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怎麼定義旅遊者的

中國怎麼定義旅遊者的

發布時間:2022-04-29 18:37:30

① 旅遊者的定義及分類

旅遊者是構成旅遊的主體,是旅遊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沒有旅遊者,自然旅遊就無法實現。旅遊者,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遊客,即從事旅遊活動的人們
基本可分為國際旅遊者和國內旅遊者

② 什麼是旅遊者

旅遊者是構成旅遊的主體,是旅遊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沒有旅遊者,自然旅遊就無法實現。旅遊者,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遊客,即從事旅遊活動的人們.
國家聯盟專家定義
最早的國際旅遊定義是1937年由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統計委員會提出的。即「離開自己的居住國到另一個國家訪問超過二十四小時以上的人」。按照這個標準定義,就摒棄了那些所謂商人、政府公務人員、運動員等也是外國旅遊者的看法。因為在這之前,有一些人(如吉尼爾)就認為:一個人「從常住國去另一國家,並在那裡呆很短時間,不管是不是去娛樂的,不管在那裡花錢不花錢,他或她就是外國旅遊者」。因為這種定義,避開了說明旅遊目的,也沒有講明「短時間」的含義。此外,也摒棄了那些在國外任職、定居、學習和邊界居民落戶定居者或臨時過境而不逗留的旅行者,即使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也不列為旅遊者統計范疇。
因此,
旅遊者就是暫時離開常住地,通過游覽、消遣等活動,以獲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為主要目的的人。
國內旅遊者
國內旅遊者是指在本國某目的地旅行超過24h而少於一年的人,其目的是娛樂、度假、運動、商務、會議、學習、探親訪友、健康或宗教。國內短途旅遊者是指基於上述任一目的在旅遊目的地逗留時間不超過24h的人.

③ 界定旅遊者的概念對發展我國旅遊業的意義

一·有關國際組織對旅遊者的定義·

1、國際聯盟(The League of Nations)定義
國際聯盟專家統計委員會於1937年對「外國旅遊者」定義為:「外國旅遊者就是離開自己的常住國到另一個國家訪問超過24小時的人。」並且對旅遊者與非旅遊者進行了界定。
國際聯盟關於旅遊者的定義,對旅遊市場營銷、旅遊統計和旅遊

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當然該定義有其缺陷,但被國際旅遊組織一直沿用至1963年。
2、羅馬會議定義
1963年在羅馬舉行的聯合國旅行和旅遊會議,在國際聯盟對旅遊者定義的基礎上,做了修改和進一步補充,對「遊客」進行定義與界定。
羅馬會議規定,「遊客」是指「除為獲得報酬和從事某項職業以外,基於任何原因到一個非常住國去訪問的人。」遊客包括旅遊者和短途游覽者。

二·我國國家統計局對旅遊者的定義·

1979年,我國國家統計局對旅遊者和非旅遊者作了明確規定:
「旅遊者」指的是來我國參加旅行、探親、訪友、休養、考察或從事貿易、業務、體育、宗教活動、參加會議等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

三·我國學者對旅遊者的定義·

對旅遊者下定義應把握三個特徵:異地性、短暫性和娛樂性。
國內劉偉、朱玉槐等是這樣下定義的:「旅遊者就是暫時離開常住地(最少24小時,最多一年),在異國他鄉吃、住、行、游、購、娛,從而達到物質上和精神上滿足的人。」
1984年世界旅遊組織對「國內旅遊者」定義為:「任何因消遣、閑暇、度假、體育、商務、公務、會議、療養、學習和宗教等目的,而在其居住國進行24小時以上,一年之內旅行的人,均視為國內旅遊者.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④ 什麼是旅遊消費者

要理解旅遊消費者的概念,首先我們先要理解什麼是旅遊。旅遊是現代人的一種特殊生活方式,其特殊性在於,它不是為了解決人們的物質需要,而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而且這種精神享受或者說精神生活又具有異地性、短暫性、非就業性和綜合性的特徵。[1]旅遊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就是獲取精神享受。旅遊消費者也可以簡稱為旅遊者。關於旅遊者的概念,國際社會上有不同的界定。最早對旅遊者進行定義的是在19世紀後期的英國和瑞士:「以觀光旅遊為目的的外來旅客,出於一種好奇心,為了得到愉快而進行旅行的人。[2]」1975年成立的全球性政府間旅遊國際專門組織——世界旅遊組織(WTO),在1984年規定了國內旅遊者的概念:「任何因消遣、閑暇、度假、體育、商務、公務、會議、療養、學習和宗教目的,而在其居住國,不論其國籍如何,所進行的24小時以上、一年以內的旅行的人,均視為國內旅遊者。[3]」1991年6月28日,世界旅遊組織在渥太華召開了旅遊統計國際大會,與會者包括中國在內的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名代表。與會者經過廣泛討論,對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普遍使用的概念達成了共識,並形成了《旅遊統計國際大會建議書》。會議將旅遊者因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不同類別分為國際旅遊者與國內旅遊者。國際旅遊者是指「至少在訪問國家集體的或私人的住宿設施住宿一個晚上的國外旅客」;國內旅遊者是指「任何一個居住在一國,到這個國家內某一地方旅行,離開他(她)慣常居住的環境,在訪問地的集體或私人住宿設施停留至少一夜,但不超過一年,並且訪問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所從事的活動從訪問地獲取報酬的人。」根據這兩個定義,我們分析所謂旅遊者既不同於居民,又不同於一般游覽者,他(她)們有三個特點:一是離開慣常住所到國內另一地方或另一國參觀游覽訪問;二是在訪問地至少停留一夜;三是不為就業或經濟目的。[4]我國對旅遊者概念的界定,理論上也有較多表述,一般公認的觀點是:「旅遊者指離開常駐地到異地,時間不超過一年,進行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探親、訪友或者其他形式旅遊活動的人。[4]」與國際上對旅遊者概念的界定相比較,這個概念由於時間上取消了下限(24小時),所以涵蓋了「當日游」而且不在外過夜的遊客,從而擴大了旅遊者的范圍,保護了「一日游」游覽者的合法權益,比較符合目前我國旅遊市場的實際現狀。但是,上述概念也有不足之處,如列舉6了旅遊的六種形式顯得十分繁瑣,不符合概念高度概括的特點和要求。筆者認為,從擴大和便利保護我國旅遊者的合法權益的目的出發,我國應參照墨西哥等國規定①,盡快制定出我國的旅遊法,在立法上對旅遊者的概念及其合法權益的內容做出明確規定。綜合國際社會上對旅遊者概念的說法,我國《旅遊法(1990年送審稿)》規定,可以對旅遊者如此定義:「旅遊者是指離開常住地到異地,不是為了定居和謀求職業,進行觀光、探親、訪友、度假和通過參加會議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等形式進行旅遊活動的個人。[5]」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對消費者概括為:為了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或者接受服務的人。旅遊消費者就是旅遊者,在法律本質上就是消費者,所以旅遊消費者法律定義應為: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從旅遊市場進行購買、使用旅遊商品或者接受旅遊服務的自然人。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的權利共有九項: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獲知權、受尊重權、監督權。這九大權利可以看作是旅遊消費者自然享有的默示權利。然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作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一般法,可以發揮保護一般消費者利益的作用。但旅遊者由於其費客體是旅遊商品和服務,多數旅遊商品和服務都是無形的,只8能通過感覺感知。所以說旅遊者雖然是消費者,但屬於特殊消費者。對此類服務消費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存在很大欠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的合法權益,條款中有關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國家保護、消費者組織、爭議的解決等均涉及到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兩方面的內容。但服務消費的內容明顯少於實物消費的相關規定,而且規定不明確而流於形式。如第8條第1款:「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2款:「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⑤ 我國對入境遊客和國內遊客是如何界定和分類的

入境遊客 包括入境旅遊者和入境一日游遊客。指報告期內來中國(大陸)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與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活動的外國人、港澳同胞等遊客(即入境旅遊人數)統計時,入境遊客按每入境一次統計 1 人次。
國內遊客指的就是國內的遊客。

⑥ 我國對海外來華入境旅遊者以及國內旅客是如何界定和分類的有哪些具體規定

入境旅遊是指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等海外遊客來我國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養、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等活動,並且停留時間不超過一年。

⑦ 我國在旅遊統計中對入境旅遊者是如何界定和分類的有哪些具體規定

此定義基本特點是:
1.將所有納入旅遊者統計的來訪人員統一稱謂為"遊客"
2.以在訪問地的停留時間即是否在訪問地停留過夜為標准,將來訪遊客進一步劃分為停留過夜的"旅遊者"和不停留過夜的"一日游遊客"。並提出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遊客,需要分別進行統計。
3.根據來訪者的定居國或通常居住國,而不是根據其所屬國籍,來界定其是否屬於應納入旅遊者統計中的遊客
4.根據所規定的訪問目的來界定來訪者是否屬於應納入旅遊者統計中的遊客。
[提示]對旅遊者(即旅遊統計中所稱的遊客)進行界定時,所採用的技術性指標通常都涉及離開定居地.

⑧ 國內旅遊者的定義是什麼

國內旅遊者的定義就是這一幫人只在自己的國家旅遊,從不出國。

⑨ 哪些人算旅遊者哪些人不算旅遊者

旅遊者是構成旅遊的主體,是旅遊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沒有旅遊者,自然旅遊就無法實現。旅遊者,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遊客,即從事旅遊活動的人們。即「離開自己的居住國到另一個國家訪問超過二十四小時以上的人」。按照這個標準定義,就摒棄了那些所謂商人、政府公務人員、運動員等也是外國旅遊者的看法。
因此, 旅遊者就是暫時離開常住地,通過游覽、消遣等活動,以獲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為主要目的的人。旅遊可以住當地民族特色的民宿,可以通過小程序<旅小築>來預訂。旅遊往往要跋山涉水的 ,過程雖很累 ,但它帶給人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和肉體上的愉悅 ,比如賞風景 ,嘗美食 ,住民宿等等。

⑩ 國內旅遊者的世界旅遊組織關於國內旅遊者的定義

1984年,世界旅遊組織參照國際旅遊者的定義做出了國內旅遊者的定義:在其居住國國內旅行超過24小時,但不足一年的人,其目的可以為消遣、度假、體育、商務、公務、會議、療養、學習和宗教等。此後又補充規定:國內旅遊者不包括那些外出就業的人。基於任何以上目的訪問地逗留不足24小時的人稱為國內短程游覽者。

閱讀全文

與中國怎麼定義旅遊者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餐桌禮儀中哪個位置是主座 瀏覽:366
西方為什麼一直看好印度 瀏覽:430
伊朗進口中國的原料葯是什麼 瀏覽:183
為什麼伊朗那麼多新冠 瀏覽:657
越南電商融資怎麼樣 瀏覽:201
義大利原皮包哪個好 瀏覽:345
伊朗與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53
中國駐什麼 瀏覽:670
中國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瀏覽:44
蓮花清溫怎麼寄到英國 瀏覽:501
安妮義大利哪些送餐具 瀏覽:231
伊朗為什麼不兼並阿富汗 瀏覽:847
伊朗旅遊有什麼特產 瀏覽:84
越南的國籍怎麼填 瀏覽:778
印度邊境溫度是多少 瀏覽:123
印尼合資公司是什麼開頭 瀏覽:153
浙江仙居中國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瀏覽:930
荷蘭日本英國泰國都是什麼花 瀏覽:894
中國如何做印度電商 瀏覽:846
義大利和捷克哪個足球厲害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