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個節日有什麼特殊意義
豐收節,是世界各地人民慶祝豐收的節日,在中國漢族及大部分少數民族中為農歷十月初十。在中國畲族等部分少數民族中為農歷八月十五。在南印度也叫「龐格爾節」,在公歷3月中左右。
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❷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哪一天我們為什麼要慶祝這個節日
中國農民豐收節還是去年2018年設立的,時間為每年的秋分節氣,也就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豐收節不僅是慶祝農業豐收,也是通過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等方式實現群眾精神和物質雙豐收,潛移默化地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意義在於,通過這一系列的民俗活動,來豐富廣大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同時展現出新時代農民的豐收幸福感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豐收節具有對內促進文化認同、對外彰顯民族身份的獨特功能,能起到凝聚傳統文化、促進城鄉融合的作用!
總的來說,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一年一度真正屬於農民自己的節日!
❸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一個什麼節日這個節日是咋慶祝的
2018年秋分這天,我國第一次舉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屬於我國為農民舉辦的第一個節日。
各個城市都在拿出各自最有特色的農作物進行籌劃,活動精彩也好,一般化也罷,都是老百姓們的一腔熱情,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盼望。
❹ 農民豐收節手抄報內容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釋義: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2、泛水浮萍隨處滿,舞風輕絮霎時狂。清和院宇麥秋涼。——劉基《浣溪沙.·語燕鳴鳩白晝長》
釋義:燕語鳩鳴,蜂蝶帶香,江繞夕陽,水滿浮萍,輕絮舞風,一派初夏時的自然風光。末句點出麥熟,使人聯想起收獲的歡娛。
3、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李紳《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
釋義: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4、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化工餘力染夭紅。——蘇軾《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釋義:難得今年大麥和小麥豐收,千畝地綠浪渲染了整個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顏色極為鮮艷。
5、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孟浩然《田家元日》
釋義: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6、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朱熹《題榴花》
釋義:五月里石榴花開了,紅艷似火,耀眼奪目,隱約可見榴子結於枝子間。
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原則
首先,要堅持因地制宜辦節日。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農時農事,組織開展好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紛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我剛才講,不會搞全國統一的規定動作,而是讓地方去創造。
二是堅持節儉熱烈辦節日。鄉村風情不在奢華,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既要有節日的儀式感,又要避免鋪張浪費,要形成上下聯動、多地呼應、節儉樸素、歡慶熱烈的全國性節日氛圍。我相信農民辦節,節儉,而且一定會很熱鬧。
三是堅持農民主體辦節日。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農民廣泛參與是關鍵,這是億萬農民的節日。所以,我們支持鼓勵農民開展與生產生活生態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農民的節日農民樂。
❺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來歷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
農民是中國人口的最大多數,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礎,廣大農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
中央決定,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匯聚起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中國農民豐收節歷史意義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一個節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審議,這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有助於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體會:
一是有利於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能夠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個方面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關注和重視,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二是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農民一個專屬的節日,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廣大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展示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這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期待,滿足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是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記憶正在淡化,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樹立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可以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可以匯聚人民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的情感寄託,從而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所以,設立這個節日,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還是從社會進步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好處
首先,可以激發廣大農民投身鄉村振興。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推進鄉村振興,是為了農民,也要依靠農民。舉辦豐收節可以讓廣大農民參與進來、投身進來,充分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辦這個節,可以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中國農民豐收節」對農民兄弟是莫大鼓舞,在精神層面必將增強億萬農民振興鄉村的熱情和信心。
第二,可以營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氛圍。鄉村振興將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提供厚實的經濟社會基礎,豐收節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營造濃厚氛圍。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在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有助於把各方面的力量、各方面的資源動員起來、聚集起來,有助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第三,可以滿足農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鄉村振興五句話二十個字,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不僅表現在物質層面,也體現在精神層面。「中國農民豐收節」本身就很美好。辦這個節也是農民美好生活的體現。通過這個載體,展示廣大農民的勞動成果,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樣化的文化產品,可以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❻ 以秋收節(豐收節)為主題的手抄報應該怎麼做不用成品,各位大神能幫忙規劃一下就好了
給你5個版式參考吧,這是我剛設計的
內容的話可以從網路裡面截取:中國農民豐收節
❼ 簡單介紹一下中國農民豐收節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是屬於億萬中國農民的節日,是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不僅有助於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還可以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重拾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那些人的情感寄託,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把每年秋分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乃最佳選擇,不僅體現了鮮明的農事特點,更契合了豐收節的主題。同時,也便於充分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讓廣大農民真正放輕松、歇歇腳,參與和享受屬於自己的節日。
(7)中國農民豐收節知識卡片怎麼做擴展閱讀: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中國農民的節日,主角是農民。這一節日設立的初衷必須謹記。只有讓農民廣泛參與進來,讓農民享受到節日快樂,「中國農民豐收節」才實至名歸。既要突出節日的儀式感,又要注重務實,避免鋪張浪費。總而言之一句話,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農民廣泛參與是關鍵,農民的節日農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