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巴基斯坦戰爭中國怎樣幫助巴基斯坦
第一次印巴戰爭,即1947年印巴戰爭,中國還沒解放,所以什麼也沒干。
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年)
中國向巴方提供了一大批武器裝備,有殲六戰斗機數十架、59式坦克近300輛等,由於生產時間不夠,基本上都是從我軍正使用或庫存的裝備中直接抽調的,而且是先供貨不收錢,價格留待戰後再談。
在形勢最緊張時,我國甚至還派出參謀人員加入巴方總參謀部,實際上是直接指揮了部分戰斗行動。並擬派兵進行援助。
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印巴戰爭)
由於中國處於十年文化動亂狀態,我們只能對巴基斯坦進行有限的的援助,在在政治、外交上給以支持,譴責並聲討印度對巴的侵略行動。並在軍事上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些飛機、常規武器。
B.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中國援助巴基斯坦是為了制衡印度 我說的對不對
不僅僅如此,還有將巴基斯坦作為聯絡阿拉伯國家橋梁、打破美國封鎖的考慮
在和巴基斯坦建交之前,中國和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的關系也不錯,但他們太遠了,而且有蘇聯在背後爭奪,中國的國力不足
而巴基斯坦則不一樣,蘇聯是支持印度的,美國在關鍵時刻不給力,他唯一的選擇就是中國,拉攏了他,可以維系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關系,打開通向印度洋的道路,並可以通過巴基斯坦獲取西方技術、牽制蘇聯
戰略上意義很大
C. 印巴戰爭期間中國怎樣援助巴基斯坦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戰以後,美國第一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為了拉攏當時投報在前蘇聯懷里的印度,美國軍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采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斗機,徹底把巴基斯坦擊敗,取得了制空權。此時巴基斯坦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孤兒」,巴國一個政府資深人士對總統說:「我們已經被世界所拋棄」。
此時對於印度來說簡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東巴最終被迫獨立,眼看印度吞並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可能,巴國有限的抵抗力量從空戰開始就被印度打垮了。
但是就在印度做著「分裂東巴,收復巴國」美夢之際,一個貧窮但是很大的國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就此開始與中國增加密切交往。從以往的「美國西方溝通平台」轉換為中國一個友好國家,獲得了中國製造的「殲6、7」戰斗機,特別是殲7戰斗機進入巴基斯坦以後。使得猖狂的印度空軍接連遭受了重大損失。
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為「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為「空中哨兵」。而此時並巴國內部開始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動,新政府上台,就改變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
巴國政治家的座右銘:任何時候如果相信了美國等於選擇了被拋棄。在巴國分析中,中國對比西方對於巴國最大的優越性是「中國是中共領導的國家」,是一個傳襲制度的國家,可以穩固堅持至少50-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不同於美國幾乎更換一個總統就會出現新的衡量朋友的標准。這對於巴基斯坦恰恰太重要了。
另外印巴戰爭期間,由於巴基斯坦方面的戰術失誤導致巴國的坦克部隊受到重創,當時的巴國總理到中國向周總理求助,周總理的決定是盡一切力量援助巴國,隨後,中國的坦克開進了巴國,由於數量不足乃至於裝備到一線部隊的坦克的一部分都援助到了巴國,但是隨之到來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國也無力顧及巴國的戰事……最終導致東巴北阿三分裂獨立成為了第三個國家也就是後來的孟加拉國……
這只是中國對於印巴戰爭的立場與援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用於中巴關系應該是最恰當不過了,隨後的巴國對於中國援助的感恩之舉估計樓主也應該月有所聞了吧。。。
美國帶頭制裁中國巴國和古巴的反對票,搭橋中美的外交,台獨最囂張的年代中國面對西方武器制裁有海無軍,巴國暗地買法國潛艇偷運中國以供中國研究製造潛艇(好像是宋級潛艇的2種型號,後來美國公開此事法國拒不承認巴國也不吭聲),近年來的不用提了汶川地震,巴國捐了戰備儲蓄的帳篷,乃至於數量上精確到個位數,這是一個同樣是多地震國家給予我們的援助。。國家主席訪問巴國,巴國印流星紅旗歡迎,葉門事件,巴艦隊的鏗鏘誓言:「只要中國留學生不到,我們的軍艦就不離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針對與他國外交頒布的法律罪行「破壞中巴友誼罪」這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中國的兄弟……
D. 巴媒:中國援助巴基斯坦疫苗將免費用於民眾接種,中巴關系為何要好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外交上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認我國的國家之一。1951年5月21日,中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建交以來,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關系,進展順利。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就是知恩圖報,所以中巴關系才會如此鐵。
我國和巴基斯坦有著良好的開端,同時在經濟上、軍事上不斷加深合作,加強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必然會讓中巴關系越來越鐵。
E. 印度憤怒:為什麼中國願意幫助巴基斯坦卻不願幫助印度
以前印巴戰爭,中國都在實際行動中幫助了巴基斯坦,以後也會!
F. 印度怎麼看待中國對巴基斯坦的460億美元
一。眼紅。
二。忌妒。
三。擔心。
四。憤怒。
五。無奈。
G. 中國和巴基斯坦真實的關系,為什麼印度不敢
巴基斯坦與中國關系變化分為兩個階段,中國剛建國時,巴國完全走親美路線,與中國關系並不是很好,但是也絕非很壞,巴國一直在舉棋不定的搖擺中。60年代,巴國親眼目睹了中國是如何以「數萬邊防軍」即痛擊印度的,就此發生轉變。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戰以後,美國第一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為了拉攏當時投報在前蘇聯懷里的印度,美國軍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采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斗機,徹底把巴基斯坦擊敗,取得了制空權。此時巴基斯坦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孤兒」,巴國一個政府資深人士對總統說:「我們已經被世界所拋棄」。
此時對於印度來說簡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東巴最終被迫獨立,眼看印度吞並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可能,巴國有限的抵抗力量從空戰開始就被印度打垮了。但是就在印度做著「分裂東巴,收復巴國」美夢之際,一個貧窮但是很大的國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就此開始與中國增加密切交往。從以往的「美國西方溝通平台」轉換為中國一個友好國家,獲得了中國製造的「殲6、7」戰斗機,特別是殲7戰斗機進入巴基斯坦以後。使得猖狂的印度空軍接連遭受了重大損失。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為「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為「空中哨兵」。而此時並巴國內部開始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動,新政府上台,就改變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
國家官方表述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是我國對外關系中最高、最親密的一種形式了,離盟國表述就差一步(因為我國奉行不結盟政策)。印度不敢打巴基斯坦,原因多樣,主要有:1巴基斯坦國力雖不及印度,但也絕非小國;2巴基斯坦的外交關系非常好,主要是中國,巴鐵可見一斑,這是其外交支撐,當然還有美國,印度與美國的關系不及巴基斯坦與美國的關系;3,巴基斯坦背後有穆斯林國家支持。4在軍事上,巴基斯坦採取了不對稱的發展戰略,雖然整體實力不及印度,但在空軍、潛艇等方面比印度具有優勢,至少不相上下,導致印度不敢輕舉妄動。5還有,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H. 70年代印巴戰爭中國對巴有過那些援助
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批武器裝備、戰斗機、坦克等,此外,還提供了大量的軍事人才幫助巴基斯坦的軍事指揮。
70年代印巴戰爭指的是第三次印巴戰爭,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時間是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間。
戰爭期間,我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大批武器裝備,有殲六戰斗機數十架、59式坦克近300輛等,由於生產時間不夠,基本上都是從我軍正使用或庫存的裝備中直接抽調的,而且是先供貨不收錢,價格留待戰後再談。
同時我國還免費為巴基斯坦提供這些裝備的人員操作培訓。形勢最緊張時,我國甚至還派出參謀人員加入巴基斯坦總參謀部,實際上是直接指揮了部分戰斗行動。
此戰以後,我國繼續向巴基斯坦提供裝備、培訓的援助,並協助其建立了一些相關的工業設施。先後提供過強五攻擊機、殲七戰斗機、海軍反艦導彈,合作研製了K—8教練機、哈立德主戰坦克、FC—1戰斗機等。
(8)印度如何看待中國援建巴基斯坦擴展閱讀:
戰爭背景
印巴矛盾由來已久,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南亞次大陸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2]巴基斯坦獨立後,中央政權以及經濟、軍事大權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資產階級手中,東巴人幾乎處於無權地位。
隨著東巴經濟的發展,東巴資產階級對此種狀況日益不滿。1966年,東巴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點自治綱領。及至1971年年初,東巴進一步掀起了大規模「不合作運動」,打出了「孟加拉國」的旗號。
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宣布取締在東巴佔領導地位的政黨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領導人。為此,東巴發生兵變。
巴基斯坦國家軍隊隨即出動,「孟加拉解放軍」無力抵抗,大多數逃往印度,還有大批信奉印度教的東巴人也逃往印度避難。
自古道,內亂必生外患。東巴局勢的惡化,給蓄謀已久、早就想肢解東巴的印度,提供了一個發動戰爭的絕好機會。
I. 中國對巴基斯坦做了哪些援助讓巴基斯坦人那麼喜歡中國
首先一點中國為巴基斯坦做的再多也不為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為什麼這么說網上有很多資料可以查,其次因為印度,這個就不好多說了,因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巴基斯坦很難與印度抗衡,包括核 武器!
J. 美再炒中國在巴基斯坦建基地,你怎麼看
我覺得美再炒中國在巴基斯坦建基地,主要是在破壞中巴經濟走廊和中巴兩國加強關系的宣傳。
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退役上校塞林(Lawrence Sellin)在保守派媒體The Daily Caller上撰文指,中國和巴基斯坦官員近期多次召開會議,商討中國在基瓦尼半島(Jiwani Peninsula)建設海軍基地的事宜。基瓦尼半島位於戰略位置顯要的瓜達爾港附近,而瓜達爾港是「一帶一路」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塞林稱,中國在基瓦尼的軍事基地將在波斯灣控制阿拉伯海的重要海路,並為從南中國海到非洲的一連串潛在軍事基地提供又一個聯結,這將勝過印度,也將勝過美國在迪戈加西亞島(Diego Garcia)的海軍基地
其實根據資料顯示,美軍在吉瓦尼早就建有以反恐行動為名義的情報中心,而且多年來一些印度媒體和美國媒體渲染中國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建設軍事設施。他們宣稱,中國在南亞沿海修建港口,實則是為將來建永久基地作準備。中國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緬甸修建的港口表面上是商用,最終會被打造成貨真價實的海軍基地。擁有此類基地將令北京能向整個印度洋投送兵力,進而挑戰美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包圍印度並威脅海上石油航道。
總結:這些港口本身就是民用港口,而且改為軍用還面臨諸多難題。只能說他們的聯想太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