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绯红之王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绯红之王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5-07-23 09:16:28

1. 地中海中的柯西嘉岛是哪个国家的领土

法国的科西嘉岛是世界着名的旅游胜地,它是继西西里岛、撒丁岛、塞浦路斯岛之后的地中海第四大岛。位于法国大陆东南100英里,南隔宽不到10英里的博尼法乔海峡,与意大利撒丁岛相望。面积8679.8平方公里,岛上居住着25万居民。1976年科西嘉岛被分划为两个省:南科西嘉省和上科西嘉省,前者的首府是阿雅克修,后者首府是巴斯蒂亚。

该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公元前259年曾被罗马人占领。13—15世纪,比萨、热那亚、阿拉贡等城邦先后夺取该岛的控制权。1769年科西嘉岛并入法国版图。
科西嘉岛是个多山的岛屿,1/2以上面积在海拨396米以上,海拨1980米以上山峰有20座,最高点钦托峰海拨2710米。山体为花岗岩结构,岩体呈绯红、玫瑰和绛红色。岛上气候属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5.5℃,阿雅克修平均气温为21.2℃。冬季温和,夏不酷热。山地从12—4月积雪。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岛20%。岛上水资源丰富,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主要出口产品有奶酪、葡萄酒等。
科西嘉岛的名称出自一个典故:特洛伊王子科尔与提洛王后的孙女西嘉相爱,用意大利语拼读双方名字就是“科西嘉”。
科西嘉岛是拿破仑·波拿巴的故乡。整个阿雅克修城都有他留下的遗迹。现在,拿破仑故居被重点保护着,并开发为岛上着名的阿雅克修·拿破仑博物馆。以拿破仑命名的大街、饭店到处可见。城中的广场上耸立着一组拿破仑及其兄弟们的塑像。
岛沿岸有热那亚人建筑的许多防御要塞。可供参观的有64座。
该岛每到冬季便吸引众多的滑雪爱好者进行速滑比赛。而夜晚乘独木舟游科西嘉河则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项目。

2. JOJO黄金之风:中途离队的福葛,到底是挖坑还是别有意义

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

在JOJO的奇妙冒险动漫系列中,荒木飞吕彦的作品主题都围绕这一句话来塑造形象,推动剧情发展。

3. 科西嘉岛

科西嘉名字的由来:
科西嘉岛的名称出自一个典故:特洛伊王子科尔与提洛王后的孙女西嘉相爱,用意大利语拼读双方名字就是“科西嘉”。
科西嘉岛的概况
科西嘉岛是地中海第四大岛。位于法兰西共和国大陆东南,南隔博尼法乔海峡与意大利撒丁岛相望。岛长 185公里,最宽85公里,面积8,680平方公里。人口23万(1982)。山地为主,1/2以上面积在海拔396米以上,海拔1980米以上山峰有20座,最高点钦托峰海拔2710米。山体为花岗岩结构,岩体呈绯红、玫瑰和绛红色。岛上气候属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5.5℃,阿雅克修平均气温为21.2℃。冬季温和,夏不酷热。山地从12—4月积雪。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岛20%。岛上水资源丰富,多海湾、海岬和小岛。生产谷物、水果和橄榄油。有食品加工、酿酒、养羊和养鱼业。有铜、银、铅等矿产。主要出口产品有奶酪、葡萄酒等。
法国大区及地中海一岛屿,自1976年始,包括法国上科西嘉和南科西嘉两省。
科西嘉是仅次于西西里岛、萨丁尼亚岛和塞浦路斯岛的地中海第四大岛。该岛距离法国大陆南部170公里(105哩),离义大利西北部90公里(56哩),隔宽11公里(7哩)的博尼法乔(Bonifacio)海峡与义大利的萨丁尼亚岛相望。面积8,680平方公里(3,352平方哩)。
当地发现的许多石桌状墓碑、糙石巨柱及其他巨大石碑至今尚存。这些遗物证明,至少在西元前3000年此地已有人居住。科西嘉约于前560年始见于史载;当时希腊人从小亚细亚的福西亚(Phocaea)过来,在岛的东海岸筑造阿拉利亚(Alalia)镇。其后在前3世纪初,迦太基人统治该岛,直至前259∼前163年经多次战役全岛被罗马人占领为止。科西嘉与萨丁尼亚合为罗马帝国一行省后,经济开始繁荣。罗马人将其语言传入科西嘉,成为现代科西嘉方言的基础。
科西嘉岛的自然地理:
科西嘉地形多山,约2/3地区为古结晶岩构成,以西北到东南为轴线将该岛分为两部分。岛上群峰竞立,海拔超过2,000公尺(6,500呎)的有20座。钦托山(Mount Cinto)高达2,710公尺(8,890呎)。山形处处奇拔险峻,其花岗岩体彩色斑斓。山西侧各山峰以相同的急斜坡下落,在海岸上形成陡峭的海湾,上有高耸的悬崖和地岬。山脉东侧是断裂的急斜面,下面连接大片冲积平原,平原边缘是布满环礁湖的海岸。岛东北是一座不相连的山峰,不如上述山脉壮观,山高近1,765公尺(5,790呎)。
东西两面流域都有季节性的湍急河流。这些河流起源于多山的中部,在上游流经极为巉岩的峡谷然后直泻而下。岛上重要河流有戈洛(Golo)、塔维尼亚诺(Tavignano)、利亚莫内(Liamone)、格拉诺夫(Granove)、塔罗瓦(Tarova)和普罗菲亚诺(Profiano)。全岛为地中海气候,年均温为15.5℃(60℉),冬季平均温度为10.5℃(51℉),海拔较高地区气温稍低;南部海岸城市阿雅克肖夏季平均温度为21℃(70℉)。岛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平均880公厘(35吋),地势高地区略多。
科西嘉盛产蔬菜。大部分地面有矮灌木丛覆盖,其中有芳香类灌木及南部地区杂有的圣栎和栓皮槠。灌木丛花香四溢,香气漂至海上,为科西嘉赢得“香岛”的美名。在海拔稍高地区生长栗树林,更高处主要生长科西嘉冷杉(Pinus corsicanus)。全岛森林覆盖率为总面积的1/5。
科西嘉岛的历史:
公元前259年曾被罗马人占领。13—15世纪,比萨、热那亚、阿拉贡等城邦先后夺取该岛的控制权。1769年科西嘉岛被强行并入法国版图。1976年科西嘉岛被分划为两个省:南科西嘉省和上科西嘉省,前者的首府是阿雅克修,后者首府是巴斯蒂亚。
450∼1050年间,该岛屡遭汪达尔人、伦巴底人和阿拉伯人入侵并被部分占领;其时岛上城镇受到破坏,居民被驱逐至内陆,沿海农田因而被弃置。从6世纪中期始,拜占庭帝国名义上为科西嘉的宗主国;8世纪中叶以后,又接受教宗(教皇)有名无实的统治。
1077年,比萨主教受教宗委托管理科西嘉,其后200年间,按照比萨人的指示在科西嘉筑造起300多座教堂。于是在1284年前,科西嘉成为比萨与热那亚必争之地,1297∼1434年间又成为热那亚与亚拉冈争夺的目标。在1434∼1453年间,热那亚人与科西嘉本地封建贵族之间的激烈斗争使居民大批死亡,其后热那亚人重申其统治权。1553∼1559年,法国曾短期占领该岛;由科尔索(Sampiero Corso)领导的民族主义起义于1567年结束,仍然受热那亚人统治直至1729年。在科西嘉历史上,热那亚人的统治虽非最酷烈者,但其行政管理之腐败却是臭名昭着,因而促使科西嘉人经常采用私下仇杀作为报复手段。
1729年发生了反对热那亚人的叛乱,其后一个阶段该岛局势动汤不安,1755年因民族主义领袖保利(Pasquale Paoli)建立科西嘉共和国之举而达到高潮。此时热那亚人只能控制沿海少数几个城镇,保利遂将科西嘉其他地区组织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并制订一部相当自由的宪法。1755∼1769年,14年的统治期间,保利领导科西嘉人大力重建、革新,抑制仇杀活动,成立一所大学和印刷厂,建立一支科西嘉的海军。然而在1768年,被挫败的热那亚人将他们在科西嘉的权力卖给法国人,法军大举入侵该岛,几周之后,保利逃亡至英国。拿破仑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Ajaccio)。同年科西嘉并入法国为一行省。自此之后,除1794∼1796年为英国占领以及1942∼1943年为德、义短暂占领之外,该岛一直为法国一省。

4.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作品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但丁· 阿利吉耶利(意大利文: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生平
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于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诗中的说法“生在双子座下”,应该是 5月下旬或 6月上旬。5 岁时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母为他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但丁的生平记录很少,但写作的人很多,有许多并不可靠,他可能并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也有人说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书),从许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师那里学习不少东西,包括拉丁语、普罗旺斯语和音乐,年轻时可能做过骑士,参加过几次战争,33岁时就已经结婚,他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只有4个(3男1女)存活。 但他真正爱的是一个 8岁的小女孩,姓名是贝蕾雅妮彩。 佛罗伦萨但丁博物馆门外的但丁雕像..当时佛罗伦萨政界分为两派,一派是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齐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盖尔非派,1266年后,由于教皇势力强盛,盖尔非派取得胜利,将齐伯林派放逐。盖尔非派掌权后1294年当选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罗伦萨,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独立,不愿意受制于教皇,分化成“白党”,另一部分没落户,希望借助教皇的势力翻身,成为“黑党”。两派重新争斗,但丁的家族原来属于盖尔非派,但丁热烈主张独立自由,因此成为白党的中坚,并被选为最高权利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国国王的兄弟瓦鲁瓦的卡罗(Carlo di Valois)去佛罗伦萨“调节和平”,白党怀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为团长的代表团去说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没有结果,果然卡罗到佛罗伦萨后立即组织黑党屠杀反对派,控制佛罗伦萨,并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罗伦萨士兵都可以处决烧死他,从此但丁再也没有能回到家乡。 1308年卢森堡的亨利七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预备入侵佛罗伦萨,但丁给他写信,指点需要进攻的地点,因此白党也开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罗伦萨被军人掌权,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罚金,并于头上撒灰,颈下挂刀,游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国。但丁回信说:“这种方法不是我返国的路!要是损害了我但丁的名誉,那么我决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我不向佛罗伦萨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触宝贵的真理吗?可以确定的是,我不愁没有面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时,曾在几个意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记载他曾去过巴黎,他以着作排遣其乡愁,并将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写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对教皇揶揄嘲笑,他将自己一生单相思的恋人,一个叫贝亚德的,25岁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于1321年客死他乡,在意大利东北部腊万纳去世。
轶事
1. 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听差捧给意大利各城邦使节的都是一条条肥大的煎鱼,给但丁的却是很小很小的鱼。 但丁没有表示抗议,也没有吃鱼。他用手把盘子里的小鱼一条条拿起来,凑近自己的耳朵听,好像听见了什么,然后再逐一放回盘子里。 执政官见状,很奇怪,问他在做什么。 但丁大声说道:"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举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遗体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个问这些小鱼,看它们知不知道情况。" 执政官问:"小鱼说些什么?"。 但丁说:"它们对我说,它们都还很幼小,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让我向同桌的大鱼们打听一下。" 执政官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吩咐听差马上给但丁端一条最大的煎鱼来。 2. 但丁年轻的时候,喜欢在他的家乡翡冷翠(佛罗伦萨)的广场上仰天枯坐。尤其是在仲夏之夜,他常常伴着满天的星斗坐到天明。这个孤独的青年诗人有着十分惊人的记忆力。一天晚上,有个陌生人径直向但丁走去,躬下身说道:“久仰您的诗名,知道您是翡冷翠的骄傲。在下承诺回答一个问题,但苦于自己学识浅薄,无法解答,特请先生襄助。我要回答的问题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鸡蛋。”但丁脱口而出说。那人点点头走了。几年之后的某一天,但丁仍然坐在那个广场上仰望星空,还是那个陌生人走上前去,继续数年前的对话:“那么,如何烹调呢?”但丁看了来人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放一点盐。”[1]
着名作品
爱情诗歌《新生》 哲学诗歌《宴会》 抒情诗《诗句集》 长诗《神曲》 拉丁文文章《俗语论》 政论文《王国论》 拉丁文诗歌《牧歌》 但丁的被收集的《书信集》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意大利托斯卡纳方言写作的,对形成现代意大利语言以托斯卡纳方言为基础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除了拉丁语作品外,古代意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语言写作,他的作品对意大利文学语言的形成起了相当大作用,所以也是对文艺复兴运动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编辑本段彼特拉克
佩特拉克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意大利文:Francesco Petrarch,1304年7月20日 - 1374年7月19日)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诗人、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早期资产阶级的艺术和道德观的建立与他是分不开的。
生平
1304年7月20日生于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于阿尔夸。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望族、律师。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父亲逝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游欧洲各国。他还当过神甫,有机会出入教会、宫廷,观察生活,追求知识,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彼特拉克的父亲原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律师,因与黑党领袖不和,于1302年被逐出城,迁居到阿雷佐。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就在这里出生。以后又经过几次搬迁,在1312年他们家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当时的教廷就在那里。因此彼特拉克与教皇等上层分子都有密切联系。这种情况既关系到他的成长,也有助于他以后的人文主义活动。 彼特拉克少年时就喜爱文学、修辞,对古典作品尤其感兴趣,古罗马维吉尔的诗歌、西塞罗的讲演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但他父亲却要他成为一个法学家。因此,从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的蒙得玻利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学习法律。1320年父亲去世,他便放弃了法学,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同年他回到阿维农,担任一个次要的教职。1330—1347年,他一直在红衣主教万尼·科伦那手下任职。 在教会里的工作并不忙,这就使他一面参与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动,一面不倦地学习文学、创作诗歌。作为诗人,彼特拉克的名声很快传开。1340年,巴黎和罗马争相邀请他去接受桂冠。结果他决定去罗马。1341年4月8日,他在罗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 1374年7月19日,彼特拉克在一个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
作品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并且敢于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用新时代的眼光,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位置,诠释古典着作。他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本人的创作,都发生了影响。 彼特拉克用拉丁语写了许多诗歌、散文。这些作品歌颂人的高贵和智慧,宣传人可以追求尘世幸福,享受荣誉的权利,并向中世纪宣扬的神权说和禁欲主义提出挑战。他还认为,人的高贵并不决定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行为。着名的叙事诗《阿非利加》(写作始于1338年或1339年,但未完成)描写古罗马统帅西皮奥战胜汉尼拔的英雄事迹,歌颂罗马的伟大,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这部作品使他在1341年4月8日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 《秘密》 借圣奥古斯丁同诗人的对话,宣传人文主义,诗人热烈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 代表作《歌集》相传为诗人于1327年见到美丽少女萝拉后陆续写下300多首十四行诗和1347年萝拉死后为表达哀思的一些抒情诗的结集,用意大利语写成,主要是爱情诗。彼特拉克跳出旧抒情诗的框框,以丰富多彩的色调,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萝拉的形体之美,刻画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这些诗篇大胆歌颂爱情,表达对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义者蔑视中世纪道德,热爱生活的世界观。彼特拉克的诗音韵优美,结构周密,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歌颂萝拉,传达细微的感情。他使十四行诗这一新诗体艺术上臻于完美。他的抒情诗,特别是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为此把他尊称为诗圣。《歌集》中的长诗《我的意大利》,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谴责意大利的君主们利用外族雇佣军进行内战,让“豺狼与绵羊同居”,善良的人民蒙受灾难。他的其他政治抒情诗还对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彼特拉克的一些诗篇,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反映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者的矛盾。 彼特拉克用拉丁文写过一部历史着作《名人列传》。 彼特拉克的诗很丰富,其中《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和《名人列传》着称于世。
十四行
彼特拉克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把十四行诗推到一个完美的境地,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即“彼特拉克诗体”。这种诗体被后来的乔叟、莎士比亚等着名文学家和诗人所模仿,为欧洲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又被尊为“诗圣”。 《歌集》中还有少量的爱国主义诗篇和政治讽刺诗,其中《我的意大利》最有代表性。当时的意大利由于受到教皇的干涉、外敌的入侵以及各城邦国相互混战,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目睹这种现实,诗人写道: 看吧, 我的祖国, 你所喜爱的我的故乡, 正在为无名原因引起的战争 和那不能抑制的纠纷, 受着多么残酷的 折磨和煎熬! 这血和泪凝成的诗句,饱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情,寄托着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2]
编辑本段薄伽丘
乔万尼 · 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诗人,以故事集《十日谈 乔万尼·薄伽丘
》留名后世。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其与但丁、佩特拉克合称“文学三杰”。
生平
薄伽丘是佛罗伦萨商人凯利诺・薄伽丘和一个法国女人的私生子。关于他的诞生地,缺少确切的资料予以论断。据说他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契塔尔多,一说生于巴黎。幼年时生母去世,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不久,父亲再婚,他在严父和后母的冷酷中度过了童年。 后来,他被父亲送到那波利,在父亲入股的一家商社不情愿地学习经商,毫无收获。父亲又让他改学法律和宗教法规,但无论是商业还是法律,都引不起他的兴趣。他自幼喜爱文学,便开始自学诗学,阅读经典作家的作品。这段生活使他亲身体验到市民和商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他日后写成的《十日谈》中。 在那波利生活期间,薄伽丘有机会出入安杰奥的罗伯特国王的宫廷。在这里,他被压抑的个性和才智得以充分地施展。他同许多人文主义诗人、学者、神学家、法学家广泛交游,并接触到贵族骑士的生活。这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扩大了文化艺术视野,进一步焕发了他对古典文化和文学的兴趣。他在宫廷里又认识了罗伯特的私生女玛丽娅,对她产生了爱情。这一段富于浪漫情调的经历,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日后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可以见出玛丽娅的影子。 1340年冬,薄伽丘父亲的商业活动受到挫折,经济状况恶化,一蹶不振。薄伽丘无法维持原先悠闲自在的生活,便回到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边,反对封建贵族势力。他参加了行会,曾担任管理财务的职务,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托,作为特使去意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执行外交使命。 1350年,薄伽丘和诗人彼特拉克相识。翌年,他受委托去邀请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罗伦萨主持学术讨论。从此,这两位卓越的人文主义者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薄伽丘潜心研究古典文学,成为博学的人文主义者。他翻译了荷马的作品,在搜集、翻译和注释古代典籍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他致力于《神曲》的诠释和讲解,曾主持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讨论。 1373年10月23日,薄伽丘抱病在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讨论会上作了最后一次演讲。第二年,契友彼特拉克的逝世,给他精神上很大的打击。1375年12月21日,薄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
作品
薄伽丘是位才华横溢,勤勉多产的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说、传奇小说蜚声文坛,又擅长写作叙事诗、牧歌、十四行诗,在学术着述上也成就卓着。 传奇小说《菲洛柯洛》是薄伽丘的第一部作品,大约写于1336年左右。它以西班牙宫廷为背景,从中世纪传说中汲取素材,叙述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少妇和一个青年异教徒的爱情故事。他们冲破种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十日谈》中有两则故事就取材于这部作品。《菲洛柯洛》是欧洲较早出现的长篇小说。 叙事长诗《菲洛斯特拉托》(约1338年)和《苔塞伊达》(1340—1341),分别从《特洛伊传奇》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撷取题材,它们赞颂纯洁的爱情、高尚的友谊,展示人世间生活的美和友情的欢乐,在古典的题材中注入了现代的情感。这两部作品开了8行体诗的先河。 牧歌式传奇《亚美托的女神们》(又称《佛罗伦萨女神们的喜剧》,约1341),在形式上仿效但丁的《新生》,用散文连缀三韵句诗歌。薄伽丘借用神话题材,抒写亚美托在爱情的陶冶下,由一个粗野的牧羊青年转变为品格高尚的人,其间穿插了7位女神向亚美托讲述自己的爱情经历。 长诗《爱情的幻影》(1342—1343)受到但丁《神曲》的影响,用三韵句写成,具有隐喻诗的特点。薄伽丘叙述自己一次寓意性的旅行,把歌颂德行和赞美纯洁的爱情结合起来。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是又一部8行体长诗,写女神和牧羊人相爱,得罪了狄安娜女神,遭到惩罚,一对恋人化作两条河流,但最后双双流入阿诺河,又汇集到一起。《菲洛美塔的哀歌》,是仅次于《十日谈》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写于薄伽丘从那波利返回佛罗伦萨之后的1343至1344年间。这部传奇小说描写被恋人抛弃的女子菲娅美塔的遭遇,细致地抒写她的爱和怨、希望和痛苦,翘首盼望恋人归来的心理,堪称欧洲最早的心理小说。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借鉴古希腊古罗马诗歌、神话、传奇,显示了中世纪传统和骑士文学的痕迹,但又摆脱了俗套,充满对人世生活和对幸福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晚年,薄伽丘一心钻研古典文化,埋头着述《异教诸神谱系》(1350—1375)和《但丁传》是两部最重要的作品。前者以丰富的史料叙述神和英雄的起源,展示神话的基础,后者则是意大利研究但丁的最早学术着作之一。薄伽丘在他的理论着述中,批判教会对诗歌的诋毁,提出“诗歌即神学”的观点;他阐述诗歌应当模仿自然,反映生活,强调文学的启迪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求诗人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讲求虚构、想象。薄伽丘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神学的观念,但他的文艺理论为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阅读全文

与绯红之王用意大利语怎么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降落伞多少钱 浏览:497
意大利用什么浏览器好 浏览:457
印尼水深多少米 浏览:480
深圳哪里可以买越南鞋 浏览:73
英国高铁造价多少 浏览:584
英国在缅甸有多少仓库 浏览:517
英国国教是怎么成为国教的 浏览:925
澳白和越南哪个值得购买 浏览:238
移民到意大利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867
中国5g部署多久可以普及 浏览:144
日本觉得中国女星哪个长的最好看 浏览:972
中国联通盒子怎么连接有线 浏览:151
中国培训杂志怎么买 浏览:614
中国诺贝尔奖是什么意思 浏览:196
100万印尼盾换美金多少 浏览:729
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这样 浏览:438
印度护照怎么过境 浏览:728
伊朗将军为什么伊拉克悼念 浏览:211
越南老爷车多少钱 浏览:212
越南女性离婚怎么办理 浏览: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