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看待中國銀行損失

如何看待中國銀行損失

發布時間:2022-04-29 08:35:05

Ⅰ 中國銀行被判承擔「原油寶」客戶穿倉損失,此次判決有何亮點

正所謂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在年初的輪由保時捷當中,很多人都這樣自己的倉庫賠了個底干凈。也正是因為這樣,有很多人都對中行的原油寶項目提起了訴訟,認為這樣的損失不應該由自己承擔,甚至在賠干凈了本金之後,還需要負擔另外的賠償。目前這個案件已經法院的判決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的判決結果。

如何看待這一次的事件?

正所謂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既然投資肯定是要冒著很大風險的,而且買的原油寶本身就是一個有很大利潤空間的項目,所以風險肯定是更大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本金損失是已經能夠預料到的,但是說實話,除了本金之外,竟然還要倒貼給銀行一些錢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所以這樣不合理的要求才遭到了大家和法院的拒絕。

Ⅱ 中國銀行被罰270萬,你怎麼看

處罰決定非常正確。銀監會處罰銀行違規操作,損害客戶利益的產品,是理所當然的。
原油寶這個產品的設計本身有缺漏,為客戶規避投資風險的關卡不足,為銀行自己迴避風險倒是做得很好。
希望中國銀行的類似產品未來可以回歸客戶本位,這樣這27萬0才不會白罰。罰款只是方式,目的是要中行回歸以客戶利益出發的經營方向。
大象要養好,螞蟻也不能踩死。

Ⅲ 中行被判承擔原油寶客戶穿倉損失,究竟是怎麼回事

說句實在話,在法院的判決給出來之後,相信很多人都放下心來,畢竟如果要真的為原油寶之前的爆倉來承擔損失的話,的確要賠很多錢才可以。這一次的事件可以說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高度關注,雖然很多人對於期貨這種投資方式並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是原油這種東西大家日常生活當中肯定是經常碰到的,畢竟我們的生活都是需要加汽油的,而他們的來源就是原油。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回顧一下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如何看待這一次的判決?

這一次的判決可以說是大快人心的,畢竟在判決當中也明確指出了中行的原油寶是存在著很明顯漏洞的,特別是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存在的一些疏忽才導致了原油寶爆倉,所以中行應該為這些的事件負責,而不是讓客戶來承擔。

Ⅳ 關於中國銀行被罰5050萬一事,你有何看法

銀行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也非常羨慕裡面上班的人,每天能夠給錢打交道,雖然這不是自己的錢,但天天摸一下也很舒服。但銀行裡面上班的人卻說沒有大家相信的那麼美好,中國銀行被罰款5050萬引起了我的關注,對於中國銀行被罰款很多人都感到震驚中國銀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要罰款這么多?作為一個天天給經濟打交道的人,我來給大家說說這件事情吧,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讓所以投資者必須明白一點,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不要因為你是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就認為安全性非常高,這是完全錯誤的。理財產品有不同的種類,安全性也完全不一樣,一定不要被銀行工作人員忽悠,高收益低風險的東西基本不存在,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多考慮風險而不是收益,否則吃虧的就是自己。

Ⅳ 即興評述 你如何看待銀行鬧錢荒

「錢荒」事件發展
2013年6月6日,受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緊張影響,上午招標的今年第10期農發債未能招滿,為今年以來首隻流標的利率債。
2013年6月7日,千億交割違約傳聞襲來,光大、興業雙雙緊急辟謠,銀行間市場罕見的「黑天鵝」事件出現。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1月和3月拆放利率全線飆升,資金交易系統出現歷史最長延時,市場大面積出現違約。
2013年6月14日,今年第四期記賬式貼現國債再現流標,該債券期限為9個月,計劃募集150億元,卻僅獲得95.3億元的有效認購,再次流標。
2013年6月20日,SHIBOR幾近全線上漲,僅兩周利率小幅下跌,其中隔夜利率大幅飆升超過500個基點,利率首次超過10%,達13.44%,創下歷史新高。
2013年6月20日,晚間,有媒體曝中國銀行下午資金違約,交易時間過了半個小時還找不到資金,還稱消息人士透露,30分鍾前央行投放4000億貨幣。不久後,中國銀行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中國銀行有關負責人今晚表示,中國銀行從未發生資金違約事件,6月20日按時完成全部對外支付。有關市場傳聞不屬實。」另據中國銀行內部人士透露,中國銀行已經向公安部門報案,稱由於該不實報道可能擾亂中國金融市場秩序,影響金融穩定和安全。
2013年6月21日,凌晨,上述媒體發布致歉聲明,稱「中國銀行資金違約」的報道經核實為不實新聞,並向中國銀行、廣大讀者以及各方機構表達歉意。
2013年6月21日,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明顯回落。其中隔夜拆借利率回落495基點至8.492%,7天拆借利率下跌246.1基點至8.543%。
2013年6月25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漲跌互現,但波動幅度明顯縮小。其中,隔夜利率跌75.30個基點至5.7360%,較6月20日回落了近600個基點;7天利率漲33.30個基點至7.6440%,大幅回落330多個基點。
2013年6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稱,近日已向一些符合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並稱將適時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平抑短期異常波動,穩定市場預期,保持貨幣市場穩定。同時表示,目前貨幣市場利率已經趨向回穩。

錢荒產生的原因
第一, 資金外流。5月3日,標准普爾指數首次突破1600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也刷新歷史紀錄,站上16000點的高位,一周後,美聯社發布新聞稱美聯儲官員正在籌劃退出QE的策略。美聯儲一直以各種不同的口徑向市場吹風:「量化寬松政策將逐步退出。」加上美國經濟復甦數據的日益走強,美國對全世界資本的吸引力增強,造成新興國家資金外流。中國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國銀行結售匯余額逐月下降(2月份由於季節性因素除外),從去年12月的509億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億美元。

第二, 國家外匯管理局5月5日發布的《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在6月底即將實施,迫於外幣納入貸存比考核的壓力,一些銀行可能已經提前開始買入美元補充外匯頭寸,以求達到監管標准,這是近期美元買盤力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銀行間資金面緊張狀況。同時,20號文還強調了「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這實際上是監管層在嚴查虛假貿易,使得國際熱錢流入大幅減少,5月份以來外匯占款增長進一步大幅下降。

第三, 今年以來,隨著杠桿率的不斷放大,商業銀行的人民幣超額備付金在逐漸下降,3月末超額備付金率從去年年底的3.51%降至2.58%,二季度,超儲率繼續下降,業內人士估計已經降到1.5%左右,銀行體系流動性的邊際承受力也因此大為下降。

第四, 6月底之前,銀監會將針對8號文的落實情況展開檢查,迫使銀行將表外非標資產轉移至表內同業資產,直接擠壓同業拆借額度。

上述各種因素都對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產生了一定的收縮壓力,而6月上旬光大銀行對興業銀行的違約門事件產生的蝴蝶效應,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資金緊缺的猜測和預期,放大了「錢荒」的恐慌效應。

當然,比光大銀行蝴蝶效應更強烈的市場恐慌心理,來自央行對市場流動性緊缺的態度和反應。在金融市場資金利率急速飆升的情況下,央行釋放流動性的動作遠遠低於市場預期,由此透露出強制商業銀行去杠桿的政策預期,這導致恐慌情緒越來越濃,市場利率越走越高。

事件影響
股市跌幅慘重

滬綜指昨天大跌近3%,收盤失守2100點整數關,報於2084.02點;深成指則收跌3.25%,以8147.48點報收。兩市均刷新了年內最低記錄。這是A股自端午節小長假後的第二個「黑色星期四」。上周四復盤交易大跌,很大程度上受到「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預期的困擾。而昨天,這一預期被證實。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美聯儲很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放緩資產購買,並於2014年年中結束QE。這使得市場流動性趨於緊張,利空於全球股市。昨天亞太股市普跌,香港恆生指數收跌2.88%,日經225指數收跌1.74%,韓國股市跌幅也達到2%。

銀行上調利率,謹慎放貸

中國金融市場資金緊張的狀況已開始逐漸滲透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銀行高管們紛紛表示可能上調利率並謹慎放貸,此外銀行也可能通過提高投資產品回報率來籌措資金。

銀行間拆借利率在兩周前飆升,資金面開始告急,它對經濟的具體影響將取決於「錢荒」持續時間的長短。19日一項基準銀行間貸款利率升至近兩年來的最高水平,表明資金緊缺現象絲毫沒有緩解跡象。

中小型銀行比大型國有銀行更加依賴短期銀行間拆借市場,據銀行高管稱,持續的資金壓力已迫使許多中小銀行重新評估貸款條件。在中國經濟增長已顯現放緩跡象之際,任何信貸阻力都會成為不利因素。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上漲

銀行間市場短期資金流動性的突然緊張,也引發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上漲,特別是3個月以下的短期限產品上漲幅度較大。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表示,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以貨幣市場工具及債券為主,因此貨幣市場資金利率的上漲促使新發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出現上升,「人民幣款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產品里,1-3個月期限產品的周度收益率本周已升至4.52%,1個月以下期限產品也在近兩周上漲明顯,本周達到3.56%;從所有人民幣款理財產品來看,平均預期收益率近期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1-3個月期限產品的收益率,5月第一周還是3.93%,本周已達到4.56%。」[15]

募集運作提速

不僅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這兩天有明顯提升,一些理財產品的募集運作也明顯提速。如原來一隻理財產品從開始募集到投入運作,動輒要十天半個月,但眼下募集期有縮短之勢。記者注意到,建行、工行在發的理財產品,均有6月19日開始募集,6月21日開始運作的。這意味著,居民投資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將減少趴在賬上的時間,運作效率將明顯提升。

(竭力為您解答,希望給予【好評】,非常感謝~~)

Ⅵ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這幾百億就這么沒了誰的責任

所有交易數據都在華爾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國投機者的膽量來自哪裡?有人說是方向判斷錯誤,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方向,如果有中國賣家有單未交割,你哪來的油交割,交割地買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點,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買不到。

現在的問題是這原油寶是中行的產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約,它只是參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數。那麼這問題很明顯。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經紀公司,還是經紀人操盤手?交易所和經紀公司是不會參與買賣的,他們拿的是合約的交易傭金。目前看應該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寶是產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規則在操作而已。

瑞辛就是個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稱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樣玩砸了,不過人家不虧,反正拿了幾百億都花在國內了,老外一分錢好處美撈著,大不了以後不出國,美國人拿瑞辛也沒折,美國人對中概股是又愛又恨,畢竟投了中概股上萬億,這要是棍子掄重了,倒霉的還是自己的錢,所以開公司要學瑞辛,千萬不能學中行,把自己的錢放別人賬戶上等著殺,國人以後做生意得穩當點,只能把錢弄大陸來,只進不出,現在所有的中資在國際市場都是狙擊的對象,這一點在疫情過後會顯得更加明顯,當心當心當心,重要的話說三遍。

Ⅶ 中國銀行在原油寶事件中造成了多大的虧損情況

4月21日凌晨2點後,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價格急劇下挫,跌至史無前例的最低-40美元附近。CME公布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這個價格也成為了原油寶美國原油2005合約到期平倉的結算價,而並非實時交易價格,這不是炒股票,也是國際期貨交易的原則。

從產品設計上,原油寶並沒有什麼違規之處,造成原油寶客戶巨大虧損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況,銀保監會所處罰的還是原油寶的違規宣傳和客戶資質審查等方面。

Ⅷ 經濟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

我自己寫的:
三、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一)次貸危機給我國銀行業帶來的直接損失較小。
據統計,易受此次國際金融動盪影響的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海外機構資產,僅占總資產的3.7%左右。截至目前,已經有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興業等7家上市銀行持有雷曼相關資產,合計持有債券以及風險敞口的數量約為7.2164億美元,數量遠低於雷曼破產初期市場的預估。而市場原本同樣關注的民生銀行、深發展和寧波銀行均已經明確表示,未持有雷曼相關債券。
2007年以來,各家商業銀行就已經對次貸風險保持了高度關注,建立了次貸月報監測制度。銀監會多次向各行發布風險提示,各家商業銀行都已經建立了專門機構,統一負責外幣金融資產的風險管理。但是如果美國次貸危機進一步升級蔓延,則形勢不容樂觀,部分國內上市銀行,尤其是外幣資產較多、對外投資比重較大的上市銀行(如中國銀行等)將受到較大損失。
另外,令市場擔憂的是,由於世界金融危機的持續,作為中資銀行戰略投資者的境外金融機構,極有可能在解禁期之後,進一步拋售其持有的股份,並對國內銀行股價造成重大賣空壓力。其中,美國銀行持有的191.33億股建設銀行(601939)股份將於本月27日解禁,蘇格蘭皇家銀行所持209.43億股中行股份解禁期限鎖定在今年12月。另外,中行的另一個戰略投資者瑞士銀行,也在次貸危機中虧損嚴重。
(二)外部需求趨緩對出口行業的影響較大
過去幾年我國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海外市場對我們GDP的貢獻,從幾年前的5%上升到2007年的9%。次貸的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在中長期,是間接而非直接沖擊,全球經濟進一步低迷或將使消費需求大幅減弱,中國的出口增速明顯回落。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出口額10741億美元,增長22.3%,回落4.8個百分點;進口額8931億美元,增長29.0%,加快9.9個百分點。貿易順差1810億美元,同比減少47億美元。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歐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3561.5億美元,增長27%。美國為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值為3020.8億美元,增長15%。2007年我國貿易順差2622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歐洲和美國。而歐洲和美國是此次金融危機中受到沖擊最大的國家,主要出口國需求的下降對我國出口行業將造成極大的沖擊。
(三)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將會發生改變
我們習慣於把出口、投資、消費稱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家馬車。金融危機之後,出口行業將遭受重大打擊,對GDP以及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會減弱。從依靠外需到拉動內需的手段就是投資和消費。我國的企業投資每年佔GDP的43%左右,已經形成了過剩的產能,這些過剩產能以前靠海外市場來消化,現在一部分有可能會轉化成銀行的壞賬。而我國居民消費在GDP中所佔的比重近年來逐年下降,去年只有35%,其他國家都在70%左右,因此啟動消費從而拉動內需將是下一步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
除了傳統觀念等因素,中國儲蓄率高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稅賦以及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等,在拉動內需的各項工作中,必然會在教育、醫療、社保、中小企業等方面進行改革。這些改革對國內金融企業形成沖擊,但也帶來了很多機會。國內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之後,需要大量資金和金融服務,如何支持社保、醫療、教育、中小企業等等都是全新的課題。
四、國內外經濟形勢對中小銀行的影響及及對策
(一)防範金融風險,加快金融創新
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金融危機留下的一個教訓就是,要關注金融創新的隱患。我國的金融創新程度較低,中小銀行更是停留在低層次創新層面。中小銀行的自主性創新較少,大多是模仿和照搬其他銀行的產品。通過次貸危機我們看到,金融機構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忽視高風險的金融創新。對中小銀行來說,一定要充分了解這些創新產品的好處和存在的弊端,,要注意一些金融創新在風險轉移的過程中可能會製造出另外的風險,做好風險控制措施。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潛在風險停滯創新,而是應該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金融創新。如在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方面,針對存貨和應收賬款創新來解決他們的融資難問題,服務農村方面如「林權抵押」等等都是既能控制風險,又能滿足需求的金融創新。目前我行開展了貿易融資、保理業務等,但總量偏小。世界去年保理業務規模達到1.9萬億美元,我國只有500億,只佔比2%多一點,而我行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像保理等業等都是較為成熟風險可控而且利潤可觀的創新業務,我行應該加大這些創新產品的使用力度。
(二)警惕行業風險影響中小銀行信貸資產質量
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間接影響不應忽視。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團旗下兩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其倒閉顯然是受金融風暴和次貸沖擊,從目前得形勢看,不可避免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遭受這樣的命運。
中小銀行的信貸投放一般集中於當地市場及某類行業,當出現行業性及區域性風險時,由於風險不能有效分散,會導致銀行出現大量壞賬以及利潤率的降低。從目前情況下,除了房地產、外貿加工行業外,紡織、電子、製造加工行業都屬於高風險行業,需要謹慎應對。
(三)中小銀行要抓住經濟轉型期中的金融機遇
金融危機之後,我國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必然要進行調整,從目前的政策取向看,國家在支持中小企業、支持三農、刺激居民消費以及在社保、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將會加大,對中小銀行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將會為中小銀行帶來更多的金融服務機會,同時也會加快中小銀行的金融改革。
1、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
從最近的貨幣政策調整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第一次降低存款保證金採取差別化方式,為中小企業釋放了一定的融資額度,最近的兩率齊降以及下一步的降息預期還會為銀行業釋放更多的流動性,也不排除央行通過政策導向將其中一部分流動性配置到中小企業以及三農領域的可能性。另外,宏觀調控進入降息預期,融資成本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抵消經濟下行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對目前我行大力發展小微業務來講,這正是一個良好契機。
2、加大對個人尤其是高素質、高收入個人的金融服務
在下一步擴大內需刺激居民消費的政策周期中,中小銀行同樣可以利用機會加大對居民的金融服務,加大在消費信貸、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的金融創新,盡快發展我行的個人金融業務。但是,對個人的金融服務仍然要進行詳細的客戶細分,針對不同群體提供不同服務。
此前政府也曾多次拉動內需,但內需總是拉而不動,究其原因,不是百姓有錢不花,而是實在無錢可花。截止2008年8月末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大約為20萬億,但平均每人僅有1.5萬元,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都需要考慮的前提下,老百姓自然會想到未雨綢繆。因此,從利潤以及風險的角度來講,職業穩定、高收入、高素質人群將是首先接受我行特色金融服務的人群,其次才是普通居民。
3、十七屆三中全會釋放的改革信息,對中國經濟來說是長期利好
農村需求一直中國市場的處女地,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而擴大農村需求必須發展農村經濟,而農村經濟大發展的命脈在於土地,此次十七屆三中全會就吹響了農村土地改革的號角。農村經濟大發展的時代正式開啟。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經營必將成為趨勢,未來的若干年,農村金融市場必定有巨大的潛力。這對進軍農村市場的銀行業機構來說是大的利好消息。
4、加強與教育、醫療、社保等行政部門的合作
拉動內需除了要提高收入以外,還要解決消費群體的後顧之憂,政府在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的資金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將會加大,加強銀行在這些領域的資金和金融服務,爭取財政資金、社保資金的代理資格,同時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解決我行規模小、結算通道不暢等問題,這些將會是中小銀行新的課題。
(四)優化收入結構,積極應對銀行存貸利差的變化
最近的連續降息,預示中國目前已進入降息周期。中銀國際分析師經過計算得出,最近一次央行降息將導致銀行業的凈息差從2.88%降至2.80%。即使法定準備金率有所下調,依然維持不變的活期存款利率仍會對利差產生威脅。由於存貸款利率重新定價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預計降息對銀行板塊2008年凈利潤的影響不大,但是預計2009年該板塊凈利潤將因降息下滑3.2%。

Ⅸ 中國銀行基本面分析

眾所周知, 中國銀行是中國持續經營時間最久的銀行,很多股民都很看好這只股票。
那麼,中國銀行的發展前景如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
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1912年2月中國銀行正式成立,先後行使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國際貿易專業銀行職能。
於2006年,中國銀行率先成功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A+H」上市銀行。
縱觀109年的發展歷程,中國銀行始終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簡單介紹中國銀行之後,我們再來看看該公司有什麼投資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中信綜合服務平台
依託中信集團全牌照金融平台,本行向對公客戶提供綜合融資服務的能力顯著增強。報告期內,本行聯合集團金融子公司共同為456家企業提供涵蓋債券承銷、並購貸款、股權投資、融資租賃、基金等不同金融產品服務,融資規模5,863.09億元,比上年增長57.95%。
本行和中國國際經濟咨詢公司、中信證券、中信環境、中信建設等組成「中信PPP聯合體」,對接各省市重點PPP項目100餘個。
亮點二: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支付結算方面,本行重點打造的「全付通」、「信e付」及「跨境寶」三大收單產品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合作商戶數從1,000餘戶大幅增至29.55萬戶。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中國銀行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
【深度研報】中國銀行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來看
自改革開放後,銀行走上高速發展快車道,其作為一國經濟重要金融機構,作用不可代替。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貨幣化程度提高以及社會對金融服務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銀行業經營態勢總體穩健向好,資產負債規模穩步擴張,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總體穩定。
因此,中國銀行作為中國發展最長久的上市銀行,其發展前景比較好,有望迎來新的高速發展和紅利。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中國銀行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中國銀行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
【免費】測一測中國銀行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中國銀行損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5
印尼慘案中回歸的華裔有多少 瀏覽:776
中國餐桌禮儀中哪個位置是主座 瀏覽:367
西方為什麼一直看好印度 瀏覽:430
伊朗進口中國的原料葯是什麼 瀏覽:183
為什麼伊朗那麼多新冠 瀏覽:657
越南電商融資怎麼樣 瀏覽:201
義大利原皮包哪個好 瀏覽:345
伊朗與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53
中國駐什麼 瀏覽:670
中國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瀏覽:44
蓮花清溫怎麼寄到英國 瀏覽:501
安妮義大利哪些送餐具 瀏覽:232
伊朗為什麼不兼並阿富汗 瀏覽:847
伊朗旅遊有什麼特產 瀏覽:84
越南的國籍怎麼填 瀏覽:778
印度邊境溫度是多少 瀏覽:123
印尼合資公司是什麼開頭 瀏覽:153
浙江仙居中國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瀏覽:930
荷蘭日本英國泰國都是什麼花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