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因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要加強軍隊黨的建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繼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化軍官職業化制度、文職人員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進軍事管理革命,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1)中國軍隊如何走出強軍之路擴展閱讀:
習近平指出,軍隊是要准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准,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扎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斗爭准備,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斗爭准備,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和保障力量,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強軍事力量運用,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提高基於網路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
B. 為什麼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實施改革強軍戰略
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原因有: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人民軍隊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正確認識和全面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總體要求;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思想;著眼於貫徹新形勢下政治建軍的要求;著眼於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著眼於打造精銳作戰力量;著眼於搶占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著眼於開發管理用好軍事人力資源;著眼於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整體性、革命性變革。
C. 強軍之路的介紹
《強軍之路——親歷中國軍隊重大改革與發展》叢書以親歷者「一人一事」的微觀視角,通過典型事例和詳實的史料,全景記錄了我軍和平時期這一階段的寶貴軍史,多視角謳歌了改革開放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輝煌成就。從實現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戰略性轉變、確立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提出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等黨中央、中央軍委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到百萬大裁軍、進駐香港澳門、九八抗洪斗爭、汶川抗震救災、全力支援奧運等反映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忠實履行職能使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D. 如何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1、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立足打贏現代技術戰爭
世界新軍事變革給我們帶來了嚴峻挑戰,也給我們提供了歷史機遇。新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快我軍由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變,全面提高我軍的威懾和實戰能力。
2、實施科技強軍,加強質量建設,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社會經濟的面貌,也正在深刻改變著軍事斗爭的面貌,引發了軍事領域一系列革命性變化。
3、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
新軍事變革,實質上是一場軍事信息化革命。信息化正在成為軍隊戰鬥力的倍增器。人類社會的戰爭形態正由機械化戰爭轉變為信息化戰爭。
四個趨勢值得注意:一是信息化武器裝備將成為軍隊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二是非接觸、非線式作戰將成為重要作戰方式。三是體系對抗將成為戰場對抗的基本特徵。四是太空將成為國際軍事競爭新的戰略制高點。
針對戰爭的新趨勢,應該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提高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適應世界軍事變革的趨勢,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加強質量建設。
4、推進軍事理論創新、軍事技術創新、軍事組織創新與管理創新
在未來信息化戰爭中,大量不熟悉的東西將涌現在我們面前。新軍事變革將推動軍隊的整體轉型和作戰方式的根本轉變,這場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前所未有的變革,要求我們必須大力推進軍事理論創新,主動適應世界軍事變革趨勢,奮發有為地把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推向前進。
5、不折不扣地落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
治軍貴在從嚴,也難在從嚴。軍委對從嚴治軍始終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但治軍「松」和「軟」的問題在一些部隊和單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方還相當嚴重。部隊一「松」、一「軟」,就容易散,貽害無窮。
我們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治軍帶兵特點規律,切實把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貫徹落實到部隊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始終保持部隊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秩序。要著力增強法規制度執行力,狠抓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落實。
E. 新時期的強軍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說這個目標是時代要求
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這一重要論述,深刻反映了國家安全環境深刻變化和時代發展對軍隊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對人民軍隊建設戰略目標的重大創新發展,為新時代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了目標指引。
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就是要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升級強軍的標准。與進入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方位相同步,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也都有了新的時代內涵。
(5)中國軍隊如何走出強軍之路擴展閱讀
強軍目標是強軍之路的目標引領,強軍之路是強軍目標的實踐形態。從實踐和路徑這個層面看,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就是要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圍繞這一強軍偉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強軍興軍的基本方略,即「14個堅持」中的「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並把「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作為強軍興軍基本方略的壓軸之筆。
著眼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黨的十九大描繪了強軍興軍的宏偉藍圖,提出了相應的目標要求,強調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
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並對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以及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作出重大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好這些戰略部署,就能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
F. 強軍興軍包括哪些方面
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加強練兵備戰,有效遂行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搶險救災、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武器裝備加快發展,軍事斗爭准備取得重大進展。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G. 中國為什麼要走強軍之路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大對軍事的投入,實行軍民用一體制,大力發展軍事科研,加大軍費投入,使我國軍事裝備實現發達國家水平!
」近代以來.這次改革,是在世界新軍事革命轉型加速的大潮流下進行的,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境下展開的、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世情國情軍情總體於我有利,機遇千載難逢,絕對不能再錯過.這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嚴重製約我軍能打仗,但一個重要原因是領導管理體制不夠科學、聯合作戰指揮體制不夠健全,我國屢次錯失軍事革命機遇,結果軍事上逐漸落後,最後到了被動挨打的地步.血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各級指揮信息化戰爭能力不夠的問題比較突出,軍事斗爭准備存在不少短板、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現在,我國進入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改革機遇窗口稍縱即逝,抓住了是契機,歸根結底要靠改革
「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抓不住就是危機.不論是應對當今世界前所未有之大變局、力量結構不夠合理、政策制度相對滯後,都要求我們必須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軍隊是要打仗的,從這些年軍隊現代化建設和遂行軍事斗爭任務的情況來看,我軍打信息化戰爭能力不夠,是在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的大背景下推動的,還是貫徹落實強軍目標和軍事戰略方針、履行好軍隊使命任務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則失時為害、打勝仗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H. 為什麼要強軍,強軍目標是什麼,怎樣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任何一個強國都離不開強大軍隊為其提供和平安全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強軍的目標只要是為了國家的安全,國家需要什麼就發展什麼。國家的利益覆蓋到世界的那裡。國家的軍隊就應該到達那裡。
I. 11屆3中全會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確立了科技強軍的戰略,堅持走什麼之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解放軍確立了科技強軍戰略,堅持走精兵之路和科技強軍之路。
J. 中國怎樣走強軍之路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大對軍事的投入,實行軍民用一體制,大力發展軍事科研,加大軍費投入,使我國軍事裝備實現發達國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