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越南如此小國怎麼與中國對抗

越南如此小國怎麼與中國對抗

發布時間:2022-09-28 16:15:46

⑴ 越南為什麼對抗中國,越南跟中國打誰打的贏

越南與中國對打,結果不用推算,顯而易見的。
國與國之間的博弈,不是簡單的「打」與「被打」;「輸與贏」的關系。
越南的不消停,其實和巴爾干半島一樣,是其地緣政治決定了其,必然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
預控制亞洲,必要控制東亞;預控制東亞,必要控制馬六甲海峽和南海。
-------明白了一個戰略邏輯,就明白了越南的重要性了。看下地圖,如果「中美俄」三國,誰控制了越南、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南海諸國,就會對馬六甲與南海形成「U」型控制鏈,這符合了中國古老的「圍三闕一」戰略要素。而在這個控制鏈中,唯有越南是大陸接壤國家,他與其他南海諸國相比,有較大的戰略空間和進退依託,所以相比其他幾個國家,他的「底子」稍微好些;另外,沒有了越南,上述的「U型」控制鏈,就變成了反「L」型的控制鏈,這個作用力與控制力就小的多了。
所以,越南的地緣政治決定了其對外政治舉措,他自己也很明白他對「三國」的重要性,雖然他也不甘心淪為他國博弈的「棋子」,但無奈除了「地利」這個籌碼外,實在也沒有別的籌碼夠資格和"三國"來攤派。
那麼,最大化的在捍衛自己「顏面」的同時,博取三國給予他的重視與支持,就是他的最大政治訴求。他不是只對抗我們,美、俄有時候他也利用下、惡心下的-------這是國家利益的驅使。

⑵ 為什麼越南敢跟中國抗衡

現在越南總體看還是被我國壓制的,面上不敢有大動作,只敢小動作
小國必須靠外交平衡,把自己的外交關系搞得盤根錯節,讓大國下手時必須考慮他國反應
越南是蘇聯傳統盟國,但是中越那次蘇聯不靠譜,現在越南和美俄都搞得好像很熟就是平衡外交,至於要是中國真揍他美俄會怎麼樣他也沒底。
現在越南也就是渾水摸魚,中國退一步他就進一步,中國進一步他就退一步。其實沒什麼意思,中國真硬起來,他吃多少早晚也要吐出來的

⑶ 中國和越南為什麼戰爭

1、因為當時的越南剛剛連續打敗了美法兩個世界強國,甚至他們還在美軍撤退之後,公開對外界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而且當時的越南,還有大國蘇聯在背後撐腰,所有更有膽量和中國叫囂。

2、當時越南最痛恨的國家就是美國,所以當越南看到中美兩國開始建交,誤以為中國背信棄義,和自己的敵人好起來了,於是便和蘇聯同盟,對中國實施報復。

3、越南小國想通過戰爭的手段證明,自己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可結果誰也沒想到,這場由他們主動挑起的戰爭,最後受傷最重的竟然還是自己。

(3)越南如此小國怎麼與中國對抗擴展閱讀:

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曾經主動發起過一場自衛反擊戰,當時的主要攻擊對象就是越南,但其實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和越南是兩個唇齒相依的國家,而且當時兩國都是奉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甚至在越南實現統一之前,中國還曾無償對他們進行過援助,只不過這些在越南看來,根本就是徒勞的,越南在實現統一之後,就全然忘記了中國的恩情,不僅沒有回報,反而還想方設法從中國牟取暴利。

⑷ 剛完成統一的越南,就和中國交惡,這是為何

二戰結束後,很多國家都迎來了和平,但有一個國家卻是例外,那就是越南。在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為新的生活而做准備時,越南卻還處於戰亂之中。在戰爭期間,越南還向我國尋求了幫助,隨後我國向越南提供了全面無私的軍事援助。

基辛格在其著作《論中國》中提到,自己有一次去越南河內游覽。當時中越兩國在名義上還是盟友,結果負責接待基辛格的越南軍官,卻帶他看了很多越南與中原王朝抗爭的歷史遺跡,臉上相當自豪。可見,越南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充滿了敵意。

⑸ 中國怎樣對付越南這樣的國家

在南海問題上,越南不僅比菲律賓要激進,甚至比中國還要高調,使它採取這種策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是國內的民族主義需要,對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幻想,以及賭中國不敢與它決戰,等。 這實際上是一種博弈策略的選擇。在南海問題上,有哪些主要的博弈策略呢? 首先是中國的雙贏策略。中國方面希望共同開發,利益共享,就是開發完成後分錢。從宏觀上說,這是一種理想的策略。因為中越雙方在南海問題上實際只是經濟利益糾紛,不像美國,涉及重要的地緣戰略、全球領導權,遏制中國等更宏大問題,那點油錢美國沒看上。中國當然也沒有怎麼看重那點油錢(還有漁業資源),希望把糾紛局限在經濟利益的范疇,避免政治軍事手段的運用,以免造成由經濟利益糾紛而成為復雜的戰略決斗,消耗大量的資源,勝者最後也可能得不償失。第三方,如美國,倒反而是勝者。不管怎樣,這是中國的首選,當然看來很難實現。 反觀越南,採用是零和博弈,而且試圖利用囚徒困境,逼迫中國搭上政治、軍事等全部資源進行博弈。 越南的打算一定會失敗。首先,越南最大的賭博是中國不敢出手,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不想打仗,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又正在制約和防範中國軍事上打擊周邊小國。但是,南海問題對於中國不是一點石油的問題,這是一個大國崛起的宏大戰略的一部分。你能設想美國失去對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控制嗎?所以,中國最後是不惜以巨大的戰略資源進行爭斗的。至於越南出於國內民族主義,那完全是托辭,越南政黨又不是選舉出來的,國內沒有真正的壓力。至於美國(包括東盟),不會簡單地在中越之間選越南,它最多利用中國打越南找點其他利益而已。而越南一旦失敗,它面臨的後果是政治、經濟、軍事的嚴重倒退。 中國的策略選擇比越南要多得多。 中國也可以採用零和博弈,在囚徒困境中成為更強硬的一方,如果越南不惜軍事決戰,那就打爛越南的海空軍事基礎,同時在經濟上,包括邊境資源上(例如水資源),全面遏制越南。越南的失敗是肯定的,關鍵是我們的得失:從失的方面講,在國際道義上會有一些形象損失,畢竟大欺小;資源上會有一些損失,特別是美國會借機損害中國的全球利益。但是得到的卻可能很多:中國將確立與周邊國家的游戲規則,即採用共贏(胡蘿卜)時如果不服,就可以採用大棒政策;中國的海空軍得到成長和提高,等等。 中國另一個策略是擇機出擊的戰略。目前中國直接硬碰硬對付越南,付出的成本較大,不是最佳時機。因為這場博弈中,美國畢竟是一個主要的棋子,中國出擊的最佳時機應該選在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最薄弱的時刻。例如美國發生大型恐怖襲擊,或者經濟危機等等。現在我們可以主動示弱,以悲情主義作出退讓,並爭取在國際社會得分,以等待最佳時機。 這種戰略,毛澤東是運用的得心應手。任何戰略決戰,要選擇於我最有利的時刻,而不是跟隨對手的步子。毛澤東重慶談判可以飛過去尊稱委員長,最後延安也可以放棄,但是戰略上沒有失敗。 中國政府目前也有運用這個策略的條件,首先我們的政府是可以說服國內隱忍的,那點油錢和魚錢中國也不在乎,我們具有退讓的空間。其次我們硬體上有決戰的資本,我們最需要的是決戰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缺位,未來幾十年,這個機會一定有的是。

⑹ 為什麼越南卻總跟中國較勁

作為「兄弟之邦」的越南卻為何總跟中國較勁?

在與中國爭奪南海的過程中,越南與菲律賓兩國最為賣力,並大有抱團取暖之勢。但相較於菲律賓的張狂和毫無顧忌,越南在與中國的南海爭端中展現出陰鷙的特徵。一方面,他不斷釋放出強硬氣息,不僅在言辭上毫不讓步,甚至不惜發動漁船沖擊有中國大批軍警艦船護衛的海上鑽井平台,明知是以卵擊石也在所不惜;但另一方面,它又在暗中保持著種種克制,從未真正與中國發生武裝沖突,並想方設法與中國溝通,極力避免與中國徹底撕破臉皮。
越南之所以如此,固然有體制、意識形態以及經濟等多方面的各種原因。但在這些可變條件的背後,亦不乏不可變的地緣因素考量。本篇中,我們不妨分析一二。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領土面積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3260平方公里,人口8000餘萬,整個疆域呈南北向條狀分布,北部的紅河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平原較為方正廣闊,中間有近千公里的狹長連接帶。
如果僅從本身的地緣條件來看,越南這種兩頭大、中間狹長的杠鈴式地貌,並不適合造就一個統一的國家。作為越南的兩大核心板塊,紅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地緣實力半斤八兩,而連接兩大板塊的中間帶既長又窄。這種兩頭大中間小的地緣格局,導致了兩大板塊的結構性矛盾,幾乎不可能消除。
通常情況下,這種結構下的地緣板塊,在競爭中會處於誰也不服誰,但誰也「吃」不掉誰的地步,最終形成兩個獨立的國家。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越南也確實處於南北分治的狀態。但最終,越南仍統一到了一起——具體到其內部,則是紅河平原壓過湄公河平原,主導實現了兩大地緣板塊的統一。而之所以能如此,中國因素居功至偉。
古典時期,中國是東亞世界的核心,而其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也對其周邊適合農耕的地區產生巨大的影響。
就東南亞而言,越南是受中國地緣輻射最為深厚的地區。緬甸、寮國雖也與中國接壤,但其接壤部為雲南這一古代中國的極邊緣地帶,區域內多高山密林,交通艱難,本身也不適宜農耕開發。
而越南則不同。其與中國的陸上接壤部為滇東和廣西,雖然在中國仍處邊緣,但地勢較低,比雲南文明程度要高;且越南與中國隔海相望,還可以通過海路與閩粵相通,交通相對方便。同時,適合農耕開發的紅河平原與中國又十分接近,能夠更好的承接中華農耕文明並將其落地生根。綜合以上因素,越南自然就成為整個東南亞最中國化的地區。
但這並不意味著越南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文明國家。按常理,對這樣一個與自己山水相連、且適合農耕的平原,古代中國沒有理由不把它收入囊中。
事實上,在由漢至唐的千年時光里,北越一直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直到宋代開始才脫離中國版圖,而這種脫離,則要感謝中國更北方的游牧政權。
廣袤的蒙古高原,培育了農耕時代世界上最強大的游牧軍事力量。盡管中國是古典時期最強大的農耕文明。但游牧文明在軍事上的天然優勢,使中國也不得不集結全部資源,才能堪堪應對。這也就意味著,中國雖然有無比強大的物質資源,但他卻不得不把它們投之於北方邊境,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由於重心向北,中國在南方的力量投入必然是孱弱的。而這種戰略導向的長期性存在,使得中國不僅無法繼續向南拓展,甚至維持都十分費勁。
越南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獨立成國的。中國的農耕文明在發展,但發展出來的成果都被運到北方,消耗在與游牧民族的戰爭中。而紅河平原在吸收中國文明的成果、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卻又可以利用處於中國南方邊緣地帶、朝廷鞭長莫及的優勢,在政治上擺脫中國的控制。到宋朝時,中國北方壓力空前加大,紅河平原脫離出去也就理所當然了。
面對北方的壓力,中國無力恢復對紅河平原的統治,為免南方受騷擾,便與其建立宗藩關系。而擺脫了中國控制和威脅的紅河平原政權,則開始向南拓展。
鑒於紅河平原在地緣上與中國更緊密,其文明發達程度自然也就高過湄公河三角洲,這種受外來因素影響造成的兩大地緣板塊實力失衡,成為北越壓倒南越,一統天南的最大資本,並最終造就了後來的越南。
到近代,中華文明衰落,海洋文明興起,紅河平原借中國之勢壓倒湄公河三角洲的優勢不復存在;與此同時,湄公河三角洲在地理上更靠近馬六甲海峽,而湄公河作為縱貫中南半島最主要河流,其地緣政治價值和經濟價值也超過紅河,種種因素交匯,使湄公河平原的地緣實力逐漸超過了紅河平原,進而會對北統南的傳統政治格局形成挑戰。反應在現實層面,則是二戰後的南北越對峙和內戰。
這場越南內戰最終還是以北越獲勝而告終。但這種局面的形成,並不是北越人品爆發,而是大國博弈的結果。
畢竟越南是個小國,他們的紛爭說到底都是螺絲殼里做道場。一旦有大國力量介入,無論紅河平原還是湄公河三角洲,它們的那點地緣實力對局勢的影響都顯得微不足道。在這場越南戰爭中,憑借地緣上的緊密性,中蘇得以便捷的對北越提供大量支持,而作為南越後台的美國則遠在風馬牛不相及的太平洋彼端,強行插手的後果則是國力大傷。正是這種地緣格局的不利,使美國空有強過中蘇之力,在越南戰爭中也只能黯然出局。
不過,南越板塊雖然在政治上一時失敗,但其對北越的地緣實力優勢卻沒有改變。所以直到今天,南越的經濟實力依然強過北越、越南的經濟中心也是胡志明市而非首都河內。
地緣上的優勢,體現在經濟層面,最終也會體現在政治層面。形象的說,就是從湄公河三角洲走出來的資本權力和政治權力,要壓過紅河平原,取得對國家的主導權。
這當然不是紅河平原所能接受的。且不說現在的越南政權由北越勢力建立,即便當初是南越獲勝,作為同一級別的地緣板塊,紅河平原也不會甘心國家被湄公河三角洲主導。
雖然現在的紅河平原不能憑本身力量壓過湄公河三角洲,但它依然有保證優勢的辦法——遵循古代套路,借中國之勢。
如果放在三十年前,北越是不會這么做的。那時的中國既窮且弱,又孤立於全世界。國家內戰時,利用中國打擊南越倒還可以;一旦內戰結束,作為全越南的統治者,越南政府再繼續親華,不僅得不到太多好處,反而會得罪蘇聯,更必須放棄對邊境和南海的領土主張——這是巨大的潛在利益。
而摒棄中國,以當時中國的國力和國際形勢,中國也無力對越南做出全方面報復。所以,越南在統一後立刻與中國翻臉,是符合其國家利益的。中國除了通過邊境戰爭消耗越南,也無法展開進一步報復。
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地緣實力已極大恢復,基本坐上世界第二大國交椅,且國力穩步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越南效法先賢,採取親華立場,將會像古代一樣,承接來自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
在緊靠中國的情況下,紅河平原的地緣價值將大幅提升,重新像古代一樣,確立對湄公河平原的優勢地位。這對紮根北越的政治與資本權力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當然,湄公河平原不會樂意接受這種格局。但它們無力改變——三十年前,中國貧弱至極,尚且能幫助北越攻滅有美國鼎力支持的南越,何況今日?
而對中國而言,扶植北越、壓制南越,也符合其利益。
東南亞國家中,越南與中國地緣關系最為緊密,這一點從古到今從未改變。而越南南北縱貫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其一旦倒向中國,中國可以以其南段湄公河平原為基點,大大加強對中南半島遠端、馬六甲海峽東側的控制。
只不過,湄公河三角洲與中國相隔較遠,地緣關系疏離,以中國之力直接經營,成本較高、難度較大。但如果借北越之手,逼其就範,則事半功倍。而且,紅河平原與中國的地緣關系,也決定了以北越為根基的越南政權更容易受中國影響、掌控。基於這種借勢的考慮,中國倒也樂意支持北越。
一場北越有意、中國有心的合作,本應該容易達成才對。可南海的存在 ,卻使它看上去有些遙遙無期。
作為一個國土條狀分布,海岸線漫長的臨海國家,南海對越南的誘惑是可想而知的。在這一點上,無論北越還是南越,利益均高度一致。
而對中國而言,南海更是核心利益所在,這比在借湄公河三角洲影響東南亞遠端區域要重要的多。所以,中國不可能為了拿南海去換取對越南的影響——越南也沒這個資本。
所以,現在的越南政府,實際上已經陷入了多重困境——政權中佔主導的北越勢力,理所當然的要維護北越對整個越南的主導權,可以南海為代價換取中國支持又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這樣一來,就給了南越可乘之機。
以總理阮晉勇為代表的南越勢力本就與中國疏離、又要奪北越之權,所以態度強硬,大煽反華之風。而風潮一起,北越勢力被國家大義所困,愈發不敢向中國妥協——否則等同於政治自殺。
只是,如果長期與中國交惡,紅河平原得不到來自北方的支持,只會被湄公河三角洲越甩越遠,最終喪失對國家的主導權。無論北越勢力表面如何強硬,內心也終究明白這一點;加上中越兩國巨大的國力差距,翻臉後越南肯定吃虧更大。基於這種考量,使他們無論出於私心還是公義,都不敢真正與中國撕破臉皮。於是今日越南政府對華「罵而不破」奇怪格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任由越南這種形勢發展下去,對中國的越南戰略是不利的。只不過,出於更為重要的南海利益的考量,越南利益的損傷在所難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是也!
而換一種角度考量,這種中國對越戰略的受挫,其實也只是暫時性的。南越在經濟上優於北越是現實,但要將這種優勢轉化到政治上,最終奪取北越的主導權,卻遠非一日之功。只需要北越再撐上一段歷史時期,導致越南不成為中國累贅,等到中國在東亞戰略布局完成,成功破掉美國主導的現有格局,那麼回過頭來扶植親華勢力,也只是舉手之勞而已。
而如果中國破局失敗,那麼即便越南今日開始就倒向中國,亦無甚意義。
綜上所述,有進有止,在不過分刺激越南民族感情的情況下經營南海,正是中國現階段最實惠的選擇。
至於越南,既然無法和中國翻臉,那也只能眼瞅著中國小步前進,然後以待天命了。如果中國最終破局失敗,北越勢力自然也政權難保,奪權成功的南越勢力大可以趁機經營南海。但如果中國成功,越南也只能埋頭認命。

⑺ 越南為什麼和中國打仗

一、起因:

1976年越南打敗美國之後,在蘇聯的支持下載在中南半島推行所謂的印度支那聯邦計劃,妄圖稱霸中南半島,並且不斷挑釁、侵佔中國領土,中國在多次警告無效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二、經過:

1979年2月17日,中國動用20萬大軍從綿延772英里長的中越邊界線上對越南發動了全面進攻,中國軍隊雖然遭遇較大傷亡,但是從中越邊界向越南境內推進超過40公里。

只要需要中國完全可以佔領越南首都河內,但是在佔領了越南首都河內的最後屏障諒山,在3月5日宣布撤軍,並與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

三、結果:

中國打破了蘇聯的圍堵,狠狠地教訓了越南。在整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各大軍區輪流派兵參戰,中越邊境成了練兵場,不僅錘煉中國軍隊的實戰能力,而且也間接的拖垮了蘇聯。

對越南的影響

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傷害是持久的。中國軍隊在撤退回中國的過程中收回了大量越南公私部門物資,並且回收了大批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對越南的村莊、公路、鐵路施行完整且有系統的破壞,迫使越南保持相當大規模的陸軍(共120萬),對越南國內經濟造成了拖累。

越南記錄的損失包括了428家醫院、735所學校、8萬頃農田被毀和40萬頭牛被搶走或殺掉。據《對越戰爭親歷記》中的誇張描述「連越南的牛見了163師的官兵都跑得遠遠的。」有數千平民遇害。傷亡嚴重的原因。

據當年老兵記載:中國軍隊撤退時,無數越南男女軍人,偽裝成無武裝的越南百姓,對解放軍進行不間斷的偷襲,導致中國軍隊分辨不出是普通百姓還是反擊越軍,造成大量誤傷,,這反而造成了越南百姓更加仇恨華人。

這場戰爭加劇了越南對在越華裔的歧視,許多人被迫移民。他們之中很多人被迫成為難民逃難,部分逃難到香港,而最終移居到澳洲、歐洲或北美的其他華裔社區,其餘大部分華裔回到中國大陸境內定居。大約八萬漢族以及苗族被從越南北部強制驅離到越南南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越南戰爭

閱讀全文

與越南如此小國怎麼與中國對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我們國家會叫中國 瀏覽:413
日語義大利語的我愛你怎麼說音頻 瀏覽:357
印度莫迪怎麼找工作 瀏覽:725
印尼產賽樂爾怎麼樣 瀏覽:806
英國語言班停考怎麼自救 瀏覽:701
越南什麼地方有煙 瀏覽:184
從印度回國怎麼樣 瀏覽:436
願望一定實現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305
英國上屬國是什麼級別 瀏覽:867
為什麼英國讓所有坦克退役掉 瀏覽:681
11月份義大利天氣怎麼樣 瀏覽:628
英國留學生做飯做什麼 瀏覽:942
中國農業大學孫文獻怎麼樣 瀏覽:144
美國為什麼一直不敢打伊朗 瀏覽:136
中國人怎麼扭股的 瀏覽:798
印度最近發生什麼大災難 瀏覽:3
義大利語中的sono是什麼意思 瀏覽:900
吉三代印度多少盧布 瀏覽:623
越南120平米多少錢 瀏覽:432
2021年伊朗過年時是什麼時候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