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諾貝爾獎者有哪些

中國諾貝爾獎者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7 03:01:35

A. 中國三個諾貝爾獎是什麼

中國目前一共有三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獲獎人。分別是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和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還有一個就是楊振寧

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與楊振寧,這兩位獲獎時是中華台北籍貫,後來李政道於1962年加入美國國籍,而楊振寧在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之後,在2015又放棄了美國國籍,加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關於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性獎勵,其中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經濟學獎在1969年增設。

迄今,世界上已有900個人或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有1.33%為中國人(包括華僑)與外籍華人(包括各國國籍),中國是亞洲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最多的國家。(與伊拉克、葉門、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並列)。

B. 中國有幾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

李政道、屠呦呦、楊振寧、李遠哲、高行健、莫言、高錕一共7為獲得諾貝爾獎。

1、李政道: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獎時為民國國籍。

2、楊振寧: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

3、屠呦呦: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葯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葯學系生葯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

4、李遠哲:193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1959年本科畢業於台灣大學,並於1961年獲得台灣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次年去美國深造,1965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其後任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1974年加入美國國籍並返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同時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員,1979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5、高行健: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高行健,法籍華裔劇作家、小說家、翻譯家、畫家、導演、評論家。

6、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7、高錕: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錕1949年移居香港,1954年赴英國攻讀電機工程,並於1957年及1965年獲倫敦大學學士和博士學位;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籌辦電子學系,並擔任系主任;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1990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6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C.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誰

我國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一共有三人,他們是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這三個人代表著中國學術研究的最高水平,是值得我們整個民族驕傲的。但是,我國的獲獎人數,相對於整個人口體量來說,還是明顯偏低。

楊振寧是三人當中第一個榮膺此項殊榮的。他祖籍安徽合肥,擁有了無比多的職位和頭銜,他在物理學上最大的成就,是他的楊-米爾斯方程,這個對大多數人來說非常的遙遠,但是在物理學界卻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可以「提升整個物理學的高度」的理論。

因此,有人將其形容為是20世紀中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識和才能的「物理學全才」。

在所有的華人中,楊振寧也是知名度最高的當代科學家之一,有「華人之光」的美譽。2015年,楊振寧宣布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籍,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夙願。同時,他也順利成為中科院院士,大大提升我國物理學的研究水平。

D.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有哪些

楊振寧、莫言、屠呦呦。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省高密縣河涯鄉平安庄(現為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當代作家,中共黨員。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為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創作特點

莫言非常重視文學的本體意義,體驗性是他鄉村寫作最重要的特點,這得益於他二十年的農村生活,他與鄉間社會朝夕相處,它的魅力與痛苦都深入到作家的骨髓,變成了一種獨特的體驗。

這種歸屬性的存在不同於早先知識分子理性剪裁過的農村,藉此展現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兼濟天下的宏願;也不同於城市作家體驗農村生活一般只看到了農村社會的浮光掠影,從而得出一些偏激的結論,相反那是一種由表及裡的深刻,他能發現農村不僅有耕種的辛勞還有收獲的喜悅。

對此,莫言也毫不諱言自己農民作家的身份,他認為這是故鄉血地對自己的一種限制,因為生於斯長於斯,故鄉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人物百態就印入了作家的意識,培養了他認知世界的獨特方式和角度,因此在創作中遇到合適的催生物就容易產生本能的反應,做出相應的情感取向。

E. 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有哪些

截止到2021年總共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有: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錢永健、高錕、莫言和屠呦呦。

1、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 ),女,漢族,中共黨員,葯學家。浙江寧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葯學系生葯專業。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畢業後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2、莫言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當代作家。

1981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1985年,因發表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小說《紅高粱》引起文壇轟動。

3、高錕

高錕(Charles Kuen Kao,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華裔物理學家、教育家,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擁有英國、美國國籍並持中國香港居民身份,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4、錢永健

錢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先後任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5、高行健

高行健(1940- ),法籍華裔劇作家、小說家、翻譯家、畫家、導演、評論家。

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1987年移居法國,1997年取得法國國籍。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作家。直至2010年,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36種文字。代表作有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戲劇《絕對信號》、《車站》等。

F. 諾貝爾獎中國獲得者有哪些人

截止2017年4月,諾貝爾獎中國獲得者有兩位: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一、莫言

屠呦呦,女,葯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葯學系生葯專業學習。 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

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葯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葯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中國諾貝爾獎者有哪些擴展閱讀

莫言的作品植根於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無限豐富而又科學嚴密的想像空間,其寫作思維新穎獨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語言,展現了中國這一廣闊的文化熔爐在近現代史上經歷的悲劇、戰爭,反映了一個時代充滿愛、痛和團結的生活。——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評委會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女葯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與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理由為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

G.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有誰

1、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時為中國國籍,後加入美國國籍,2017年恢復中國國籍。

2、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莫言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獲獎時楊振寧為美國國籍)。

3、2015年10月5日,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在瘧疾治療研究中的突出貢獻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也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7)中國諾貝爾獎者有哪些擴展閱讀

諾貝爾獎(瑞典語:Nobelpriset,挪威語:Nobelprisen)諾貝爾獎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並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及諾貝爾獎的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的,以表揚在經濟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士。

每個獎項都由不同的委員會負責頒發:化學獎、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經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文學獎經由瑞典學院頒發,生理及醫學獎經由卡羅琳學院頒發,和平獎經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

每名諾貝爾獎得主都會獲得獎章、證書和獎金。1901年,首名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這筆獎金在2007年12月已相等於7,731,004瑞典克朗。10,000,000瑞典克朗。

H. 大中華諾貝爾獎的獲獎者都有哪些人物

諾貝爾獎獲得者是一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學院、卡羅琳學院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給對化學、物理、文學、和平和生理及醫學這五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獎項創始人是諾貝爾。中國境內以及海外華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總共有十一人。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位就是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的屠呦呦了,她畢業於北京醫學院,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她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創制出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被認為是20世紀熱帶醫學的顯著突破。而高錕,高行健,崔琦,朱棣文,李遠哲,丁肇中,李政道。他們都是我國優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都是祖國的驕傲,祖國的棟梁!

I. 具有中國國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哪些人

截止2019年2月8日,具有中國國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有莫言和屠呦呦。

1、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葯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2、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9)中國諾貝爾獎者有哪些擴展閱讀:

莫言在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2013年擔任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2014年12月,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J. 諾貝爾獎近十年中國獲得者

諾貝爾獎近十年中國獲得者有莫言和屠呦呦。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閱讀全文

與中國諾貝爾獎者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的貓為什麼沒尾巴 瀏覽:810
中國凶歷的多少 瀏覽:277
去義大利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69
娶個印度女人怎麼樣 瀏覽:18
中國著名戶外品牌有哪些 瀏覽:476
英國表演專業藝術留學需要多少錢 瀏覽:910
印度師級編制多少人 瀏覽:901
美國是英國的殖民地多少年 瀏覽:856
如何檢測印度疫情 瀏覽:799
為什麼伊朗北部人口那麼多 瀏覽:467
印度有哪些國寶級男角色 瀏覽:473
沒有qq微信怎麼玩和平精英國際服 瀏覽:526
英國硬幣先令價有多少高清圖片 瀏覽:128
越南被拉黑名單都怎麼解決的 瀏覽:945
伊朗的山為什麼不長樹 瀏覽:700
他在中國學舞蹈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398
伊朗河流特徵是什麼 瀏覽:790
hbo為什麼啟用英國演員 瀏覽:17
中國已經進貨得多少錢 瀏覽:827
做外貿怎麼收伊朗的貨款 瀏覽: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