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今年中国与意大利的双边贸易如何
中意双边经贸关系简况 时间:2008-06-17 16:13 来源: 商务部 中意两国于1970年11月6日正式建交,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贸等各方面合作关系发展顺利。中意两国先后签署了《民航协定》、《海运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经济合作协定》。 一. 双边贸易 2001年中意两国间贸易发展顺利。双边进出口额达到7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我出口39.93亿美元,增长5.0%,进口37.89亿美元,增长23.1%。在我与欧盟国家的贸易中列第五位。今年1-9月,双边进出口额达到67.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其中我出口35亿美元,增长13.9%,进口32.57亿美元,增长12.5%。 我向意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旅游用品及箱包、山羊绒、玩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塑料制品、医药品等。 我从意进口主要商品有:纺织机械、牛皮革和马皮革、电视显象管、金属加工机床、橡胶或塑料加工机械、医药品、烟草加工机械、型模及金属铸造用型箱、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的零附件、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等。 二.对华投资 1991年以前意大利对中国投资还不多,随着我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意企业家对中国市场兴趣的增加和意政府的支持,意企业在华投资近几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截至2001年12月底,意在华投资项目共计1628个,协议外资金额为29.51亿美元,实际投入19.88亿美元,在欧盟国家中名列第五。2001年全年批准意在华投资项目133个,协议外资金额2.39亿美元,实际投入1.56亿美元。中意合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行业有服装、纺织、鞋类、皮革、首饰、机电、仪表、航空和租赁等。 三.财政经济合作 迄今为止,意方共向我们承诺政府贷款22.66亿美元(其中混合贷款20.16亿美元,贴息贷款1.3亿美元及赠款1.26亿美元)。双方已执行完混合贷款项目55个、贴息贷款项目17个、赠款项目23个。我使用意大利政府贷款的主要领域包括环保、医疗、文物保护、农业、专业人员培训等项目。此外,意方还用赠款培训了数百名中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四.技术引进 中意两国技术贸易合作情况一直很好,自1981年至2001年底,我自意引进技术1841项,合同金额91.52亿美元。其中2001年自意引进技术85项,合同金额1692.21万美元。 五.双边经济合作混委会 1991年5月28日,中意两国签订了新的《经济合作协定》,根据该协定,中意两国每年应召开一次部长级混委会会议。新协定签署后的中意经济合作混委会会议共召开了七次。第七次会议于2002年10月在北京召开。
② 中国古代怎么称[日、美、英、法、德、俄,意,奥]这几个国家
日本, 自古称为倭奴
美国,18世纪末开始和中国有贸易往来,起初被称为花旗国,因为它的星条旗很花哨。米国是日本人对美国的称呼。
英国,一开始就叫英吉利,只不过这三字都加了一个口字旁(当时的常见作法。在清朝统治者看来,夷人都象张着大口的野兽)
法国,有“佛兰西”“佛朗思牙”等不同写法。
德国,统一前中国称普鲁士为“布国”,统一后固定了德意志这个称呼。
俄国,清朝初年译为“罗刹”(本人以为是最精妙的译名,音义都十分到位,道出其本质)
意大利,明代称利玛窦为“泰西”国人,后来一度写成“义大利”。
晚清的奥地利曾译作奥斯大马加,不知其来源为何。现译名奥地利显系法文的带有早期色彩(即音节尚简,送气与不送气不分,相近的元音不做仔细区分)的音译,不但与德文原文甚不合,与法文读音也不是很确切。
③ 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现在,中意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并且还在持续上升期间。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
经济上,双边贸易成功在2011年实现五年内贸易翻倍成功突破400亿美元,意大利在华开展业务的企业已超过2500家,意大利对中国技术出口额和出口贸易额已经均居欧盟国家中前四位,是中国在欧洲非常重要的经济伙伴。而中国也是意大利欧洲以外最大的出口市场。其次意大利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势头十分迅猛,近期最引人注目的意大利汽车巨头菲亚特重新在中国开始本土化生产的新闻,中国政府给在汽车产能过剩,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仍然用不到半年时间快速批准菲亚特的合资生产申请,足以说明经济上中意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
政治上,中意已经成功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中俄 中法 中英关系同级,这是国际上国家关系上除盟国级别外最高级别的国家间关系,在国际重大问题,军事合作等敏感领域中意两国也已经展开一系列大规模接触。在八国峰会扩容,以及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人民币汇率等不利于中国的问题方面,意大利作为西方七大工业国成员之一,在可能范围内给予了中国很多方面必要的支持。
文化上,中国和意大利互相开展的活动交流规模近年来堪称世界第一,意大利自从06年成功在中国举办意大利国家文化年后,几乎每年中国和意大利两地都会有不同级别的文化交流巡展,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文化展览规模。今年意大利与中国双边比较大文化巡展有:北京的意大利古罗马文物中国之行展出,意大利—安徽文化年,天津意大利近代建筑区展览。值得一提是意大利世博馆在赠送给中国后,成为上海2010年世博会五大永久保留的外国展馆之一。中国安徽省首次以省级名义在意大利进行的文化年,受到了国家级的待遇和追捧。
学术教育上,意大利自从04年马可波罗计划以及之后的图兰朵留学方案推出后,去意大利留学深造的中国学生已经从06年不足百人,猛增至5000人,年增长500%!中国政府早前已经承认批准了超过20所意大利高校的文凭。
以上众多领域方面足以证明中意双边由于极大的互补正处于历史最佳关系期,并且仍处于持续上升期。
④ 意大利和中国的关系是什么
截止2021年5月,意大利和中国的关系是建交关系。
1964年11月30日中意两国在罗马签定互设民间商务代表处协议。
1965年初双方互派商务代表。
1970年11月6日两国正式建交。
1985年6月两国分别在米兰、上海互设总领事馆。
1998年6月,中国在佛罗伦萨设总领事馆,11月,意大利在广州设总领事馆。
2014年意大利在重庆设总领事馆。
双边经贸关系和投资合作
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意主要出口商品有: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旅游用品及箱包、山羊绒、玩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塑料制品、医药品等。
我国从意主要进口商品有:纺织机械、动物皮革、电视显像管、金属加工机床、橡胶或塑料加工机械、医药品、烟草加工机械、型模及金属铸造用型箱、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零附件等。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中国同意大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