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只有两个岛屿,为何会被称为英伦三岛
作为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虽然英国的影响力大不如前,然而作为传统的欧洲海洋强国,在国际上还是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意思的事情是,英国本土实际上是由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两个大型岛屿组成,但是在人们的称呼当中,常常出现“英伦三岛”的含义,这又是为何呢?第三个岛屿指的又是谁?其实原因很简单。
有人将其理解为爱尔兰、苏格兰、英格兰三个政治实体,其实很多读者并不知道,“英伦三岛”的概念,国际上并不曾出现,只有我们这么称呼,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一看它的历史。
近代历史上,虽然英国是最早和清朝发生直接冲突的国家,但是这得益于英国的迅猛崛起,在此之前,人们对于英国知之甚少,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奉英王乔治三世的命令出使中国,结果干隆和大臣们讨论了很久,知道了教士们常说的法兰西和意大利,都没有听说过英国这个国家。
不过明末的时候,“英伦三岛”的称呼就已经在中国出现的,天启年间,意大利的耶稣会教士艾诺略在中国编写了《职方外纪》,介绍欧洲的风土人情。
其中有一段话就这么写到:“欧逻巴西海迤北一带至冰海海岛极大者曰谙厄利亚曰意而兰大其外小岛不下千百......谙厄利亚气候融和地方广大分为三道共学二所共三十院”。因此有历史学者认为,很有可能明朝人,将“三道”误认为“三岛”进行理解,而此时的英国,也划分成为了英格兰、威尔士、康沃尔三个行政区,因此其他过来的传教士佐证了关于“三道”的说法。
而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清朝水师提督陈伦炯描写外国风土人情、洋面港道的《海国见闻录》中《大西洋记》一篇提到了英国:“英机黎一国,悬三岛于吝因(丹麦),黄祁(指德国),荷兰,佛兰西(指法国)四国之外海......”不过陈伦炯在书中的附图也只画有两岛。
最终《海国见闻录》被官方的《四库全书》所收录,由此“英伦三岛”的说法也算是获得了清廷官方的承认。
到了后来,虽然随着对英国的深入了解,人们都知道,英国实际上只有两个岛屿,但是也都将错就错的将其称呼为三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