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少年中國說哪裡是對偶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等。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在其中的對偶句有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等。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
❷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是對偶句嗎
這句話是一個對偶的句式,「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意思: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
出處: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
原文節選: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譯文: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涌奔瀉浩浩盪盪;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干將劍新磨,閃射出光芒。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風行,將「少年」一詞在清末社會里變成一種時尚的革命名詞,彼時追求進步的年輕知識分子競相以「少年中國之少年」或「新中國之少年」自稱。1902年南洋公學學生組織「少年中國之革命軍」。
而汪精衛後來密謀行刺醇親王載灃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句,「少年也已經從概念、理想化身為血肉之軀、革命的先鋒、未來歷史的塑造者」。
梁啟超面對腐敗無能的封建統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情勢,為喚醒民眾,救國圖強,寫下氣吞山河的《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蘊含諸多的先進思想,善於從教育運行規律著眼,進行教育立意的深化,尤其在當代對加強與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