導致的兒童暈厥往往存在明確的發病誘因。而精神因素導致的暈厥患兒也往往見於青春期女孩,具有明確的精神刺激誘因,每次暈厥發作的時間較長,而且暈厥反復發作。由於心電圖的檢查對發現心源性暈厥兒童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由於心源性暈厥的高度危險性,因此對暈厥患兒常規進行心電圖的檢查是必要的。神經系統的檢查包括普通腦電圖、長程腦電圖、頭顱的影像學檢查等只有通過以上病史及體檢提示患兒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異常時才具有重要意義。Holter心電圖檢查及超聲心動圖檢查也只有在診斷心源性暈厥兒童中有作用。直立傾斜試驗對診斷及鑒別診斷自主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除外患兒存在心源性暈厥可能後,所有暈厥兒童進行直立傾斜試驗的檢查是有意義的。對於患兒暈厥反復發作,持續時間長,有明確精神因素誘因者,應當考慮進行精神學評估。 1.試驗方法:
試驗要求應在安靜的房間內,光線暗淡,溫度適宜,實驗前應讓患兒平卧20分鍾。要准備好急救葯品和心肺復甦的設備。患兒要求至少禁食3個小時,停用血管活性葯物至少5個半衰期以上,要具有同步監測心率和血壓的設備。
讓患兒站立在具有一定傾斜角度(多為60°~70°)的傾斜床上,每隔1-2分鍾記錄患兒的血壓和心率變化,同時詢問患兒症狀,直至出現陽性反應或完成45分鍾全過程。
2.試驗結果:
(1)血管迷走性暈厥:患兒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陽性(1)暈厥;(2)暈厥先兆伴血壓下降或/和心率減慢;(3)暈厥先兆伴竇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率、一過性二度或二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及長達3秒的竇性停搏。
血壓下降標准為收縮壓≤80mmHg(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50mmHg或平均血壓下降≥25%。如患兒未達到以上標准,但已出現暈厥或暈厥先兆者仍為陽性。
心率減慢是指心動過緩:7~8歲,心率〈65次/min;8~15歲,心率〈60次/min,≥16歲,心率<50次/min。
反應可分為3種類型:①心臟抑制型:以心率下降為特徵,呈現心動過緩,收縮壓升高或輕度下降。②血管抑制型:血壓下降明顯,伴心率增快或輕度減慢。③混合型:血壓和心率均明顯下降。
(2)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在直立傾斜試驗時,10分鍾內患者的心率比卧位時增加30次/分或心率增快大於120次/分,稱為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
(3)直立性低血壓:在直立傾斜試驗的3分鍾內血壓持續下降超過收縮壓20mmHg,或舒張壓10mmHg,稱為直立性低血壓。
② 小孩子發生昏厥怎麼辦
當昏厥發生時應盡快讓小孩子平卧著休息,以利於腦部恢復足夠的血液供應,防止跌倒引起外傷。如疑昏厥由低血糖引起,應立即給小孩子飲糖水,提高血糖濃度。昏厥好轉恢復後應去醫院診斷,做全面的體格檢查如心電圖、腦電圖、CT等必要檢查化驗。查明引起昏厥的原因。隨後,針對原發病作積極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應手術糾治,病毒性心肌炎應休息和葯物治療。腎上腺腫瘤引起的高血壓腦病所致的昏厥,應手術切除腫瘤而控制疾病。貧血引起要糾正貧血。
為預防昏厥的發生,應增強體質,每天保證足夠的睡眠。早上一定要吃早餐,以防空腹引起低血糖。飲食要有足夠的營養,防止營養不良性貧血。
③ 怎樣應對幼兒暈厥
當昏厥發生時應盡快讓小兒平卧著休息
④ 幼兒昏厥怎麼辦
小兒暈厥原因 問題描述: 暈厥也稱昏厥,是由多種原因造成一時性、廣泛性的腦部供血不足所引起的意識喪失狀態,可迅速恢復。 科學原理/背景知識:: 兒童期的暈厥常有下列幾種原因與表現: 1.低血糖暈厥 常發生在清晨,大多由飢餓或胃腸吸收不良引起。例如,前一天進食過少或沒進食,或發生高熱、腹瀉嘔吐等,更易出現低血糖。 小兒低血糖表現是怎樣的呢?輕的出現身體軟弱無力,面色蒼白,惡心,出冷汗;嚴重的神志恍惚,突然暈厥,再嚴重可抽搐、昏迷。嬰兒或兒童當血糖低於 2.2毫摩爾/升時,就會出現上述症狀。 2.哭泣性暈厥 見於3歲以內幼童,但在6-12個月時起病,一陣哭吵之後,約15秒鍾屏住呼吸,出現面部及口唇發紫,神志不清,哭吵停止後呼吸正常。我們常稱它為「憤怒性驚厥」或「屏氣發作」,是由於一過性腦缺血缺氧所引起。 3.心源性暈厥 多見於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一般在哭吵或用力活動之後,由於心率加快,動脈血的含氧量降低更明顯,造成突然腦缺氧而出現暈厥。年長兒中還要警惕不明原因的暈厥可能是患病毒性心肌炎所引起。 4.單純性暈厥 0-6歲兒童少見。患兒常因體質較差,在緊張、恐懼、疲勞過度,或天氣悶熱並長時間站立時,會突然感到頭暈,眼前發黑,似有小蟲飛舞現象。並有惡心、面色蒼白、出汗,兩腿發軟而慢慢倒下,一過性意識喪失,醒後能回憶。 這種暈厥常由於迷走神經興奮從而導致血管調節功能障礙出現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腦血流減少所致。 如發現小兒經常暈厥要及早就醫,進一步查明原因。
⑤ 某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突然暈厥你應該如何處理
幼兒在活動時摔倒,應及時去查看孩子有無摔到皮外傷,骨骼關節能否活動自如。如無骨折和脫臼那麼應該是能活動自如的,如有皮外傷應消毒處理。
如傷口較大流血多應用干凈紗布按壓止血並迅速送往醫生進行清創縫合。幼兒園都會醫務室,有醫療保健人員的。
(5)兒童暈厥該如何處理中國專家共識擴展閱讀:
建議你多點參加運動,在運動項目上不要有過於激烈的運動,此狀況多出現於少運動的人身上,由於少運動積累在大腦的運氧狀態達成一個衡量的輸送。
時間長了就成為一個慣性,所以當你一下子運動過量,輸氧不足導致沒意識暈倒狀態。建議你先從低狀態的運動開始,例如慢跑、太極、游泳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屬於貧血狀態,貧血的人運動容易有頭暈目眩的狀況,嚴重就暈倒,所以在身體健康上面還是要特別注意,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下身體,要特別注意身體的亞健康狀態。
⑥ 小兒暈厥
小兒暈厥是在小兒時期比較常見的急症。它可以突然發生,大多數表現為眼前突然發黑、眩暈、暈倒和短時間的意識喪失,甚至發生抽搐,有時在發生暈厥之前出現惡心、出汗、心跳變慢等。其發生原因有很多,但是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由於氣溫變化所致的暈厥比較多見。夏季在天氣炎熱,或者在直射日光下站立過久,特別是體質較弱的孩子,由於體溫調節障礙,會突然發生高熱暈倒。冬季在溫度過低的環境里停留時間過久,可造成機體代謝降低,體溫逐漸下降,影響血流循環,致腦乏氧,從而發生暈厥。 (2)直立性暈厥。有的小兒血管神經調節功能不健全,在突然由坐位或蹲位站起來的時候,四肢血管擴張,致使通向腦的血流減少,腦供血不足,發生眼前發黑以致暈倒和暫時意識喪失。 (3)患梗阻性心肌病的患兒,由於心臟搏出血量降低,在運動和活動過多時,常發生暈厥,有嚴重的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心動過速、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的患兒,由於心臟排血量減少,引起腦乏氧,可發生暈厥。有的孩子由於屢次發生暈厥到醫院就診,經仔細檢查發現患有心肌病或嚴重心律失常。 (4)幼兒低血糖所致暈厥。一般多發生在起床後或起床的時候,出現暈厥或昏迷,甚至抽搐,並有多汗、四肢肌肉弛緩,如果喂一些糖水,很快就會好轉。 (5)在兒童時期急性感染性疾病也是很多見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大葉性肺炎等,可以突然發病,進展很快,可突然暈厥以致休克。 (6)有的人頸項的頸動竇對刺激過於敏感,在穿高領衣服急轉頭時,由於頸動竇的感受器受刺激會突然發生暈厥。 還有很多原因可引發小兒暈厥。暈厥只是一個症狀,而並非是單一疾病。 你的孩子出現反復暈厥,建議到醫院做個全面檢查,確定病因,對症下葯。
⑦ 10歲兒童昏厥三次,現在早上持續頭昏下肢無力生什麼病磁共振什麼都檢查了沒問題
暈厥一般是大腦供血急劇減少,不能維持大腦功能正常活躍導致。主要由這幾種原因引起:一是頸動脈或顱內狹窄,在某些原因導致血管痙攣,血流急劇減少。二是主動脈狹窄或夾層導致。三是心臟的原因。建議:一、查心電圖,看有無惡性心律失常。二、心臟彩超,看有無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心臟器質性病變。三、主動脈、頸動脈及顱內動脈血管造影。
⑧ 兒童突發性昏厥如何處理
暈厥,即通常所說的突然暈倒。事實上並非所有暈厥的人都會暈倒。它主要是由於短時間的大腦供血不足,使人暫時失去知覺。根據發病的特點可分為普通暈厥、體位性低血壓暈厥和排尿暈厥三種。
一是害怕打針、見到出血引起精神高度緊張,暈針;二是空氣不流通、悶熱;三是站立時間過久尤其在烈日下,以及平卧或在廁所大便時突然站起等原因,腦組織暫時缺血而暈倒。
暈厥發作前,孩子突然臉色蒼白,眼冒「金星」、眼前發黑,然後摔倒在地。一般十幾秒鍾到半分多鍾即能清醒。
處理原則是立即讓孩子平卧,頭略放低,以藉此體位使一時性的腦貧血得以改善。解開衣領、腰帶,使呼吸通暢,一般較快好轉,如果有條件可以給孩子喝一些濃茶、糖水或半匙葡萄糖C孩子臉色很快轉紅,頭暈症狀消失。如果孩子經休息後仍無明顯好轉,可用縫衣針或大頭針消毒後,針刺手指尖放幾滴血,孩子就能很快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