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嫦娥工程的」三步走」戰略,簡稱為哪三個字
「繞、落、回」。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首次繞月飛行。
第二步為「落」,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俗稱月球車),在著陸器落區附近進行就位探測,這一階段將主要突破在地外天體上實施軟著陸技術和自動巡視勘測技術。
第三步為「回」,即發射月球采樣返回器,軟著陸在月球表面特定區域,並進行分析采樣,然後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在地面上對樣品進行詳細研究。這一步將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體自動返回地球的技術。
(1)什麼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擴展閱讀:
嫦娥工程的目標:
1、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構造單元,初步編制月球地質與構造綱要圖,為後續優選軟著陸提供參考依據。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對月球表面有用元素進行探測,初步編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圖。
3、探測月壤特性。探測並評估月球表面月壤層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
4、探測地月空間環境。記錄原始太陽風數據,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空間環境的影響。
Ⅱ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是哪三部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分為「探」、「登」、「駐(住)」大三步,其中第一大步「探」,就是現在正在實施的中國探月工程,並和載人航天工程一道列入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它又分為「繞」、「落」、「回」小三步。
中國在完成不載人的月球探測整體計劃後,將根據當時國際月球探測發展情況及中國國情國力,研究擬定載人登月、駐(住)月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
(2)什麼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擴展閱讀:
我國的探月計劃已經初步成功,在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Ⅲ 我國發射的嫦娥探月工程主要分為幾步
每年的中秋節都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團團圓圓吃月餅賞月,可能小孩子都會問,月亮上邊真的有嫦娥嗎?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月亮上邊的嫦娥。
其實月球上根本就沒有嫦娥和玉兔,這只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裡的角色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上面卻有嫦娥號探月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月球是離我們居住的地球最近的天體,對他進行探測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價值,很多國家都在對月球開展著各種各樣的探測活動,我們國家也不例外。我們國家的探月工程啊,就叫做嫦娥工程,嫦娥工程都要做什麼呢?
雖然月球上沒有真的嫦娥和玉兔,但是有我們國家發射的嫦娥探測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呀,想想都覺得很自豪呢。那這三步完成以後,下一步是不是要考慮讓我們中國人也登陸月球呢?我想這一天是不會太遙遠的。
Ⅳ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是哪三部
第一步是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而第一步的任務已經完成;第二步是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發射「神六」、「神七」、「神八」、「神九」標志著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計劃。
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間實驗室。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環,2011年9月升空的天宮一號和11月升空的「神八」首度驗證中國人自己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尤其2012年6月18日升空的「神九」 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更是「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關鍵之戰,具有里程碑意義。
由於中國航天人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術,經過幾代航天科研人員努力和奮斗,目前我國航天事業穩步發展前進,不斷實現跨越式飛躍,基本上沒有走彎路,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將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嫦娥五號
根據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探月工程三期主要實現采樣返回,其主要任務由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承擔。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
嫦娥五號的第一個科學目標是開展著陸點區的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 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系。 主要包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探測:采樣點周圍形貌與結構構造特徵;撞擊坑的形貌、大小與分布等。物質成分探測:采樣點的物質成分特徵;月壤物理特性與結構;月殼淺層的溫度梯度探測等。
Ⅳ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是哪三步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是繞、落、回。
一期工程——繞月飛行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中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首次繞月飛行。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目標有5項:研製和發射中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初步掌握繞月探測基本技術、首次開展月球科學探測、初步構建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積累經驗。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科學目標有4個: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特性、探測地月空間環境。
二期工程——落月探測
第二步為「落」,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俗稱月球車),在著陸器落區附近進行就位探測,這一階段將主要突破在地外天體上實施軟著陸技術和自動巡視勘測技術。
三期工程——采樣返回
第三步為「回」,即發射月球采樣返回器,軟著陸在月球表面特定區域,並進行分析采樣,然後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在地面上對樣品進行詳細研究。這一步將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體自動返回地球的技術。
我國探月工程目標
1、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構造單元,初步編制月球地質與構造綱要圖,為後續優選軟著陸提供參考依據。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對月球表面有用元素進行探測,初步編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圖。
3、探測月壤特性。探測並評估月球表面月壤層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資源量。
4、探測地月空間環境。記錄原始太陽風數據,研究太陽活動對地月空間環境的影響。
Ⅵ 中國的探月工程介紹是什麼
中國的探月工程介紹是: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中國人的探月工程,為人類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貢獻。
探月寓意:
以中國書法的筆觸,抽象地勾勒出一輪圓月,一雙腳印踏在其上,象徵著月球探測的終極夢想,圓弧的起筆處自然形成龍頭,象徵中國航天如巨龍騰空而起,落筆的是一群自由飛翔的和平鴿構成,表達了中國和平利用空間的美好願望。
從關於「月亮人」的討論和想像,再到關於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像,並不是僅僅具有一般科學探索的意義,或只是為公眾提供娛樂,還有著某種非常強烈的象徵意義——將來真的會有「月亮人」。最有可能出現的「月亮人」其實就是地球人類——因為世界各大國對月球的競逐早已經開始。
Ⅶ 我國探月工程計劃是哪三步走戰略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為「探」、「登」、「駐(住)」大三步,其中第一大步「探」即現在正在實施的中國探月工程,並和載人航天工程一道列入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它又分為「繞」、「落」、「回」小三步。
中國在完成不載人的月球探測整體計劃後,將根據當時國際月球探測發展情況及中國國情國力,研究擬定載人登月、駐(住)月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
(7)什麼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擴展閱讀:
繞月探測工程是我國月球探測的第一期工程,即研製和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該星將環繞月球運行,並將獲得的探測數據資料傳回地面。該工程由探月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
現已確定探月衛星主要利用「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運載火箭採用「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場選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測系統利用現有航天測控網,地面應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開發。
Ⅷ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是什麼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其三步走內容為:
1、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
2、第二步為「落」,時間定為2013年下半年。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地外天體的著陸技術,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進行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
3、第三步為「回」,時間在在2014至2020年之間。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自地外天體返回地球的技術,進行月球樣品自動取樣並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對取樣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的認識。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
探月工程三期
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務是實現無人采樣返回,於2011年立項。2014年10月24日,我國實施了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驗證返回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相關關鍵技術。11月1日,飛行器服務艙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順利著陸預定區域,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後服務艙繼續開展拓展試驗,先後完成了遠地點54萬公里、近地點600公里大橢圓軌道拓展試驗、環繞地月L2點探測、返回月球軌道進行嫦娥五號任務相關試驗。服務艙後續還將繼續開展拓展試驗任務。
Ⅸ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計劃是指什麼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計劃是指(C. 繞、落、回)。供參考。
Ⅹ 請用簡短的語言來解釋什麼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
摘要 1、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