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有多少白人移民
在中國,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1月3日,境內的外國移民總數為720,307人。白色人種,通常被稱為歐羅巴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是根據特定的體質特徵進行分類的,這是體質人類學研究的內容。這一人種在全球范圍內不僅是人口最多的,而且分布也最廣。
㈡ 有多少中國人在國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考慮移民,追求海外生活體驗。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數據,目前中國移民人數已超過3500萬,成為全球最大的移民群體。
中國人海外移民的歷史可追溯至元代以前,當時已有中國商人長期居住在外國。然而,大規模海外移民始於1840年鴉片戰爭後,截至解放前,超過1000萬中國公民移居海外,年均移民量超過10萬。
關於海外華僑華人的確切人數,由於缺乏官方統計,普遍估計約為3500萬,包括華僑和外籍華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的曾少聰教授指出,解放前,海外華人主要來自福建、廣東、浙江三個地區。東南亞的華人大多源自福建,美國金礦發現後,許多廣州及鄰近地區的居民移居美國,而歐洲的華人主要是在民國時期從浙江遷移過去的。如今,華僑華人遍布全球,但80%仍集中在東南亞。
改革開放後,出現了新一輪移民潮,被稱為「新華僑」。據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的梁英明教授估計,這一群體人數約為500萬,也有觀點認為在500萬至800萬之間。與老華僑相似,他們出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經濟狀況,但與他們不同的是,新華僑普遍受過良好教育,不少人有高等教育背景,在國外也較為容易立足。他們來自中國各地,包括沿海和邊遠地區,分散在東南亞、歐洲、美國、日本以及非洲等地。
移民的目的經歷了從技術移民向投資移民的轉變。中國經濟的蓬勃增長為投資移民提供了基礎。現在,無論是技術移民還是投資移民,他們的目標更加明確,多數投資移民是為了子女教育,技術移民則可能是為了開闊視野、學習提升或發展事業。
盡管海外華人大多已加入當地國籍,但他們依然對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感到自豪。梁英明教授發現,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隨著中國的崛起而增強。曾少聰教授也提到,在東南亞,華人經常因中華文化而感到自豪,甚至有一定優越感,認為中華文明比當地文明更先進。而在歐美,這種自豪感可能不那麼明顯。
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自豪感部分源於經濟因素。他們回國投資時,若表明華人身份,往往能獲得更多照顧,生意也較為容易成功。海外華人在美國的情況也有所改變,從早期的苦力形象轉變為現在的勤勞、勇敢、誠實,以及聰明、好學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