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第一重炮旅结果如何

越南第一重炮旅结果如何

发布时间:2022-04-29 06:39:07

Ⅰ 越南战争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啊

1、原因
(1)中苏交恶,越南则走上了扩张的道路,在苏联支持下,打着解放被红色高棉奴役的柬埔寨人旗号,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柬埔寨全境同时越南在国内大规模排华;
(2)越南方面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主权要求,宣布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出兵继承了越南共和国(南越)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占领,并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
2、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国东线部队攻克高平、同登,西线部队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内突进了20-50公里。越军采取地方部队和公安、民军在边境一线节节抵抗,主力步兵师实施机动作战的战术,以空间换时间,与中国军队进行周旋。因其兵力火力不足,战术保守,虽然给中国军队造成了较大伤亡,但仍抵挡不住,重要战略城镇纷纷陷落。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东线部队攻占谅山、广渊,西线部队攻占沙巴、封土、铺楼,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随即中国政府宣布从越南开始撤军。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军队边清剿边撤退,同时炸毁越北境内的重要军政设施并掳获当年支援给越南的大量物资。越军从柬埔寨战场调回部分军队保卫河内,但其不敢和中国军队决战,只能远远尾随中国撤退部队。在撤军过程中,有少数中国部队遭到越南地方部队和武装民军袭击,造成了一定损失。3月16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了国境内,战争结束。
3、战争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和庭毫山地区;攻占越南北部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4个省的3个省会、1个市、16个县城、3个镇以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歼灭性打击了越军第3、345、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队),部分歼灭了越军325B、327、337、338师另12个团(旅),拔除了35个公安屯,共歼敌57152人(击毙47700余人,击伤7270余人,俘虏2173人);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16062支(挺、具)、汽车236辆、苏制反坦克导弹817枚、导弹22枚,击毁坦克和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辆,炸毁导弹基地3个、机场3个、导弹发射架2个,同时摧毁了越北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

Ⅱ 越南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几的位置

越南国防力量如何?我特意问了一个越南的华侨朋友。他曾在越南海军服役三年。越南军队的军事实力比我在网上找到的要清晰得多。 在东方集团的帮助下,越南曾经打败过法国和美国 越战结束后,军队实力还可以,不然也不会狂妄地喊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口号了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越南的军事实力达到顶峰时,它试图与东方大国角力。结果在河内差点被拿下,重锤老实了30年 然而,当时越南军队的顽强和狡猾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客观来说,越南的军事实力根本不具备布局世界的能力,但在东南亚还是可以展示实力的 越南一直坚持:战争是立即结束还是继续拖延都无所谓。我们要做的是等到收获的时刻

Ⅲ 两山轮战的战斗经过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49师分别对老山,者阴山一线越军展开大规模拔点战斗。经一日激战,40师一部7分钟占领662.6高地,5小时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占领敌10余个高地。

4月30日,第11军31师在师长廖锡龙带领下,以阵亡不到百人的辉煌战绩,占领者阴山全线,前推松毛岭一线,全歼越军两个连,毁灭性打击越军两个营,击溃越军三个团,越军伤亡数字不详,这是因为我纵深重炮部队对越军纵深增援团队炮击。如者阴山之战中,越军增援的一个团被我两个重炮团密集炮火覆盖时,越军尚未下车。

两山血战,以老山战场最激烈,最残酷,以者阴山之战打得最有魅力。廖锡龙在大战之前,亲自侦察敌情,勘察道路,为迂回部队选择最佳迂回道路。总攻之前,他两度推迟总攻时间,在老山之战开战后40分钟才发起攻击,使得迂回掉队部队得以及时到位,匆忙赶到的部队指战员得以利用宝贵时间调整部署,休整部队。

事实证明,两次调整总攻时间十分必要。部队战前准备了200口棺材,战后,100口都多。此战之战果,不仅11军军长,军区首长没想到,许多参战官兵都没想到。须知,当时越军炮兵还是有对等还击的气概的,双方炮弹空中相撞的事情并不罕见。

战后,廖锡龙升任11集团军副军长、军长,当选84年十大风云人物,数年后,晋升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拉锯战老山之战则打得十分艰苦,你来我往,拉锯战频繁,比较有名的战事有84年“4.28”之战、“6.12”之战和“7.12”之战。

其中“7.12”之战规模最大,越军313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一个特工团,共计六个团的部队对我14军40师一个团的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进攻,松毛岭大战打得惊心动魄。

凌晨越军扑上我军一线阵地,来势十分凶猛。我军集中老山地区所有炮群,甚至师属坦克营也一字排开,展开火力封锁,打敌后续梯队,封锁我阵地前沿300米一线,打成3道火墙。整整一个上午,越军主力没有接近我主阵地。下午,2.5个基数的炮弹全部打光,越军一个营趁机抢占我一个高地。

我军一个榴弹炮营配合进攻,一个排45人15分钟夺回。当我军攻上高地时,越军一个营几百人,只剩下6个活人。越军十分顽强,六个团轮番冲锋,少有的发动了营团级集团冲锋。

事后证明,这是本次战斗中最愚蠢的举动,白白遭受灭顶之炮火覆盖。一整天,越军被阻于松毛岭一线寸步难进,阵地前留下了3000余尸体,占整个两山之战越军伤亡总数的43%。

(3)越南第一重炮旅结果如何扩展阅读

两山轮战的意义:

两山轮战是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二阶段从84年开始的,我军对越军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进行的集中拔点作战。因为在84到89年间抽调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由此得名。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期时间比较长,基本上一直到89年都没有间断过,而从84年开始的,是我军对越军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进行集中拔点作战,并且在84到89年间抽调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这也就是着名的两山轮战。

山轮战是从八四年正式开战,一直到八九年才逐渐平息,当时中军七大军区轮流番派参战,战争十分残酷。参战部队当中有二十七军,三十八军和六十七军侦察部队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出色。

还有六十七军的一百九十九师在担任老山作战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这是在轮战当中表现极其出色的部队。还有十四军当时在两山轮战当中是参战最多的,时间最久的部队,里面也纷纷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有“李海欣高地”还有史光柱,英勇无畏九战士等。

两山轮战中最大的战役:

两山轮战中以老山战场最为激烈,比较出名的有“4.28”之战、“6.12”之战和“7.12”之战。

而其中7.12松毛岭战役,是收复老山最最大规模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该场战斗军史上称为船头地区防御作战,坊间俗称为松毛岭战役。

1984年4月28日,我军占领10余个高地。到5月15日,又收复了八里河东山。越南自从1984年4月28日丢失老山诸阵地后,黎笋就给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下了指示,要求务必死战夺回。

1984年7月12日,我14军一直坚守在阵地,在炮兵支援下浴血奋战了14个小时,当时越军精心策划了“MB-84”计划,他们的加强师大规模反扑,我军在此次战役中歼敌3000余人(关于此战歼敌数字我军战史记载不一,3000余人是越方在战后报告中承认的数字),取得了十年对越作战的一次最大胜利。

当时炮火用光,我军战士们拼死守卫,但越军一个营还是占领了164高地。下午13:00时,炮弹运到,炮兵集中全部火力猛轰164高地,当时越军6个团一批一批往上冲,少有的发动了营团级的集团式冲锋,我方战士的机枪、炮弹,像割草一样把越军一批一批地击倒。

越军主力部队整个上午都无法接近中国主阵地。顿时,164高地上硝烟秘迷漫,一片火海,步兵一个排45人随着炮兵火力的延伸往上冲,一下子就收复了164高地,越军一个营数百人,只剩下6人活的,164阵地上到处都是尸体、断臂,场面惨烈。

7.12”一战,越军在松毛岭上留下了3700多条生命,尸体把山坡都盖满了。松毛岭大战的伤亡占据整个两山轮战越军伤亡总数的43%,从此越军再也无力发动连级以上规模的进攻。

Ⅳ 老山前线是指哪里

老山前线,1984年4月2日到27日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的军事线。

1984年4月2日到27日,昆明军区部队陆军第14军、第11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对入侵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者阴山地区的越军,进行炮火还击,打得越军狼狈不堪;接着,在4月28日、30日和5月15日,排除了越军侵略据点,一举收复了老山、者阴山两个要地。

老山海拔1442米,是个极其重要的制高点,谁占领它,谁就可以控制对方二十多公里的纵深地带。我们收复了老山、者阴山,大大改变了防御态势,争取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越军为夺回这两个要地,向我军进行反扑,特别是7月12日,陆军第14军在老山英勇顽强地打退了越军一个师规模向反扑,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就在云南老山战斗进入到激烈的情况下,驻防在江南苏浙水乡地区的陆军第1军(35151部队)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云南省老山地区,执行对越作战任务,这意味着在我军战史上的老山轮战启动了。

我军告别了营房,告别了都市,从和平走向战争,经过四个月的临战训练,于当年12月接替老山防务。经临战训练,陆军第1军于1984年12月初,接替陆军第11军,进入正面为23公里、纵深35公里的地幅内,担负着老山总共120多个阵地的防御任务。

老山作战地区,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与越南河宣省接壤。这个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险要,地形复杂,为山岳丛林地,山高坡陡,沟深林密,雾大雨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越军在我防御对面,始终保持着3个师、10至13个步兵团、1个特工团、1个炮兵旅和2个炮兵团的兵力。

同时采取“掘壕延伸”的所谓新战术,构筑了长达54公里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妄图分割包围我前沿一些阵地。我们有28个阵地与越军阵地靠得很近,最近的只有10米左右。越军在战区还埋设了数以10万计的地雷。

在陆军第一军接防阵地最初的一个多月内,每天都遭到越军上千发炮弹的轰击,一线阵地的工事、堑壕大部分被炸毁,有的阵地干部战士只能躲藏在石缝里防炮。由于地形山高坡陡,沟深林密,前送后运十分困难,甚至有些地方无路可走,加上雨多路滑,运送1名伤员,需要8至10个人才能抬下来。

(4)越南第一重炮旅结果如何扩展阅读

主要战役

在这样的敌情、地形、天候等恶劣条件下,陆军第1军参战的全体指战员按照军部制定的作战方针,英勇顽强,机动灵活,在老山地区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战斗,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第一次是1984年12月20、21日,部队上阵地的第3天就同越军发生战斗,首战时部队从上到下都有些紧张;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粉碎越军团规模的反扑,毙伤越军153团团长、副参谋长以下官兵700多人,阵地无恙,人员几乎没什么伤亡,全军振奋,实现了首战告捷。

第二次是1985年1月15日—18日,越军为占领老山,进行了5个月的准备,集结重兵,企图与我决战,以“收复失地”。此次作战即为老山662.6高地抗反出击战斗。

陆军第1军指挥部,经精心计划,决定采取在老山左翼抗击越军反扑,在右翼实施出击的作战计划,来打退越军的猖狂进攻。这四天的战斗,激烈而动人心魄。仅1月15日这一天,越军向高地共发射了八千发炮弹,约三百平方米的山头上,平均每平方米落弹26.7发,整个山头的标高下降了5米。

原先,山顶上有两柱17.20米高的柱,变成了不到一米高的石墩,抓起一把沙硕,可以从里面拣出五、六块弹片。在战斗工事基本被毁,堑壕被炸平的情况下,我坚守部队,冒着越军的密集炮火,抗击越军实施的轮番攻击,守住了这块“钢铁阵地”。

经过四昼夜奋战,粉碎了越军6个步兵营、1个特工营的进攻,攻克了越军的7个阵地,重创越军122团、149团、153团、876团2营、821特工团1营,共歼敌1356名,缴获火炮2门,轻重机关枪7挺,步枪、冲锋枪27支40火箭筒19具。

这一仗,彻底打破了越军准备五个多月的“掘壕延伸”的新战术,狠狠地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使老山战区的主动权更牢固地掌握在我军手里。

第三次是1985年2月11日,以六个加强连的兵力,攻克了越军18个据点。

第四次是1985年3月8日,1军1师1团“英雄硬六连”、“坚守英雄连”等五个加强连奉命拔除小尖山越军阵地。

小尖山越军派有重兵防守,那里山势陡峭,怪石林立,暗堡密布,十分险要,洞穴多得像马蜂窝。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每一个洞就是一个火力点。它的地位十分重要,越军占领它,我整个防御地带均受到威胁,也是敌人向我进攻的“桥头堡”,我们收复它,才能使老山整个防线就变得非常安全了。

1985年3月8日,“英雄硬六连”、“坚守英雄连”等五个加强连,采取小群多路、秘密摸进、精兵奇袭的作战方法,开始进行收复小尖山等越军七个据点的战斗。进攻部队不仅秘密潜上了高地,而且藏得很好,越军毫无知晓。此时,整个战区静悄悄,没有一声枪炮响,大地在沉睡,越军大概也在沉睡。

不甘心失败的敌军对小尖山主峰实施猛烈炮击,炮击停止,越军分三路反扑过来,经过16小时恶战,对方的7次反扑一次比一次败得更惨,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狼狈逃窜。这一仗,参战部队一举攻克越军伸向我前沿的七个据点。牢牢守住了阵地,共歼灭越军1300多名。

这是一次大面积的反常用兵,大面积的出奇制胜。不久,军区前指和总参谋部相继发来贺电,高度评价了这次战斗。当部队进攻时,越军有的正在吃饭,有的还在睡梦之中,就连越军第二军区前指司令阮友安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部队很凶、很猛,打的弟兄们措手不及。”

陆军第一军于1984年12月初进入老山阵地至1985年6月初撤离阵地,在6个月的作战时间里,广大参战指战员发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硬骨头作风,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密切协同,互相支援,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整个部队在老山作战中,没有丢失一个阵地,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没有一个人当俘虏,没有一个人违犯军纪。

先后打退了越军两次团规模、四次营规模、一百多次连以下规模的反扑和袭扰,牢牢守住了阵地;并进行广泛出击,拔除了越军28个据点,共歼敌5200多名,毁伤敌火炮128门,军车65辆,缴获枪炮112门(支)和大批军用物资。

这次作战,陆军第一军共有7个连队、11名干部战士被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有1234个单位、3156个同志荣立了战功,为陆军第1军,这支具有着红军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辉煌历史再次书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1985年6月13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的嘉奖令,嘉奖令指出:担负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的陆军第一军全体指战员,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作战命令,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

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击退越军百余次反扑,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胜利,圆满地完成了作战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功绩显着的英雄单位和个人,锻炼和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我的四化建设。

中央军委同时还颁布命令,授予陆军第1军参战单位、个人荣誉称号,决定授予陆军第1军3个连队荣誉称号,授予步兵第1团第6连:“英雄硬六连”,步兵第2团第3连:“坚守英雄连”。1师炮兵团第7连:“神炮连”。

因“硬骨头六连”在老山防御作战中战绩突出,于1985年6月6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发布命令,“硬骨头六连”再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的荣誉称号,当时全军被中央军委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

Ⅳ 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双方伤亡多少

双方伤亡情况,中方伤亡:27000人,越方伤亡:60000人,另民兵50000人。

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当面任命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为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

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

(5)越南第一重炮旅结果如何扩展阅读

作战情况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和庭毫山地区。

攻占越南北部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等,歼灭性打击了越军第3、345、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部分歼灭了越军325B、327、337、338师另12个团。

拔除了35个公安屯,共歼敌57152人,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16062支、汽车236辆、苏制反坦克导弹817枚、导弹22枚。

击毁坦克和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辆,炸毁导弹基地3个、机场3个、导弹发射架2个,同时摧毁了越北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对越自卫反击战

Ⅵ 越南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二战后世界分成两大阵营。一是西方民主制国家,包刮美国、英国等;一是红色苏联及其盟友。越南也跟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并立着两个政权,一个是苏联和中国支持的北越政权,另一个是南越军人独裁政权。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则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印度战争。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共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日内瓦会议(1954)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因此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实行独裁统治,这也使北越赢得公共关系战的胜利。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不过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当时中国的出兵越南的动机一是为了自卫反击,二是为了支持当时的泰国政府,因为当时越南正在出兵泰国,但当时中国就打了几天就回来了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国际压力太大当时只有泰国一个国家支持,其他的都反对,第二当时的一个目的达到了,就是自卫反击但没有把在泰国的越军主力给掉回来,所以说给泰国减轻压力的这个目的没达到,第三伤亡太大,现在书面上说的是伤亡这些人,但也问过许多老兵,当时的伤亡远远大与书面上的文字

Ⅶ 越南战争的战役结果

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117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600000人受伤。
中国:参战17万人(1979年),1146人死亡,60000受伤。
苏联:参战3000人,16人死亡。
共计死亡:1177462(最高估计)共受伤:604200人以上。 美国:参战650000人,58220人死亡、303635人受伤、1687人失踪。
越南共和国(南越):120万军队;220357人死亡(最低估计)31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1170000人受伤。
韩国:参战53000人,5099人死亡、10962人受伤,4人失踪。
澳大利亚:参战7672人,521人死亡、3000人受伤。
泰国:参战10450人,1351人死亡、5000人受伤。
新西兰:552人参战、37人死亡,187人受伤。
中国台湾:参战人数不详;1人死亡。
老挝王国30000人死亡,受伤不明。
总计:315384人至412000人死亡,1490000人以上受伤。 越南平民死亡:200000人至2500000人(估计)
柬埔寨平民死亡:200000人至300000人(估计)
老挝平民死亡:20000人(最少)
总计平民死亡:42万人—250万人 越南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后,100—250万南越公民被送进劳改营,估计有165,000名犯人死亡。还有100,000到200,000南越公民被处决。R.J. Rummel估计在被赶到“新经济区”从事苦役的一百万南越公民中,五万人死于重劳动。据联合国难民署数字,有200,000到400,000越南船民死在海上。在1945年9月2日至1975年4月30日的战争中造成了800万平民的死亡。战争结束时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100万孤儿、200万寡妇、50万残疾人、70万妓女。但这还不是苦难的终结,越南又先后与中国和柬埔寨发生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战争初期国防开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为10%以上。与此同时,1965—1966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但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美国从1969年12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年12月经济才得到复苏。
大陆地区
中国是越南民主共和国最主要的支持国和援助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再加上社会制度的因素,中国援助越南800亿元人民币,客观上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国,出于担心国家利益受到中国和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的损害,越南倒向了苏联。1978年12月25日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破坏了东盟国家的局势,同时在中越边境挑起冲突,并在其国内大肆排华。中国于1979年2月17日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教训越南。
香港地区
1975年越南统一后,有越南难民不断乘船来港,联合国在同期推行第一收容港政策,指定香港须首先接收越南难民(港府称越南船民)。1978年汇丰号事件后,殖民地政府在香港多处地方设立越南难民营,大型难民营包括望后石及深水埗军营(今西九龙中心),此后不断有越南人偷渡来港,当局与越南交涉,并遣返越南难民直至2000年望后石难民营关闭为止。
由于越南难民背景不同,香港政府懵然不知而让北越及南越难民在同一难民营内生活,亲共的北越人和反共的南越人曾多次在难民营内进行打斗,更试过出动驻港英军镇压。由于有部分难民营设置在居民区附近,香港人对经常生事的越南难民反感,越南人在香港的形象十分低落。至今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仍拖欠港府的越南难民处理经费。
脍炙人口的“北漏洞拉”广播亦是越南难民潮的产物,当时殖民地政府为防止更多越南人来港,实施甄别政策以减少越南难民对香港的负担。直到今天,因为越南难民问题,香港仍然对越南人实施严格的出入境管制,包括禁止他们参与专才计划。 如同中东战争,越南战争成为了冷战中东西两方新武器、新战术的试金石,并且由于美国的直接参战,对美军1980-90年代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第一场大量投入直升机进行作战任务的战争;美军利用直升机快速起降与起降场地需求小的特性,发展出利用直升机快速移动部队,进行敌后奇袭的空中骑兵战术,在战争期间发挥出相当的效力。此后,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对直升机的倚重进一步增加,直升机空中机动作战几乎成为美军的典型战术,不过,美军直升机在越战后期的损失率节节高升,也显示出直升机在战场的脆弱性。
常久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越南丛林与农田密布的地型限制了美军装甲、坦克部队的运用,而大大削弱了美军在传统武力上的优势。此论述再加上1973年赎罪日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部队为阿拉伯国家装配的俄制反坦克导弹重创的战例,成为了70年代后风行一时的“坦克无用论”的理论依据。然而在实际上,美军装甲部队在越南的部属与活动受到的影响并不如想象中的大,更甚至在某些行动中大规模的使用装甲部队作战(如在1965年扫荡湄公河三角洲时,就曾大量投入新式的M113装甲运兵车,对缺乏重武器的当地北越军造成很大的冲击),美军装甲部队在越战期间的缺乏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战对手装甲兵力上的不足与节制性的运用;直至美军撤出后,北越军的装甲力量才出现长足的成长,不但在越战末期与南越军发生过大规模的坦克对战,同时也在1975年最后的攻势中发挥举足轻重的角色。
越南上空的空战也对美军战机发展带来影响,美国海空军在质、量上均优于对手北越空军,但在战争的头几年间却无法在空战中取得优势,甚至付出了近乎一比一的难堪交换比。美军战斗机部队的拙劣表现之原因在于,作为海空军主力的早期型F-4幽灵式战斗机因为当时流行的武装全导弹化概念而未装置机炮,而当时导弹的准确性又难以保证,导致美军飞行员时常出现导弹失灵/脱靶后无法还手的窘境,而美国飞行员教育因全导弹概念而轻视缠斗,编队战术上也较为僵化,结果使重型的美军战机在面对北越相对轻巧的战机时陷入苦战。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美军开始在F-4E以后的各型战机上重新加装机炮、加强飞行员的缠斗训练及获得可靠性较高的空对空导弹后,美国战斗机部队才得以夺回越南空战的优势,将敌我交换比拉大到一比三。此外,北越空军轻型战机在战役期间的活跃表现,让美军出现了名为战斗机黑手党的战术、设计概念,从而催生出F-16战隼式战机。
东西方的轻兵器代表AK-47和M16也在越战中被广泛投入(至今其衍生型仍继续在各国部队中服役),自动武器的参战使单兵火力被提升到二战时期的数倍─这对广泛以小股部队甚至单兵进行游击、骚扰战术的北越方面带来的优势尤其明显。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主要是步兵)在越南被投入一场没有决定性的正规会战、由大量的小部队交战与搜索构成的“非正规”战役,而这种战争模式中所需求的战技(诸如侦搜、班─排级的战斗教范、丛林-住民地战斗)多是过去美军所忽略的。同时,美军当时大量征招大专学生担任尉官的制度,也产生了大量不适任的基层干部;越战的教训无疑使战后的美军更重视相关的训练(其中尤以特种部队作战方面获得长足之发展)。此外,防弹衣也首度在越战期间被美军大量发配做为单兵防护装备。
战后创伤综合症(PTSD)也因为越战返国军人所出现的问题而广为大众所知,因而促进了日后对战争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越南大战》Green Berets(1968年)
《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1976年,马丁·斯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经典合作)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猎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第一滴血2》First Blood 2(1985年)
《第一滴血4》First Blood 4
《野战排》Platoon(198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汉堡高地》Hamburger Hill(1987年)
《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1987年)
《野狼呼叫21》Bat*21,(1988年)
《西贡小姐》Miss Saigon(1989年)
《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年)
《天与地》Heaven&Earth(1993年)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2002年) 《丛林之狐》系列Viet cong
《战地风云:越南》Battlefield Vietnam
《重返狼穴3:越南视线》
《越南地狱》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弹震症:越南67》
《弹震症2:血迹》
《战地:叛逆连队2-越南》
《战争之人:越南》
《风起云涌2:越南》Risingstorm2 Vietnam 《进军歌》杜友益词 文高曲
越南军团,
为国忠诚,
崎岖路上奋勇前进。
枪声伴着行军歌,
鲜血染红胜利旗。
敌尸铺平光荣路,
披荆建立根据地。
永远战斗为人民,
飞速上前方。
向前!
齐向前!
保卫祖国固若金汤。
越南军团,
旗标金星,
指引民族脱离火坑。
奋起建设新生活,
打破枷锁一条心。
多年仇恨积在胸,
为了幸福不怕牺牲。
永远战斗为人民,
飞速上前方。
向前!
齐向前!
保卫祖国固若金汤。
《What's Going On》——Marvin Gaye
Mother mother
There's too many of you crying
Brother brother brother
There's far too many of you dying
You know we've got to find a way
To bring some lovin'here today -Ya
Father father
We don't need to escalate
You see war is not the answer
For only love can conquer hate
You know we've got to find a way
To bring some lovin'here today
Picket lines and picket signs
Don't punish me with brutality
Talk to me so you can see
Oh what's going on
What's going on
Ya what's going on
In the mean time
Ah what's going on
Right on baby
Right on
Right on
Oh but who are they to judge us
Simply because our hair is long
Oh you know we've got to find a way
To bring some understanding here today
OhPicket lines and picket signs
Don't punish me with brutality
Talk to me
So you can see
What's going on
Ya what's going on
Tell me what's going on
I'll tell you what's going on -Uh
Right on baby
Right on baby 内容简介
越南战争开战伊始在美国就备受争议。这部饶有兴味的历史着作清晰地讲述了美国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就卷入亚洲中南半岛事务,并且深刻探究了美国遏制共产主义运动在亚洲蔓延的种种复杂动机,书中向我们揭示了几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4年决定向南越提供援助,而在1965年约翰逊总统却下令发动战争;为什么北越虽然在1968年的春节反击战中失败但最终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美国到底从越南战争中学到了什么。本书全面介绍了这场曾让美国付出56000多条生命的地区冲突,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这一美国历史上失败的战争。
作者:莫里斯·艾泽曼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美国与越南:错过的诸多良机 亚洲与太平洋,1948
第二章 美国历时最长的战争的背景 北越与南越,1954—1975
第三章 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原因:1954—1961 汤姆·多利医生与发生在越南的善恶之战
第四章 肯尼迪的战争:1961—1963 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的反思
第五章 约翰逊的战争:1963—1964 1964年的“和平候选人”—林登·约翰逊
第六章 骑虎难下:1964—1965 胡志明小道,1965
第七章 越南战争中的美国步兵鲍勃·克雷与美国的痛苦记忆
第八章 地面战争:1965—1967 越南共和国,美国军事力量战术区,1968
第九章 空中战争北越的防空体系,1969—1972河内希尔顿约翰·麦凯恩—广受欢迎的战俘政治家
第十章 大后方:辩论与抗议汤姆·海登与芝加哥大街上的善恶之战
丹尼尔、菲利普·贝里根与天主教反战抵抗运动“和平与爱情”:越南战争与反正统文化
第十一章 春节攻势春节攻势,1968年,越南战争如何削弱了民主党
第十二章 尼克松的战争:1969—1973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与反战运动的命运空中战争,1972年大选:“和平在望”
第十三章 战争结束作战失踪:兰博与美国的越战记忆“水门事件”:越南战争怎样毁掉了尼克松的总统职务
南越政权的垮台,1975“越战老兵纪念墙”
推荐阅读 Acrossstheuniverse(2007年) 越南大阅兵纪念越战结束40周年
阅兵式上有学生挥舞“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旗帜。西方社会认识的简称“越共”一般是指这支由越南共产党指挥的游击队。
越南在胡志明市街头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越南战争结束40周年。
越南人民军副总参谋长阮国庆中将致辞时说:“430胜利是越南人民的黄金转捩点。”

Ⅷ 越南战役的过程结果

1975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河内当局为实现其“印度支那联邦”的地区霸权主义野心,需要苏联作靠山;苏联在确保欧洲战略重点的同时,积极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将亚洲纳入势力范围,为了向东南亚扩张,需要越南做打手。1978年11月苏越两国签定了具有军事结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加紧军事占领老挝,入侵柬埔寨,威胁着亚洲的安全和稳定。苏、越的侵略行经遭到我国政府的坚决反对。越南就把我国看作他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最大障碍,完全改变了其对华政策,大造反华舆论,煽动民族仇恨;残酷迫害和躯赶越南华侨和华裔越南人;公然对我西沙、南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并出兵侵占南沙群岛6个岛屿;频繁在中越陆地边界制造纠纷和流血事件,中越关系全面恶化。1978年夏,越共四届四中全会正式把中国列为“最直接、最危险的敌人”、“新的作战对象”。面对河内当局的反华恶浪,中国政府一直采取克制忍让态度。可越南当局却将中国的克制视为软弱可欺,反而加剧恶化两国关系。1978年越军制造的入侵、挑衅事件为1108起,是1974年的10倍。
为了破坏苏联侵略扩张的全球战略部署,打击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狂妄野心,支援柬埔寨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对越南予以必要的惩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讨论和分析,制定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进入越南北部浅近纵深地区,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速歼速回”的作战方针,决心“以15-20天时间,力争歼灭越军3-5个师的兵力,摧毁越军在边境地区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 由于我军在战略上要求速战速决,速歼速回;敌国作战需要相当数量的兵力维护交通;越军有一定战斗力且我军20多年没有打仗,战斗力状况不摸底,需要一定数量的部队作为强大的预备队,因此我军采取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牛刀杀鸡”的战法。在广西、云南方向、北部湾海区先后调集了9个军29军陆军师、若干地炮师、高炮师、航空兵师、舰艇支队、地空导弹营、装甲兵、铁道兵、工程兵和后勤保障部队,总人数达到50万以上。我参战陆军师序列如下:
西线:昆明军区:11军(31师 32师) 14军(40师 41师 42师) 成都军区:13军(37师 38师 39师) 50军149师 云南省军区独立师
东线:广州军区:41军(121师 122师 123师) 42军(124师 125师 126师) 55军(163师 164师 165师) 武汉军区:20军58师 43军(127师 128师 129师) 54军(160师 161师 162师) 成都军区:50军(148师 150师) 广西军区独立师 网上盛传当年与我作战的都是越军地方部队和民兵,正规军少之又少,以此贬低解放军的战斗力和战绩。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首先要清楚,越南实行主力部队 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主力部队以师为基本单位,作战师是其核心力量。除作战师外,尚有生产师 训练师和岛屿守备师,没有地方师这一说法.地方部队最高建制级别为省军事部下辖的独立团,县有独立营。民兵结合劳动、生产单位编组,最高建制级别为营。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越军在河内附近和北部一共部署了9个作战师、8个生产师、2个训练师、30多个独立团和1个空军师。而直接位于我进攻正面的有6作战师:316A师位于平卢 345师位于柑糖 3师位于谅山 346师位于高平 338师位于亭立 325B师位于先安(战中327师、337师、197团、46旅独立营向谅山增援),15个独立团,30余个独立营,54个公安屯,约十万余人(不含数量庞大,但无法统计的民兵)。利用山高、谷深、林密、洞多的地形特点,构筑工事,储备粮弹,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越军的具体兵力呈三线配置
一线为战术纵深:
边界线至纵深20公里范围内,为地方部队、民兵、公安,其任务是凭借既设阵地、有利地形和火力,阻击我军于边境,固守待援,为其机动主力部队展开创造条件。这部分武装对地形民情十分熟悉,工事构筑比较完善,守土观念较强,从作战的实际情况来看,战斗力不在主力部队之下。
20-50公里纵深范围内,为机动主力部队---作战师,其任务是紧急驰援一线并实施机动防御和进攻作战。
二线为战役纵深:即50-100公里范围内,除了生产和训练部队外,没有机动力量。
三线为战略纵深,即河内地区,有战略预备队第一军3个师、1个空军师和若干炮兵、装甲兵、防空部队。 3月5日,第55军等部队攻克谅山,同一天,中国政府发布声明,对越作战目的已经达到,解放军开始从越南撤军。这是中央军委早已安排好,有计划有组织的回撤,绝非战场形势对我不利而被迫撤出。早在1978年底,中央军委和政治局讨论对越作战问题时,就已经定下决心,不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 谅山一线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
次年2月26日,即战争进行刚一个星期,华主席 邓副主席即发出指示,3月4日宣布自卫还击作战胜利结束,5日向国际公开声明.3月初,昆明军区 广州军区前指向参战各部下达撤军命令,各部按上级统一部署上报回撤具体实施方案.至3月13日,云南方向我军回撤完毕,16日,广西方向我军胜利回国.各部周密组织,交替掩护,整个过程比较顺利,越军没有占到什么大的便宜。只是在广西方向作战的第50军150师出了纰漏:
3月13日,第150师第448团奉命由班英向北清剿回撤,在那嘎及其以北地区夜间行动,遭敌阻击,由于部队干部惊慌失措,指挥不当,造成542人失散(被俘回归219名),丢失各种枪支407。成为了相关谣传的来源。 若干计划不周,有些指挥忙乱,有些情况处置不当;部队训练少,军事素质较差;组织编制不合理,有的武器装备不配套;战场管理不严,违纪现象较多;有的部队对民兵计划不周。领导不力。

Ⅸ 越军叫嚣消灭一二七师活捉张万年,结果如何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越军喊过很过口号,诸如“打到镇南关吃早餐,打到南宁过春节”、“木棉花开的地方就是越南国土”、“越南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消灭一二七(师),活捉张万年”(意思是要消灭张万年领导的一二七师,还要活捉他)。

然后这四句口号都成了笑话,第一个口号他们“实现了”,因为被抓俘虏押解去了南宁;第二句口号估计下个世纪也别想成功;第三句口号嘛,难道他们不知道解放军号称“三杀”,专打的就是世界第三,记得1962年的时候,印度人也是这么嚎叫的;至于第四句嘛,结果就是被张万年将军给打趴了。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张万年领导的一二七师战果是惊人的。

在张万年的指挥下,一二七师四战四捷,歼敌2100多名。

第一仗,1979年2月 17日至26日,一二七师突破支马,逼近禄平,歼敌830多人。

第二仗,2月27日至3月2日,一二七师攻占禄平,切断四号公路,阻敌三三八师西援,歼敌380多人。

第三仗,3月3日至6日,一二七师强渡奇穷河,攻占迷迈山,协同友邻部队攻打谅山,歼敌430多人。

第四仗,3月6日至10日,一二七师撤出禄平,大杀回马枪,三次粉碎越军的反扑,歼敌470多名。

2015年01月14日17时这位在军旅生涯中立过五次大功的战士,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阅读全文

与越南第一重炮旅结果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为什么有这么多鬼怪故事 浏览:217
意大利人为什么喜欢吃黄花鱼 浏览:627
二战英国坑了多少队友 浏览:332
越南战争给美国带来什么 浏览:138
英国电影研究生读多久 浏览:28
印度人日常生活吃什么 浏览:26
中国有哪些带海字的地名 浏览:188
真实的印度女性地位是什么样的 浏览:523
北京下午2点英国时间是多少 浏览:700
伊朗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 浏览:228
越南钱币值多少 浏览:128
印度女性烫胸是怎么回事 浏览:629
英国人侏儒标准身高是多少 浏览:48
越南制成品有哪些 浏览:42
国内怎么招聘越南劳工 浏览:830
伊朗网军为什么攻击百度 浏览:886
印度人为什么看到奇怪病 浏览:893
英国公爵多少人 浏览:984
如何分辨英国人和 浏览:487
英国什么超市可以买到避孕套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