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意大利都干了什么
二战期间,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主要进行了以下行动:
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进攻:
参与对法国和低地国家的入侵:
战争后期的政治局势变化与转投盟军:
综上所述,意大利在二战期间的表现复杂多变,从初期的积极参与轴心国行动到后期的政治局势变化及转投盟军,都反映了其战争历程的曲折性。
⑵ 二战时意大利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
意大利王国,在19世纪兴起的欧洲列强中是后来者。工业力量薄弱,军事力量自然也不强,但在侵略野心的驱使下,竟也参加掠夺非洲的竞赛。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意大利便把目光转向非洲的扩张。16年后,马萨瓦被占领,于是厄立特里亚便正式成为意属领土。意属索马里殖民地及其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也慢慢地发展起来。介于这两处早期殖民地之间的是古老的埃塞俄比亚王国。随着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克里斯皮首相力主向这个古老的王国进军,希望借此使意大利在欧洲事务中获得大国的地位。1896年,意大利在阿杜瓦遭到惨败,当时侵略阿比西尼亚的意军全部被歼。这次失败促成了他的垮台,中断了意大利在非洲的冒险行动。
随着意大利新兴工业的发展,实力逐步增强,1911年,意大利侵略军又以咄咄逼人的气势,跨海到的黎波里,开始进行征服活动,震惊了当时平静的世界。法国和英国亟须争取意大利来抵制日益加剧的德国威胁,就让意大利得以在北非海岸建立一处脆弱的根据地。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站在战胜国一边,这一事实追认了它对的黎波里和音兰尼加的占有权,使它又开始重温罗马帝国的旧梦,不久它便把这片地方更名为利比亚。
意大利法西斯攫取政权之后,更加野心勃勃,墨索里尼决心要当今日的恺撒,称霸非洲。于是,一个更加疯狂、野蛮的侵略扩张活动在非洲展开了。北非的广大土地被置于格拉齐亚尼将军军事统治的严刑峻法之下。人民备受剥削,起义遭到残酷的镇压,炮台、碉堡林立,铁路、公路、飞机场遍布地中海沿岸。意大利付出所有这些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是为了实现罗马帝国的旧梦。在法西斯狂徒的煽动之下,举国潜伏着为在阿杜瓦的败北和耻辱报仇雪恨的情绪。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墨索里尼以骄横恣肆、不顾一切的态度,挫败了英国通过国际联盟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畏首畏尾和三心二意的抵抗,把一个拥有50多个国家的国际组织的权威踩于脚下,终于在1936年用武力征服了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阿比西尼亚。
就在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就在那希特勒到处侵略而接连获得””胜利””的时候,特别在那阴云密布的1940年6月,当英国在法西斯心目中似乎即将崩溃、而法国则几乎一蹶不振的时候,墨索里尼乘机大肆扩张他在非洲的帝国。利比亚、厄立特里亚、阿比西尼亚和索马里已构成了一片广大的领土。意大利人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在这片所谓””荒凉的贫困的””土地上,横征暴敛,强迫人民交租交税。有将近25万意大利殖民者,在40万以上的意大利和土着军队的保护下放手经营,法西斯殖民者在这片土地上发财致富了,他们办起了庄园,盖起了别墅,兴建了工厂,””不毛之地””开始””繁荣””起来了。他们在红海与地中海的各处港口都已设防。如果英国崩溃,那么,埃及、英属索马里和英属东非就会并入意大利现有的属地,那就果真会形成以意大利为宗主国的一片辽阔的土地。像这样大的帝国,自从恺撒以来,还没有出现过。正如墨索里尼说的:””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啊!””
⑶ 二战 意大利 一问
若将二次大战分为欧、亚、非三大洲的战区,二次大战的欧洲部份可说是由德国挑起,亚洲部份则由日本挑起,而二次大战之所以蔓延至非洲,是因为意大利在非洲挑起战争。意大利也使纳粹德国的魔爪伸展入巴尔干半岛及北非。意大利一早与德国结盟,但在二次大战最初大半年仍处于中立,直至1940年6月,当时纳粹德国已攻陷法国首都巴黎,法国迁都南部的波尔多时,意大利就乘人之危向英法宣战,并出兵攻打法国南部,法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只好向德国投降。法国投降后,大部份领土被德国直接或横接控制,意大利只取得法国东南部接近意大利边境的少许土地。 但意大利的目标却不是法国,而是希腊及非洲。 首先要了解一下意大利在二次大战前在非洲及东地中海的殖民地位置。 意大利在1880年代首先在东非洲红海沿岸的厄勒特里亚以及索马里建立殖民地,但1896年意大利打算攻占位于两地之间的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被阿军所打败。另一块殖民地则是位于埃及西面,北非的利比亚,是意大利在1911年从土耳其手上夺取的。 至1935年,由墨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意大利再次出兵阿比西尼亚,当时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不但对阿比西尼亚的求救表现冷漠,而且秘密与意大利定下协议,默许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军事行动,结果意大利于1936年4月完全告并阿比西尼亚,而阿比西尼亚与厄勒特里亚、索马里两个意大利殖民地并在一起,成为一个领土广阔的意属东非。 至于在东欧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在二十年代开始控制阿尔巴尼亚,最后在1939年将之并吞。阿尔巴尼亚并入意大利后,意大利开始指她当成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跳板,下一个目标是接壤阿尔巴尼亚的希腊。 意大利参战后,首先在1940年8月向被意属东非包围,只在万多名英军驻守的英属索马里下手,英军当然被击败而放弃索马里,墨索里尼受索马里胜利的 *** ,于1940年9月下令从利比亚向东攻击埃及,又计划从意属东非派兵北上攻打埃及南面的苏丹,欲在两面夹击下一举攻下埃及及苏伊士运河。在10月命在阿尔巴尼亚的军队攻打希腊,意图一举占领希腊及埃及,控制东地中海。 意军攻打埃及时,英军故意后撤以换取更多时间预备反攻,而意军也因补给不足而暂缓进攻,于是英意两军在撒哈拉沙漠隔着130公里对峙,但后来英军于1940年12月反攻,迅速地越过沙漠攻击意军,意军败走,英军攻入利比亚境内,攻占利比亚东部重镇托卜鲁克,之后英军乘胜追击,攻占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并俘虏十三万多意军。 至于希腊的战线,意大利本以为可轻易攻下希腊,但怎料希腊军队的战斗力及决心远超意军想象,他们不但击退入侵的意军,而且在1940年11月开始反攻,至次年2月希腊军已深入阿尔巴尼亚境内30英里,并造成意军伤亡十二万。 与此同时,英军从苏丹及印度抽调士兵攻击意属东非,英军分别从苏丹攻入阿比西尼亚北部,并从海路在索马里沿海地区登陆反攻,意军兵败如山倒,至1941年5月整个意属东非已落入英军手中。 面对连场败仗,意大利向德国求援,德国也担心意大利战败会成为德国南方的缺口,故在1941年开始介入南欧及非洲战事,德国迅速攻占南斯拉夫及希腊,令德国势力南下至地中海,在北非方面,德国不但派遣军队到北非支援意大利,也于1941年3月派遣隆美尔担任轴心国在北非的总司令,隆美尔一开始就击退英军的进攻,故被称为‘沙漠之狐’。但隆美尔及德国部队的加入,以标志着意大利部队在非洲战争中沦为配角。 由于隆美尔的战术得宜,轴心国在北非很快转危为安,也收复利比亚东部昔兰尼加等的失地,在1942年8月,希特勒下令隆美尔攻打埃及,以攻取大英帝国命脉苏伊士运河以至中东油田,以解决德国燃料及战争物资不足的危机,德国在北非战争中首次由防守转作侵略,但最后因隆美尔部队后援不足而被英军打败。1943年初,盟军在北非阿尔及利亚及摩洛哥成功登陆,与埃及的英军东西两面夹击隆美尔部队,隆美尔明白盟军想借北非作跳板进攻南欧,故坚守与欧洲大陆最接近的突尼斯,但最终在1943年5月战败,轴心国军队撤出非洲。 2010-10-05 00:08:12 补充: 盟军控制突尼斯后,准备攻打与突尼斯只有一海之隔的意大利西西里岛,成为盟军反攻西欧的第一条战争。英相邱吉尔认为意大利军力较弱,是轴心国的‘软腹’,故在1943年时他仍认为全力攻击意大利比强行在被纳粹德国占据的法国反攻更有效。1943年夏天,盟军已在北非各港口集结大量兵力,由美将艾森豪威尔为地中海盟军总司令,作战代号为‘爱斯基摩人’。 2010-10-05 00:13:06 补充: 1943年7月9日,盟军从突尼斯出发强攻西西里岛,当时西西里岛主要是由意军防守。盟军在登陆前大举空袭西西里,完全取得海空控制权,驻守西西里岛的意军本身士气低落,而且都是当地人,恐怕激烈的战争会破坏他们家乡,所以都很快向盟军投降,有些驻防海岸的意军甚至一枪不发就向盟军投降,或四散逃走。 2010-10-05 18:08:06 补充: 7月23日,西西里首府巴勒莫被美军攻占,之后美军继续向西西里岛东北部接近意大利本土的方向进攻,当地的德军及意军抵抗较激烈,但盟军仍能于8月17日攻占西西里岛东北角与意大利半岛只有一海峡之隔的城市墨西拿,盟军攻占整个西西里。 2010-10-05 18:10:23 补充: 盟军于1943年9月3日强渡分隔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半岛的墨西拿海峡,攻占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塔兰托,就在这时,意大利 *** 向盟军投降。原来盟军攻占西西里后,意大利已打算投降,国王于7月25日逮捕了墨索里尼,直至9月中正式与盟军签署停火协议。但意大利投降不等于意大利战役结束,在意大利的德军在意大利投降后迅速占领整个意大利的中部及北部,包括首都罗马,盟军仍要在意大利与德军火并,意大利之役廷续至1944年。 2010-10-05 18:10:58 补充: 1944年1月,盟军强攻意大利中部的港口城市安齐奥,与德军进行近四个月攻防战,盟军一度攻入安齐奥,却被德军围困,结果于1944年5月底盟军成功突围,击渍德军,盟军乘胜进攻罗马,并于1944年6月4日攻下罗马,盟军攻下罗马的消息,对两日后进行的诺曼第登陆战无疑打了支强心针。 2010-10-05 18:11:10 补充: 盟军攻下罗马后,诺曼地登陆战成功,之后在意盟军一路北上,8月11日盟军攻占佛罗伦斯,9月18日攻破德军在意大利北部的哥特防线。在此之前,纳粹德国救出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成立傀儡政权,但北部的反法西斯的意大利人组织反纳粹游击队,对抗德军。至1945年4月16日,盟军在意大利北部发动总攻击,结果清除德军在意大利最后残余,结束意大利之战。 2010-10-05 18:11:43 补充: 请转看意见栏!
参考: 王书君:二次大战风云录
⑷ 二战时轴心国为什么要进攻北非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想要重现罗马帝国的辉煌,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所以发动了一系列对北非的进攻,成功入侵埃塞俄比亚后,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这与英法在北非的利益造成了冲突。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在英法(主要是英国,因为法国很快被德国闪电战击溃)的战争中处处处于劣势。北非的困境牵制了墨索里尼的主要军事力量,并且造成国内民众对政府不满,有可能使墨索里尼倒台,所以隆美尔率领德国的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协助对盟军的作战,才使得意大利的环境好转。同时威胁埃及苏伊士运河——连接英国远东殖民地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