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家長如何毀掉自己孩子的七大絕招
第一條,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這是我們家長經常做的一個事情,總說自己的孩子:「看你笨得很!你什麼都做不了!」
第二條,經常拿比他「行」的人來刺激他。
「你看看,張阿姨的孩子,李阿姨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多聰明,又乖,成績又好,你每次都考不過人家,你看看你那麼不爭氣!」經常拿別人行的來刺激自己的孩子。
第三,把自己塑造成孩子的犧牲者。
這就是家長的悲情主義,有的孩子媽會說:「你看看我為了你,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我原來是如花似玉啊,現在弄得像個黃臉婆,為了服侍你,工作也丟掉了,什麼朋友也沒有了,全心全意為了你,我現在覺也睡不著了,身體也垮了....。。」把所有的責任全推到孩子身上去,讓孩子背負著很重的債,下輩子都換不清。
第四條,和孩子說話要挖苦,要吼叫。
對孩子說話的時候要麼是挖苦,要麼就是大聲地吼叫。
第五條,決定孩子的一切,不給他一點自由。
我們很多家長管孩子事無巨細,大到孩子升學、考試,將來的專業,甚至以後結婚找什麼樣的朋友。小到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看什麼書都要管,孩子交什麼朋友都要管,一切都要聽家長的,你認為這是對孩子的負責任嗎?這什麼都不是。
第六條,學會拿孩子出氣。
在單位挨領導批評了,跟同事吵了架,或者跟老公老婆吵了架,心裡不舒服,拿這個孩子出氣,把孩子拿來打一頓,有的家長拚命打,打重了,說:」今天天氣太大了,罵我收不住手了「,這典型是拿孩子出氣。
第七條,當眾讓孩子出醜。
在大庭廣眾之下出孩子的洋相。
這七條都是毀掉自己孩子的絕招,80後的」小白菜「們提醒我們家長:你們別把這七招都學會了,你只要學會了其中三招,經常用一用,你孩子不毀掉才怪呢。
㈡ 中國式父母是如何毀掉孩子的愛情的
中國式父母都是因為太過於掌控孩子的愛情才會毀了孩子的愛情。
幾天前,和朋友在酒店的酒吧里,喝酒聊天。我們聊到一個共同認識的前輩。這位前輩她通過相親認識了一個上海男,隨後結婚,先後生下了一男一女。四年過去了,如今兩人婚姻面臨著危機,到了離婚的邊緣。目前的狀態是,男孩由上海男父母帶,女孩由女方父母在老家帶。
如果沒有女方母親的不斷催促,她可能會慢慢自己找到聊得來的男友,然後順理成章的結婚,讓自己可以處於自由狀態中去尋找愛情。
所以中國式父母都是因為太過於掌控孩子的愛情才會毀了他們的愛情。
㈢ 孩子是怎麼被家長毀掉的
的確有些家長會犯你所列的一個或幾個錯誤,可是本人認為大多數父母還是能做得更好的。因為愛,哪怕是醜八怪,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就是天使;因為愛哪怕孩子再怎麼壞,父母總是最能無條件接受孩子的存在;最有代表意義的是海倫凱勒,她出生後不久就盲,聾,啞,她因此脾氣爆燥,可是她的父母沒有放棄她。所以我認為父母的愛就是最好的教育!來源:沖浪星
㈣ 一、家長是如何毀掉自己的孩子的
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具體方法有這樣幾條:
2,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毀孩子的王牌語錄.3.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常告訴孩子,自
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
上有大發展了.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切不可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裡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上進的.
當眾出孩子的丑.前6條都是在家庭里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掉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鐧.你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
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能使一個人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
您掌握了以上7條,就基本上可以毀掉自己的孩子了.當然,還得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做到運用自如,這樣才能將你的孩子徹底毀掉,使他終身一事無成.
二、教育子女的十大誤區
專家指出,父母在教育子女時,常步入誤區而不知。下面幾點頗值得做父母的反省:
1、過分表揚或批評
適當的表揚有利於孩子樹立自信心,過分表揚,卻適得其反,這樣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識,做一點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揚,否則就不做;過分批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只要指出錯在哪裡就可以了,以幫他們吸取教訓。
2、過分民主
幼兒缺乏經驗和判斷力,需要父母指導,對其過分民主,會把孩子寵壞,變得為所欲為。當然,孩子長大以後可以曉之以理,讓他們參與抉擇。
3、大發雷霆
以為大發雷霆可震住孩子,但威信卻降低了,因此脾氣少發好。如果控制不住,可以先平靜一下,再回來嚴肅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效果更好。
4、方式單一
總讓孩子在牆角罰站不會有多大作用。如孩子犯了錯誤,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愛好限制他的某些活動,如看電視、玩游戲機或參加室外活動等。
5、從不懲罰 如果孩子對他的錯誤行為毫無意識的話,他是不會記住去改正的。孩子真的犯了錯誤,懲罰必不可少。
6、過於溫和
7、濫用獎勵
「如果你不再往地上潑水,吃過飯我給你吃冰淇淋」。這種方法只能縱容他下次再犯,用獎勵的方法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實際上是賄賂孩子。
8、公開爭吵
父母因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公開爭吵,會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不知所措,因孩子常常會模仿父母。故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有不同意見,要避開孩子進行討論,不要讓他感到只有一個人說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不起作用。
9、永遠不對
如果你總認為孩子是錯的,會使他感覺自己很無能。即便他錯了,你可以提醒他,讓他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做到。不要用「你老是這樣,從沒做好過」這類話指責他。
㈤ 如何毀掉你的孩子
做一個高高在上的家長
想要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要「擺正」你作為父母的位置。
家長就是家長,不能和孩子平起平坐,你要高高在上,如果能剛愎自用些,就更絕了。
什麼「教育不是管理,是示範和引導」、「把孩子當成老師,向孩子學習」、「做一個民主的家長」……都別管,你是誰,是父母,是控制者,怎麼能和孩子同一級別。
這樣一來,可以樹立你作為家長的絕對權威,讓你的孩子仰望你,害怕你,和你保持距離,不敢輕易與你溝通……
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孤僻、叛逆、自卑,之後你再進行任何摧毀孩子的操作,就會輕松許多。
第❷個
用惡毒語言貶低孩子
「豬腦子」
「廢物」
「丟人」
「你怎麼不去死」
「怎麼生了你這么個東西」
……
想毀掉自己的孩子,怎麼做最見效呢?當然是貶低孩子,摧毀孩子的自尊。
而摧毀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語言讓孩子知道,他什麼都不行,學習不行、長相不行、才藝不行、家務不行、整天就知道玩游戲睡覺玩手機……總之他非常糟糕,沒人賞識他。
記住,不能對孩子說任何鼓勵的話,哪怕他真的做得很好,比如孩子考了98分,你不能誇他,你要聲色俱厲的追問丟掉的那2分是怎麼回事。
從心理學角度講,父母堅持不懈的貶低孩子,能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
長大後,在人際交往中,他會沒來由的自慚形穢,他會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世間的一切美好。
如果家長的貶低再進行得徹底一些,還能成功增加孩子患抑鬱症的幾率。
第❸個
活用「別人家的孩子」
想要貶低孩子自尊和自信,除了直接的語言貶低,更高級的方法,是活用「別人家的孩子」。
「看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
「你看看××,多懂事,哪像你」
「××都能考上重點中學,你怎麼就不行」
……
總之,你要多挖掘別的孩子的優點,對於自己孩子的優點,你要視而不見。
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深刻體會到以下3點:
1、喪失安全感,因為父母更關注別人家的孩子
2、自己的狀態不被父母接受,成為別人才是好的
3、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
第❹個
當眾讓孩子出醜
如果以上操作還不能對孩子形成重擊的話,那隻能說你的孩子太過堅強,這時候,你需要使出殺手鐧——當眾貶低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最高級別的羞辱。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當著孩子不認識的人貶低和批評他,得當著孩子的同學、朋友、親戚、鄰居等,盡情的讓孩子當眾出醜。
這樣一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將遭遇滑鐵盧式的打擊,他會無地自容,會自卑、孤僻、會自慚形穢、懼怕社會……這樣的人,長大後是很難交到朋友,甚至很難融入社會的。
第❺個
當著孩子面爭吵
這個操作需要父母協作完成,當你們要爭吵的時候,千萬別顧忌孩子的感受,就要當著他的面吵罵對方。
一開始,孩子會害怕,性格會因此變得膽小、敏感、內向。
你們吵的次數多了之後,孩子慢慢就習慣了,這時候,他會變得壓抑,會感受不到快樂。
如果父母能持之以恆的在孩子面前爭吵,孩子會從你們身上習得冷漠、仇視等情感,長大後,這樣的情感能促使他喪失愛心和責任感。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要命的是,在如此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失去愛人的能力,他會覺得,愛情就是如此,婚姻就是如此,會徹徹底底的喪失對愛情和婚姻的信心。
長大後,他/她可能會長時間的保持單身,畢竟在他/她眼裡,這世界是如此的不美好。
這時候,你們不能鬆懈,你們要逼迫他/她戀愛、結婚、生子,你們的孩子的不幸福的人生,就靠你們了。
第❻個
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犧牲者」
「我賺100塊錢要辛苦多久你知不知道?」
「我們累得要死要活的,你以為是為了我們自己嗎?」
「要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辭職不幹了」
「如果沒有你,我們不知道過得多瀟灑」
……
就像這樣,不停的暗示孩子,家裡的情況很糟糕、你們過得很辛苦、你們身體不好等等,都是因為他。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犧牲者的形象,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這股根植於孩子內心的罪惡感,會讓他覺得,他不值得擁有任何美好的人事物。
這樣的孩子,也往往會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
第❼個
抱著手機,不要撒手
想讓孩子感覺自己被忽視,當下來講,最方便操作的方法,就是玩手機。
抖音、快手、微博、朋友圈、工作微信、電視劇、足球直播、股票……你非常非常忙,手機一刻都不能離手。
不能因為要陪孩子玩就放下手機,如果孩子實在要賴著你,你也要一邊玩手機一邊和他玩,讓他感受到你的心不在焉。
如果你和孩子玩游戲時有人打電話來,不管你正在陪孩子堆積木還是玩拼圖,你都一定要丟下孩子,抓起手機接電話。
一個主旨——讓孩子感覺他不如手機重要,讓他自己去聯想,為什麼爸爸媽媽寧願玩手機也不陪我玩游戲,小笨蛋,因為你一點都不重要啊!
這樣養成習慣之後,孩子就不太會找你陪他玩游戲了,而是自己也沉迷於手機不能自拔,這個時候你要使出絕殺,呵斥孩子,「成天就知道玩手機」,然後沒收他的手機。
要讓他知道他愛玩手機是不對的,即使他此舉只是對父母行為的模仿。是的,父母可以無節制的玩,孩子你要模仿就是大錯特錯!
第❽個
千萬不能好好溝通
電影《完美陌生人》里,有一個這樣的情節——17歲的索菲婭赴初戀男友的約會,這次約會非比一般,因為可能會發生關系,她向父親告知了此事。
父親回答她:
「如果你以後想起,無論何時回想起來,這件事都會讓你嘴角帶笑的話,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並不這么認為,或者不太確定,那就忘掉它吧!
因為你還有大把的時間。」
但是,想要毀掉一個孩子,諸如這位父親這樣溫暖理性平等的溝通是絕對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