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象棋中的馬怎麼走,怎麼才不算蹩馬腿.怎麼才算蹩
中國象棋的馬是走日字的 ,那麼無論馬去哪個方向 ,只要在嗎 要去的那個方向上 正前方 一條線有其他的棋子,那麼這就算別馬腿兒
2. 象棋中馬怎麼過河
象棋馬過河之後的走法和過河前是一樣的,馬走日字,一次可選擇走四周的八個點,可以從日字的左上方到右下方。
象棋各棋子的走法可以簡單概括成口訣,有馬走日,象走田,炮打隔山,兵不回頭,車橫縱皆可,士在宮中走對角,將不出宮馬走日,車走直路,炮翻山。
馬走日指的就是馬走的路線是一個「日」字,就是對角線,象走田指的是象走的路線是一個「田」字,也是對角線。
象棋中的將或帥只能在王宮內移動,每一步水平或垂直移動一點。士的走法是只能在王宮內,沿對角線方向移動一點。
象的走法是沿著河界的一側,每一步只可以沿對角線方向移動兩點,移動的時候不能穿越障礙。
車走的時候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動任意的兩個無阻礙點,炮的移動和車是相似的,但是必須要跳過一個棋子將其吃掉。
3. 中國象棋馬怎麼走
走動的方法是每步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最多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
但每步行走過程中不能穿越其他棋子,如果在要去的方向("一直"後所處的位置)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拓展資料:
馬的有力殺著
1、馬後炮:馬定將,炮在後面將軍。一方的馬與對方的將處於同一直線或同一橫線,中間隔一步,再用炮在馬後將軍,稱為「馬後炮」。是殘避或中局階段一種頗有力量的殺著。
2、卧槽馬:指進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馬。既可將軍,又可以抽車,是常見的凶招之一。
3、釣魚馬:用馬的兩個落腳點控制對方將帥的馬叫釣魚馬。馬在棋盤三·八(3·8)或七·八(7·8)位置上封鎖對方將門,,與對方的帥(將)之間的相對位置形狀如「雙象連環」然後用車或其它棋子配合將軍取勝的殺法就稱為「釣魚馬」殺法。
釣魚馬如果單光有一個棋子配合攻擊,在對方雙士全的情況之下,威力不是特別大,但是如果再有第三子配合攻擊,就能構成相當大的威脅,
原因有二:1.釣魚馬至少能控制九宮的兩個點 2.釣魚馬至少能鎖住一邊的將門,大大的減少了對方將(帥)的行動空間。
4、八角馬:也稱「定將馬」。指的是用馬在對方九宮任何一個士角位置上,與對方將(帥)形成對角,限制其活動,再利用其他子力殺死對方的方法,稱為「八角馬」, 在其它子力的配合下能構成難解的殺勢。如,在黑方陣地上的紅馬為「八角馬」,在兵的配合下形成絕殺。馬在九宮上點位置八面威風,可以控制棋盤八個點,又制住了老將的活動范圍,所以稱八角馬。
5、金鉤馬:也稱為「金鉤掛玉」,車、馬聯殺中的一種棄車殺王的精彩殺局。金鉤馬是車馬配合的一種殺法,以棄車在運馬掛角的殺局。
6、高釣馬:利用馬在對方原始將(帥)位的田字格對角以上一格作策應,繼而形成的攻擊局面叫做高掉馬。高釣馬因為位置高,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卻是象棋中不可忽視的攻擊方法。高釣馬可以鎖住九宮兩邊的中間點,這樣,如果有車或是兵進行橫線攻擊,而將(帥)又不在原始的位置,就很容易形成絕殺。
7、雙馬飲泉:指雙馬齊聚一側發動攻勢的一種殺法。先用一馬在對方九宮側翼控制將門,另一隻馬跳到這只馬的里側卧槽將軍,雙馬互借威力,左撲右殺,共同出擊,也可叫「打滾馬」。
4. 中國象棋中的馬怎麼走,怎麼才不算蹩馬腿。怎麼才算蹩馬腿
1、棋子馬只能沿著「日」字形的對角線走(俗稱馬走「日」字),可退可進。但在馬行走的方向上,與馬緊鄰的交叉點有其他棋子時,馬就不能跳過去(俗稱「蹩馬腿」)。如圖所示,黑馬由於紅馬蹩馬腿,無法往紅相的位置走棋。
2、中國騎兵沒那麼厚重的防護,就算一身皮甲,也可以上陣。但是,自從胡服騎射那會兒,要的就是機動性和持續力,可以萬里驅馳,逐匈奴於漠北。不過,這樣一來沖擊力稍顯不足,一旦被牽絆,也就成了中國象棋里的「蹩馬腿」了。
象棋棋子走法:
1.基本規則:
對局開始,紅棋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勝負或是判定平局。
2.棋子走法:
馬走日,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
士走斜線護將邊;小卒一去不返還。
5. 中國象棋里的「馬」到底是怎麼走的
馬走棋盤裡面「日」字。
象棋中「馬」的運用戰術:
卧槽馬絕對是最強的進攻馬,由於對方的老將有士象的保護,在開始時車和炮發揮不出什麼威力,這時就要靠卧槽馬打開僵局,卧槽馬可以直接將對方的老將將出原位;
掛角馬,這種馬對於當頭炮簡直是如魚得水,當頭炮牽制住了士象,但是確沒法得到有效的進攻,這時如果能跳出掛角馬的話,那麼立刻就能將對方的老將將出原位,形成馬後炮絕殺或者立馬車絕殺;
屏風馬,這種馬貴在它的牽制力,雖然威力不及上面兩種馬的威力強,但是它的牽制力絕對比上面兩種強的多,這種馬完全配合車,所以走這種馬須得在有車的幫助下才可以發揮威力;
立馬,這種不同與前面幾種的地方是,這種馬可以對對方老將的實現囚困,然後配合車實現立馬車絕殺,立馬車的精髓也就在立馬。
6. 象棋中的馬走法
1、首先象棋中馬的走法規則是走「日」字,比如下方紅色方框中的馬,在這種情況下走「日」字就是炮兩邊的紅色方框處;
7. 中國象棋馬規則,怎樣不能走
馬走日象走田,馬走的路線就是一個直線一個斜線,當別的棋子在馬的前方,那麼馬前方的兩個落旗點不能走,這叫別馬腿。
基本下法: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
術語
開局:是指雙方按各自的戰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陣勢的階段,通常在10回合之內,但當前棋手們對開局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某些明屬於開局的變化已達到前15回合,開局後期和中局前期交織。
中局:是陣勢布列後雙方棋子接觸,進行扭殺的階段,介於開局與殘局之間。
殘局:是尾聲階段,主要特點是兵力大量消耗,盤上特點從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殺轉變為少量子力間互動,殘局階段直接性的戰斗接觸減少,子力的調運最為關鍵。
先手:開局時紅先,對局中的主動者。
後手:開局時黑後,對局中的被動者。
起著:開局第一著。
妙著:對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從而取得戰術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動權。
8. 中國象棋中馬是怎麼擋住馬腳的
緊挨馬的一條線方向的棋子,馬就不能往這條線的方向跳。
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棋戲,象棋的「象」是一個人,相傳象是舜的弟弟,他喜歡打打殺殺,他發明了一種用來模擬戰爭的游戲,因為是他發明的,很自然也把這種游戲叫做「象棋」。
到了秦朝末年西漢開國,韓信把象棋進行一番大改,有了楚河漢界,有了王不見王(即白臉將),名字還叫作「象棋」,然後經過後世的不斷修正,一直到宋朝(宋朝人用詞不喜歡重復),把紅棋原來的「卒」改為「兵」:黑棋的「仕」改為「士」,「相」改為「象」,象棋的樣子基本完善。
1.先秦六簙戲用象牙做的棋子。黑白各六枚。《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王逸註:「言宴樂既畢,乃設六簙,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棊,麗而且好也。」洪興祖補注引鮑宏《博經》:「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
9. 象棋中馬怎樣過界河
馬走日,河界中是空的,可以當作是有線相連的,過河不過河、跨河界走法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