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热那亚是哪国
热那亚是意大利的城市。
热那亚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利古里亚海热那亚湾北岸,是利古里亚大区和同名省热那亚省的首府。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曾是热那亚共和国的首都,也是着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小提琴大师尼科罗·帕格尼尼的故乡。热那亚不仅是意大利的第一大港,也是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其港口地位和经济影响力使得热那亚成为意大利乃至欧洲的重要城市。
此外,热那亚还是意大利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例如,热那亚水族馆、热那亚旧港、哥伦布故居、热那亚圣洛伦佐大教堂等都是游客必访的景点。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热那亚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总的来说,热那亚是一座集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于一体的意大利重要城市。
Ⅱ 小提琴的起源
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中的一种弓弦乐器,一般称为弦乐器。小提琴是一件十分完美的独奏乐器,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它既能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也能奏出铿锵有力的和弦,华丽迷人,所以很早以前人们就称它为西洋乐器中的“皇后”。在交响乐队中,它常被用作主要的旋律乐器,作用十分突出。它也常用于各种重奏、伴奏以及与我国的民族乐器混合使用。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Ⅲ 小提琴起源于哪个国家
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3)小提琴故乡意大利在哪个城市扩展阅读
器乐分类
小提琴分电子小提琴和木琴两种,两者发声原理迥乎不同。电子小提琴与普通小提琴最主要的区别是电子小提琴不用共鸣箱。
不像普通小提琴一样通过音柱带动共鸣箱内的空气振动发声,所以弦的震动要靠琴弦根部下方的几个磁拾音器(就像电吉他的一样)拾取,然后通过音响放大。
也可以使用耳机,在练习时可以不影响他人。所以电子小提琴的共鸣箱只是个摆设。电小提琴不插电也能拉响,但那个声音根本不像是小提琴,而且声音极小,就像蚊子叫。
不少大一些的琴行都有卖电子小提琴,一种是有自己的共鸣体的,和普通提琴外形相同,只不过多了一个拾音器,类似于吉他家族中的箱琴。
还有一种是电子调音共鸣的,没有共鸣体,看上去是“镂空”的那种,通过电子电路对微弱的振动进行拾取放大及调音。
演奏技巧
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来说,有以下各种主要基本功。
握弓
右手握弓,拇指尖须紧靠螺旋套(弓根),其他手指执住弓杆,使手背成自然弧形。手指需要柔软的弯曲。
弓杆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节中(即指端),拇指恰与中指相对,小指的指尖,轻松的放在弓杆上,使易于适应需要,向前或向后移动(上弓时向前移动,下弓时向后移动)。四指之间,略须靠拢,不可单独分开,否则显得笨拙而不雅观。
基本构造
小提琴由30多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面板、侧板、音柱等。
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为: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
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Ⅳ 小提琴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斯特拉迪瓦里琴
意大利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纳(Cremona),早年随制琴大师尼科洛·阿马蒂(Nicolo Amati)当学徒,24岁起开始独立制琴,前20年仍沿袭阿马蒂的风格,后潜心研究实验,在1700年左右超越阿马蒂,得到伟大制琴家的名誉。他制作的每把琴都非常出色,无论琴型、板面弧度、木板厚度、制作细腻、油漆、琴头雕刻等,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和后人仿造的范本。斯特拉迪瓦里逝世于1737年。据可考的记录,他一生制作了至少612把小提琴、18把中提琴和63把大提琴。意大利着名小提琴家维奥蒂(G.B.Viotti, 1755-1824)成名后一直对斯特拉迪瓦里琴情有独钟,这也是斯特拉迪瓦里琴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斯特拉迪瓦里琴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不仅提供名琴给演奏家淋漓尽致的发挥,间接地亦培植了无数的制琴家,使意大利在提琴制作历史上居于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