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親,有關新能源的問題
中國新能源發展面臨的問題
能源結構不合理、浪費嚴重、供需矛盾突出。中國的能源資源儲藏總量不足,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更低,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的人均儲量分別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我國能源浪費現象嚴重,能源利用率較低。據統計,我國礦產資源總回收利用率僅為30%,而發達國家高達50%,全國可回收而沒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價值達350億元~400億元,每年約有200億元~300億元的再生資源流失浪費。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推動了其對資源的旺盛需求,資源進口量不斷增加,同時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常規能源已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溫室氣體排放量巨大、空氣質量差、環境污染問題嚴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硫和二氧碳排放國,國際環保責任壓力大。經濟快速增長伴隨能源消耗不斷加大,同時還付出了環境污染嚴重的代價,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
能源進口來源集中、對外依存度大、能源安全問題突出。中國原油的進口來源主要在中東和非洲,分別佔50%和30%。同時,由於從中東和非洲進口一般都走海上運輸,運輸的距離較長、運輸安全問題凸顯。2014年中國石油需求增速在4%左右,達到5.18億噸;石油和原油凈進口量將分別達到3.04億噸和2.98億噸,較2013年增長5.3%和7.1%,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8.8%,逼近我國61%的「紅線」;天然氣進口量達53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31.6%。中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過大,迫切需要發展新能源來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Ⅱ 供過於求,我國哪些產品出現嚴重過剩的現象
在行政干預和企業的投資沖動的影響之下,中國目前無論是新型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的產品產能都出現了嚴重的過剩,企業開工率低。本輪產能過剩具體影響面廣,化解難度大等特徵。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建築材料:
2019年中國服裝產能244億件,國內實際銷售90億件,大部分出口國外,部分企業庫存嚴重。中國A股上市的83家主要品牌服裝商庫存過到854億元。其中美特斯邦威庫存20.3億元,海瀾之家庫存90億元,夏拉貝爾庫存21.6億元。
四,造船。
2019中國船舶製造產能6000萬載重噸,實際造船3672萬載重噸,產能利用率60.1%。
五,多晶硅。
2019年中國多晶硅的產量34.2萬噸,已經佔到全球產量量的67.3%,產能利用率不到80%。
六,石油煉化。
(1)2019年中國石油煉化能力8.7億噸,實際煉原油6.5億噸生產原油(汽油,柴油,煤油)3.6億噸,出口成品油5100萬噸。
(2)PX:中國2019年PX產能3496萬噸/年,實際市場需求量2850萬噸。
七,電力。
中國的電力供應由以前的短缺逐漸向產量過剩轉換,全國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棄風棄電情況。
八,房地產。
中國目前已經完成的商品房260億平方米,再加上公有產權房,小產權房,共產權房,無產權房至少可以居住40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