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此国把中国人后裔划分成12个民族,分别是哪些
我国南方邻国越南,与中国在历史上的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越南自己称自己有54个民族,比中国的民族数量仅少了2个。
特别是明末清初,一些忠于明朝的军队和百姓退守越南,希望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结果最后都留在了越南。最着名的是明朝总兵陈上川率士卒3000余人到越南嘉定,定居在湄公河三角洲,由于他的部队战斗力还很强,所以越南国王也没敢下手,只是让他多在三角洲垦荒,后来就留下了,子孙成为华族的一部分。
清朝跟越南打仗,也有一些士兵留在了越南。后来日本侵华,又有不少中国人逃亡云南,越南华人猛增至150万人,跟想象的不一样,大部分其实在越南南部,人数有135.7万人。这些人的一部分成为华侨,一部分成为华族。
艾族和山由族其实也都是汉人,但是越南在认定民族的时候,却认定为3个民族,也许是有深意的吧。
越南的汉人民族是少数民族里面最富裕的,现在很多人还都是坚持讲汉语、写汉字。
⑵ 越南和我国依山傍水,那么越南人可以算是汉人吗
在越南,凡是汉族,都有族谱。多少代人,都有记载。所以排华时,越南人就看他家有无安放宗先神位。或姓名有无按字辈来排的,有统统都是华人,(汉族)。不管经过多少代人在越南住,有几百年居民居住村庄。都被赶回来,我身边有接触过这样的群体。明朝过去的,落叶生根了还是被赶回祖国。其实越南就是百越和汉人通婚形成的。秦将赵佗为了解决五十万大军兵士的稳定,向秦始皇提议征召民女十万南下与士兵结婚稳定军情。
何谓京族,京族即京城旁边的人,古人口不多,现代越南人都是中国移民过来的人和当地土着结合而来,形成现在京族,越南人也自称炎帝后人,清以前,自称中华,DNA查验,越南人的血统和我中国南方人应差别不大,你看越南人的长相更接近中国南方人,有别东南亚马来系种群。
要想知道历史就要看书查资料,不能靠想象,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北方战乱多,所以南方就出现了很多的客家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民族,越彺南方越安全这是当时人的一种观念,说实话现在越南的纯汉人可能比我们内地还要多。历史上的南越是百越之一部,另外尚有骆月闽月瓯越扬越等等,那时的越南叫交跏,只有北部一点地方属于骆越。在清时,嘉庆赐名越南,乃百越之南的意思!
现在汉人也只是混血人,没有什么纯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现在口中的汉人只是对汉民族核心文化拥有认同感和沿袭性的一群人的统称。现在不少南方的汉民族同胞还是古时百越人的后代。
⑶ 海南有多少少数民族 各有多少人口
根据2017年海南省统计年鉴,海南少数民族主要为黎族、苗族、壮族和回族。黎族人口为1490013人;苗族人口为79004人;壮族人口为38866人;回族人口为12795人;其余少数民族共有21079人。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世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数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县和三亚市、五指山市;汉族人口主要聚集在东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区。
海南世居民族:
1、海南黎族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原住居民,也是海南岛上独有的民族和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与壮、布依、侗、水、傣等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在秦汉以前,古百越中的“骆越”一支就从大陆渡海到海南岛,这时海南黎族的发端。
2、海南苗族
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后裔发展而成,。生活在海南中部山区和黎族居住地的周边。
3、海南回族
海南岛上的回族大多数居住在三亚的羊栏镇,人口一万左右。海南回族中有波斯人、阿拉伯人,多数是越南人。羊栏回族人的语言与越南语及马来西亚语非常接近。
羊栏回族人多数经商。海南岛回族居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当时沿“海上丝路”乘船来华贸易的波斯(今伊朗)、大食国(今阿拉伯)穆斯林在海南休整、补给物品和淡水,或遇台风避难滞留,或遭海盗掠劫上岸,形成海南的回族雏形。
⑷ 苗族是越南人吗
从人种根源上来说,外国的苗族人和我们国家的苗族人是一样的,但是经过长久的发展和繁衍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比如说我们国家的苗族大多是白苗,但是其他国家的苗族大多属于青苗。
我们国家的苗族人和其他国家的苗族人根据人口迁徙学说来看都是来自于我们北方的原蒙古族人,通过和当地人互相的结合从而形成的新的苗族人,在我们国家的苗族人由于和汉族相结合导致我们国家的苗族更接近于汉族,经过长久的发展已经和汉族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因为同属于原蒙古人,所以彼此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小的,两个苗族站在一起,你能瞧出来的差异也是因为后天的风俗习惯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两者几乎没有区别。
但是我们国家的苗族和外国的苗族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国家的苗族大多属于白苗,但是其他国家的苗族都是属于青苗,这就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⑸ “大部分越南人都有中国的血统”。正确与否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4个民族,京族(也称越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80%以上。
京族的祖先为百越中的骆越,语言属越芒语族,其祖居地为越南北部平原和半山区。
⑹ 苗族发源于中国,为何美国有30万苗人
苗族,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地方。迄今为止,中国苗族的总人口为900多万左右,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五六千年前的炎黄时期,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就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在陕甘黄土高原形成了以炎帝和黄帝为首的两大部落集团。
为了活命,老挝的苗人不得不沿着山路逃到泰国等国家。美国在1978年前,国内没有苗人。1980年,美国通过了难民法案后,很多苗族难民不远万里,迁徙到美国定居。1984年,大约有2万苗人来到了美国。到上世纪末时,美国已经有了20万苗人。大部分来自老挝,小部分来自越南、泰国。如今,美国的苗人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雷斯诺市、明尼苏达州等,都居住在城市。
⑺ 越南的风土人情
越南是一个境内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在越南地区,拥有八千多万的人口数量,有很多都是当地的本土民族,越南境内通用的语言是越南语,有着较为丰富的风土人情。
在越南,对于一个人的职位看重的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越南人称呼对方的一个重要的的条件,越南地区对于很多国际性的流行的称呼,像是先生,还有小姐之类的这样的称呼是非常习惯性的用语,越南地区平时人们之间相互见面,对于一些不了解的人称之为同志的也是非常多的。在越南,两个人见面的时候是必须要向对方打招呼的,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语言,像是点头,或者是握手之类的,有的时候,你也可以通过问候来表示自己的见面仪式。感觉自己和对方相处的非常友好的话,也可以来一个较为简单的拥抱。对于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越南人,境内也是有着不同的礼仪风范的。不过,越南地区对于老人可以说是非常尊重的了,在越南,老人是非常吃香的,见了老人要打招呼,而且必须是一声。在很多的越南家庭里,有的地方是专门供老人座的,老人在家里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越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地方,在这里,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越南人都是非常简朴的,而且对于一些外表性的东西,像是自然的打扮,或者是言行举止等等都是追求的自然,很少看见越南人有出门化妆的,除非是像一些歌舞演员等等。越南人非常喜欢将自己的牙齿变成黑色,主要的就是用当地的一种树脂把自己的牙齿来涂抹成黑色,这个是当地的一个风俗。牙齿越黑的越南人,就越有灵气。现在为止,很多越南地区传统的地方也是保留着这种习俗。
越南人对于自己的服装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最为主要的就是一定要简朴,能够让人感觉到朴实大方,这是最重要的,色彩方面也不会显得那么招摇,一般就是只有一种颜色,主要看起来是非常淡雅。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服装在外形上并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区分。就像是大多数的越南人一样,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穿着上衣,没有袖子的那种,颜色都是可以挑选的。不过下身也都是又宽又长的裤子。在家里的时候,越南人因为天气的原因,通常是光着脚走路。出门穿凉鞋或者是胶鞋
⑻ 西南地区的18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1、西南地区的藏、壮、傣、布依、彝、哈尼、门巴族、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佤、独龙、德昂、布朗、苗、瑶等18个民族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跨国而居。
2、上述各民族群体所跨居的国家数量有所差异,而且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一样的自称或他称,但每一个单一民族群体在历史上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现实中也有较强的民族认同观念,是典型的现代跨境民族。
3、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⑼ 越南有多少个民族,具体的族称
越南政府公布的民族数为54个,分别是:
酰氐族,Ê Đê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巴那族,Ba Na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巴腾族,Pà Thẻn (苗瑶语族)
布劳族,Brâ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鲁-云乔族,Bru - Vân Kiề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依族,Bố 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朱欤族,Chu-ru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斜喂族,Tà-Ôi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傣族,Thái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齐族,Tà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于都族,Ơ-đ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尔曼族,Rơ-măm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芙萝族,Phù Lá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高棉族,Khmer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孤族,C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贡族,Cống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哈尼族,Hà Nhì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贺雷族,Hrê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华族,Hoa (汉藏语系汉语族)
加涞族,Gia-rai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京族,Kinh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抗族,Khá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唧呼族,Cơ-h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库族,Khơ-mú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唧啾族,Cơ-t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啰格莱族,Ra-glai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啰呵族,La ha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拉祜族,La Hủ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罗志族,La-chí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佬族,Lào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胪族,Lự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彝族,Lô Lô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麻族,Ma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芒族,Mườ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莽族,Mả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苗族,H'Mông (苗瑶语族)
穆农族,M'Nô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侬族,Nùng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普骠族,Pu péo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蕤族,Giá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汕斋族,Sán Cha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汕潮族,Sán dìu (汉藏语系汉语族)
初登族,Xơ-đă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斯丁族,Xtiê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土族,Thổ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蚩罗族,Si La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生椚族,Xinh-mun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艾族,Ngái (汉藏语系汉语族)
瑶族,Dao (苗瑶语族)
仡佬族,Cờ lao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币族,Giẻ-triê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占族,Chăm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织族,Chứt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诸由族,Chơ-r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