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哪些國家送月土給中國

哪些國家送月土給中國

發布時間:2025-03-14 13:52:56

㈠ 蒙古國獲中國48億投資後,卻將稀土獻給美國,結果如何

不管在什麼時代,古今中外的人民,乃至於國家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忘恩負義的人,從來都不會得到好下場,當年我國在蒙古國投資48億,幫助蒙古國開采本國的礦產資源,但是沒想到蒙古國拿到投資之後,轉手就將稀土資源獻給美國。

但是如今卻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難題,怎麼運送,想要將蒙古國的資源運送到美國,必然要經過我國和俄國,如果我國不同意,以我國和俄國的關系,蒙古國是無法將稀土資源運輸到美國的,這下看他們怎麼收場?

蒙古國的外交策略

按理說和蒙古國相鄰的中國和俄國,都是在國際上名聲和口碑較好的國家,但是他們卻不懂得維持好和鄰邦之間的關系,時不時的就會和兩個鄰居發生爭吵和摩擦,明明自己在經濟貿易方面,大部分依賴於中國和俄國,但是卻把大部分的外交精力都用在了美國。

此次美國想要從蒙古國進口稀土,也是為了在未來能夠更好的制衡中俄,因此,中俄兩國必然會保持對蒙古國的壓制,讓兩者之間的合作破碎。

蒙古國算盤打得響,但是忽略了本國的地理位置,蒙古國夾在中俄兩國之間,幾乎要被中俄包圍。而美國向來包藏禍心,當野心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勢必會把怒火發泄在蒙古國身上,到時候蒙古國很有可能會引火燒身。

㈡ 美國曾累計帶回300多公斤月壤,為何這次還要向我們討要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順利發射之後,全球又開始了一股登月浪潮的討論。

截止到今天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在月球著陸,該探測器執行任務完畢後,將會攜帶月壤自主返回地球,我國也會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取樣的國家。

眾所周知,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曾成功將宇航員送上過月球,並從月球上帶回來了大量的岩石樣品,總重達318.7千克,但卻總帶著質疑聲,而此次嫦娥五號帶起的登月熱潮讓很多質疑阿波羅登月的真假話題再次被提了出來。


從地理位置角度來說,蒙斯·呂姆克山區域比較偏僻,因此物質與阿波羅在月球表面採集到的石塊不一樣,也是屬於正常現象的。

結語。

正是由於嫦娥五號採集月壤的位置,決定了這次帶回的月壤可能擁有更高的研究價值。至於給不給,還沒有公開表示,但大概率還是會給的,畢竟人家以前也送過我們。只不過要送,也是等我們的科學家研究差不多之後再送。

最後預祝嫦娥五號能夠安全回家!

㈢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怎麼分配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從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到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采樣,再到令人振奮的嫦娥五號成功載樣返回祖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 科技 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全球第三個實現上述目標的國家,也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取回月球岩石的國家。

在我們舉國歡騰的時刻,那個躲在暗處,甚至連中國學者參加太空國際會議都要想方設法抬高台階「穿小鞋」的超級大國,這次居然直接向中國要起了月土,一如既往地強勢。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後,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等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路透社提問: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 NASA?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也強硬的回復道:能不能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

航天等科研領域,從沒有「送」這一說,有的都是同等地位下的合作,當年美國用1克月土作為國禮贈與中國,中國也回贈了等價的國禮,並無相欠。接下來的月土怎麼分配問題,我想國家肯定會分出部分月土供國際 社會 申請使用,彰顯我們願意與國際 社會 合作,這種合作也肯定是中國掌握主導權的,不排除設置一些合理的要求。

當然,除了應對國際間的索要月土,還有一件令人暖心的事: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一份將保存在北京,一份則保存在湖南。

為什麼要保存在湖南,還要從2019年說起。

2019年4月24日,《逐夢航天——2019「中國航天日」文藝晚會》上,亮相晚會現場的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為航天晚會帶來了「驚喜」。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從月球上帶回土壤,這些珍貴無比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北京,另一部分保存在湖南,一切順利的話,12月26日,也就是毛主席生日那一天之前就能實現。

毛主席說過「可上九天攬月」,現在祖國實現了「九天攬月」,把月壤放到湖南也是對毛主席的一種告慰。能在毛主席生日之前送抵,更是意義非凡。

中國航天事業能有今天的成就,從白手起家到躋身世界航天強國之列,離不開一輩輩航天人的不懈努力,當然更離不開毛主席的高瞻遠矚和非凡魄力。

毛主席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經清晰地洞察到了,中國的航天事業絕不可能將話語權交於超級大國,小國或許可以依附於強國開展本國的航天事業,但中國不可能也不能。「靠」這條路行不通,「買」等於斷了本國的研發技術,「借」更是經濟上的無底洞。

1957年11月毛主席訪問莫斯科,去莫斯科參加偉大的十月 社會 主義革命40周年的慶祝典禮,中國代表團抵達莫斯科的第二天,蘇聯發射了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毛主席在就 社會 主義陣營誰為「首」的問題上發表了觀點:「我們中國是為不了首的,沒有這個資格。我們經驗少,我們有革命的經驗,沒有建設的經驗。我們在人口上是個大國,在經濟上是個小國。我們半個衛星都也沒有拋上去。」

1958年5月,毛澤東主席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地球衛星」。隨後,他風趣地說,雞蛋那麼大的我們不放,要放就放個兩萬公斤的。

1960年2月19日,我國第一枚自主研發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南匯簡易機場發射升空,飛行高度約為4-5千米,開啟了我國飛向太空的第一步,是我國研製航天運載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1960-1968年共發射20枚,其中新技術試驗火箭「T-7A(Y)」號,共發射2枚,最大飛行高度達311千米,進行人造衛星儀器性能試驗和固體火箭發動機高空點火試驗等。

從無到有,再到一步步艱難向上邁進,是我國航空事業的真實寫照。那個年代我國經濟非常落後,研究火箭、研究人造衛星,無異於拿著全國人民的口糧做實驗,要知道1959年到1962年, 是共和國 歷史 上被稱為「三年困難」的時期, 面對工農業生產跌入谷底導致的生活資料匱乏和飢饉的嚴酷現實,毛主席曾7個月不吃肉,全身浮腫。同期,1960年8月,赫魯曉夫決定撤走全部的蘇聯技術專家。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艱難起步的,可以說放其他國家,這種情況下搞航天簡直是天方夜譚。

等到經濟基礎雄厚再搞航天事業似乎是正確的時機,但對中國來說,航天事業是不可能等到經濟基礎堅實以後才開始搞的,錯過了一步,後來就是千萬里的差距,中國不是小國,在各方面都拖不起,更何況如此重要的航天事業。

或許當時國內也有專家質疑,幾十年過去後,事實再次證明毛主席指的這條道路是完全正確的。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毛澤東航天思想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有著卓越貢獻和極其重要的理論價值,嫦娥五號將帶回的月土一份保存在湖南,毛主席知道今天的中國航天事業成就,一定也會非常欣慰。

土埋在生根發芽的地方,月土保存在湖南,就是保存在了中國航天事業生根發芽的地方,告慰毛主席的同時也向世人見證中國航天人的初心。

未來中國的航天事業一定會枝繁葉茂,祝福偉大的航天英雄們。

閱讀全文

與哪些國家送月土給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高級指揮官什麼級別 瀏覽:303
咖喱雞在印尼什麼意思 瀏覽:670
中國這場教育改革後面會發生什麼 瀏覽:259
伊朗為什麼不用gps 瀏覽:45
cdr裡面怎麼顯示越南文字 瀏覽:440
中國外界環境如何變化 瀏覽:812
英國人怎麼看待中國數學教材 瀏覽:823
印度怎麼注冊公司 瀏覽:315
印章用的印尼用日語怎麼說 瀏覽:996
越南買衣服哪個網站好 瀏覽:982
義大利彩金和黃金哪個貴 瀏覽:417
如何看待越南關系 瀏覽:364
伊朗為什麼做不出核彈 瀏覽:949
英語義大利語古梵語都來自於什麼 瀏覽:131
軍事新聞伊朗怎麼了 瀏覽:81
如何抵制印度的東西 瀏覽:343
印度用最多什麼手機 瀏覽:272
印度軍費怎麼分配 瀏覽:190
長江在哪裡流入越南 瀏覽:474
印度北部人口多少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