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空军的表现怎么样
作为最接近南联盟的北约国家,意大利当仁不让地在之后的行动中成为主角。由于有了之前的经验,因此意大利境内的多个机场都开始加紧整备,以便为大规模空中行动做好准备。不过,1998年2月3日,1架从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起飞的美军EA-6B型电子干扰机在意大利北部进行飞行训练时,飞行员违规进行超低空飞行,导致位于卡瓦莱塞镇附近的1辆空中缆车坠入山谷,造成20余人当场丧生的悲剧。这在意大利国内引起巨大的抗议浪潮,甚至一度有彻底关闭在意大利的美军基地并且让意大利退出北约的呼声。根据当时出台的一份民调显示,只有大约39%的意大利人支持对南联盟进行空袭。
‘贰’ 意大利王国的历史沿革
查理曼第三子,意大利的丕平,在781年由教皇哈德里安一世加冕为意大利国王。统治意大利北部,奠定意大利的基本版图。810年意大利的丕平逝世后,由其子伯纳德继承意大利国王称号。818年伯纳德去世,无后,查理曼四子虔诚者路易(路易一世)的长子洛泰尔一世,继承意大利国王称号。
843年《凡尔登和约》将查理曼帝国分为三个部分,洛泰尔一世成为中法兰克国王,并继承皇帝称号。855年,洛泰尔一世逝世前将王国分为三个部分:意大利王国、洛林(洛泰尔尼亚)王国、普罗旺斯(勃艮第)王国。长子路易二世正式获得意大利国王及罗马皇帝称号。普罗旺斯王国在864年被意大利王国和洛林王国瓜分,而洛林王国则在869年被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瓜分。887年,胖子查理被废黜。意大利王国从此由外姓把持。 1796年,拿破仑率领法军进攻北意大利,灭亡由奥地利控制的米兰公国。1798年,2个共和国合并建立奇萨尔皮尼共和国(Cisalpine Republic),作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旗下的傀儡国,仍都米兰。1802年,更名为意大利共和国,由拿破仑本人当任元首。
1805年又改制为意大利王国,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旗下的傀儡国,由拿破仑本人当任国王。同年,法兰西帝国在奥斯特利茨大捷后,于12月27日与奥地利签署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将威尼斯割让给法国,拿破仑将威尼斯并入意大利王国。1814年,拿破仑宣布退位,第一帝国灭亡,王国一同灭亡。 随后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原王国领地建立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仍由奥地利皇帝兼任国王。1859年伦巴德部分割让与撒丁王国。1866年,威尼斯部分割让与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
19世纪50年代,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积极推行“自上而下”的统一政策,经他和加里波第的等人努力,1861年3月撒丁王国改号为意大利王国,定都佛罗伦萨。意大利王国继续谋求统一。1866年,意大利起普奥战争之机会,收回了威尼斯地区。但罗马及其附近教皇国还依传法军势力割据一方。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意大利乘拿破仑三世调回驻罗马法军的机会发起攻击,于9月20日占领罗马。意大利与罗马合并,教皇庇护九世只得退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统一大业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前景,但也仍然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到罗马。 统一后的意大利和整个社会最自由时期是对立着阶级,语言等分歧。 意大利共同的文化特征,社会保守,和重男轻女的价值观。在其他领域,意大利文化有分歧。贵族和上层中产阶级的家庭在这个时候是高度的传统性的。意大利社会,往往有相互争斗的历史。
除此之外,识字是在这个时代的问题,1871年人口普查表示,百分之61.9的人是文盲,意大利有百分之75.7的妇女是文盲。文盲率远高于同一时间的西欧国家。一些历史学家称,政府在这个时候对识字都非常宽松。意大利政府试图在自由时期减少文盲,为建立国家资助的学校教授意大利语。公共教育最差的地方在意大利南部,因为当时获得最少的资金。
生活水平低,在自由时期,特别是在意大利南部,经常爆发各种疾病,如疟疾和流行病发生。最初是在1871年,每1000名就有30人死亡人的高死亡率,在1890年减少到每1000名就有24.2人死亡。此外,儿童出生后一年死亡率,1871年为百分之22.7,而儿童五岁前死亡率非常高,达百分之五十。在1891年至1900年,儿童每出生一年,生存率就会低百分之17.6。经济与基建
意大利统一后,新王国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在自由时期,意大利经济仍然高度依赖外贸和煤炭和粮食的国际价格。 统一后,意大利有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百分之六十的人口从事农业活动。随着技术进步,外国竞争以及出口机会的迅速转变,农业迅速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并没有惠及所有意大利人民,意大利南部的遭受夏季的炎热和干旱,破坏农作物。意大利是葡萄酒在欧洲最大的出口国。
意大利政府于19世纪70年代投入巨资发展铁路,从1870年到1890年,建造超过两倍长度的铁路。 1881年的人口普查发现,超过1百万劳动者长期就业不足。
1901年,意大利的一部分部队参加了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的义和团。1901年9月7日,清朝特许权割让天津给意大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大利王国面短期和长期的问题,确定其盟国和目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意大利的正式加入同盟国联盟,但只保持中立,声称三国同盟只用于防御目的。后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转投向协约国一方,并 于1915年5月对同盟国宣战。
意大利参战后,军队在边境沿线男性人数超过40万。然而,奥地利防御很强,即使他们是人员不足,但仍然成功地挡住了意大利的攻势。意大利军官训练相比起奥匈和德国的军队明显不足,另外,意大利部队弹药供应严重不足,这问题持续阻碍占领奥地利领土。在第一年的战争,战场上条件差导致爆发霍乱造成大量的意大利士兵死亡。意大利士兵的士气低落,他们即使在休假,仍被禁止进入电影院或酒吧。但是,当战争即将发生,酒精免费提供给士兵,以缓和紧张心情。为了保持士气,意大利军队开了一些讲座。
1916年后,意大利的情况更糟。同时意大利面临短缺的军舰,被潜艇攻击增加,运费飞涨,粮食供给士兵的问题,缺乏原材料和设备,意大利以高税收来维持战争。1917年,法国、英国和美国表示愿意派军队到意大利帮助抵御同盟国,但遭意大利政府拒绝。
1917年,俄国因俄国革命退出战争。东方战线战争结束,更多的匈牙利和德国军队正面对抗意大利。意大利内部异议反战日益增加,经济恶劣加上为了维持战争经费,政府使用大量农村地区的收入,使农民无法维生,可供农业工作已经从480万降到220万。左翼妇女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领导发起抗议行动,要求结束战争。在米兰,示威者抗议,最终意大利军队被迫进入米兰,用坦克和机枪面镇压,镇压造成近五十人死亡,其中包括三个意大利士兵,超过800人被捕。 随着奥匈帝国战斗结束,并于1918年11月11日对意大利下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墨索里尼曾反对征兵制,抗议意大利占领利比亚。随着时间的过去,他只是呼吁革命,不提阶级斗争。在战争期间,墨索里尼曾在意大利军队,并在一次战争中受伤。尽管他声称已在战斗中受伤,他受伤原因仍广泛被认为是手榴弹意外爆炸而受伤。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利用工人罢工,并宣布了他要求向意大利政府给予法西斯政治权力,否则就会发动军事政变。由于政府没有立即作出反应,法西斯支持者向罗马进军,自称是法西斯打算恢复意大利法律和秩序。法西斯的领导下,墨索里尼被命名为意大利总理。
1922年10月28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命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总理,让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追求自己的政治野心,只要他们支持君主制和利益。墨索里尼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政治领导人,成为39岁意大利总理。 极权社会 法西斯主义的文化与社会里,只有法西斯将被视为“真正的意大利”,谁没有宣誓效忠法西斯就会被放逐,不能获得就业。法西斯政权宣传手法,是在新闻片,广播,电影中故意赞同法西斯主义。1926年通过法案,要求电影院要播放宣传新闻片。墨索里尼借罗马天主教稳定政权,纵然他之前反对教会。 警察国家 出于安全的制度,完整的国家权力,墨索里尼于1923年成立志愿民兵,他们通常穿黑色的制服。墨索里尼主张打击有组织犯罪,特别是在西西里黑手党和意大利南部其他地区,法西斯在这些地方有很大的权力,这些权力使他能够起诉黑手党,迫使许多黑手党逃往国外(例如美国)或被捕监禁。 国家主义 国家主义(Statism)是一种提倡以国家力量达至经济或社会目标的意识形态。由于国家意识的凝聚,使一国认为其国力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并且将主要重心放在宣扬自身文化及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其他国家或超国家组织的文化与利益。如果是指一人对国家的热爱以及为国家利益所付出的奉献,则称为“爱国主义”。经济国家主义,鼓吹国家在经济运行中占有主要和指挥地位,其方式包括通过国有企业或其他政府机构直接参与,或通过经济计划间接实现。
国家主义的两个高潮是采行中央计划的法西斯主义,(纳粹德国)和共产主义(原苏联),但在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从二战结束至原苏联解体,许多西欧国家采用了混合经济体制(10—45%的公有制)。在新加坡,6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于政府相关企业。 1923年,意大利士兵占领了希腊科孚岛的一部分,最终接管希腊。在1936年在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权做出了最重要的战前军事干预。意大利支持佛朗哥领导的运动。意大利派出飞机,武器,总兵力超过 60000人援助西班牙民族主义者。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速战速决后占领阿尔巴尼亚。
当德国于1933年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取得权力,墨索里尼说:“这次胜利,希特勒就是我们的胜利”。虽然纳粹不赞成墨索里尼和法西斯意大利,但希特勒早就崇拜墨索里尼的口才和能力。继占领埃塞俄比亚,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企图改善各自国家的关系,但在私人,个人和政治紧张局势仍然存在。这两个意识形态有显着的相似之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1934年6月第一次见面,商讨奥地利的独立危机问题。私下,墨索里尼说希特勒只是“一个愚蠢的小猴子”。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开始入侵波兰,墨索里尼于9月24日公开宣布,意大利有权选择进入战争或保持中立,这将导致国家失去其国家的尊严。墨索里尼告诉他的女婿,他嫉妒希特勒的成就,并希望希特勒的实力将会减慢盟军反攻。在制定战争计划,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决定吞并大部分非洲和中东,以纳入其殖民地,但军队司令曾警告说,意大利缺少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提供以进行长期战争,并警告墨索里尼 “这是自杀”最终,墨索里尼采取了建议,在一定程度上,等待着德国入侵法国,然后才决定参与战争。由于德国以闪电战打败法国,意大利对法国宣战。1940年,英国皇家海军突然向意大利发动空袭,结果削弱了意大利的主要战舰。但对意大利没有造成严重损害。1941年12月,意大利潜水员放置了炸弹成功击沉两列英国战舰。 1942年,意大利海军严重打击英国护航编队的行动,令英国海军多列船只沉没。随着时间的过去,盟军海军开始反攻,并把意大利的优势夺去。
到了1943年,已经失去意大利政府及民众支持的墨索里尼,对于世界来说,墨索里尼被看作他的国家没有能力和缺乏训练的军队在战斗中失败。尴尬的墨索里尼被国王夺去权力。法西斯成员投票以废除墨索里尼作为党的领袖。几天后,即1943年7月26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正式取消墨索里尼总理职位,墨索里尼被立即逮捕。意大利签署了停战协议,然后与同盟国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
希特勒在得知墨索里尼被罢免后,立即派遣隆美尔率领德军进入意大利北部,与已经在意大利的阿尔贝特·凯塞林部队对意大利军队强行缴械。9月3日,意大利王国向盟军秘密投降,当日,英国将领蒙哥马利率军渡过墨西拿海峡,在意大利本土登陆。9月8日,意大利和盟军停战。9月10日,隆美尔攻占意大利首都罗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大利全境。9月13日,希特勒派遣奥托·斯科尔兹内率领伞兵突击队奇袭墨索里尼的关押地,用滑翔机将其救出。9月23日,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小城萨罗宣布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自任领袖兼外长,同南部的意大利王国政府分庭抗礼。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被迫同德国签订协议,割让南蒂罗尔和的里雅斯特,并同意德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占领威尼斯。1944年1月11日,墨索里尼在维罗纳枪决了齐亚诺以及其他曾投票反对他的法西斯党领导,这使得他进一步丧失支持,在此之后,他几乎完全依靠德军。 6月4日,盟军占领罗马,此后,由于准备登陆诺曼底,盟军在意大利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使得墨索里尼的政府得以苟延残喘。在此期间,墨索里尼政权在北意大利大肆屠掠,据战后统计,在此期间内,超过72000人遭到屠杀,约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犹太人被送入集中营,一大批妇女和男孩被强奸或鸡奸。疯狂的统治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游击队纷纷建立。1945年4月,盟军在意大利战场发动大规模攻势。4月23日,盟军进抵波河,俘虏3万名德军,墨索里尼的统治瓦解,共和国政府宣告解散,领导纷纷逃亡。4月26日,盟军占领维罗纳,4月27日,又占领热那亚。4月28日,墨索里尼夫妇在科莫湖畔被游击队抓获并枪决,尸体随即被运回米兰示众。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儿子翁贝托二世于1946年被迫退位,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举行的公民投票后正式成为现时的意大利共和国。
‘叁’ 二战意大利真的很没用吗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大多数军迷对其的印象就是猪队友,而且还伴随着各种层出不穷的讽刺段子,甚至有人还称意大利为意呆利。总的来说,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确实平平,但背后一定有它必然或者深层次的原因。那么,真实的意大利军队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939年5月,意大利与纳粹德国缔结《钢铁盟约》,宣布结盟;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对法、英宣战;1940年9月27日,日本与德意结盟,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但实际上,此时的意大利完全没做好战争准备,所有的军事准备工作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
墨索里尼之所以这么匆忙的参战,主要是看到德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为了使意大利以胜利者的身份坐在谈判桌前,我不惜牺牲几千条生命。所以,墨索里尼力排众议,不顾一切的将意大利绑上了纳粹战车。
意大利是个纸老虎
意大利参战时,纸面上的战斗力简直爆表:陆军拥有74个师,空军拥有3296架飞机,海军拥有151艘水面舰艇,包括6艘战列舰,另有115艘潜艇。瞧瞧这数据,一般人还真不敢招惹,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第一,意大利的陆军师都是两团制,其他国家普遍是三团制,这就意味着74个师的兵力,跟其他国家50个师的兵力差不多。步兵师拥有的机动车辆凤毛麟角,行军打仗只能靠驴马,炮兵的数量和质量更远不如对手。如此一来,意大利一个军的战斗力,勉强抵得上盟军一个整装师。
至于意大利的装甲部队,那就更弱了。主力部队装备的都是L3型超轻型坦克,全重只有3.4吨,在欧洲战场上属于迷你坦克。而且这种坦克上面只有2挺机枪,没有炮塔,故障率也很高。我国在抗战早期,曾向意大利购买过这种坦克,因为其装甲太薄,伤亡很重。
第二,意大利的空军飞机数量不少,但只有2/3的数量可以使用,而且大部分都是过时的双翼机。符合现代战机标准的只有166架,比如MC-200和菲亚特G50战机。要命的是,这些现代战机也存在着速度慢、火力弱,没有无线电等诸多缺陷,根本不是盟军飞机的对手。意大利空军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就只有SM79型轰炸机。(下图:MC-200战斗机)
第三,战列舰是二战时期的海战利器,意大利虽然有6艘,但大部分都是旧舰改造,战斗力大打折扣。清澈透明的地中海,不利于意大利潜艇的隐蔽;缺乏航母和雷达,更是意大利海军的命门所在。
第四,海军、空军矛盾重重。墨索里尼将意大利军队的所有飞机,包括舰载飞机,都划归给了空军,引起海军的极大不满,同时造成了指挥复杂化。如此一来,海军、空军协同作战就成了一纸空文,甚至频繁发生误击事件。意大利空军元帅伊塔诺·巴尔博,就是被自家海军高炮击落丧命的,这大概是意大利海军在二战中最辉煌的战绩了。(下图:伊塔诺·巴尔博)
贫穷帝国主义,遇上不靠谱的墨索里尼
军事实力差距的背后,实际上整体国力的差距。意大利是个资源进口国,煤、石油、橡胶、战略金属等物资都需要进口,经济实力和工业能力都比不上其他主要参战国。所以,列宁曾嘲讽意大利是贫穷帝国主义。
墨索里尼上台之后,意大利的军事实力虽然大增,一度接近法国的水平。但是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的战争中,意大利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严重迟滞了意军的装备更新和战争准备。
最致命的是,这两场战争的胜利,让墨索里尼高估了军队的实力,并做出错误的推断。比如,通过这两场战争,意大利军队固执的认为,双翼机的机动性要强于单翼机,因此加大研发双翼机的力度,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资源。当意大利空军与盟军作战后,他们才发现菲亚特CR42型双翼机,根本不是喷火式战斗机的对手。
意大利的军队高层贪腐盛行,许多高级将领与军工企业勾结,以次从好从中牟利。军事指挥官守旧呆板,作战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宁肯要步兵和驴子,也不肯要坦克。
更讽刺的是,意大利的主要作战对手是英国,但它的作战计划都是针对法国、南斯拉夫甚至德国的,压根没有针对英国的作战计划。而意大利的海军,更是以英国皇家海军为模板建立的,很多技术和战术都来自于英国。可以说,意大利海军上下,实际上都不愿与英军作战。
意大利真的是猪队友?
在轴心国集团中,意大利的战绩确实不如德国、日本那么亮眼,但也绝非网络流传的那么不堪。
在东非战役中,意大利虽有规模庞大的军队,可大多数都是招募来的土着军队,能打的只有2个正规师。更重要的是,意大利的军队被英法殖民地三面包围,另一面就是印度洋。处在包围之中的意大利军队,在无法获得补给的情况下,仍旧给英军造成巨大杀伤,让英军感叹他们的顽强甚至超过了德国伞兵。
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意大利空军王牌马里奥·维森蒂尼,驾驶着双翼战机击落了17架敌机,成为二战头号双翼机王牌;吉列特率领骑兵与英军打起游击战,并多次上演骑兵击毁坦克的场景;托里切利号潜艇在负伤的情况下以一敌四,竟然击沉一艘、重创一艘英国军舰,最后选择自沉。虽然意大利在东非以失败告终,但从他们的表现来看,绝对称得上是顽强英勇,而非不堪一击的猪队友。
至于意大利海军,更是让英国头痛的存在,除了隔绝英国海上交通线之外,意大利海军不仅保卫着本土与北非、巴尔干之间的运输线,还守卫着德国的燃油运输线。在大西洋上,意大利每艘潜艇平均击沉2.8万吨盟军商船,德军潜艇仅为1.64万吨。(CR42双机编队,马里奥·维森蒂尼的座机)
隆美尔手下尽责的龙套
在北非战场上,最有名的将领当属隆美尔,他的装甲师让盟军吃足了苦头。但是要注意一点,隆美尔手中能用的兵力最多一个军,他在进行机动作战时,必须有人负责佯攻吸引注意,侧翼同样需要掩护;追击敌人时,必须有人肃清战场残敌,撤退时又需要有人殿后;补给线和运输线,更加需要有足够的兵力进行保护。
隆美尔手下兵力不足,而且来无影去无踪,根本干不了这些活。所以,脏活、累活都成了意大利军队的任务。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面对压倒性优势的英军,意大利军队进行了史诗般的战斗,阿利埃特、里特瑞奥装甲师,以及特利埃斯特摩托化师战斗至最后一人,最终为隆美尔逃脱赢得了时间。
在北非战场上,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意大利军队始终尽责的当一名龙套,掌声与喝彩全给了隆美尔。但意大利军队的表现,证明了他们依然是值得尊敬的敌人。之所以现在声名狼藉,是源于盟国为了鼓舞士气而进行的夸张宣传,后来以讹传讹,网络段子也层出不穷,意大利也就彻底洗不清了。
但是,意大利在二战结束前来了个神操作,对轴心国反戈一击,站到了同盟国这一边。这不仅让意大利避免了战后被军事占领,还成了北约创始国之一。总之还是那句话,意大利虽然战绩不咋地,但战斗力绝非那么菜!
‘肆’ 玛莎拉蒂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玛莎拉蒂,是由意大利国家生产。
1914年12月1日成立于博洛尼亚,是一家意大利豪华汽车制造商,公司总部现设于摩德纳,品牌的标志为一支三叉戟。玛莎拉蒂曾经是法拉利的一部分,现为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直接拥有。
玛莎拉蒂来源于意大利王国时期的铁路工人鲁道夫·玛莎拉蒂、卡罗莱纳·罗西和他们的七个孩子。公司于1925年更名为Societa Anonima Officine Alfieri Maserati公司,同时公司开始使用三叉戟作为公司标识,标识取材于海神尼普顿雕像。
1926年第一辆纯粹的玛莎拉蒂车Tipo 26出厂,也是第一辆带有三叉戟标志的赛车。同年4月25日参加了Targa Florio比赛并获得同级别赛车的第一名。1929年,在克雷莫纳首次参加意大利Grand Prix大赛就表现出色,以246.069公里的时速创造了世界C级时速记录。
1968年,雪铁龙买断奥斯家族的全部股份,而阿道夫·奥斯仍然担任公司的名誉董事长。1993年,菲亚特汽车公司购买了玛莎拉蒂的全部股份,这堪称是玛莎拉蒂的转折点。1997年7月,菲亚特将玛莎拉蒂售予了法拉利。直至2005年初,法拉利将玛莎拉蒂所有权转让给菲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