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意大利天使杀手"案件概述。
阿曼达·诺克斯,美国女大学生。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在意大利佩鲁贾一所大学留学。因在意大利留学期间残忍杀害室友,而震惊意大利全国,被称为“天使脸孔杀手”。
夜里,诺克斯的室友、来自英国的梅雷迪思·克尔彻遭性侵犯后被人割喉致死。11月3日,当接到报案的意大利佩鲁贾市警察冲进21岁的女大学生梅雷迪思·克尔彻的房间中时,他们被眼前恐怖的景象惊呆了:梅雷迪思倒在自己的卧室中,四周的墙壁和地板上都溅满了她的鲜血。为了防止这个恐怖的景象影响到其它办案人员,当地警方负责人果断下令封锁了这间房子。
警方的调查
据梅雷迪思报案的室友罗曼妮·费奥梅娜声称,梅雷迪思是佩鲁贾大学的一名英国留学生,生性开朗,深得同学的喜爱,但在案发前却突然失踪,卧室的门一直反锁,她的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当地法医卢卡·拉里的验尸报告指出,梅雷迪思的遇害时间是在11月1日晚上10点到午夜,死亡的原因则很简单:她被人用利刃割破了咽喉,并且在极端恐惧和无助的情况下流血致死。拉里说:梅雷迪思经历了一个痛苦而缓慢的死亡。”验尸报告还指出,梅雷迪思在死亡前还遭到多次钝器的击打,而兇手下手的手法也极其娴熟,既割开她的喉咙却又没有破坏动脉,最终使得梅雷迪思活生生地流血致死。
佩鲁贾警方的调查报告
根据佩鲁贾警方的调查报告,梅雷迪思是在2007年9月份从英国赴佩鲁贾大学学习的,在此期间,她还交了一位意大利男友西勒尼兹·吉阿科莫,而她的男友也同样住在这栋房子中。在案发当晚,西勒尼兹与宿舍中的其它3名男生都不在学校,而是分别去了波尔图和博罗尼亚等地;梅雷迪思的女舍友罗曼妮、劳拉以及阿曼达·诺克斯也都分别有不在场证据。
宿舍门口的监控录像
而宿舍门口的监控录像则显示,在梅雷迪思被害当天的确没有人出入,宿舍周围的环境也说明没有外来破坏的痕迹,梅雷迪思的舍友还指出,她虽然人缘很好但却很传统,一般只允许男友西勒尼兹在自己的房间中逗留,这样的情况曾一度令佩鲁贾警方陷入了破案的困难。
办案人员的洞察
不过,一名经验老到的办案人员发现,梅雷迪思最要好的舍友阿曼达·诺克斯与她的男友拉法埃莱·索莱西托在看到破门而入的武装警察时居然惊呼“邮政人员来了”,神情显得极度夸张做作,这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从口供得知的消息
根据阿曼达和索莱西托的口供,他们在案发当天的下午1点曾最后一次见过梅雷迪思,之后阿曼达便到男友住处一直呆到第二天早上11点才返回。
另一名兇手盖德
就在警方紧密调查的同时,梅雷迪思的父亲也从英国赶到佩鲁贾,他向警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梅雷迪思曾多次在电话中向父亲抱怨,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阿曼达喜欢带自己的男友回宿舍,并且经常用暧昧的话语挑逗梅雷迪思。而阿曼达平日为人非常圆滑,被同学们私下称为“狡猾的诺克斯”。
这个线索更加坚定了警方的猜测,他们不再将搜索范围局限于案发现场,而是在宿舍周围数公里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排查。终于,一个有力的证据浮出了水面:在当晚离梅雷迪思宿舍1公里外的一个停车场的夜间录像中出现了3个人的身影,其中一个赫然是声称在男友家从未出门的阿曼达和她的男友索莱西托!当这段录像在阿曼达面前播放时,“狡猾的诺克斯”终于俯首认罪。 阿曼达供认称,她与男友索莱西托交往已经一年多,两人感情并不稳固,索莱西托喜欢追求刺激,喜欢多人的性游戏。而原本思想比较保守的阿曼达根本无法接受, “但我太爱他了。”深爱着索莱西托的阿曼达无法拒绝男友的变态要求,最终也与索莱西托沉迷于内。而当梅雷迪思从英国来到意大利仅一周后,过来女友宿舍探望的索莱西托一眼就看上了梅雷迪思,并开始与阿曼达共同计划引诱梅雷迪思上勾。但事与愿违,生性单纯的梅雷迪思委婉地拒绝了索莱西托的引诱,这使他勃然大怒。于是,索莱西托找来有同样爱好的酒吧老板盖德,制定了一个迷奸梅雷迪思的计划。
11 月1日晚,趁着梅雷迪思的男友西勒尼兹与其它舍友出门的机会,索莱西托与阿曼达、盖德在凌晨悄悄赶回梅雷迪思的宿舍,并将车停在1公里外的地下停车场中,然后悄悄地从阿曼达预先留好的宿舍楼后窗溜进了宿舍。当他们再次向梅雷迪思提出无理的性要求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的三人将梅雷迪思捆绑起来,用钝器残忍地进行殴打,试图让梅雷迪思就范。而梅雷迪思不但没有屈服,还大声呼救,并声称要报警抓捕三人。于是,学医出身的索莱西托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术刀,凶残地割开了梅瑞狄斯的喉咙。已经丧失人性的阿曼达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在梅雷迪思流血不止的时候拉上两个男人,到隔壁房间行乐,任凭梅雷迪思在长达三个小时的痛苦中流血致死。索莱西托下手之准,即使在破案后仍然令法医感慨不止。
相比之下,同谋的酒吧老板盖德就显得幼稚很多了。在案发后的第二天,心虚的盖德就换掉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当天晚上,索莱西托还和女友一起来到盖德的酒吧,教他如何串供,如何应对警察的盘问。据悉,有着同样爱好的盖德与索莱西托在一次派对上认识,臭味相投的两人一拍即合,并且将魔爪伸到了身为索莱西托女友的阿曼达身上。在三人苟且之后,阿曼达便将梅雷迪思的事情告知盖德,三人便一起策划了这起惊动全英国的血案。
“天使脸孔杀手”获刑26年
2009年12月4日,意大利佩鲁贾一法庭宣布,留意美国女大学生阿曼达·诺克斯杀害室友梅雷迪思·克尔彻罪名成立,判处26年监禁。这起震惊全意大利,牵动全美国的案件终于告一段落,但被称为“天使脸孔杀手”的诺克斯仍可继续上诉。
整个庭审过程已持续大约一年。陪审团12月4日经过长达13小时的讨论,最终判定诺克斯杀人罪名成立,同案被告、诺克斯的意大利籍前男友拉法埃莱·索莱西托也被判有罪,获刑25年。法官念出判决书后,诺克斯泪流满面。
面容娇美的诺克斯当年22岁,来自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在意大利佩鲁贾一所大学留学。2007年11月1日夜里,来自英国的克尔彻遭性侵犯后被人割喉致死。警方经过调查,拘捕克尔彻的室友诺克斯和索莱西托,另一名涉案嫌疑人、来自科特迪瓦的无业游民吕迪·盖德此后不久在德国落网。现年22岁的盖德已另案被判杀害克尔彻罪名成立,获刑30年。
检方认为,诺克斯同克尔彻不和,案发当晚教唆索莱西托和盖德与克尔彻玩“性游戏”,但这一“游戏”最后变成性侵犯与血腥杀戮。检察官指控诺克斯杀死了克尔彻,索莱西托在旁协助,两人还在现场伪造有人强行闯入的迹象。诺克斯和索莱西托坚称自己清白,称盖德才是真正兇手,而盖德也坚持自己是清白的,眼下仍在上诉。
这起案件由于当事人容貌俊美、案情曲折离奇,再加上有诸多噱头,在意大利、美国和英国引起媒体极大兴趣,诺克斯被媒体称为“天使脸孔杀手”。宣判当天,美国诸多电视台集中火力大肆报道,宛若“真人秀”。在意大利佩鲁贾法庭外,大批媒体、市民聚集,部分市民情绪激动。
意大利检察官2011年9月24日求处无期徒刑
留学意大利的美国女学生诺克斯涉嫌在疯狂暴力性爱游戏中谋杀英国籍室友柯奇。意大利检察官24日求处无期徒刑。留学意大利的美国学生诺克斯24日出庭。法院2009年认定,来自西雅图的24岁诺克斯在意大利前男友索雷契朵协助下,凶残杀害柯奇,判她26年徒刑并已发监执行。
检察官在诺克斯上诉庭中总结,要求维持诺克斯有罪的判决,同时要求法庭判处诺克斯6个月的日间单独监禁。
他们也要求法官将索雷契朵原本25年的徒刑,延长为无期徒刑,外加2个月的单独监禁。
当检察官宣读求处无期徒刑时,绑着马尾、由律师和监狱人员陪同的诺克斯面无表情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坐在不远处的索雷契朵反应同样木然。诺克斯的父亲表示,女儿对于检察官可能求处无期徒刑已有心理准备。
诺克斯的父亲柯特表示:“让法院来审判你的生命本来就不是件能够轻松面对的事,但过去仅是暗杀她的人格,而今天面对的则比较技术上的事情。”
柯奇在柏鲁加与诺克斯分租公寓,她2007年半裸陈尸在公寓外,喉咙上有深深的刀伤。柏鲁加是位于伯利亚省山村的大学城。检察官表示,诺克斯亲自操刀杀害柯奇。媒体将诺克斯称为“性感诺克斯”。
2011年10月3日,意大利上诉法院推翻“杀人游戏”凶嫌美国女大学生阿曼达-诺克斯的谋杀罪,令将其释放,诺克斯在意大利监禁4年后将返回她的家乡美国西雅图。
诺克斯家被批砸百万 公关取胜
美国女学生阿曼达‧诺克斯被控杀人案中的受害者,英国交换学生梅瑞迪丝‧克尔彻的兄弟莱尔和姊妹史蒂芬妮3日说,他们迄今难以原谅杀死克尔彻的人。
克尔彻家庭的辩护律师马利斯卡说,富有的诺克斯家庭运用媒体,进行庞大的释放诺克斯公关攻势,使此案的焦点全在诺克斯一人身上,克尔彻已经被人遗忘。
莱尔在记者会中说,此时很难谈原谅,克尔彻被害已经四年,四年是一段长时间,但是也不长,伤痛仍旧尖锐。
史蒂芬妮说,在此案中克尔彻几乎已经被遗忘了。
在这个受到全球媒体关注的案件中,克尔彻家非常低调。马利斯卡说,全世界都忘记了克尔彻和她的家庭,人们只想到被告、她的家庭,和她的家人的痛苦。
他说,诺克斯应感谢她的家人,持续让她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中心,他们发动的庞大公关运动为此审判创造了迷雾。检察官说,诺克斯家的公关运动花了超过100万元。
马利斯卡说,据称诺克斯家有一架私人飞机在佩鲁贾等待,将在诺克斯得到自由后搭载她回家(诺克斯家否认此报导),诺克斯家在此案审判期间,也长时间住在当地的旅馆;而克尔彻家是中产阶级家庭,负担不起住在佩鲁贾,筹措前往佩鲁贾的机票也很困难。
诺克斯的家人聘请了西雅图的公关公司Gogerty Marriott,他们定期出现在美国晨间电视谈话和新闻节目中,支持诺克斯的数个网站也推动释放诺克斯。
⑵ 意大利一整代老年人病逝!丧钟从早鸣到晚,救老还是保小
新冠流行病毒在意大利蔓延,人工呼吸机数量太少,是意大利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明示:弃老保小。政府官员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说,你们有权决定:先救谁。
一些老人在拔掉吸管后,在挣扎中死去。
意大利的悲壮远不仅只于此。
3月25日,意大利媒体报道,意大利伦巴第大区蒙扎市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一名34岁的女护士,自杀身亡。死前她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她是第二名自杀的抗疫护士,身前见证了太多的恐怖死亡。
据悉,意大利发生新冠病毒以来,已有5000多名医护人员被新冠病毒感染,400多名医护人员死亡。感染的医护人员约占意大利医护人员总数的9%;真的是悲哀。
意大利首位在职的政府官员贝加莫省所辖的切内市市长乔治.瓦罗帝,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辞世,他是意大利政府第一位在职殉职的政府官员。年逾7旬的瓦罗蒂,一直亲力亲为安排患者就诊,指挥在抗疫第一线,不幸感染。
不幸感染殉职的意大利市长乔治.瓦罗蒂。
意大利的贝加莫省是疫情重灾区,一位老人诉说,一个村的75至80岁年龄段的老人都死光了,有的人死了,连棺材都没有,丧钟一天到晚长鸣,当地火化场因为死人太多,军队出动,只得拉到很远的地方火化。
悲哉,意大利!
意大利的教训是惨痛的,惨痛教训的还有西班牙丶美国丶德国丶法国丶英国。
中国专家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病毒传染最严重的时期是在感染者的发病时期。
欧洲国家却为了自己的所谓自由,不戴口罩付出了惨重代价。呜乎,但愿新冠病毒唤醒欧美沉睡的傲慢!
意大利的疫情确实非常严重。一个人口只有6000万的中等国家,确诊人数超过了8万。目前,意大利仍然是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并且,意大利也是疫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近期死亡率更是高达10%以上,死亡人数已多达8215人,现在意大利差不多每两分钟就有1人因新冠肺炎死去。
意大利死亡率高,原因主要有两点,即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大批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意大利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8.6%,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一种或几种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下。一旦这些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发展很快,得不到及时治疗当然就有生命危险。所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他们确实应该优先得到诊治。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意大利由于医院中的床位非常紧张,医疗资源也严重不足,医护人员被迫做出艰难选择,那就是先救生存率高的人。哪种人生存率高?当然是年轻患者。这实际上就把很多年龄较大的患者排除在外了。年龄越老,得到诊治的机会越小。所以,意大利死亡者中大多数人为老年人。
有人认为意大利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残忍呀?可这真的是没办法的选择。实际上,很多意大利感染者还没有确诊就死在了家中。比如,意大利北部的贝加莫镇,有75%的感染者根本等不到检测确诊,更没有机会去医院就已经死亡了。在贝加莫,丧葬部门每小时就会接到10个请求丧葬服务的电话。可见,意大利医疗体系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患者,只能有选择的进行救治。
和意大利一样,美国由于需要检测的人太多,检测设备和检测用品又严重不足,怎么办?美国选择先检测有钱的富人,没钱的穷人朝后站。这事引起了穷人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质问,美国不是一直鼓吹人人平等吗?怎么到了危急时刻,富人可以得到保命的机会,而穷人却要等死呢?!有人把这事反映给总统,总统回应:“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可见,无论是意大利,还是美国,它们都是西方国家,处事方式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然后做出取舍。他们所谓的人人平等,也只是作为一种宣传口号罢了。在很多人面临死亡威胁时,西方国家先保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人,比如年轻人和富人。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而富人是有能力的人。这一点,连美国总统都表示了赞同。
是救老,还是保小,意大利根据他们的价值观去取舍。并且,意大利的实际做法,已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
看到欧美疫情居高不下,意大利今天还新增6000多例,真的替他们着急。这个数字,在我们14亿人口的大国,都是让人揪心的,想想当初武汉的情况就知道了,当武汉新增数下降到3位数时,我们就感觉到长期压在心口上的一块石头,一下子掀掉了,击掌小庆啊。
意大利人口6000万,湖北省人口也是6000万,现在的意大利,我认为比湖北省最严重的时候还要严重。因为湖北背靠伟大祖国广阔的腹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只要各家关门闭户,扛一扛就过去了,意大利呢?孤岛。它周边欧盟的小兄弟们,都自顾不暇,没有人能让它靠一靠的。
它现在能靠的是中国,问题是,它毕竟不是我们的湖北省,我们也不能派个督查组去督查一下它,也不能派一帮大妈去他们的街上拦着他们不让出门,他们自己不注意,不着急,不预防,不控制,老天爷也没有办法。
只派医疗队去,治不过来,救不过来。
隔离就那么难吗?不出门就那么难吗?戴口罩就那么难吗?!为了性命暂牺牲一下自由,就那么难吗?!
看到医生痛苦选择给哪个上呼吸机,作为远在东方的我们,一样的感同身受,一样的心碎。谁人不年老?年老了就被这们淘汰和抛弃,这是如何的绝望和悲凉?
一代人,一个月,没了。他们都去了天国,天国没有病痛。
尽管意大利已经摆脱了新冠病毒累计感染确诊最多的国家,但在新冠病毒肺炎病亡人数上意大利还是第一。让人揪心的是,意大利因为新冠病毒而去世的已经突破九千了,太可怕了。题主所说的是一整代老年人病逝的说法有误,最起码还有一些病逝的年轻人呀。这九千人中老年人占得比重大一些,但中年人、青年人甚至是孩子也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
意大利的面积相当于两个河南省, 意大利的疫情严重性更远远超过了我们,而 意大利的人口数量还没安徽省的人多,少300多万的样子,也就是大约6054万人。意大利是一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国家,根据商务部参赞处提供的数据,意大利65岁以上的老人竟然达到了23%,大约1392万人,故而题主的说法很有问题。
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老年人因为年龄问题,体质较差,免疫力也不佳,一旦感染,风险很大。不过,需要明确一点的就是新冠肺炎病亡率其实并不高。也就是说一些老人感染后,也能扛过来。比较典型的就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3月13日有媒体传出他感染新冠病毒,但遭到了他的否定。今天又有视频媒体传出,他曾确诊几乎没做什么资料就扛过去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博索纳罗今年65岁。当然不排除意大利的新冠病毒跟巴西总统所感染的新冠病毒版本不同,新冠病毒也是不停变异的。 福垊分析,65岁的老人,不少都退休了,他们出于身体较差以及病毒肆虐的原因,会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理论上成为宅老大叔、大妈还是比较多的。
年轻人因为工作和对病毒的轻视,出现的感染几率会高一些。因为人总不是断地流动,而病毒自然而然地就不断传播。而年轻人往往在隔离中,或者适当治疗,就能较为快速的康复。尽管意大利是老龄化 社会 ,但年轻人具有易感染和传播的特征,就会出现年轻的患者的会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大量感染中的年轻人,有些人免疫力差,并且没有能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危重病人。意大利的医疗资源在面对疯狂感染的大量患者时,往往就会出现一个痛苦的选择,当老年人和年轻人都病危时,救老还是保小呢?
人的生死是人类最大的事,救老还是保小这是艰难的选择,痛苦的决定。由不得人去痛苦地迟疑,迟疑太久就出现更大的悲剧,到时候救不了老,也保不了小了。在意大利的重灾区伦巴第大区米兰一家如同我们三甲的医院的医生称呼: 在救老还是保小的选择上,只能让更没有太多道德负担用于做出决断的人去选择救小。
这个问题也并不绝对,意大利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原则是,将医疗资源用在存活机会最大的人。那些体质较差的,多病难救治的人就只能忍痛放弃,而不只是看年龄。当然,从 健康 的角度来看,年轻人的身体更好一些,保小的机会也更大一些。这种冷酷而无奈的选择,也跟意大利的老龄化 社会 有一定的关系。
人最宝贵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在弥留之际能够向意大利人达芬奇所说的就好。达芬奇是文艺复兴三杰之首,他说:“一生没有虚过,可以愉快地死,如同一天没有虚过,可以安眠!”
西班牙一位老妇人,丈夫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但是没有床位,只能等着,但是有空闲床位之后,医生却把床位留给了一位44岁的男子,老妇人痛哭流涕,痛骂政府不公正。
新冠肺炎患者数量迅速增加,让西班牙、意大利的医疗体系不堪重负,其中意大利的情况最糟糕,累计确诊患者80589人,死亡8215人,死亡率已经超过10%,医疗物资不足,一线医护人员没有得到完善的保护,超过4800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医疗物资不足,医护人员人手不足,意大利和西班牙不得不选择性的救助患者,老年人几乎都被抛弃。意大利贝加莫尸体太多,来不及火化,甚至需要用军车拉出城焚烧。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医院里都躺满了等待床位的患者,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医生只能选择后者,而且西班牙以65岁为界限,超过65岁的患者被确诊之后,基本上就只能自生自灭了。由于对患者进行选择,老年人得不到治疗,结果导致意大利、西班牙的老年人尤其重视防止疫情扩散,在视频里大骂此时还在逛街聚会,并且不戴口罩的年轻人。
优先抢救年轻人是无奈之举,因为老年人抵抗力弱,死亡率高,年轻人普遍抵抗力强,更容易被治愈,而且从人性角度来看,人们也会优先选择抢救年轻患者。欧美国家老龄化严重,每年都要支付大笔养老金,而年轻人还可以创造财富,从经济角度来看,也会优先救治年轻人。
意大利想要遏制疫情,不做选择题,必须执行强有力的隔离措施,否则患者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恐怕连年轻人都没有机会得到救治。
意大利死亡人数当中,老人确实占了很大比例,但那不是放弃对他们的治疗,而是老人的身体免疫力低,导致死亡率上升,这一点在武汉爆发时已经得到证实,老人年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感染之后发病很快,一旦治疗不及时不到位,很容易发展成危重症,直到死亡。
关于救老还是救小的问题,我认为这个事情不能单纯从价值的方面去考虑,而应从生命的角度去看,在生命面前,没有老少之分,都值得尊重。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年轻小伙子,因为救助落水的老年人而牺牲,你说这个事情有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就是生命第一,精神第一,是不能单纯从值不值来看的。当然,在没有选择的前提下,我认为应该平等对待,谁就诊早就救谁,无管年龄大小,但是需要必须做出选择时,我们可以考虑一些价值的因素,看哪一个更有意义。
意大利国会议员贝洛迪
意大利没得选择,只能优先抢救40到50岁的确诊病例重症患者,这项措施早在十天前就已经开始了。面对汹汹疫情,面对无数个失去生命冷冰冰的尸体,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意大利人,为了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只能这么做。
12万人口的贝加莫小镇被外界称为“尸镇”,5名去世的患者中,只有一个在医院,剩下的都是在家中等待失去生命,因为医院根本没有那么多床位和医护人员。公共墓地教堂医院太平间都变成临时停尸房,当地政府出动军车,将尸体拉到外地火化,死亡的大部分都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这次疫情过去,意大利将整整失去一代人。
城市街道除了防疫人员消毒,一片冷冷清清,失去了往日的欢歌笑语。
当地时间25日晚上,意大利参众两院通过防疫特别法案,这项法案将正式成为国家法律。法案规定,除了 健康 问题、工作或特殊情况,严禁任何人离开居住地,严禁任何人进行迁徙,这是意大利 历史 上最严厉的“居家令”。违反者将处于3千到5千欧元不等,严重者将处以至少三个月监禁甚至被逮捕判刑,作为一个号称“自由民主”的欧洲国家,做到这一步,等于破釜沉舟,与病毒决一死战。
截止3月27日22点,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0589例,死亡人数8215例,死亡比例已经超过10%,贝加莫市长乔治.戈里曾表示,有75%的患者未加确诊便死在家里。更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在救治患者过程中,有6205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已有39人失去生命,意大利国会议员贝洛迪在发言时泪流满面,感谢所有不放弃抵抗的人民,并表示永不放弃希望。
截至3月27日上午12时,意大利已经累计确诊新冠患者80589例,其中死亡8215例,死亡率高达10.2%!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意大利老年人口多,其老龄化程度在全世界仅次于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2.5%,而60岁以上老人则占总人口的28.6%,意大利总人口6000多万,算下来其老年人口数量总计高达1700多万。
而老年人免疫力差,自然会成为新冠病毒的主要攻击目标,并且由于意大利正处于疫情大爆发的时期,新冠病患急剧增加,其全国的医疗系统都在超负荷运转,已经不堪重负,很多老年新冠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只能在家耽误成重症,到最后没等到医院床位而是等来了一排排的棺椁。
据在意大利的留学生介绍,他所在的地方救护车鸣笛生从早到晚不绝于耳,大街上的人明显比之前少了很多,戴口罩的人也明显多了起来。
有句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次意大利是撞了个头破血流,非常惨烈,而且疫情还在持续蔓延,这个时候医疗系统难以做到及时接收巨量的病患,所以只能有所取舍。
到底是先救治年轻人还是先抢救老年人?这是任何医护人员都不愿意面对的艰难抉择,但是疫情不会等人,这个时候必须做出选择,而意大利医疗系统总体上还是决定先救治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抵抗力强,能够很快出院,可以快速腾出床位给老年病患,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无独有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面对超量的病患也是选择先救治年轻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足够的能力,相信任何国家的任何医院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新冠病患,所以这里无关道德,选择最有效率的救助方案就是最大的善举!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相信意大利定能渡过难关,加油!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我们都知道当前意大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死亡比例高居不下,基本上没确诊10个人之后其中一个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如何取舍。
有的人认为老年人已经进入老龄化,而小孩子却是未来的花朵,应该在取舍上面作出抉择,但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种角色无济于事,因为病毒并不会选择老年人进行侵害,而保护小孩。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我们再一次看到自然法则,面对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只有顺应自然适应环境,而人力根本没有可选择的余地。
这就说明当前人类改变自然条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有人工降雨,虽然有丰富火星移居火星的理想,虽然当前我们都在共同抵抗疫情,但实际上对于新冠肺炎知之甚少。
所以说在没有研制出有效疫苗的情况之下,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专家进行防治防控。
尤其是在此次疫情影响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一向冲老大的美国也俯首称臣,所以说在大自然面前一切的伟大都是渺小的。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在3月份美国与中国相继宣布新官肺炎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出可靠解决相关肺炎的药物。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为的选择到底是保留老年人还是保留年轻人,其实是一种无稽之谈,在私人环境之下,毫无疑问是优胜略汰。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如果抵抗力较强的人具有生存的权利,如果抵抗能力较弱那就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并不是谁能够决定留下谁。
综合来看: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自然规律永远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顺应趋势而生存,逆势而上则亡,在这种情况下人力是微乎其微的,尤其是在此次疫情影响之下,这一点我们看得更加明白更加透彻。
我们中国是尊老爱幼,意大利讲究什么呢?
家有老,是个宝!而青少年儿童则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谁都丢舍不下,可有时候却是谁也救不了啊!这是家庭之大灾难,是国家之大不幸。
一个一味地追求人权的国家,当初不听忠言劝告,后悔晚已!
从意大利人口老龄化看,还是保希望和未来好啊!老年人是不是也这样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