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朗普制裁伊朗,为何欧盟却反而资助给伊朗
欧盟与美国在地缘政治上分歧,以及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失望,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对于钱的问题,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可以说是一毛不拔,甚至于军费问题吵了好几个月,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然而,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大对伊朗制裁后,美国的盟友们却开始送钱给伊朗。究其背后原因,还是因为美国在制裁伊朗时从来不考虑欧洲的感受,欧洲需要用行动表明,欧洲会在必要情况下为保护欧盟的利益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甚至于反水也在所不惜。
图为默克尔和特朗普
追溯伊朗问题起源,就不得不谈伊朗核问题。美国想让伊朗放弃核武器,却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事实默许,双重标准难免引起伊朗的不爽。目前,美国变本加厉明显是没事找事,想彻底废除伊朗研制核武器的能力,这放到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是难以接受的。欧盟的此次支援也是对伊朗的力挺,也能避免伊朗因为美国的制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❷ 欧盟能做到挽救伊核协议吗
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已经一周。在反复权衡与纠结中,欧盟暂时与伊朗达成一致:挽救伊核协议。当地时间5月15日晚间,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和德国、法国、英国外长一起,与到访的伊朗外长扎里夫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就伊核协议举行了会谈、磋商。欧盟对外事务部随后发布的公告称:“我们决定确保伊核协议继续有效。尽管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但我们依然决定坚持,并将着手采取适当措施。”莫盖里尼表示,这是一次“有成效的会晤”。扎里夫也说:“我相信,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欧盟的选择:对抗或服软
美国威胁将对与伊朗继续进行贸易往来的欧盟企业施加“连坐”制裁,欧盟进退维谷,似乎只有三种可能的选择。
走向对峙。如果欧盟无视美国威胁,在接下来与伊朗的谈判中达成一致,成功挽救伊核协议,那就等同于与美国直接对抗。这样的先例并不是没有。1996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针对古巴、伊朗、利比亚的制裁法案,同时把制裁对象扩展到与被制裁对象相关的第三方,即在这些国家某些领域进行投资或与其有贸易往来的第三国公司。当时,这个所谓的“次级制裁”惹怒了美国的欧洲盟友,欧盟出台“反制法”,禁止欧洲公司及个人遵守美国的制裁法案,同时对这些公司给予财政补贴,以保护欧洲企业。目前,欧盟内部的强硬派已提出不排除重启“反制法”来对付美国。
谨慎对抗。与跟美国硬拼相比,更大的可能是,欧盟可能采取其他方式,消除或减轻美国制裁的影响,比如动用欧洲投资银行的贷款资助在伊朗投资的中小企业。因为面对美国制裁,绝大多数银行会迫于美国的压力,减少甚至停止在伊朗的业务,不再给予遭受“次级制裁”的公司资金支持,导致这些企业出现资金困难。由于上述银行基本都在美国有分行及业务,因此完全受制于美国。当然,欧洲这样做必须非常小心——如果这样做依然会刺激到特朗普的话,谁也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措施。
暂时服软。与美国的正面冲突,无疑将使欧洲企业付出极大代价。如果因为要保全欧盟的政治颜面而让企业蒙受损失,估计企业也不会愿意。特别是对大型企业来说,他们可能不会为了与伊朗的生意而放弃与美国的生意,在他们看来,企业的年终报表毕竟比欧盟的政治脸面更为重要。如此一来,欧盟只能在政治上暂时屈服。
所以,在许多分析人士看来,对于欧盟来说,现在似乎没有一条好走的“光明大道”。
来源:央视网
❸ 在《伊核协议》上,为什么英法德意见如此统一
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才如此统一。
此外,伊朗的力量和影响力无法与叙利亚媲美,这使不久前对后者开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转过身来,对伊朗政府起到了坚定的保护者的作用。如果已经谈判了十多年并且得到多方保证的伊朗核协议丢失,那么多边协议在国际舞台上的信誉肯定会降低,并且已经遭受挫折的多边主义将受到沉重打击。欧洲国家意识到,只有通过沟通和信任而不是孤立,才能真正解决伊朗核问题,努力捍卫伊朗核协议反映了审慎和理性的外交观念。
❹ 为什么除美国外其它G7都拥护伊朗核协议
因为美国在伊核协议中承担的最多,获得的最少,所以美国不愿继续了。
其他国家都是欧洲国家,是伊朗核威慑的主要目标,他们自然不愿放弃伊核协议。
❺ 德国为什么会有资格参加六国与伊朗的核谈判
自从伊朗核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以来,德国一直同英法两国代表欧盟积极与伊朗进行谈判,劝服伊朗放弃核计划。今年初,伊朗核危机迅速升级,联合国安理会开始介入此事。但并非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德国并没有因此而偃旗息鼓,而是更加活跃地参与各种斡旋。德国为何如此“热心”此事呢?
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一直受美国、英国等国的控制。但是,随着其战后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德国国力日益强大。特别是在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之后,科尔政府致力于重振德国大国地位。他通过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使德国成了欧洲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国际舞台上,德国也越来越活跃。施罗德执政之后积极参与处理全球热点事务,首开德国向海外派兵之先河,进一步扩大德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施罗德政府通过向阿富汗派兵维和、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惊人之举大大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和威望。新总理默克尔上台伊始就马不停蹄地穿梭访问世界主要大国,致力于拓展德国国际影响力和深入提升其国际形象。
从阿富汗维和到向刚果(金)派兵、从斡旋中东危机到帮助伊拉克战后重建,几乎都有德国人的身影。在伊朗核危机这个当前世界最热点的问题上,德国不可能不发出声音。
分析人士指出,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美国需要欧盟的合作,为其开道探路。德英法三个欧盟大国中,德国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是美国重点依靠的对象。这一方面是因为与英法相比,德国国力和国内局势更加强大和稳定,政府有更多精力参与国际事务;另一方面,美国要想与欧盟修好关系,必须笼络住德国这个主导欧盟事务的大国。
德国与相关国家的良好关系使其成为沟通各方的重要“桥梁”。默克尔政府灵活的外交手法使其与美国改善了因伊拉克战争而变冷的双边关系,并继续与俄罗斯等世界上其他大国保持良好关系,这使德国在协调各方立场时游刃有余。
众所周知,德国一直在谋求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近来与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一起斡旋伊朗核问题,其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这一时机扩大其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套近乎”,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打基础。
❻ 英法德向美表明伊核问题立场,为什么要欧洲必须承担责任
英国,美国,法国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是很有话语权的,所以必须要承担责任。伊朗核问题上其实最占有话语权的是美国,美国对伊朗的核制裁上就已经规定了伊朗核的发展。但是如果其他国家不管的话,任由伊朗的核发展将会出现非常严重后果。
在伊朗核问题上,英国德国法国站在了一起,使得欧盟国家的立场非常的一致,这和美国相对抗。如果几个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有着达成一致的协议,或许对于解为伊朗核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❼ 美国在退出伊核协议之后,欧洲各国站在伊朗一边,为何美国遭盟友抛弃
这是因为在伊核协议上本来也是美国率先不讲道理退出的,本来美国就理亏,在加上欧洲这些国家一直都在美国霸权下生活着,也想反抗一下,帮助伊朗。所以现在欧洲也是援助伊朗了一些钱财,引起了美国的极度不适。
现在虽然看似美国还在制裁伊朗但实际情况确是欧盟国家借助伊朗来和美国进行博弈,现在美国已经开始重新启动制裁伊朗的计划,但是这次的制裁有欧盟站位,所以对伊朗的影响应该不是很大,毕竟欧盟长期生活在美国的阴影里面,也是时候反抗了。
❽ 欧洲让伊朗履行伊核协议,伊朗会不会为了钱停止核武器研发
伊朗现在应该不会为了钱而停止核武器的研发。欧洲让伊朗里履行伊核协议,但现在决定权并不在欧洲的手里。美国现在已经进行了军事经济各方面对伊朗的封锁。都没有让伊朗放弃核武器的研发。只能说伊朗并不会为了钱而听之后开发。拿着钱他国家安全没有保障。但是拿着核武器,他的国家安全是有保障的。
美国希望彻底封锁伊朗的石油出口,断绝伊朗的主要经济来源,从而扼杀伊朗的经济发展。这等于是,锁死伊朗国民经济发展的权利,封杀伊朗国民寻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对此,伊朗无法接受。任何国家都拥有平等、公正的自我发展的权利,不能因为美国一纸禁令,就放弃国家发展的基本权利。
❾ 为什么英法德支持伊朗
经济利益是这些欧洲国家很重要的考虑。因为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中断之后,美国在伊朗没有任何的经济利益,只有政治上的相互博弈和斗争,欧洲则不然。欧洲在伊朗有很多的经济利益,特别是油气公司,包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公司都参与进去了,美国一制裁它们被迫都退出来;一签伊核协议,它们马上就返回了,那么现在美国又要否定伊核协议,它们又要退出来,所以从长远角度看,会危害欧洲国家的经济利益。“另外,从近来的情况来看,中东地区的局势若动荡起来,首先受害的是欧洲国家,叙利亚已经是个很大的教训,而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实际上就是难民问题。事实证明,难民问题不仅是单纯人口流入的问题,而且还能带来恐怖主义。所以欧洲还是希望中东地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