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藍皮書指的是什麼意思
指部分官方文件,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了系列藍皮書,如《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法治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等等,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年度報告。藍皮書通常代表的是學者的觀點或者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
各國的文件分別有其慣用的顏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書,如中國、美國;封面用藍色,叫藍皮書,如英國;也有用紅色(如西班牙)、黃色(如法國)或綠色(如義大利)的,分別叫紅皮書、黃皮書、綠皮書。
不過,一國使用的文件封面顏色也可以有多種。如日本防衛年度報告用白皮,叫防衛白皮書,其外交年度報告用藍皮,叫外交藍皮書。
Ⅱ 中國航天「藍皮書」發布,我國航天有何新目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藍皮書》,《藍皮書》上顯示,在2020年,全球的航天發射活動達到了114次,發射航天器的數量達到了1277個,全球航天發射活動的次數追平了1991年以來的發射次數紀錄,而航天發射器的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Ⅲ 白皮書,藍皮書,紅皮書,綠皮書有何區別
1、封面不一樣
封面用藍色,叫藍皮書(如英國)。封面用紅色,叫紅皮書(如西班牙);封面用白色,叫白皮書(如法國);封面用綠色,叫綠皮書(如義大利)等。
2、適用不一樣
白皮書,官方制定發布的闡明及執行的規范報告。
藍皮書,第三方完成的綜合研究報告。
綠皮書,關於樂觀前景的研究報告。
紅皮書,關於危機警示的研究報告。
(3)中國有哪些藍皮書擴展閱讀:
白皮書的發布形式:
世界各國普遍更加重視以國防白皮書或相近形式的政府文告,對內對外進行國防政策闡釋,以進一步明確防務或軍事動向,增加軍事透明度,努力樹立自身良好國際形象,並滿足國內民眾的知情權。
定期或不定期發表國防白皮書,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採取的做法。美國、日本、韓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每年發表一次;英國5年發表一次全面性白皮書,其間還發表若干份專題型白皮書;瑞典國防白皮書的發表時間由5年改為3年;印度的國防白皮書則採取了跨年度國防報告的形式;1998年至今,中國每兩年發表一次國防白皮書;還有一些國家的國防白皮書則是不定期發表。
Ⅳ 藍皮書,白皮書,黃皮書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國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重要文件或報告,各國依其習慣使用不同顏色的封皮,白色的叫白皮書,藍色的叫藍皮書(如英國政府),還有紅皮書(如西班牙政府)、黃皮書(如法國政府)、綠皮書(如義大利政府)等。使用白皮書和藍皮書的國家最多,特別是白皮書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正式官方文書。 白皮書可能是一本書,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書作為一種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場,講究事實清楚、立場明確、行文規范、文字簡練,沒有文學色彩。白皮書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國國防白皮書自1998年以來 是每兩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專門發表的,如為駁斥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政策的攻擊,我國相繼發表了若干有關中國人權狀況的白皮書。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質的年度報告、資料或情況匯總,原來不作為白皮書發表,後為顯示其權威性,擴大影響,也改稱白皮書。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輯、介紹中國一年外交工作和對外關系情況的《中國外交》一書,原稱《中國外交概覽》,每年一本,後改稱《中國外交》,自2004年起則以白皮書相稱。 在我國,不少地區、部門和行業相繼發表了許多藍皮書,主要反映其情況、分析、成就等,有的還有政策建議。如中國社會科學院1991年率先推出的年度中國經濟藍皮書等
Ⅳ 中國發布了幾本藍皮書
.
不少地區、部門和行業相繼發表了許多藍皮書,主要反映其情況、成就等,有的還提供了政策建議。如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藍皮書(2004-2005)》,中華環保聯合會2006年公布的《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藍皮書》等。
金融藍皮書
房地產藍皮書
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中國政府創新藍皮書
法治藍皮書
中國地方政府規模與結構評價藍皮書
中國網路視頻藍皮書
中國低碳經濟藍皮書
中國就業藍皮書
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
中國社會藍皮書
中國租賃藍皮書
中國年度就業藍皮書
中國會議藍皮書
中國海洋經濟藍皮書
大學生就業藍皮書。
Ⅵ 白皮書,藍皮書,黃皮書
一國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有關政治 外交 財政等重大問題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封面有它慣用的顏色,由於各國習慣和文件內容不同,有用不同的習慣顏色的,白色的叫白皮書(如葡萄牙),藍色的叫藍皮書(如英國),紅色的叫紅皮書(如西班牙),黃色的叫黃皮書(如法國),綠色的叫綠皮書(如義大利),使用白皮書和藍皮書的國家最多,因而白皮書、藍皮書等往往成為某些國家的官方文書的代號。但事實上,一國使用的顏色不限於一種。
使用白皮書和藍皮書的國家最多,特別是白皮書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正式官方文書。白皮書作為一種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場,講究事實清楚、立場明確、行文規范、文字簡練,沒有文學色彩。白皮書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國國防白皮書自1998年以來就是每兩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專門發表的,如為駁斥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政策的攻擊,我國相繼發表了若干有關中國人權狀況的白皮書。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質的年度報告、資料或情況匯總,原來不作為白皮書發表,後為顯示其權威性,擴大影響,也改稱白皮書。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輯、介紹中國一年外交工作和對外關系情況的《中國外交》一書,原稱《中國外交概覽》,每年一本,後改稱《中國外交》,自2004年起則以白皮書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