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通过什么赢得国家独立

意大利通过什么赢得国家独立

发布时间:2025-08-22 23:35:09

‘壹’ 为什么意大利会允许梵蒂冈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梵蒂冈尽管很小,它仍然是一个国家,在联合国派有观察员,具有一个国家的地位,是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政教合一的国家。早在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区域送给教皇(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内成立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直辖领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教皇国是个神权国家,1870年8月,罗马爆发了反抗教皇政权的人民起义,意大利国王进驻罗马,意大利完成统一,教皇权力被剥夺,并被迫退居罗马城内西北角梵蒂冈。1929年2月11日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认为梵蒂冈这块地方属于教皇,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 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教皇是国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领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于一身。梵蒂冈的国徽集中说明了教皇在城国的地位。国徽的图案是:两把交叉着的天国钥匙,托着教皇登基时的帽子。这种称作“三重冠”的帽子,有上中下三层,象征着教皇拥有的神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关于“神权”,当时在西方是封建专制的灵魂,和东方的“皇帝”起一样的作用。 在梵蒂冈,一切权力集中于教皇,迷信教皇,把他奉若神明,也要迷信神职人员。教皇任职是终身的,但不能世袭。教皇死后,有红衣主教团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选票选出新教皇。届时,各国红衣主教都奔赴梵蒂冈,聚集在西斯廷小教堂,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进行选举。如264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1978年10月16日当选的。他原是波兰人,原名卡罗尔·沃依蒂瓦,他是四个半世纪以来第一个非意大利人教皇,登基后不久,他便为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纪30年代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不公正”

‘贰’ 意大利独立战争是怎么回事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核心,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欧洲资本主义的摇篮。但是,自从中世纪以来,它曾长期陷入四分五裂、内乱不息的局面。从16世纪起,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先后入侵意大利。意大利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英勇斗争。到19世纪中叶,席卷意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

第一次独立战争(1848—1849)。这次战争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848年1—8月,革命形势不断高涨,各邦国在人民运动推动下被迫对奥地利宣战。但是各邦国君主作战不坚决,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导致对奥战争失败。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首先爆发人民起义,揭开意大利独立战争序幕。3月,米兰人民发动起义,解放米兰;威尼斯人民起义,宣布建立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在各地人民起义浪潮冲击下,各邦君主被迫对奥作战。但是,战至4月底,罗马教皇呼吁停止反奥战争,并从前线撤回军队。5月,西西里起义被镇压,各邦君主的叛变使奥地利获得了喘息之机。6月,奥军得到增援后转入反攻。7月,奥军重占米兰并围攻威尼斯城。8月9日,撒丁王国同奥地利签订停战协定,将伦巴底、威尼斯、帕尔马和莫德纳等地割让给奥地利。反奥战争失败,独立战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领导权的新阶段。

1848年8月—1849年8月,对奥战争的失败激起意大利人民的愤怒,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将独立战争推向高潮。威尼斯城人民坚守城池,托斯坎纳人民发动起义,成立共和国。1849年初,罗马共和国建立。1849年3月,撒丁王国国王决定重新对奥作战,但奥军7万人重创撒丁军队,撒丁王国的对奥战争彻底失败。奥军乘胜长驱直入。罗马教皇向欧洲天主教国家求援,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聚会加埃塔,制定联合干涉罗马共和国计划。4月,法军1万人向罗马进逼,奥军侵占博洛尼亚,西军逼近罗马以南,对罗马形成围歼态势。加里波第率共和国军多次挫败敌军进攻,迟滞敌军推进。罗马共和国暂时转危为安。6月,法军得到增援后,双方在罗马城外激战。6月23日,法军发起总攻,共和国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7月1日,议会决定停止战斗,撤出罗马;3日,法军开进罗马城。1849年8月22日,威尼斯城被奥军攻陷。至此,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

第二次独立战争(1859—1860年)。第一次独立战争的失利,资产阶级民主派受到沉重打击。19世纪50年代,民主派不断分化、瓦解,资产阶级自由派应运而生。1859年4月初,撒丁军队开始动员,月底,奥军开始出击,战争爆发。5月底,双方进行首次交战,联军获胜,加里波第率志愿军深入敌后,连战皆捷,解放大片地区,广大群众揭竿而起,纷纷加入志愿军,加里波第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地牵制奥军作战行动。6月战事,联军损失惨重,其中奥军被逐出伦巴底。对奥战争的胜利,推动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人民起义席卷意大利北部和中部。7月,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岛全部,为进军意大利本土做了准备。8月初,加里波第开始进军那不勒斯;8月19日拂晓,在卡拉布里亚登陆;20日发起勒佐之战;勒佐之战后,加里波第挥师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进入那不勒斯城,王国守军不战而降;10月,加里波第与西西里岛守军展开激战,由于敌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加里波第付出重大伤亡后重创守军,守军退却,死守阵地;11月初,南部地区宣布并入撒丁省。战至1861年3月,意大利基本实现统一。

第三次独立战争(1866—1870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企图通过王朝战争,夺取威尼斯。1866年4月,时值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而发生尖锐矛盾。1866年4月,普意结成反奥军事同盟,6月,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乘机对奥宣战,第三次独立战争爆发。6月24日,奥意两军在库斯托扎进行大规模会战,意军遭重创,被迫撤至明乔河。同时,奥军主力撤回本土,意军免遭打击。加里波第协助政府军作战,深入敌后,连战皆捷。但意大利政府迫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压力,强令加里波第撤出奥军战略据点南提罗尔,致使该地重归奥军之手。同时,奥意海军在亚得里亚海附近海域进行一场殊死海战,意军损失惨重,3艘装甲舰沉没,其余舰只撤出战斗。奥军损失甚微。奥意战争结束后,加里波第为解放罗马奔走呼号。1866年10月,加里波第率军打败一支教皇部队,攻占蒙特罗顿多要塞。法国拿破仑三世为阻止加里波第进攻罗马,派远征军经海路在奇维塔维基亚登陆,于10月26日进驻罗马。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进至门塔纳,遭法军和教皇军队阻击。由于法军装备新式步枪,火力密集,加里波第部遭重创,进军罗马行动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撤回驻罗马法军。9月2日,法军在色当之战中大败,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意大利王国政府不再担心法国的干涉,遂派6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在加里波第部之前夺占罗马。9月20日,政府军和加里波第部同时开进罗马城。罗马教皇庇护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业终于完成。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至罗马。

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经历了长期、艰苦而又曲折的斗争过程,唤起了意大利民族的觉醒。1848—1870年的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使意大利摆脱长期受外族压迫和分裂割据的局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大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在意大利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自由派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民主派主张“自下而上”的道路,自由派主张“自上而下”的道路。由于民主派势单力薄,加之内部不团结,“自下而上”道路行不通。然而,自由派力量雄厚,政治上比较成熟,因而成为独立战争的领导力量。

意大利独立战争造就了杰出代表人物,其中首推加里波第。加里波第在战前通过一系列军事实践活动,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在三次独立战争中,他指挥若定,多次打败兵力上占优势的敌军,取得辉煌战绩。他善于发扬革命军队的政治优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称他为“现代游击战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他在军事实践中创立的一整套战略战术,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叁’ 意大利独立战争的战争经过

第一次独立战争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848年1月,西西里首府巴勒莫人民起义,赶走那不勒斯王国军队,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揭开意大利独立战争序幕。
起义迅速发展到伦巴第、威尼斯、托斯卡纳等其他邦国和地区。3月18日,米兰爆发反奥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威尼斯人民起义,宣布建立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在23日,撒丁国王查理·阿尔伯特在全国反奥运动推动下对奥宣战。4月,其他邦国相继参战。但是,战至4月底,罗马教皇呼吁停止反奥战争,并从前线撤回军队。
初期,意军在伦巴第取得一些胜利,但人民武装斗争的发展引起各邦君主恐惧,一些邦国从前线撤军。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二世发动政变,推翻自由派内阁,屠杀爱国者,从而削弱了反奥力量。
5月,西西里起义被镇压,各邦君主的叛变使奥地利获得了喘息之机。6月,奥军得到增援后转入反攻。6月底重占米兰并围攻威尼斯。7月23~25日,奥军约7万人在J.拉德斯基指挥下在库斯托扎与撒丁王国军队4.3万人决战。撒军大败,损失约9000人。
8月9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撒丁王国将伦巴底、威尼斯、帕尔马和莫德纳等地割让给奥地利。反奥战争失败激起各阶层人民愤慨,以G.马志尼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再次起义。8月11日和23日,威尼斯和托斯卡纳人民相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1月15日,罗马爆发大规模起义,翌年2月宣布成立共和国,建立以马志尼等三人为执政官的共和政府。
在日益高涨的反奥浪潮推动下,撒丁于1849年3月12日再次对奥宣战。23日,撒军10万人与奥军7万人在诺瓦拉再战,又遭惨败。查理·阿尔伯特被迫退位,其子埃马努埃尔二世即位后与奥停战议和。
罗马教皇向欧洲天主教国家求援,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聚会加埃塔,制定联合干涉罗马共和国计划。4月托斯卡纳共和国被颠覆后,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国军队联合进攻罗马共和国。法军1万人向罗马进逼,奥军侵占博洛尼亚,西军逼近罗马以南,对罗马形成围歼态势。意大利民族英雄G.加里波第率共和国军多次挫败敌军进攻,迟滞敌军推进,罗马共和国暂时转危为安。
6月,法军得到增援后,双方在罗马城外激战。6月23日,法军发起总攻,共和国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7月1日,议会决定停止战斗,撤出罗马;3日,法军开进罗马城,教皇政权复辟。8月22日,威尼斯被奥军攻占。至此,首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失败。 第一次独立战争的失利,资产阶级民主派受到沉重打击。50年代,民主派不断分化、瓦解,资产阶级自由派应运而生。
进入50年代后,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企图借助法国收复被奥占领的领土,以实现国家统一。法皇拿破仑三世则以“解放”意大利为借口,企图实现其领土野心。1858年6月,撒丁首相C.B.加富尔和拿破仑三世在普隆比耶尔缔结反奥军事同盟,法国应允出兵协助撒丁,把奥地利势力逐出伦巴第和威尼斯,条件是撒丁将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
1859年4月26日,奥地利向撒丁宣战。29日,奥军约17万人(由F.吉乌莱任总司令)越过提契诺河,进入皮埃蒙特,战争爆发。初期,撒军约5.6万人被迫后退。5月中,法军11.6万人(由拿破仑三世指挥)与撒军在亚历山德里亚和卡萨列蒙菲拉托地域会合。5—6月,撒法联军先后在蒙特贝洛和马真塔击败奥军,迫其退守明乔河一线。吉乌莱被撤职,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亲任统帅。6月24日,双方各投入约16万人,在维罗纳附近的索尔费里诺村决战。奥军再败,损失2.2万人,撒法联军损失1.7万人。奥军被逐出伦巴第,败局已定。对奥战争推动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人民起义浪潮席卷意大利北部和中部。4~6月间,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和教皇国等邦国先后爆发起义,推翻君主政权。加里波第率“阿尔卑斯猎人兵团”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寻机打击奥军。
拿破仑三世对意大利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感到震惊,7月11日单独同奥地利缔结停战协定。奥地利同意将伦巴第交由法国转让给撒丁,但仍占威尼斯,并从法国得到恢复托斯卡纳等邦君主政权的保证。11月10日,撒丁迫于法国压力与奥地利签订和约,承认法奥协定条款。意大利人民对此极为愤慨,意大利中部诸邦人民纷纷开展武装斗争,抵制君主政权复辟,推进国家统一。1860年3月,中部各邦举行公民投票,正式并入撒丁王国。4月,西西里首府巴勒莫爆发起义。加里波第率红衫军增援西西里,至7月解放全岛,为进军意大利本土做了准备。8月开始进军那不勒斯,回师意大利本土。8月19日拂晓,在卡拉布里亚登陆;20日发起勒佐之战;勒佐之战后,加里波第挥师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解放那不勒斯。10月,南意大利举行公民投票,并入撒丁王国。
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至此,除威尼斯仍由奥地利统治、罗马处于依附法国的教皇统治之下外,意大利基本实现了统一。
意大利王国成立后,企图通过王朝战争,夺取威尼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而发生尖锐矛盾。
1866年4月,为收复威尼斯并获得普鲁士1.2亿马克的援助,意大利与普鲁士结成反奥联盟。6月17日,普奥战争爆发。20日,意大利对奥宣战。意军主力12万人在明乔河一线展开,实施正面进攻:部分兵力从博洛尼亚和费拉拉地域攻击奥军翼侧和后方。23日,意军发起进攻,次日在维罗纳西南库斯托扎与阿尔贝特大公指挥的奥军8万人激战,因指挥有误遭惨败,损失8000余人,余部越过米兰平原向西败退。奥军虽获胜,但因对普作战失利,无力追击意军。7月20日,意海军在利萨海战中也遭失败。与此同时,加里波第指挥的志愿军在亚平宁山区连战皆捷,解放南蒂罗尔。但意大利政府迫于普鲁士俾斯麦政府压力令其撤军,南蒂罗尔再度为奥军所占。奥军在普奥战争中战败,决定了奥意战争的结局。8月10日,意、奥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签订《维也纳和约》,威尼斯地区归并意大利。
1866年10月,加里波第率军打败一支教皇部队,攻占蒙特罗顿多要塞。法国拿破仑三世为阻止加里波第进攻罗马,派远征军经海路在奇维塔维基亚登陆,于10月26日进驻罗马。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进至门塔纳,遭法军和教皇军队阻击。由于法军装备新式步枪,火力密集,加里波第部遭重创,进军罗马行动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被迫撤回驻罗马法军。9月2日,法军在色当之战中大败,拿破仑三世成为阶下囚。意大利王国政府不再担心法国的干涉,遂派6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在加里波第部之前夺占罗马。9月20日,政府军和加里波第部同时开进罗马城。
罗马教皇庇护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冈。意大利王国政府同意教皇避居梵蒂冈,每年拨款12.9万英镑作为教皇的经费。
至此,意大利最后完成统一,结束了异族压迫和封建割据局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意大利独立战争虽然是在自由派贵族领导下进行的,但以加里波第、马志尼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发挥了重要作用。
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至罗马。

‘肆’ 意大利国王哪去了,是怎么从王国到共和国的,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儿子翁贝托二世于1946年被迫退位,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举行的公民投票后正式成为现时的意大利共和国。

1861年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成立新的意大利王国。

在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掌权的1922-1943年这段时间里,意大利王国也通常被历史学家称做“法西斯意大利”。在二战结束前的两年中,意大利王国转投同盟国阵营,墨索里尼及其狂热法西斯主义追随者曾在意大利北部成立过一个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1946年战后民怨四起,公民投票中人民一致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即今天的意大利共和国。

(4)意大利通过什么赢得国家独立扩展阅读

意大利王国的历任君主: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ctor Emmanuel II of Italy) (1861年至1878年):意大利王国第一位国王。

翁贝托一世(Umberto I of Italy)(1878年至1900年):批准与德国和奥匈帝国同盟。在1900年被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暗杀。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1900年至1946年) :经历意大利国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

翁贝托二世(1946年) :意大利的最后一位国王,呼吁意大利公民投票是否将保留君主制,赞成意大利共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意大利王国

‘伍’ 意大利独立战争战争经过

意大利独立战争经历了三次激烈的战役,以下是战争的主要经过:


第一次战争(1848-1849年)于1848年1月在巴勒莫爆发,人民起义推翻了那不勒斯王国的统治,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起义迅速扩展到其他邦国,如米兰和威尼斯。3月,米兰宣布成立共和国。撒丁国王查理·阿尔伯特响应反奥运动宣战。初期,意军在伦巴第取得胜利,但因内部矛盾和君主的背叛,战争局势逆转。最终,第一次独立战争以失败告终,罗马共和国被颠覆,教皇政权复辟。


第二次战争(1859-1861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撒丁王国与法国结盟,对抗奥地利。1859年4月,战争爆发,撒丁与法国联军取得关键的胜利,如索尔费里诺战役,迫使奥地利退出伦巴第。随后,意大利各地爆发起义,许多邦国宣布独立。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除威尼斯和罗马外,大部分地区实现了统一。


第三次战争(1866年)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目标是收复威尼斯。战争中,意大利虽在库斯托扎战役失利,但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在山区取得胜利。1866年8月,意大利与奥地利签订和约,威尼斯地区并入意大利。1870年,普法战争后,意大利占领罗马,教皇迁居梵蒂冈,意大利完成了最终统一。




(5)意大利通过什么赢得国家独立扩展阅读

意大利独立战争(The Wars of Italian Independence )是指1848~1870年间意大利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三次战争。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被肢解为八个封建邦国和地区,除撒丁王国外,均直接或间接受奥地利统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意大利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通过什么赢得国家独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人喜欢吃的是什么 浏览:672
上海意大利销签在哪里 浏览:974
现阶段意大利汽车在中国的车型有哪些 浏览:6
印度的插头是什么意思 浏览:576
印度牛蛙为什么会发黄 浏览:77
美国怎么抢意大利 浏览:696
自由行越南怎么办签证 浏览:782
英国机场如何买牡蛎卡 浏览:992
美国到中国货运航班要多久 浏览:419
藏红花用伊朗文怎么写图片 浏览:945
印尼疫情为什么变成这样 浏览:751
意大利通过什么赢得国家独立 浏览:720
印尼从哪里出境多久到 浏览:966
持中国护照怎么去印尼 浏览:620
怎么销售印度仿制药 浏览:923
印尼小k字岛是什么岛 浏览:915
出钱去英国留学怎么办 浏览:609
到印度孟买多少钱 浏览:392
伊朗为什么不可以买枭龙 浏览:929
印度佛额讷怎么制作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