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18世纪年意大利发生了什么

18世纪年意大利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03 20:48:38

⑴ 在世界历史意大利发生拉哪些重大事件

意大利的发展亦即是罗马帝国的兴衰。

中世纪时,由于西罗马帝国灭亡,意大利地区随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变成以城邦发展为主体,梵蒂冈在中世纪对意大利以至全欧洲有着长远的影响。15世纪末,发源于意大利中部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确定了近现代欧洲思想和艺术的根基。文艺复兴令意大利地区芸集着各种有专能的学者,多个城邦的经济蓬勃,每个富甲一方的意大利富商成为当地的大地主。意大利自然被分裂成多个小城邦国。

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意大利郤姗姗来迟。在法国的拿破仑的军事行动,意大利各个城邦国皆被他征服,由拿破仑划成一个意大利王国(Kingdom of Italy),这是现代史上意大利的第一次统一。但这个王国维持了不久,当拿破仑在1815年战败投降后,欧洲列强召开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欧洲,意大利王国被瓦解,回复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多个城邦国。当中中部划分为教皇国(Papal State),由梵蒂冈掌管罗马。奥地利帝国的势力也渗透至威尼斯和意大利东北部。

此后40年,意大利地区和整个欧洲大陆都经历好几次大规模的民族革命浪潮,民族主义渐渐令意大利人有统一的念头。当中一个邻近法国的小王国萨丁尼亚王国(Kingdom of Sardinia)在1850年代冒起,意大利统一的策划者卡米洛.本索.迪.加富尔伯爵,就是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在1850年成为萨丁尼亚王国国王时的首相。由革命家加里波第于1860年开始发动统一运动。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半岛上的各个公国和两西西里王国(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合并成为意大利王国(Kingdom of Italy)。除了教皇国因为受法国保护下仍然在中部存在外,意大利半岛已见统一。直到1870年9月20日,罗马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这也标志着意大利统一的完成。梵蒂冈被迫在梵蒂冈成为意大利境内的一个独立国家。

统一后的意大利渐渐涌现殖民主义意识,意大利曾在1911年发动义土战争夺取北非的利比亚沿岸。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1915年意大利向同盟国宣战,在没有积极参战的情况下成为战胜国,取得东非和巴尔干半岛部份土地。1922年,法西斯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当选总理,掌握了政权,并进而与纳粹德国以及日本结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一员。1942年,反对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国王发动政变,逮捕了墨索里尼,并加入同盟国集团,与轴心国作战。1946年6月2日,一份关于结束君主制政体的备忘录标志着意大利共和国的诞生。1948年1月1日,新宪法生效。

⑵ 着名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公元79年8月24日,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维苏威火山是世界上最着名的火山之一,在这次大爆发中,山下的庞贝与赫库兰尼姆两座古城,很快即被猛烈喷发的火山灰砾所完全吞没。直到1 700多年后(18世纪)才被挖掘出来,得以重见天日,成为考古学和地质学的无价宝藏,也成了世界各地无数观光客浏览探奇的旅游胜地。值得提及的是,在此次火山爆发中,博物学家普林尼为了记录火山喷发的实况,独自一人上岸观察,由于时间太长,火山灰以及有害气体使他窒息死亡。普林尼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⑶ 18世纪欧美发生了什么事

1701年,英国的贝努利创建变分法。 1728年,英国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测光速。 1745年,德国的克莱斯特发明莱顿瓶。 1750年,英国的米切尔设计测静电力扭秤,并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作风筝引天电实验。 1775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起电盘。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 1780年,意大利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 1781年,英国的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实验证明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1792年,意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1798年,英国的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定万有引力常数。

⑷ 1814年意大利与法国发生了什么事

1814年,联军向法国本土进军。3月31日,法国元帅马尔蒙拱手将巴黎让给联军。
1814年4
月6日,拿破仑被迫签署退位书。
1814年5月4日,拿破仑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
波旁王朝复辟。
1796~1814年拿破仑一世对意大利的占领和统治,给意大利人民造成

⑸ 请给我一些关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的资料,如风土民情、建筑、宗教之类的。请发到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16世纪下半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意大利,危机日益加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复兴的艺术出现了衰退现象。一些盛期的艺术大师相继谢世,群星陨落,一时天空里黑暗了许多。这时虽有样式主义艺术在兴起,但它毕竟是一个短暂的流派,昙花一现,不起多大作用。就是在这样一个沉寂、困扰、寻觅的时期里,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有3个艺术流派终于在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中产生了。这3个艺术流派是意大利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意大利17、18世纪的美术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美术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承前是指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某些传统;启后是指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多彩多姿,并对后来的欧洲美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学院派美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罗可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其影响就更大了,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17世纪意大利艺术绝不是巴洛克艺术一统天下,应该说它是多元的,只有承认它是多元的,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意大利当时的美术,也才能看到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当时,各个流派之间既有相互影响也有相互斗争。

一 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
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当时最着名的学院之一是波伦亚学院。它大约创建于1590年,它的创始人是着名的画家卡拉契兄弟。学院产生的原因一是为了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艺术人才;二是企图把年轻的美术家引向所谓正路,使他们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学院派的主张是力求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如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所以说学院派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有折衷主义的特色。由于过分强调法则,所以学院派的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的题材也比较狭窄,大都是描绘宗教或神话,而对世俗生活的题材往往不感兴趣。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以上这些特点都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波伦亚学院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卡拉契兄弟。
阿尼巴•卡拉契(1560--—1609)是卡拉契三兄弟中最为驰名的一个。阿尼巴•卡拉契早年曾从兄路德维克•卡拉契学艺,后曾在威尼斯、帕尔玛、罗马等地工作,1609年去那不勒斯,后在那里染上疟疾病回到罗马身亡。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善于大型壁画,也作祭坛画和架上画。他为罗马法尔内塞宫所作的天顶画尤为出色,风格很近似米开朗基罗,构图宏伟,人物生动。《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1597—1604)就是这一天顶画中的一幅,画面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巴库斯和他的妻子正坐在动物拉的车上凯旋式地前进,此时,飞翔小天使把星冠加在阿里阿德涅的头上,周围有不少是酒神的朋友,簇拥着他们,场面十分壮观。《美惠女神为维纳斯梳妆打扮》也是他前期的一件作品,画上的人物雍容华贵,颇似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人物。后期的作品好像完全摆脱了前期的威尼斯画派的奔放的风格,日益变得庄重、宁静,更具有纪念碑的特色。《女圣使在复活的基督墓前》(约1605),就是这样的作品。《逃往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约1605)是他创作的一幅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景画。画上的风景不是大自然的写生,而是理想式的风景。山川、树木、河流、田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轻烟,画中点缀着几个神话中的人物,为的是增加一种传说的气氛。这样的风景画也叫作英雄式的风景画,因为这些画具有一种崇高、庄严、雅典的特色。他的这种古典风格对后来的普桑、克劳德、洛朗的风景画有着直接的影响。阿尼巴•卡拉契也画过一些表现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吃大豆的人》、《肉店》(1583年前)等。阿尼巴•卡拉契还有两个哥哥,一个是他的叔伯哥哥路德维克•卡拉契(1555—1619)。另一个是他的同胞哥哥阿格斯提洛•卡拉契(1557—1602)。路德维克•卡拉契是波伦亚学院的领导人,画风优美典雅,颇似拉斐尔,代表作有《自画像》和《受胎告知》等。
格•列尼(1575—1642)是波伦亚学院派的重要的后继者之一,他在路德维克•卡拉契逝世后,继任波伦亚学院的负责人,1629年又被任命为罗马圣路加学院的院长。他出生在波伦亚附近的卡里维查诺,父亲是个音乐家。他早年曾在波伦亚学院从路德维克•卡拉契学习艺术。1600年,他来到罗马,曾对卡拉瓦乔十分仰慕,不过,他最崇拜的还是拉斐尔的艺术,最终他在学院派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他的画,素描严谨,色调明快且富有抒情特色。他的作品很受一些上层人士的欢迎,当时,向他订货的人络绎不绝。《曙光女神》(约1613)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为罗马的洛斯比里奥西别墅而做的天顶画。这件作品构图宏大,空间开阔,人物优雅,色调瑰丽。曙光女神手持花束,正在驱走黎明前的黑暗,身后是太阳神的马车隆隆前进,美惠三女神带着愉快的表情,且歌且舞,背景上一片金色,象征着曙光如锦。他的架上画代表作有《欧罗巴被劫》(1630—1634)、《阿塔兰忒和希波涅斯》(约1625)《圣母的少年时代》(30 年代)等。
波伦亚学院的另一个后继者是格维尔契诺(1591—1666)。他本来的名字是乔凡尼•弗朗西斯柯•巴尔别里,不过人们常呼他的绰号格维尔契诺,意即斜眼的人。他是学院派中最具有豪放特色的画家,他的画风雄浑凝重,笔触宽大流畅,人体具有雕塑感。他早期在波伦亚从路德维克•卡拉契学衣,1618—1620 年,他在威尼斯又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1621年到罗马,此后,卡拉瓦乔的艺术也曾给他以一定的影响,1642年起他接替列尼担任波伦亚学院的院长。他在罗马完成了鲁多维西俱乐部的天顶画,这幅画的名字也叫《曙光女神》(1621—1623)。他在画面上生动地描绘了曙光女神奥罗拉乘着马车在空中疾驶而过,她身后有一个急匆追赶的老人,这个人可能就是她的丈夫提托诺斯,整个画面空间开阔,十分壮丽。这幅画的风景可能是由他的助手达西和布利尔兄弟协助完成的。格维尔契诺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如《圣克拉拉》、《狄安娜沐浴》(约1618)、《巫女》(30年代)、《圣母升天》(约1623)等。属于学院派的画家还有多明尼基诺(1581—1641)、乔凡尼·朗弗朗可(1582—1647)等人。

⑹ 18世纪下半期整个意大利绘画艺术出现一种什么状态

另外,18世纪的罗马是欧洲古典主义艺术的一个根据地,不少外国画家都曾集聚在此从事着艺术探索和研究。法兰西许多伟大的画家都到过这里,给当时的意大利画坛带来不少影响。到了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的古典主义日益占据统治地位,一些艺术家一心向往古代,而不是瞻望未来。他们的作品技巧虽然精湛,但缺乏时代生活气息。

总之,18世纪下半期,整个意大利绘画艺术已经出现衰落状态,此时的欧洲的艺术中心正从意大利转到了处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夜的法国。

⑺ 意大利十八世纪时是什么状态特别是1740左右的佛罗伦萨

一、18世纪-意大利

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文艺复兴对欧洲影响深远,让欧洲思想前进了一大步。

16世纪早期,意大利大部分领土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在拿破仑于1796年入侵之后,消失了几个世纪的统一迹象又重新显现。


文艺复兴之后:

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为摆脱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还在一些王公、贵族和地方统治者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的宫廷学校。其中最着名的是维多里诺主持,设在曼托瓦郊外的称做“快乐之家”的宫廷学校和瓜里诺主持的费拉拉宫廷学校。这两所学校对早期人文主义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学校聘请有名学者,并招收欧洲各地来的学生,施以所谓通才教育。外国学生回去后,遂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广为传播。




米兰大教堂

(Duomo del Milano)


米兰大教堂

雄踞在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亦称圣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据说手已经被盗)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大厅内供奉着十五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是白银筑就,躯体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顶有一小孔,正午时分,阳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属条上,古人以此计时,称为"太阳钟"。教堂前的广场建于1862年。中央是意大利王国第一个国王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广场右侧黄色建筑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王宫,1778年建成,已辟为当代艺术博物馆。




奥地利后来在乌得勒支和约(1713年)的规范下取代西班牙来主宰意大利,取得米兰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的控制权。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所接受启蒙运动的思想,所以奥地利的统治比西班牙帝国较佳。意大利的北部直接控制由维也纳来控制,获得经济成长动力并保持学术的蓬勃发展。意大利主要城市,例如米兰、罗马、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及那不勒斯成为知识份子讨论与思考的沃土,一些意大利哲学家和文学人物当时十分活跃,如切萨雷·贝加利亚、安东尼·杰诺韦西与利奥波德一世托斯卡纳大公(或者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利奥波德二世,在托斯卡纳大公国废除了死刑和酷刑)。

意大利是18世纪盛行的修业旅行一个重要目的地,许多外国文学家及艺术家都曾造访这里

1700年代的意大利是当时人们游历欧洲一个重要的站点,这个时期有许多外国人,主要来自英国的贵族,他们造访法国、意大利和希腊并欣赏他们的艺术、文化以及纪念物。而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遗址在1748年被发现,罗马的古代遗迹也受到修复,许多着名人物例如歌德、雪莱、济慈及拜伦都曾周游全意大利。一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及罗马也成为主要景点,那不勒斯、佛罗伦萨、都灵、西西里岛吸引许多游客,而米兰在某些方面也受到观迎。济慈曾说过一句名言:“意大利是流亡者的天堂”。

1796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1796年至1815年)将民主、主权、法律及国家等概念带进意大利。鼠疫从14至17世纪之间多次出现,影响整个意大利。意大利的最后一个大规模的疫情是发生在1656年的那不勒斯。176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意大利北部在之前316年间有111年发生饥荒,其中只有16年得以丰收。而意大利的人口也在1700年至1800年之间成长1/3,达到1,800万。


此时出现的艺术形形色色,所以必须按照这个时代的比较广泛的各种文化倾向去探索它们的统一特性。就对艺术的影响来说,当时有三种文化倾向最为重要。第一种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这股势力不论在地区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正日益扩大。巴洛克艺术中的许多不朽之作,特别是意大利绘画和建筑中的许多作品,可能同教会所采取的新的宣传态度直接有关。第二种是君主专制政体的巩固,随之产生强大的中产阶级,对艺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从法国王朝建造凡尔赛的宫殿和花园以及中产阶级发展绘画市场,可以窥见当时某些政治和社会发展对艺术的影响。第三种是在科学发展和对地球进行探索的影响下,对大自然产生了新的兴趣。这两方面的活动促使人类对自身有了新的看法,一方面觉得自己微不足道(特别是受了哥白尼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这一论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神圣伟大,因为在知识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总之,这些文化倾向连同它们在艺术中的反映,形成了艺术史家斯特乔(Wolfgang Stechow)所谓的宗教势力和非宗教势力共同保持的一种基本上令人乐观的新的均势。

巴洛克时期风格的产生同反对“国际风格主义”的学院派抽象特点有关。罗马的早期巴洛克画家主要有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和卡拉瓦乔(Caravaggio)。意大利的巴洛克雕塑家和建筑师首推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路易十四风格,即“王室官方风格”,可以说是意大利巴洛克的一种古典化翻版,普桑(Nicolas Poussin)是法国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作品高雅、严肃、合乎逻辑、有条不紊,因而忠实体现了古代艺术风格,形成法国巴洛克的特点。研究法兰德斯的巴洛克风格,最好从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绘画着手,他创作了大型的祭坛画和神话作品,并且设计了一系列构思周密的宫廷画和寓言画组画。

意大利则成为主要的欧洲中心的巴洛克式,不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纷纷出现,特别是在西西里岛(参见西西里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18世纪和19世纪开始出现在罗马、米兰、都灵与意大利各地。



二、1740s-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丝、羊毛、银行及珠宝中心。佛罗伦萨以艺术、设计、手工艺闻名遐迩。


1737年由于和奥地利王室联姻,佛罗伦萨划归奥地利帝国统治。


15世纪时,佛罗伦萨这朵玉簪花就被当地的巨商美第奇(Medici)家族这只狮子所守护,这一守护就是三百年,而美第奇家族的族徽也成了今天佛罗伦萨的市徽。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长达三个世纪的佛罗伦萨历史可以说是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家族掌握了当地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直到 1737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个统治者去世后,佛罗伦萨重又陷于奥地利的统治。


1735年,法国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与已经失去王位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二世·列辛斯基用洛林换得托斯卡纳。1736年,他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继承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大公结婚,1737年,美第奇王朝结束,弗朗茨·斯蒂芬成为托斯卡纳大公弗朗切斯科二世。1740年,弗朗茨·斯蒂芬夫妇成为奥地利的共同统治者,托斯卡纳于是成为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领地。1859年,法国军队击败奥地利,1860年,托斯卡纳被并入撒丁王国,1861年,托斯卡纳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个省份。


⑻ 18世纪意大利文学是什么

17世纪意大利在西班牙占领下,政治分裂,经济衰落,天主教宗教裁判所压制思想言论,文学严重脱离现实,极端形式主义的马利诺诗派盛极一时。

18世纪初叶,奥地利代替了西班牙的统治,在新的外族压迫下,意大利仍然是一个分裂衰弱的国家。从17世纪末年到18世纪中叶,在诗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是阿尔卡底亚诗派,这个诗派和它所反对的马利诺诗派同样严重地脱离现实,它所提倡的田园诗是一种缺乏思想性的、形式主义的文学。从18世纪中叶起,意大利出现了将近半世纪的和平局面,奥地利统治者和意大利的公侯们在政治上作了一些改革,经济有了发展。资产阶级较前壮大,民族意识日益觉醒,法国启蒙思想传播到进步的知识分子中间,意大利文学出现新的繁荣。启蒙思想在意大利被看作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继续和发展,但是人们对待社会现实不采取革命态度,而采取温和的批判态度,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例如,诗人帕利尼(1729~1799)就在他的作品中以温和的嘲讽笔调去描绘贵族生活的空虚无聊。他的诗里也显示出旧的阿尔卡底亚诗派的形式和新的启蒙思想内容之间的矛盾。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政治热情的高涨,最鲜明地反映在阿尔菲爱里(1749~1803)的作品中。

此外,他还对悲剧进行了改革,用古希腊、罗马和《圣经》的题材以及简练有力的语言写出了富有思想性的剧本,对19世纪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起了推进作用。但意大利18世纪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哥尔多尼的喜剧。

卡尔洛·哥尔多尼(1707~1793)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以律师为业,30年代即开始创作剧本。1748年放弃律师业务,成为剧团的编剧家。他一生写了267个剧本,其中有150多个喜剧。当时舞台上流行意大利的独特剧种——即兴喜剧,这种喜剧没有固定台词,由演员临时想出对话和独白。

剧中滑稽人物戴着假面具,因而又名假面喜剧。它原来具有社会讽刺性质,但是到了18世纪却变得庸俗鄙陋,缺乏思想内容。哥尔多尼作为启蒙的编剧家,要求戏剧对观众起教育作用,为此必须改革即兴喜剧,使之成为有固定台词的现实主义喜剧。

为了寻找新型喜剧的方向,他研究了本国和外国的经验。他青年时受过马基雅维里的喜剧《曼陀罗花》的启发,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莫里哀和英国18世纪的剧作家。他在《喜剧剧院》(1750)这一剧本里阐明了自己的喜剧观点。他要求喜剧忠实地反映生活,反对三一律和盲目崇拜亚里士多德,提倡性格喜剧,强调正面性格和反面性格的鲜明对比,使喜剧能起更大的教育作用。

哥尔多尼在喜剧改革和创作中贯彻了这些观点。他对当时的即兴喜剧进行了合理而且可行的改革,他的剧本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假面人物,但他们不再是定型的,而是具有现实内容的形象。哥尔多尼称自己的喜剧为性格喜剧,剧中人物性格的确是鲜明生动的。剧情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因而又是风俗喜剧。其中社会背景虽然主要是威尼斯,却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他把讽刺揭露的锋芒指向贵族阶级。《封建主》(1752)一剧描写腐化堕落的侯爵引诱农家妇女,遭到殴打,农民联合起来,决定同贵族作斗争。但剧本最后让一个农家女子和侯爵结婚,造成阶级调和的结局。

在《女店主》(1753)中,作者通过侯爵和伯爵的形象,讽刺了没落贵族和购买贵族爵位的暴发的资产者。女主人公在耍弄了这两个显贵人物之后和一个仆人结了婚。许多生动的生活场面、民主的思想内容和女主人公动人的形象,使这个剧本成为一部杰作。

哥尔多尼也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和缺点。《老顽固们》(1760)一剧以老一代和新一代人之间的矛盾为主题,反映了18世纪威尼斯社会的危机。

剧情是在典型的威尼斯商业资产阶级环境中展开的。一个商人的女儿想在结婚前和素不相识的未婚夫见一面,这违反了当时威尼斯的习俗。一位聪明热情的太太帮助她,使她如愿以偿。两家的父亲都是顽固的家庭暴君,因为这件事解除了他俩的婚约。那位太太仗义执言,终于成全了这一对青年男女。

剧本在描绘威尼斯的生活特色和刻画各个顽固人物性格的细微差别上,都较为成功。

在哥尔多尼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剧本中,最出色的是《乔嘉人的争吵》(1762),它描写渔民争吵打架的场面,一位年轻律师使大家言归于好,并帮助他们办理了几件婚事。

剧本是由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现实生活场景组成的,通过争吵的形式却描绘出劳动人民的一些优良品德,同时也流露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

哥尔多尼的喜剧改革引起以哥齐为首的反启蒙的批评家的猛烈攻击,他不得不于1762年离开祖国,侨居巴黎一直到死。

⑼ 18世纪的意大利历史

这里存在一个概念的误区,意大利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19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因此18世纪本没有一个叫做意大利的统一国家,今天意大利这块土地在18世纪还只是很多大大小小的小城邦国家。这些国家连年征战达数个世纪之久。在18世纪曾经短暂隶属于欧洲最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与今天的意大利没有什么关系。

意大利的统一是以拿破仑的征服为起点的。

1796年拿破仑征服了今天意大利这块土地,并建立了一个从属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意大利共和国,此后改为意大利王国。这个意大利王国是今天统一的意大利的起点。1815年拿破仑战败,意大利独立,此后继续陷入城邦分裂的混乱局面。这样的局面持续了近半个多世纪,直到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领导的统一运动下,意大利逐步完成统一。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半岛上的各个公国和两西西里王国(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合并成为意大利王国(Kingdom of Italy)。二战后意大利结束君主制,新的意大利共和国诞生。
纵观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意大利作为一个统一国家是1861年开始的。此前的历史是一个分裂的历史。拿破仑作为一个意大利的征服者客观上促进了意大利的统一。
拿破仑建立意大利王国之前曾经建立过一个意大利共和国,这是一个在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控制之下的傀儡国家,此后拿破仑称帝把这个共和国改为意大利王国,这已经是19世纪的事情了。拿破仑征服之前意大利并非一个统一国家。因而如果要说意大利在18世纪的国王那是没有的。拿破仑建立的意大利王国的国王正是拿破仑本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意大利王国并非包含今天意大利全部,而只包含了今天意大利的北部地区和中部东部地区,首都在米兰。

阅读全文

与18世纪年意大利发生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45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75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67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68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4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89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87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76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26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57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0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0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0
教你学中国话的越南语怎么说 浏览:254
美国欠中国外债如果赖账怎么办 浏览:618
中国越南在哪里踢 浏览:774
印尼的星级医院做人流要多少钱 浏览:970
中国有哪些地方办航展 浏览:637
印度都使用什么语言 浏览: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