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艦艇的命名方面,中國海軍有什麼專門的規定
1978年11月,經中央軍委批准,海軍頒發《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詳細規定了中國海軍軍艦命名規則。
一級艦艇(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核潛艇)由總參謀部命名;
二級(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大型登陸艦)與二級以下級別艦艇由海軍司令部命名。
水面艦艇具體命名規則為:航空母艦、巡洋艦以行政省(區)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訓練艦以人名命名;輔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如東拖、北油、南標)再加序號命名。
另外,為了避免艦艇出現重名的現象,海軍艦艇名的授予必須嚴格按區域劃分。即:
北海艦隊轄區用華北、東北、西北等14省市區地名(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
東海艦隊轄區用華東7省市及新疆自治區地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
南海艦隊轄區用華南及西南9省市區地名(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不過近年也有例外,像南海艦隊的導彈驅逐艦170蘭州號,導彈護衛艦571運城號。
『貳』 中國海軍艦艇如何命名編號
早期艦艇命名
中國海軍最早期的艦艇來源,多是自台灣海軍所擄獲或叛逃而得。中國遂以其在與台灣部隊作戰時,具有特殊意義的城市鄉-地名來命名,如原為台灣海軍第一艦隊旗艦長治號中國海軍即將之更名為「南昌」號,其中自不無紀念其「南昌事件」之意;其他如「延安」、「遵義」號護衛艦;「興國」、「瑞金」號炮艦;[張店」、「棗在」號掃雷艦等艦的命名
意義亦同。而自台灣繳獲的美製LSTI/542級戰車登陸艦,則以井崗山、大別山、太行山、武功山…等山嶺來命名。
之後,中國海軍開始自前蘇聯手中接收艦艇,並加以仿製。其中在大型艦艇部份,則曾分兩批接收了4艘俄制驅逐艦;中國海軍內部對於首2艘驅逐艦的命名曾引起一些爭議,最後決定以「鞍山」、「撫順」等兩個工業大城來命名,以代表中國海軍對早日實現自力造艦的期望;而後2艘艦則命名為「長春」、「太原」,亦為大陸的工業重鎮。至於其他早期艦則是以大陸地名來命名,然除以軍艦大小來決定命名城鎮大小的原則外,並無其他規定。
近期艦名、舷號授予原則
隨著中國海軍各類艦艇逐漸增多,艦艇在平日管理與新建命名時,遂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擾。於是在中央軍委批准下,中國海軍於1978年ll月18日公布「海軍艦艇命名條例」,條例中規定各類艦艇的命名機關、命名規則和相關規定。1986年7月10日,中國海軍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又加以補充修改,要求與外國船艦及本國船艦的艦名加以區別並要兼具條理 性、方便記憶、字音清楚、名稱響亮、有尊嚴等諸多要求。
依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規定,核子潛艦與巡洋艦應由總參謀部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下艦艇及傳統潛艦是由海軍命名。新建造的艦艇或是要更改艦號、艦名的艦艇(注2),會依照「艦艇條令」舉行命名典禮,由其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與舷號,並頒發「艦艇命名證書」。已命名的艦艇其艦名享有「終身制」優惠,一般來說在服役中途不會予以變更;而艦艇退役後,其艦名與舷號則由授予機關予以注銷,而不會再授予後續艦艇。
而其具體命名規定如下:核子動力潛艦是以「長征」加序號命名;傳統動力飛彈潛艦以「遠征」加序號命名;傳統動力魚雷潛艦是以「長城」加序號命名;巡洋艦是以行政省(區)或片語命名;驅逐艦、護衛艦是以大型與中型城市命名;反潛護衛艇(獵潛艇)以「火縣」命名;掃雷艦以「火州」命名;船塢登陸艦、戰車登陸艦以「火山」命名;步兵登陸艦以「火河」命名;輔助船艦以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如南運、東拖、東油、北標、海撈)再加序號命名。
為了避免艦名出現重覆的現象,中國海軍艦名的命名是以地區來劃分;也就是說,北海艦隊轄區的艦名是以中國大陸東北、華北、西北等14個省市區(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北京、天津)的地名來命名;東海艦隊轄區的艦名則是以華東7個省市區及新疆自治區(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上海、新疆)的地名來命名;而南海艦隊轄區的艦名是以華南、西南等9個省市區(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重慶)的地名來命名。
中國海軍艦艇的命名向來不用人名,但卻有2艘軍艦例外,那就是同屬大連艦艇學院的鄭和號及世昌號訓練艦。其中編號81號的鄭和號遠洋航海訓練艦,是不紀念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而命名,於1987年4月在上海求新造船廠下水;而1996年12月底下水服役,編號82號的世昌號遠洋綜合訓練艦,則是為紀念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犧牲的民族英雄鄧世昌而命名。
舷號編定
目前舷號以1XX開頭的為飛彈驅逐艦,其中105-113屬北海艦隊;131-134屬東海艦隊;160-166屬南海艦隊。舷號以2XX、3XX開頭的為傳統動力潛艦,而部份掃雷艦亦以3XX開頭。舷號以4XX開頭的為核子動力潛艦。舷號以5XX開頭的為導彈護衛艦。舷號以6XX開頭的為反潛護衛艇。舷號以7XX開頭的包括了反潛護衛艦及飛彈巡邏艦。舷號以8XX開頭的篇掃、雷艦。舷號以9XX開頭的為戰車登陸艦及中型登陸艦。(以上原則不包含各式勤務艦艇)。至於其他作戰「艇」則以4位數字編碼,而由其編號亦可看出該艇所屬艦隊及種類。
『叄』 為什麼中國的大多數軍艦以地名而命名
用地名來冠名軍艦在世界上是一個慣例,美國有密蘇里,新澤西,俄亥俄等,都是用地名命名的。同時在中國,被用地名命名的軍艦還要和該地結成軍地共建關系。
級別的問題,同一種艦級用同一種類型的地名,比如現代級驅逐艦就是用的我國地級沿海城市命名的,如連雲港號,青島號;這基本上是國際慣例
同一種艦級用同一種類型的名字,比如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兩艘,提爾皮茨號和俾斯麥號,都是是德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的名字;
再比如日本二戰時期的航母,絕大多數都是用會飛的動物命名的,如鳳翔,龍驤,蒼龍,飛龍。
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片語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潛艦以「長征」加序號命名;常規導彈潛艦以「遠征」加序號命名;常規魚雷潛艇以「長城」加序號命名;掃布雷艦以「州」命名;獵潛艇以「縣」命名;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陸艦以「河」命名;輔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再加序號的形式命名。
核潛艇、巡洋艦等大型戰斗艦艇由總參謀部授予艦名;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等由
海軍命名。新造或新接艦艇入列或更名時,由批准授名的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舷號,頒發《艦艇命名證書》,艦艇按照《艦艇條令》的規定舉行命名典禮;艦艇命名享受「終身
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艦艇退役時,其艦名舷號由授予機關注銷,不再授予後續艦艇。
為了避免艦艇出現重名或交叉的現象,人民海軍艦艇名的授予必須嚴格按區域劃分。即:北海艦隊轄區用華北、東北、西北等14省市區地台(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青
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東海艦隊轄區用華東7省市及新疆自治區地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南海艦隊轄區用華南及西南9省市區地名(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
『肆』 目前中國海軍所有艦艇,以哪個省份地名命名的最多
為了方便指揮、通信聯絡,世界各國每艘艦艇自誕生起就會有編號和命名,中國也不例外。
中國人民海軍成立伊始,有人提議用毛教員或者將軍的名字來命名軍艦。但是毛教員表態,歷史是由人民來創造的,用人名不妥。
於是中國開始用城市的名稱來命名軍艦,如此一來巧妙的使戰艦與城市聯姻,既便於記憶,又密切了軍民的關系。
綜上所述,如果至論現役軍艦的話,目前廣東省是海軍艦艇命名第一大省,如果算上退役艦艇的話,江蘇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海軍艦艇命名第一大省。
『伍』 我國以省命名的軍艦有哪些
《海軍艦艇命名條例》早已規定了各型艦艇命名的規律,驅逐艦以大、中城市命名;護衛艦以中小城市命名;補給艦以湖泊命名。而巡洋艦以上的大型艦艇將會以省(區、直轄市)或片語來命名。現在以省冠名已有的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兩棲攻擊艦海南艦三艘
『陸』 中國海軍艦艇命名原則
根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艦艇命名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區別於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艦艇命名;
(二)區別於國內民用商用的船名;
(三)條理性強,便於記憶;
(四)字音清晰,不易相互混淆;
(五)名稱響亮,富有含義;
(六)能夠體現國家的尊嚴;
(七)能夠體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八)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使用長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能夠滿足裝備發展的需要。
艦艇名稱依據:
每一艘艦艇都有一個中文的名字。如「福州」艦、「杭州」艦、「撫仙湖」艦、「瀏陽」艦等。艦艇的中文名稱不是隨意取的,而是有嚴格的規定。經中央軍委批准,海軍於1978年11月18日公布了《海軍艦艇命名條例》,條例中規定各類艦艇的命名機關、命名規則和相關規定。1986年7月10日,海軍又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加以補充和修訂。
新建造和新入列(或更名)的艦艇,由批准授名機關正式授予艦名和舷號,頒發《艦艇命名證書》,按照《海軍艦艇命名條例》的規定舉行命名入列典禮;艦艇命名享受「終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
艦艇退役時,其艦名與舷號由授予機關除名、注銷,原則上不再授予後續艦艇。不過也有例外的情形,如「廣州」號曾先後被命名過三艘軍艦:一艘是1949年繳獲的日制護衛艦,舷號230/172;另一艘是1974年6月入列的240/160艦(1978年3月因事故報廢);「廣州」號是2004年入列的168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海軍艦艇命名規則
『柒』 中國軍艦為什麼用地名命名
(一)區別於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艦艇命名;
(二)區別於國內民用商用的船名;
(三)條理性強,便於記憶;
(四)字音清晰,不易相互混淆;
(五)名稱響亮,富有含義;
(六)能夠體現國家的尊嚴;
(七)能夠體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八)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使用長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能夠滿足裝備發展的需要。
海軍規定了三大艦隊的命名轄區:
北海艦隊轄區用華北、東北、西北等14省、自治區、直轄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山東、河南)的地名進行命名;
東海艦隊轄區用華東7省、直轄市及新疆自治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的地名進行命名;
南海艦隊轄區用華南及西南9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的地名進行命名。
『捌』 中國海軍有哪些是用地名做艦艇的名字
用中國地名命名第一批「護衛艦」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國民黨海防第一艦隊「旗艦」——「長治」號在上海吳淞口外
大戢山海面起義。在編入人民海軍序列後,更名為「南昌」。當時獲得命名的船有51艘,登陸艇52艘,輔助船31艘。護衛艦以有革命歷史的城市命名,如「南昌」、「遵義」;炮艇以具有革命歷史的縣城命名,如「興國」、「瑞金」;掃雷艦以解放區的著名村鎮命名,如「張店」、「棗庄」;大型坦克登陸艦以革命根據地的山嶺命名,如「井崗山」、「大別山」。
未完,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