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拋售美債是什麼意思
拋售美債:拋售美國的債券。
一、舉例說明拋售美債是什麼意思?
中國經常發行國債,你買了大量的國債,國債未到期,你在中途把他賣給了別人。這就是拋售「中債」。只不過,這個發行債券的人,由中國變成了美國,購買債券的人,從你變成了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和機構。
二、為什麼中國要購買美債?
美元長期來是貶值的,100年前,1美元可以購買1雙高檔皮鞋,2010年,1美元只能下載一首歌。中國拿著這么多美元,如果不投資,錢就要貶值,沒辦法,美債安全性高,規模大,所以,我們不少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債。持有大量美債是個雙刃劍,有人說,如果美國惹到我們,那我們就拋售美債,讓美元貶值。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持有如此大規模的美債,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能在短時間內吃下去,我們的美債拋售到一半,剩下美債就貶值了大半。量拋售美債,對中國、美國、甚至是日本、歐盟都是個壞消息。2017年,美債構成比例為:39%為外國投資者持有,16%為美聯儲持有,14%是養老金,11%是共同基金,9%為個人持有,其餘由政府、保險、銀行持有。隨著美元統治力的下降,緩慢拋售美元是世界各國的一個共識,畢竟,美債也只是一種投資,而且,還要時刻受美國政策的影響,比較被動。
三、簡單闡述一下國債:
國家用於集資的公債,按買入貨幣計價,其收益為發行時候承諾的利息。它的利息按年期而不同,理論上這貨不保本。
四、簡單闡述一下拋售:
萬億級別以上資金,個人不可能接觸到,因此也無法定義這個水平段什麼叫拋售。按慣例,一個交易周期內,±幾%這個水平可稱為增減持,出手一成以上就可以考慮稱為拋售了。在所有帶「債」字的有價證券市場中,有賣必有買,否則是賣不出去的,買賣決定價格,哪邊的交易需求(盤壓)大,哪邊讓出給對方更多的定價權。這決定了對賣和被賣雙方的影響,賣方是沒了這筆債變成鈔,被賣一方是換個債主且可能貶值
B. 中國減持美債是什麼意思還有債權的意思是啥我都不太清楚。
減持美債即拋售美債:拋售美國的債券。舉個栗子:中國經常發行國債,你買了大量的國債,國債未到期,你在中途把他賣給了別人。這就是拋售「中債」。
只不過,這個發行債券的人,由中國變成了美國,購買債券的人,從你變成了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和機構。
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和物權不同的是,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發生效力,原則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系不能對抗第三人。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就失去了彼此的意義。
(2)中國拋美債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運行狀態看,中國減持美債應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其一,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台前後系列施政表現,尤其是施政後急欲復興美國經濟,擬采刺激經濟政策,包括擴大美國財政赤字規模、降低製造業稅率振興實業及向美聯儲施加加息壓力等系列政策措施,已初步顯現交易,使美元走勢持續增強。
引發其他國家外匯貶值,也讓國際資本開始向美國市場涌動;下一步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及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可能會引發更多中國資本跨境流動,中國為預防不測減持美元以便後患,理所當然。
其二,中國外匯儲備狀況發生逆轉,出現了不利趨勢;若繼續持有巨額美債,隨著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增多,可能會消耗更多的外匯儲備,從目前來看必然會影響到中國金融市場穩定,最終會殃及經濟增長。
同時,人民幣加入SDR之後,可用於儲備外幣資產或投資手段餘地大幅擴寬,不一定非要增持大量美債,所以減持美債從客觀現實來看亦是一種自然經濟行為,也是出於一種無奈或者自保。
其三,中國對外投資較此前無論投資結構還是投資數量都有所調整,不僅體現了多元化投資方向,且把風險防範放在了重要位置,體現了理性境外投資理念,對減持美債形成了一定影響;尤其人民幣加入SDR之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有更多可供選擇的境外投資策略,也對美債需求有所減少。
其四,或許出於某種政治因素,給美國新總統意欲加劇貿易摩擦、打壓中國在美國投資及其他排華行為施加一點壓力,或給予有力回擊。如最近美國開展貿易摩擦有升級趨勢,對中國不銹鋼板材等開征高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審查,有可能徵收高額稅率,顯露了不好兆頭。
其五,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需加大投入力度,僅靠增發人民幣不僅會加大國內通貨膨脹風險,也有使人民幣匯率持續下跌、影響人民幣成為國際流通貨幣聲譽之虞。
由此,減持美債,變現美元,再用這些資金加大「一帶一路」戰略,加大對外投資,不僅可把「美元符號」變成優質資產,也可大幅度降低金融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減持美債,實現美元變現,無疑是一條十分可行的現實選擇。
當然,大幅減持美債也會帶來一定負面效應:這表現為中國若大舉拋債、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飆高,進而重創中國重要的出口市場;
同時,若中國賣得太多,債主地位就會讓位給美國的好友夥伴比如日本及其他國家,讓這些國家形成更堅固的政治結盟,對中國外交及中國境外投資帶來不利影響。此外,大幅減持美債增持其他外幣資產,由於缺乏與美元幣值穩定抗衡的國際貨幣,可能會增加外債增持的風險,對中國金融及經濟帶來潛在不安全隱患;
而且更要看到在減持美債之時可能會受到美債價格被推高而帶來減持過程中的成本增加,且減持美債可能會引來美國更多的通過自己進一步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彌補中國美元資本的流出問題,我們所持有的美國國債財富可能會進一步縮水。
C. 中國拋售美債換來的是什麼
中國拋售美債大多數情況下換成了美元,當然也可能換成石油天然氣等儲備,或者黃金、礦山、高科技企業等優質資產。
【拓展資料】
美國國債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3種。從2017年開始,中國繼續增持美國國債,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中國拋售美債的後果:
【1】中國一旦拋售美債,很可能會引發全球其他美債海外持國陸續的拋售,美國利率和美國國債價格將受到最大的影響。美債收益率飆升,導致新發美債收益率太高,影響財政可持續。
【2】拋售美債影響風險溢價估值模型的核心指標,美國全部風險資產的估值都要下降。美元下跌會加大美國產品的出口,同時也傷害到我們的出口市場,直接導致出口型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率問題。
【3】如果中國拋售美債,那麼美國企業債和個人貸款因美債收益率飆升而大面積違約,CDS價格暴漲,引發債務違約擔保機構資金鏈風險。會造成就業和出進口貿易陸續枯竭、國際區域的市場受限甚至關閉等情況。
【4】如果中國拋售美債,貿易夥伴對人民幣的信任崩潰,未完成的大訂單都將存疑,這直接抵消了人民幣貶值的帶來的匯率價格優勢,拋售美債帶來的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目前,就現在的國際金融環境而言。世界各國都在不約而同的拋售美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穩定本國匯率。另外,匯市與債市是息息相關的,近期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非常厲害,拋售美債也能解決掉一部分問題。總的來說,拋售美債是弊大於利的,中國暫時沒有辦法將美債全部拋售。
D. 中國拋售這些美債什麼意思
1、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
2、美國國債根據債券的償還期限不同,美國國債大致可分為短期國庫券(T-Bills)、中期國庫票據(T-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T-Bonds)3類。美國國債除了本土投資者外還面向全球各個國家,其往年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億美元。
3、2018年4月,中國和日本分別減持58億和123億美元,共有19個國家在4月份拋售了美國國債。
4、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份日本增持219億美元美國國債,中國增持23億美元美國國債,日本超越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應答時間:2020-10-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E.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是什麼意思啊
沒有什麼後果,最多引發美國國債價格下跌,和美國新國債利率上升;中國不買美國國債但其他國家會買的,美國世界超級大國,經濟又好證券市場又發達,難道讓中東石油富國和日本等去買伊拉克的國債。
為什麼大量拋售美國國債會引發國債價格下跌?
供大於求勢必會導致價格下跌,就好比當果農大量賣出西瓜的時候,西瓜的價格自然會下跌。
為什麼大量購入美國債,能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很多方面,我只說我想到的:因為我國的匯率是釘住美圓,購買美圓國債可以干預匯率;要干預美圓匯率就必須籌集足夠多的人民幣,發行人民幣債券是要支付利息,只能購買高利息的美圓國債;另外有助於人民幣與美圓保持一定利差,避免熱錢更多流入中國;其實不一定要買國債才能防止匯率上升,買其他美圓資產都可以減緩升值壓力,因為中國對美國有巨大的貿易順差,美圓都跑到中國來了,當然我們要把美圓返還回去,從而保持我國的外貿出口讓美國有錢繼續進口中國商品。簡單說,貿易順差導致外匯流入過多,為了穩住匯率必然大量拋出人民幣收回美圓,拋出人民幣造成流動性過剩,就必然要用人民幣債券對沖,但人民幣債券是要支付利息,所以必須讓收回的美圓也升值,所以要購入美國國債同時也可以是其他美圓資產;而美國國債在較長時間內因相對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優良的資產穩定性和流動性而未倍受青睞
F.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是什麼怎樣拋售,往哪裡拋售,通過怎樣的方式
美國國債是有息股份債券,拋售的話自然是通過國際金融證券交易機構進行拋售。
G. 中國持續拋售千億美債是怎麼回事
在今年「美債問題」成為了全球關注的重點,而根據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9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延後兩月發布數據)全球美債海外持有者們,共計拋售了228億美元的美債。
而根據數據顯示,當下日本依舊是美國的「海外第一債主」。並且,日本持有的美債數量,已經增至1.293萬億美元了。而中國持有美債數量,已經降至1.0734萬億美元。
在7月份中,日本大幅增持了315億美元,持有美債的規模,達到了「新高」。在今年2月份時,日本就增持了566億美元的美債。
(7)中國拋美債是什麼擴展閱讀:
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分析稱:
比如,中國在持續大幅拋售千億美債的同時,也正在打破沉默持續發出的黃金信號或是對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元錨定美債時代提前結束的明確信號。
此時,如果包括中國在內的債權人一旦大幅拋出美債,勢必造成其它債主的跟進,產生足以壓垮美國債券價格的連鎖反應,因美國債務佔GDP比例不斷上升,最終使得美債收益率急速上升,利息支出增加,進而引發美國的債務危機。
特別在美聯儲正式開啟量化寬松、美債收益率接近於歷史最低位和美國正式將進入負利率時代的市場環境下將更加明確。
比如,目前,MBS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之間的價差已經高得非常危險,與2007年爆發的金融危機極其相似,與此同時,美元的信用也會進一步下降。
H. 拋美債是啥意思
拋售美債:拋售美國的債券。
舉例說明拋售美債是什麼意思?
中國經常發行國債,你買了大量的國債,國債未到期,你在中途把他賣給了別人。這就是拋售「中債」。只不過,這個發行債券的人,由中國變成了美國,購買債券的人,從你變成了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和機構。
拓展資料:
為什麼中國要購買美債?
美元長期來是貶值的,100年前,1美元可以購買1雙高檔皮鞋,2010年,1美元只能下載一首歌。中國拿著這么多美元,如果不投資,錢就要貶值,沒辦法,美債安全性高,規模大,所以,我們不少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債。持有大量美債是個雙刃劍,有人說,如果美國惹到我們,那我們就拋售美債,讓美元貶值。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持有如此大規模的美債,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能在短時間內吃下去,我們的美債拋售到一半,剩下美債就貶值了大半。量拋售美債,對中國、美國、甚至是日本、歐盟都是個壞消息。2017年,美債構成比例為:39%為外國投資者持有,16%為美聯儲持有,14%是養老金,11%是共同基金,9%為個人持有,其餘由政府、保險、銀行持有。隨著美元統治力的下降,緩慢拋售美元是世界各國的一個共識,畢竟,美債也只是一種投資,而且,還要時刻受美國政策的影響,比較被動。
簡單闡述一下國債:
國家用於集資的公債,按買入貨幣計價,其收益為發行時候承諾的利息。它的利息按年期而不同,理論上這貨不保本。
簡單闡述一下拋售:
萬億級別以上資金,個人不可能接觸到,因此也無法定義這個水平段什麼叫拋售。按慣例,一個交易周期內,±幾%這個水平可稱為增減持,出手一成以上就可以考慮稱為拋售了。在所有帶「債」字的有價證券市場中,有賣必有買,否則是賣不出去的,買賣決定價格,哪邊的交易需求(盤壓)大,哪邊讓出給對方更多的定價權。這決定了對賣和被賣雙方的影響,賣方是沒了這筆債變成鈔,被賣一方是換個債主且可能貶值
I. 中國拋售美債意味著什麼
拋售美債,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對美國而言,大規模拋售的最大影響是美元大幅貶值,這將影響美國經濟和社會的許多方面。
美元走軟的情況下,會加大美國產品出口的大增,同時也傷害到我國的出口市場,直接導致出口型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率問題。
由此可見,大量拋售美債是一把雙刃劍,傷人傷己。不僅僅是對美國經濟造成損害,其實對中國也造成極大的傷害。
拓展資料:
美債是指美國發行的國債,所以它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國債中的一種。在美國,國債通常都是由政府通過定期拍賣來發債,而這些拍賣活動由美國財政部負責,因此又叫「國庫券」。美國國庫券有不同的償還期限。
其中償還期限最短的是4周,也稱為一月期國庫券。償還期限最長的是30年期國庫券,此外還有5年期和10年期國庫券。在多數人看來,美債是最安全可靠的。
在國際市場上,美債的規模是達到了近二十多萬億美元,所以它成為了各類投資者儲蓄的主要方式,其中日本和我們是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的國債主要分為短期債(T-Bills)、中期債(T-Notes)、長期債(T-Bonds)和通脹保值債券(TIPS)四類。其中短期債(T-Bills)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發行時投資者按照票面折扣購買,該債券沒有利息。
中期債(T-Notes)的期限為2年、3年、5年、7年或10年,財政部每6個月支付一次利息。長期債(T-Bonds)的期限為30年,財政部同樣每6個月支付一次利息。通脹保值債券(TIPS)又稱為零息債券,分為5年期、10年期與30年期,財政部每6個月支付一次利息,利率掛鉤核心CPI。
正如所有國家的國債一樣,美國的國債主要用於供政府日常開銷或支付國防、教育、社保等費用。由於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特殊地位,以及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所以很多人認為美國國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但是有個關鍵點我們也要注意,那就是美國目前的財政收入的一大半都需要支付美債利息,因而這樣的方式意味著美債違約的可能性比較高。
美國國債的發行採用定期拍賣的方式:三個月和六個月的國庫券每星期一拍賣,一年期的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拍賣,國庫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賣,財政部在月中公布拍賣金額,一星期後定價,月底31日左右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