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苏入侵伊朗的战争过程
在英苏联合入侵前夕,伊朗陆军规模约为12万人,编为两个配备105毫米斯科达火炮的皇家近卫师(均驻扎在德黑兰),9个普通师(分别驻扎在全国六个军区,其中5个师在北方防备苏联,4个师在南方防备英国),5个宪兵旅,以及1个独立的机械化旅(装备捷克制造的AH-IV和TNH坦克,若干英制1921型罗尔斯·罗伊斯装甲车以及美制TK-6装甲车)。伊朗皇家空军拥有大约400架飞机,编为8个大队。伊朗海军在里海中有2艘炮艇、5艘鱼雷艇、1艘武装拖船和1艘武装游艇,在波斯湾有2艘意大利建造的炮舰,4艘炮艇,3艘鱼雷艇和1艘拖船。
英军的入侵部队包括第8和第10印度师,第2印度装甲旅,第9装甲旅和第21印度步兵旅。苏军则从外高加索和中亚军区的第44、47和第53军中抽调了入侵部队。 1941年8月25日凌晨零点,由诺维科夫将军指挥的一支约2000人的苏军摩托化部队在阿塞拜疆南部纳希契万地区渡过阿拉斯河,进入伊朗境内,很快占领了马库(Maku)和霍伊(Khoi),随后经大不里士向东进军。东边500公里外,另一支2000人的苏军纵队沿着里海南岸向东进军,占领了恩泽里港和拉什特,并逼近加兹温城,不久在那里与第一路军会合。第三路苏军1000人在沙赫港登陆,攻占戈尔甘和呼罗珊省北部,随后推进至铁路枢纽塞姆南和沙赫鲁德。为了恐吓伊朗军队和平民,令其放弃抵抗,苏军飞机在入侵当天轰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加兹温和雷扎耶,次日轰炸了德黑兰郊区。两天的空袭一共炸死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军人。
面对苏联的突然进攻,毫无准备的伊朗军队大部分在军营里被缴了械。校级以上的军官和情报官员被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军官甄别出来,一些人被带到巴库审问,此后下落不明。一些伊朗军人趁夜色掩护逃出军营,跑到附近民居中躲藏。一些对德黑兰统治不满的地方部落则趁机揭竿而起,在苏联卵翼下控制了北方山区。
在北方战线没有发生海上战斗,不过苏军在沙赫港登陆时,里海区舰队的舰艇之间曾发生误击。 在卡仑河口附近的沙普赫尔港(纵贯伊朗铁路的起点),一支搭载登陆部队的英澳联合舰队在8月25日凌晨4时08分悄悄驶入港口。这支小舰队包括“亚拉”号炮舰(HMAS Yarra)、“法茅斯”号护卫舰(HMS Falmouth)、“卡宁布拉”号辅助巡洋舰(HMAS Kanimbla)、1艘炮艇、2艘武装游艇和2艘武装的内河客船。见港内敌舰毫无防备,舰队指挥官哈林顿准将下令突然开火。“亚拉”号一炮击中伊朗海军最大的军舰——“虎”号(Babr)炮舰,将其重创。“亚拉”号随后进入卡仑河航道,用舰上的3磅炮和机枪扫射其余的伊朗炮艇,对方水兵纷纷跳河逃命。到凌晨5时30分,英澳舰队上搭载的印度陆军士兵全部登陆完毕,占领了港口。
在沙普赫尔港还停泊着5艘德国货船和3艘意大利货船,虽然这些船始终处于两艘伊朗军舰的监视之下,但是它们的存在始终使英国感到不安,担心其船员利用可乘之机在阿拉伯河中将船炸沉,以堵塞阿巴丹大型炼油厂船坞的唯一入口。当盟国舰队开入沙普赫尔港时,两艘德国船的船员便开始炸船。其中一艘在爆炸前被登船的澳大利亚士兵控制住,另外一艘德国商船“霍亨菲尔”号(SS Hohenfel)的船员成功地引爆了船内的炸药,但是凿船的位置选择不当,因此未能阻塞河道。沙普赫尔港内其余的轴心国货船全都被俘。
在阿巴丹港,英国海军“肖汉”号炮舰(HMS Shoreham)击沉了“虎”号的姐妹舰“豹”号(Palang)炮舰,港内的其他伊朗军舰不是被击毁,就是被俘。“亚拉”号和“卡宁布拉”号随后前往霍尔木兹海峡口的阿巴斯港,在那里击毁并捕获了意大利商船“希尔达”号。
8月25日白天,英国皇家空军的一队“布仑海姆”轻型轰炸机奇袭了阿瓦士机场,停在那里的伊朗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地面上。接着,8000多名英印士兵乘船沿卡仑河北上,在一天的激战之后占领了阿瓦士。另一路英军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在25日凌晨4时越过边界,在克尔曼沙赫附近遭到伊朗军队的坚决抵抗,4天后才占领克尔曼沙赫油田。伊朗南部的各个空军基地被英军一扫而光,空军官兵被遣散回家,伊朗空军的飞机则被英军士兵拆毁。在巨大的杜珊·塔佩空军基地,英军接收了那里的沙阿兹飞机组装厂,15架刚从美国运来的、崭新的寇蒂斯“霍克”战斗机(其中5架还没拆箱)被英国人没收,运到了印度。 在德黑兰,礼萨国王在8月25日凌晨从曼苏尔首相那里得知英苏军队入侵的消息,他迅即向苏联大使和英国公使表示准备答应两国政府的要求。然而英苏使节的答复却是,两国的军队将继续向前挺进。
8月27日,曼苏尔首相被国王免职,新首相下令伊朗武装部队停止抵抗。8月30日,英苏大使要求伊朗军队全面停止抵抗,将除外交人员之外的全体德国侨民一律驱逐出境,伊朗为盟国取道其领土运输军火武器和战争物资提供方便。8月31日,英苏两国要求伊朗将德国侨民转交苏军和英军处置。9月9日,伊朗新首相取得议会的同意,答应了盟国的条件。然而第二天英国和苏联再度向伊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在48小时内必须关闭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使馆,交出德国侨民,否则盟军将全面占领伊朗。
B. 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伊朗现有多少军人
中国二百万,美国三百万,英国一百五,法国一百八万,意大利一百万,伊朗三百五十万
C. 伊朗和朝鲜哪个军事实力更强
世界军事实力排行榜(《福布斯》最具权威排名) 伊朗没进前10名
第八: 朝鲜
陆军
约95万人。编有20个军(其中1个装甲军、4个机械化军、12个步兵军、2个炮兵军、1个首都防御军、27个机械化步兵师、15个装甲旅、14个机械化步兵旅、21个炮兵旅、9个火箭发射旅;1个特种作战军(8.8万人),10个狙击旅(包括2个旅、1个空降旅)、12个步兵旅(包括3个空降旅)、17个侦察团、1个炮兵空降营、8个特种任务营;6个直属炮兵旅、1个“飞毛腿”地对地导弹旅、1个“蛙”式地对地导弹旅:14个特种炮弹火箭炮旅。
主战坦克:约3500辆,主要型号有T-34型、T-54/55型、T-62型、Type-59型。
轻型坦克:560辆,主要有FT-76型、M-1985型。
装甲输送车:2500辆,主要型号有BTR-40/50/60/152型、Type-531型、M-1973型、BTR-80A型。
牵引火炮: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3500门。
自行火炮: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70毫米4400门。
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240毫米2500门。
追击炮:82毫米、120毫米、160毫米7500门。
地对地导弹:"蛙"式-3/-5/-7型24枚,“飞毛腿”C型大约30枚。
地对空导弹:SA-7/-16型1万余枚。
反坦克导弹:AT-1型AT-3型、AT-4型、AT-5型若干枚。
无坐力炮:82毫米B-10型1700门。
防空高炮:14.5毫米、23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总共1.1万门。
空军
8.6万人。编为6个航空师,作战飞机621架。号称有700架第一线战机,若仔细的评估老旧的中国制J-5 就有240架,J-6、强5、MiG-21也有380架,空有多的数量在质的方面确很差,都是第二代老旧战机。近期和俄罗斯合作组装MiG-29约数 120架左右,但对战力的提升有限。
战斗机:米格-17型107架,米格-19型159架,米格-21型130架,米格-23型46架,米格-29型16架,苏-7型18架,苏-25型35架,米格-29/AS型25架、米格-29/US型5架。
轰炸机:H-5型82架。
运输机:安-2/雅-5型300架、安-24型6架、伊尔-18型2架、伊尔-62M型4架、图-134型2架、图-154型4架。
直升机:米-24型24架、“休斯”500D型80架、米-2型139架、米-8/-17型15架、佐-5型48架。
教练机:米格-21型6架、米格-19型机7架、米格-17型机10架、雅克-18型170架、FT-2型35架。
空对空导弹:AA-2型、AA-7型若干枚。
地对空导弹:SA-2型45枚、SA-3型7枚、SA-5型2枚,SA-7/14/16型数千枚。
海军
4.6万人。编有2个舰队司令部
潜艇:苏制R级潜艇22艘、W级潜艇4艘、小型潜艇45艘、海岸潜艇21艘。
护卫舰:“罗津”级2艘、“苏湖”级1艘。
轻型护卫舰:“沙里院”级4艘。
导弹快艇:“西州”级15艘、“奥萨”级8艘、“黄蜂”级4艘、“蚊子”级10艘、“瑞兴”级6艘。
鱼雷艇:共103艘,其中“新兴”级3艘、“沪松”级大约60艘、“新浦”级40艘。
巡逻艇:总共158艘,其中“海南”级大型巡逻艇4艘、“大青”级大型巡逻艇13艘、“索曼”级大型巡逻艇6艘、“索1”级近海巡逻艇18艘、“上海”级高速攻击艇12艘、“椒岛”级高速攻击炮艇3艘、渔船改装巡逻艇大约100多艘。
扫雷艇:“陆岛”系列23艘。水陆两栖登陆艇10艘。
水面支援船:共7艘,其中海上拖船2艘、侦察船1艘、气象测量船1艘、潜艇救护船3艘。
岸防部队 地对舰导弹团2个,“蚕”式导弹基地6处,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岸炮若干门。
D. 透视伊朗军事实力及装备有多少中国货
空军装备应该有歼7
导弹有C-601、C-802反舰导弹、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红旗系列防空导弹等
陆军装备主要是轻武器及火炮
海军装备主要是导弹快艇
可能还有些电子设备提供
E. 埃及和伊朗哪个军事实力强
伊朗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51.3万人。
陆军
约32.5万人。编有4个军司令部、4个装甲师(每师辖3个装甲旅、1个机械化旅、4~5个炮兵营)、6个步兵师(每师辖4个步兵旅,4~5个炮兵营)、1个空降旅、1个突击师、1个特种部队师、5个炮兵群、若干独立装甲、步兵、突击旅。
主战坦克:约1135辆,其中T-54/-55型和T-59型共约500辆,T-62型75辆,T-72型120辆,“酋长”MK-3/-5型140辆,M-47/-48型150辆,M-60Al型150辆,“佐勒菲卡尔”式若干辆。
轻型坦克:“蝎”式80辆。
装甲侦察车:EE-9“响尾蛇”式35辆。
步兵战车:BMP-1型300辆,BMP-2型140辆。
装甲人员输送车:约590辆,其中BTR-50/-60型300辆,M-113型250辆。
牵引炮:1950门,其中105毫米130门,122毫米500门,130毫米1100门,152毫米30门,155毫米170门,203毫米20门。
自行炮:共290门,其中122毫米60门,155毫米160门,170毫米10门,175毫米30门,203毫米30门。
火箭炮:共664门,其中107毫米500门,122毫米155门,240毫米9门。
迫击炮:共6500门,其中60、81、82、107、120毫米各若干门。
地地导弹:“飞毛腿”E/C式10部,约300枚导弹;CSS-8型25部,约150枚导弹;“谢哈布”-3型、“沙辛”-1/-2型等若干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AT-3“耐火箱”式若干具、AT-5“拱肩”式若干具。
火箭发射器:73毫米RPG-7型若干具。
无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各若干门。
高炮:约1700门(挺),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57毫米若干。
地空导弹:SA-7型若干部。
无人驾驶飞行器:若干架。
飞机:共约77架,其中“塞斯纳”150/180/185/310型约50架、F-27型19架、“隼”20型8架。
直升机:共633架,其中AH-1J型武装直升机100架,CH-47C型重型运输直升机40架,“贝尔”214A型130架,AB-214C型35架,AB-205A型70架,AB-206型130架,AB-212型12架,“贝尔”204型30架,“休斯”300C型5架,RH-53D型9架,SH-53D型17架,SA-319型10架,UH-1H型45架。
海军
约1.8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和2600名海军陆战队。
海军基地6个:阿巴斯港(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布什尔、哈布克、恩泽利港、霍梅尼港和恰赫巴哈尔。
潜艇:5艘,其中“基洛”级3艘。
护卫舰:3艘。
轻型护卫舰:2艘。导
弹攻击快艇:20艘。
巡逻艇:41艘。
水雷战舰艇:14艘。
两栖舰艇:9艘。
后勤支援舰艇:30艘。
海军航空兵
2000人。装备战斗机5架,武装直升机29架,海上侦察机共10架(其中P-3F型5架,130-228型5架),反潜机20架(其中SH-3D型14架,AB-212型6架),水雷战直升机1个中队(RH-53D型9架),运输机1个中队(“司令官”式4架、F-27型4架、“隼”20型1架,AB-205型5架、米-171型4架,AB-206型直升机若干架)。
海军陆战队
2个旅,共2600人。
空军
约4.5万人(其中包括1.5万名防空部队)。编有1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5个地空导弹中队和16个地空导弹营。
战斗/对地攻击机:F-4D/E型66架、F-5E/F型60架、苏-24MK型24架,苏-25K型7架。
战斗机:F-14型25架、F-7M型24架、米格-29A/UB型30架。
海上侦察机:C-130H-MP型5架。
侦察机:RF-4E型15架。
加油机/运输机:波音707型3架,波音747型1架。
运输机:波音747F型6架、波音727型1架、C-130E型18架、“司令官”690型3架、F-27型15架、“隼”20型4架、“喷气星”式1架、PC-6B型10架、Y-7型2架,“伊尔”-76型若干架,Y-12型9架。
直升机:AB-206A型2架,“贝尔”214C型39架,“沙巴维兹”2061型若干架,CH-47型5架。
教练机:“比奇"F-33A/C型26架,EMB-312型10架,PC-7型40架,T-33型7架,FT-7型15架,F-5B型20架,TB-21型8架,TB-200型4架。
空地导弹:AGM-65A“小牛”式、AIM-9“响尾蛇”式、AIM-54“不死鸟”式各若干枚,另可能拥有PL-7型、AA-8/-10/-11型若干枚。
地空导弹:“霍克”式100部,“轻剑”式30部、“虎猫”式15部、“红旗”-2J型45部,SA-5型10部,另有SA-7型、FM-80型和“毒刺”式若干枚。
革命卫队
约12.5万人
地面卫队
约10万人。有哈卢勒、锡兰、阿布穆萨、腊克等5个基地。编有16-20个师,包括2个装甲师、5个机械化师、10个步兵师、1个特种部队师和15--20个独立旅。配备470辆坦克、620辆装甲人员运输车、360门火炮、40门无坐力炮和140门高射炮。革命卫队独立作战或与陆军协同作战,如国内发生暴乱则与“民众动员军”配合行动。海上卫队
约2万人。拥有约40艘快艇,配备反坦克导弹、无坐力炮、机枪;“沪东”级导弹快艇10艘,配备C-802型舰舰导弹;岸防炮及CSSC-3(HY2)型舰舰导弹。
航空卫队
由一名准将指挥(详细情况不明)。
海上陆战卫队
1个旅(约5000人)。
准军事部队
“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者,仅装备轻武器。宪兵4万人(包括边境警察),配备“塞斯纳”185/310型飞机若干架、AB-205/206型直升机24架,另有约90艘巡逻艇、40艘其它小型船只。海军基地6处:阿巴斯港(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布什尔、哈尔克、恩泽利港、霍梅尼港、恰赫巴哈尔。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驻外兵力
革命卫队驻黎巴嫩约150人;在苏丹派有军事顾问。
军队体制:
埃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最高安全和国防决策机构为最高安全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主席均由总统担任。总统下设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国防部长兼任。武装部队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和防空军4个军种。
军种概况:
埃及4军总兵力约44万人。陆军31万,编成2个军团和4个军区,主要装备各型主战坦克3500余辆,各型装甲车5000余辆,各型火炮3000余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2000余部;“飞毛腿B”型地地导弹发射装置21部;“小槲树”、“萨姆—7”等型地空导弹发射装置1300余部。
海军1.9万,编成2个司令部,7个基地,主要装备有各型舰艇100余艘。
空军3万人,编有44个中队,主要装备各型飞机1000余架,其中美制F—16战斗机220架,法国“幻影”2000C型战斗机17架,武装直升机120余架。
防空军8万,编有5个师,12个独立旅,100个高炮营,111个地空导弹营。主要装备有各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近2000部,23毫米以上各型高炮2000余门。
近年动态:
自从1998年起,埃及开始实施新的5年现代计划。其主要建军动向是:(1)武器来源多样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埃军装备主要由英国提供。到70年代中期,埃军武器装备又以苏联制造的为主。过去25年中,埃军又进口了大量美制先进武器装备。目前,埃及陆、空军武器已主要由西方装备,而海、防空军装备仍是以苏制为主。今后,埃军将逐年提高西方装备比例,同时对现役苏制装备进行改进。(2)加强与外军联合演习。从1979年起,埃及与美国每两年举行一次“明星”演习。埃及还频繁与法国、英国、意大利、希腊等国举行海上演习。埃及与阿拉伯国家也常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埃军的训练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对外军事关系中,埃及与美国关系最为密切,美国是埃军装备的主要供应国。1984年起,埃及每年从美国得到13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是仅次于以色列的美国第二大受援国。海湾战争后,美国还免除了埃及总额达67亿美元的全部军事债务。过去25年里,埃及共从美国获得各类援助已达520亿美元之巨。▲
F. 两伊战争中,伊朗军队是如何采用摩托车作为反坦克武器的
我国古代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兄弟俩因夺田产、家财、王位而互相残杀的,在历史上的确不胜枚举。
伊拉克装甲部队对伊朗这支出没无常的摩托车轻骑队很伤脑筋,不得不把对付摩托车队的袭击和有关注意事项写在各级指挥员的作战日记里,下达在各项作战命令中。
G. 伊朗‘圣城旅’有多少人
伊朗的“圣城军”是一支货真价实的特种部队,其人数大致在2000-5000人之间,专责执行海外任务。美国已将其列入重点防范和打击的“KB组织”名单~
H. 求最近战争!
俄格战争
大致介绍:
2008年8月8日,北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第29届奥运会开幕了!可是在亚洲的另一边,一场战火却正在蔓延!!
北京时间8月8日2时,当地时间8月7日22时,格鲁吉亚军队对南奥塞梯首府发动闪击战,坦克大炮等分三路向茨欣瓦利突击。8月8日9时,格军攻占了茨欣瓦利。他们大概打得太顺手,于是在10时40分,开始袭击驻扎在格鲁吉亚的俄罗斯维和部队。
遭受袭击后,俄罗斯军队立即做出反应。15时,俄罗斯做出将格军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20分钟后,俄军装甲车对进入南奥塞梯;50分钟后,装甲部队开进茨欣瓦利。第58集团军、第74空降师、特种部队相继上阵,空军海军全力配合。格鲁吉亚,不过2万多军人、1万多准军事部队;第58集团军,编制员额7万人,参加过车臣战争、别斯兰人质解救。战争的结局不会有什么悬念,因为这简直就是一招“排山倒海”。
简略看看格军的表现。开战之初,他们利用偷偷准备的S-200击落了俄罗斯的图-22,还有苏-25等,小露了一把脸。但经过五天的交战之后,格军就只剩下溃败了:公路上被摧毁的坦克车辆随处可见;被遗弃的火炮遍布城区;海军主力被对手堵在港内点名,左后生生被拖出港口凿沉!可怜啊!
开战六天后,在国际社会调节下,双方战事终于平息。
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格鲁吉亚的总统可一下子出名了,竟打破了在奥运会期间不开战的先例。
发生原因:
第一、历史问题!
俄罗斯历史上经过残酷而且长时间的战争,才征服了整个高加索地区。苏联将高加索山以南称为外高加索,划分成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高加索山以北称为北高加索,划归俄罗斯联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奥塞梯。苏联根据高加索山把北奥塞梯划归俄罗斯,南奥塞梯划归格鲁吉亚。这样奥塞梯被人为一分为二,埋下隐患。
格鲁吉亚在苏联时期分离主义倾向一直非常严重。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人,也一直在格鲁吉亚进行严厉镇压。苏联解体的时,格鲁吉亚就是一只带头羊。苏联解体以后,格鲁吉亚一直非常支持北高加索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特别是车臣。格鲁吉亚一直是车臣获得外界援助的重要渠道。
第二、科索沃独立。俄罗斯一直强烈反对独立的科索沃,在美欧一些国家的支持下,2008年初宣布独立,欧美立即承认其独立,把联合国反对的分裂变成了正义的独立。科索沃是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摇篮,但却被美国绕过联合国先攻击后"霸占"然后直接支持使其独立!独立极大的伤害了同为斯拉夫民族的俄罗斯的文化和民族情感,感觉恍如被扇了一记耳光,此恨在心,却无奈难报。
第三、北约东扩。北约近年加紧动扩张,形成对俄罗斯包围和威胁,特别是吸收独联体国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议题上,让俄罗斯受到强大的压力!近来又传出美国准备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组织的消息,以及格鲁吉亚的亲美政权的迫切希望加入北约投入美国怀抱的做法,让俄罗斯忍无可忍!
第四、资源问题。格鲁吉亚地处里海石油和西方市场的中间地带,位于俄罗斯、伊朗和蕴藏丰富石油的里海,一条可以绕过俄、伊的输油管可以直接到达欧洲,里海石油最终将可能像今天的中东石油一样对工业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地缘战略特点,使格鲁吉亚成为美国和欧洲俄罗斯的焦点热点。
第五、南奥塞梯独立问题!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从1989年起,南奥塞梯就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苏联解体后,南奥塞梯自治州一直谋求独立,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1992年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因此,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恶化,并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长期以来,由于南奥塞梯当局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格鲁吉亚经常指责俄罗斯暗中支持南奥塞梯。俄格双方在南奥塞梯问题上龃龉不断。
第六、黑海舰队问题,众所周知它是前苏联海军中唯一不怕冰冻围困的全天候舰队,主要基地和舰队司令部设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将黑海舰队挤出地中海,掐断俄罗斯进入大西洋的入口,减少对北约各国的战略威慑!
1992年,经过会谈,达成有关协议,根据协议,俄、格和南北奥塞梯成立了解决格奥冲突的四方混合监督委员会,由俄、格和南奥塞梯三方组成混合维和部队负责在冲突地区执行维和使命。
十几年来,南奥塞梯当局一直初衷不改,有关各方在这一地区的摩擦也时有发生。迄今,格中央政府只控制着南奥塞梯的部分地区。
近几年,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越来越“火爆”:先是说你打了我的无人机,然后是活捉你“偷运导弹”的士兵。这也难怪,格鲁吉亚现在可是紧跟美国教练,冲计北约奖牌。美国的直升机,法国的导弹艇,德国的步枪,都被慷慨的送来,还附带培训服务。他们大概以为已经学了“葵花点穴手”,可以冲着北极熊高喊:“我上面有人”,“小心我点你哦”。
于是格中央政府便在欧美的变相支持下,趁全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奥运的时机,忽然出击,强攻轰炸,意图解决南奥塞梯问题。
面队这一切,俄罗斯毫不犹豫,普京强硬而干脆,立刻出兵相击,坦克装甲车直升飞机导弹轰炸机,毫不客气对格鲁吉亚一通狂扁,格鲁吉亚等不来美国以及北约欧洲国家的支持,只能求饶撤退!俄罗斯利用这一机会,对美国北约东括用炮弹大声说不!对西亚东欧洲的亲美势力警告,反手摔了美国一个嘴巴!同时显示了其强大的威慑力!
具体解析:
格鲁吉亚——昙花一现
鲁莽开战 格鲁吉亚在开战最初的二十个小时中占据主动,击败南奥塞梯军队,并一度攻占茨欣瓦利。或许是最初的胜利来得太快,或者是过于相信美国的承诺,格军开始袭击驻格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全然不把强大的俄罗斯放在眼中。而格鲁吉亚武装力量与俄罗斯相比实在过于弱小。现役人员21547人,其中陆军17767人,海军892人,空军1310人,国民卫队1578人。还有准军事部队11700人,包括边防警卫队、海防警卫队和内务部的部队。共装备128辆坦克、9架战斗机。格鲁吉亚军队这点家底与当面的俄罗斯第58集团军和联合作战的空、海军部队相比,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和空海军力量支援配合三个方面处于绝对劣势。格军队数量只有对手的五分之一。按进攻作战的一般要求,对据守坚固要塞的敌人一般要集中5-6倍的数量优势,而格鲁吉亚面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后面强劲的对手俄罗斯,不惜以弱凌强,以小欺大,不计后果,是明显违背作战常识的莽撞之举格军武器装备都是俄系的老式装备,重型装备水平远低于俄军,再加上个位数级的空军和海军装备,三军基本不具备起码的联合作战能力。因此,战局未启胜负已成定局。
闪电攻击 如果不把后来的溃败计入,格鲁吉亚军队于奥运会开幕当天的进攻行动还算“精彩”格军面对此前久攻不克的南奥塞梯军队,分别从克维莫尼科季、普里西越过边境,兵分三路,从茨欣瓦利的南、东、西三个方向发动突然袭击。战斗中使用了T-72坦克、BMP-1/2步兵战车、“达纳”152毫米自行火炮、BM-21火箭炮等重型武器。还出动了苏25强击机轰炸南奥塞梯军队,配合地面部队推进,用时不到13小时,就攻占了茨欣瓦利。
由于茨欣瓦利距离南奥塞梯边界距离很近,从地形条件上看城市南部又向格鲁吉亚一侧突出,格军沿边界自然走向排兵就能够形成围攻部署,应当说,格军的攻击部署十分恰当地利用了这一地形特点,再与装甲部队强大的突击能力与快速的机动能力相结合,战斗进程十分顺利,这也反应了格方多年来对南奥塞梯心存不满,一直在寻机剿除,准备工作十分充分此外,格方军事行动获得美国口头承诺后,自然信心十足。
仓惶败退 格鲁吉亚对南奥军事行动可能比总统萨卡什维利想象中的更加顺利。在攻占茨欣瓦利后,格军就开始袭击乌比阿吉、凯梅尔季、萨拉布克、杰潘西尼、1134高地、1475高地,以及茨欣瓦利城区俄军驻地和十多处哨所,打死俄军维和士兵十多人,打伤数十人。
俄罗斯北高加索军区第58集团军奉命赶往茨欣瓦利,增援驻扎在那里的俄罗斯维和部队。俄军从南奥塞梯北部穿越高加索山区,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通过罗克斯基隧道进入南奥边界,攻占沿途格军村镇。8月9日2时,格鲁吉亚军队的火力被俄军全面压制,伤亡惨重,已经停止向茨欣瓦利射击。俄罗斯维和部队和增援的第58军摧毁大量格军装甲车和坦克,参战的格鲁吉亚战斗机也被击落,
面对俄军强大的正面攻击行动。格军开始从占领的各处地区沿公路后撤,公路上的格军装甲目标成了俄罗斯空军的活靶子,从茨欣瓦利通向哥里和首都第比利斯的多条道路,成了格军的死亡之路,被摧毁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和汽车随处可见,被遗弃的D-30式122毫米榴弹炮和迫击炮遍布城区。在俄空军强大的空中火力打击下,格军的后撤行动只能用溃败来形容,指望美国军事介入的萨卡什维利一时方寸大乱,面对退兵洪流,除了频繁的抗议与呼吁外没有任何作为。格鲁吉亚军队以卵击石,流出的自然是鲜血。
俄罗斯军队 铁拳出击
快速反应 8月8日15时,俄联邦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做出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随后俄军的军事行动令世界瞠目:15时20分,俄罗斯军队装甲输送车队进入南奥塞梯境内;15时50分,俄罗斯装甲部队开进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16时,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向驻扎在茨欣瓦利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增援;17时20分,俄罗斯国防部第58集团军赶往茨欣瓦利,增援驻扎在那里的维和部队。
从时间上计算,驻格俄军在接到总统命令后50分钟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反应极其迅速,这与科索沃战争中俄军快速抢占普利什蒂那机场如出一辙。第58集团军是在接到命令2小时20分钟完成了一切作战准备,包括燃料、弹药补给和开始实施越境行动,显示出了极高的战备水平。该军进入南奥塞梯边境后,沿公路长驱直入,快速进入茨欣瓦利周边,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对防守之敌展开攻击,以“闪电战”回击“闪电战”,给格鲁吉亚和西方国家一个措手不及,在西方国家还来不及统一立场的情况下结束战斗。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以前不太重视的网络攻击也十分有效。在俄格战争全面爆发前的7月20日前后,大量标有“win+love+in+Russia”字样的数据包突然涌向格鲁吉亚政府网站并使其完全瘫痪。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被换成了希特勒的,格总统府网站整整瘫痪了24小时。当俄军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全面开始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网络攻击也全面展开,包括媒体、通信和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格鲁吉亚官方网站都被瘫痪,对格军事行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格鲁吉亚的战争动员与支援能力。俄罗斯快速的军事打击行动和网络攻击行动,充分反应了俄罗斯军队自车臣战争以来,战备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适应现代战争所必备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初具规模。
正面攻击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第58集团军抵达茨欣瓦利外围后,即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形成了围攻部署,并向茨欣瓦利南部重镇哥里实施穿插,截断了格军退路。俄军率先使用重型火炮对防守茨欣瓦利的格军进行猛烈的炮击,并出动苏-24/25强击机对城区及外围守军进行轰炸。
从俄军的作战行动上可以看出,与几年前的格罗兹尼之战相比,明显加强了空中与地面的配合。俄军以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为先导,对据险坚守的格军进行了先期的消耗,极大地发扬了火力优势。地面部队的推进十分谨慎,坦克部队与步兵的协同十分出色,步兵与坦克相互掩护作用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没有经过城市化改造的T-72坦克在步兵近战火器的掩护下,与步兵分队齐头并进,战损率大幅度下降。
在俄罗斯装甲部队的三面挤压下,困守茨欣瓦利的格军无法得到兵力、火力支援,在退路已绝的情况下仓惶溃散,向茨欣瓦利南郊和西南地区转移。至9日15时,距俄总统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整整24小时,俄军完成了集结、开进、越境、攻城行动,占领茨欣瓦利全城。
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俄军向茨欣瓦利南部的哥里实施迂回攻击,部分兵力进占哥里东郊,切断了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格中部交通干线被拦腰斩断。此举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不仅将格军退路截断,还直接威逼首都第比利斯,让深入南奥塞梯的格军形成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极大地动摇了格军战斗意志。
翼侧出击在正面攻击的同时,俄罗斯军队充分利用格鲁吉亚国土正面宽大、纵深短浅的特点,在中部实施正面突击的同时,在西部的阿布哈兹地区派遣了第74空降师部分兵力,在阿布哈兹反政府武装配合下,进占与格鲁吉亚接壤的科多里峡谷边界一带,并于8月12日凌晨发起攻击行动,包围了格鲁吉亚特种战旅一千多人,将格鲁吉亚武装部队赶出科多里峡谷,清除了格鲁吉亚政府在阿布哈兹境内所控制的唯一地区。
俄军这一攻势行动,在翼侧对格军形成了有力的牵制,使驻防阿布哈兹的格军无法增援南奥塞梯地区战斗,无形中加速了进入南奥塞梯地区格军的溃败进程。
侧后攻击为了配合正面攻击行动,俄军从阿布哈兹占领区向格鲁吉亚西部重镇祖格迪迪攻击前进,并在坦克支援下占领祖格迪迪市政府办公大楼,随后更多的俄军装甲车快速挺进,全镇迅速被俄军占据。格鲁吉亚西部另一重镇塞纳基也成为俄军攻击目标。塞纳基距黑海之滨只有40千米,俄军黑海舰队的陆战突击队在此抢滩登陆,迅速控制了当地几个警察局,未发一弹解除了格鲁吉亚特种警察们的武装。
位于祖格迪迪东南部的塞纳基陆军基地也被俄罗斯空降兵占据,当一个连的俄罗斯空降兵突然从天而降时,守卫在那里的格鲁吉亚一个精锐山地营不战而逃,俄空降兵进入该基地的第一项任务居然是“享用基地食堂主人没来得及吃的早餐”。就此,俄罗斯完成了对格鲁吉亚的东西对进攻击,格国基本上形成了一分为二的局面。只要俄罗斯方面有占领格国全境,甚至首都的意图,成为现实也只是时间问题。
空中突击 在地面部队攻击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当面守军和纵深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空袭。从数量上看,俄罗斯对格握有绝对优势。北高加索军区空军第4集团军装备作战飞机459架,1个轰炸师(装备112架苏-24),1个侦察团(装备50架苏-24),1个歼击轰炸机师(装备98架苏-25、35架苏-22),4个防空航空兵团f装备105架米格-29、59架苏-27),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47架米-8),地空导弹发射架125部。
俄空军第4军对格鲁吉亚进行空袭,只动用了不到总数50%的飞机。开战之初,俄空军已完全掌控了战争区域以及格鲁吉亚全境的制空权,俄军战机对格空军和防空军的设施进行了打击,其中主要是军事基地雷达站、机场跑道、公路、桥梁、港口和位于第比利斯的飞机修理厂。这些目标虽然都在居民密集区内,但给格平民造成的伤亡只有100多人。相比之下,格军在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却造成了近2000多当地平民的死亡,这说明俄空军的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初步成形。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纳戈维岑表示,俄罗斯军队在南奥塞梯使用的是精确打击武器,没有实施地毯式轰炸。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的袭击行动,已经表明俄罗斯随时可以对第比利斯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1968年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行动随时可能再现,此举对格鲁吉亚民心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由于格鲁吉亚防空导弹目标相对分散,全国并未形成统一的防空体系,俄方的电子压制行动效果并不理想,俄空军飞行员只能像美国空军寻歼萨达姆“飞毛腿”导弹一样,发现目标后才能组织攻击。因此,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没有了用武之地,俄空军飞行员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普通航空炸弹对敌方目标凌空攻击。因此,虽然俄方空中优势非常明显,但连续损失包括1架图-22轰炸机在内的4架战机,也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海上封锁 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基地位于乌克兰,与格鲁吉亚的黑海沿岸隔海相望。拥有强大海上优势的俄罗斯海军在开战之初即抵达格鲁吉亚海域,对格实施全面海上封锁,断绝军事物资供应,特别是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的武器供应。此外,从黑海直接登陆格鲁吉亚,形成对格军海陆夹击之势,也是海上军事行动的意图之一。8月10日,在阿布哈兹水域巡逻的俄海军遭格鲁吉亚导弹艇挑衅,俄军舰开火击沉其中一艘。当然,无论装备老式导弹艇的格鲁吉亚是否会向俄军舰挑衅,俄罗斯封港断线的企图是十分明确的,何况面对弱小的格海军,形成海上壁垒易如反学。
战争中体现的问题:
这次战斗也显现出了俄罗斯的一下不足,军队虽然在之前做了很充足的准备,等到格鲁吉亚进攻南奥赛提,俄军便在第一时间出动,但是面对装备落后,兵力不足的格军,俄军损失惨重,死亡71人,失踪19人。在享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仍有数架战机被击落。其中包括图-22战略轰炸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第一次实战,虽然打沉敌人2艘舰艇,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俄罗斯军队的损失之大是有它深层的原因,并不是意外原因造成的。以下列举出俄军面对如此弱小的国家为何损失如此之大。其中竟然被格鲁吉亚几乎不能称之为防空体系的防空力量击落了一架图-22战略轰炸机。
1,俄军装备落后,大部分武器是使用了三十多年的苏联装备。武器性能不好。很难发挥最大作用。
2,俄军作战之后系统不完善。俄罗斯现在的作战套路根本不适应现在化要求的低损失,低伤亡的作战要求。各个作战单位也很难做到整合
3 战术运用不当。按照现代战争的要求,在获得绝对的制空权以后,应该用战机迅速的打击敌方有威胁的目标,配合地面部队的进攻,而俄军在拥有绝对的制空权的情况下,并没有彻底的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这个原因不得而知。
4 俄格两个都是前苏联国家,因此格鲁吉亚也拥有大量的苏联装备,因此对俄军武器的性能有更好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但是毕竟格鲁吉亚是个小国。没有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收获,但是却也让俄军遭到了一定的损失。
综合以上观点,俄军的这次损失并不是意外,而是有着它深刻的内在关系,俄罗斯要想重新恢复它昔日的辉煌,应该说在军事体制改革和武器装备换代上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我个人认为俄罗斯应该改善整个军队的作战系统,加强个军种,整合各部队的作战指挥系统。不妨相仿美国建立一个战时统一指挥机构,更好的整合作战资源,在作战时各兵种协调行动,这样会使效率加倍。在恢复经济的基础上,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新武器、新技术的开发,更替陈旧的设备,使其战斗力得以提升。加强单兵素质,俄军专家曾经总结过这场战争,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缺少一支合格的摩托化步兵,俄罗斯编有许多摩托化步兵,但是,他们不能打仗”
战争中的军火:
格军装备:RM70型40管122毫米多管火箭炮、BM-21火箭炮、DANA152毫米大口径轮式自动火炮、2S3自行火炮、T-72系列坦克,BMP系列步兵战车、眼镜蛇装甲车、陆虎吉普车、悍马吉普车、苏-25强击机、UH-1H休伊直升机、UH-60黑鹰直升机、米-24直升机M4A3卡宾枪、TAR-21突击步枪、G-36C卡宾枪、M88头盔、等等。真是万国造啊。。。。。。
俄军装备过多而且大家都知道所以就不多提了。
俄格战争的另一层阴谋
从格俄爆发武装冲突后,美国在第一时间内向格鲁吉亚提供了大约3000万美元的援助。而本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再向这个国家提供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到此,美国将从经济和军事上给格鲁吉亚强有力的支持,在不久的将来,遭到重创的格鲁吉亚的经济和军事,将依赖美国,换句话说,美国将渐渐左右格鲁吉亚的经济和军事,因为俄格冲突,已经使格鲁吉与强大的俄罗斯成了死对头,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国家而言,没有一个超级大国做后盾,是不成的,何况没有一个超级大国做后盾,萨卡什维利就不会敢在老虎屁股上动土,而美国名正言顺地成了这个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更何况在当今世上,美国最大的威胁就是俄罗斯,因此,它一直想从经济和军事上扼制俄罗斯,尤其是军事上,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在俄罗斯的邻国建立军事基地或反弹导系统,例如捷克、波兰,但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和抗议,俄罗斯为此还制定了针锋相对的强硬措施,因此,俄美在军事上的冲突更加白热化。美国一心想扼制俄罗斯,希望它有一天垮下去,而且越快越好,但心有余力而不足,伊拉克战争,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已使美国政府进退维谷,疲倦不堪,再加上国内的经济和政党之争,使美国总统布什伤透了脑筋,想扼制俄罗斯,没有奇招是不成的。而俄罗斯在近几年中,尤其是石油价格的飞涨,它富了,真正地富了起来,因此,经济军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在军事上,俄罗斯的强硬和一些超人的举措,令北约和美国分秒不安,胆战心惊,这是美国和北约最不愿看到的,尤其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但是,最不愿意的事情发生了,既然发生了,就必须面对,因此,美国在表面上强调与俄罗斯合作的重要性,但在暗地地却在做着不可告人的勾当。是呀!既然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疲倦不堪,经济不景气,军队心有余力而不足,那么战争,对俄罗斯而言也不例外,因此,把俄罗斯拖入一场战争,尤其是一场持久战,确实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阴谋,正是如此,俄格冲突发生了,格鲁吉亚总统,也就是萨卡什维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一心一意向着西方的萨卡什维利,一直以美国马首是瞻的萨卡什维利,他认为有了美国这个世界超级大国做后盾,什么也不怕了,就可以无作非为,疯狂发动战争,没想到几天下来,就被俄罗斯打得狼狈不堪惨不忍睹,只得向美国和北约乞援,美国根本没有想到格鲁吉亚就这么不堪一击,它想:这个花了多年的心血精心扶持的萨卡什维利领导的国家,与俄罗斯作战,断断续续的肯定会拖上一二年,然而只是几天,竟然还抵不上一个小小的车臣,这,太令人失望了,而且还损失了几辆什么“宝贝车”(悍马隐形战术突击车),当然,格鲁吉亚的军民死多死小,对美国而言,一点也不重要,它担心的只是那几辆车,落到俄罗斯手中,就麻烦了。可惜的是,还真就落入俄罗斯手中,被其特种部队拖回家研究去了!
美国本来希望俄格战争使俄罗斯拖入一场持久战的,使俄罗斯进退维谷疲倦不堪的,从而拖累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然而由于萨卡什维利的无能和格鲁吉亚军队的无能,使美国的希望彻底落空,这也许是美国希望俄格战争发生的另一层阴谋,也就是美国最近几年来一直扶持萨卡什维利的真正原因。
相关文献:
声明:《美国评论家眼中的格鲁吉亚棋局》,文中援引美国“战略预测公司”行政总裁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的评论,并不代表本人观点。《THE RUSSO-GEORGIAN WAR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格鲁吉亚-日俄战争式的权利平衡)。
I. 伊朗国土多大人口多少军队多少
伊朗--人口---7005万--面积--164.80万Km2--人口密度--42人/Km2
J. 伊朗空军实力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51.3万人。
陆军
约32.5万人。编有4个军司令部、4个装甲师(每师辖3个装甲旅、1个机械化旅、4~5个炮兵营)、6个步兵师(每师辖4个步兵旅,4~5个炮兵营)、1个空降旅、1个突击师、1个特种部队师、5个炮兵群、若干独立装甲、步兵、突击旅。
主战坦克:约1135辆,其中T-54/-55型和T-59型共约500辆,T-62型75辆,T-72型120辆,“酋长”MK-3/-5型140辆,M-47/-48型150辆,M-60Al型150辆,“佐勒菲卡尔”式若干辆。
轻型坦克:“蝎”式80辆。
装甲侦察车:EE-9“响尾蛇”式35辆。
步兵战车:BMP-1型300辆,BMP-2型140辆。
装甲人员输送车:约590辆,其中BTR-50/-60型300辆,M-113型250辆。
牵引炮:1950门,其中105毫米130门,122毫米500门,130毫米1100门,152毫米30门,155毫米170门,203毫米20门。
自行炮:共290门,其中122毫米60门,155毫米160门,170毫米10门,175毫米30门,203毫米30门。
火箭炮:共664门,其中107毫米500门,122毫米155门,240毫米9门。
迫击炮:共6500门,其中60、81、82、107、120毫米各若干门。
地地导弹:“飞毛腿”E/C式10部,约300枚导弹;CSS-8型25部,约150枚导弹;“谢哈布”-3型、“沙辛”-1/-2型等若干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AT-3“耐火箱”式若干具、AT-5“拱肩”式若干具。
火箭发射器:73毫米RPG-7型若干具。
无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各若干门。
高炮:约1700门(挺),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57毫米若干。
地空导弹:SA-7型若干部。
无人驾驶飞行器:若干架。
飞机:共约77架,其中“塞斯纳”150/180/185/310型约50架、F-27型19架、“隼”20型8架。
直升机:共633架,其中AH-1J型武装直升机100架,CH-47C型重型运输直升机40架,“贝尔”214A型130架,AB-214C型35架,AB-205A型70架,AB-206型130架,AB-212型12架,“贝尔”204型30架,“休斯”300C型5架,RH-53D型9架,SH-53D型17架,SA-319型10架,UH-1H型45架。
海军
约1.8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和2600名海军陆战队。
海军基地6个:阿巴斯港(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布什尔、哈布克、恩泽利港、霍梅尼港和恰赫巴哈尔。
潜艇:5艘,其中“基洛”级3艘。
护卫舰:3艘。
轻型护卫舰:2艘。导
弹攻击快艇:20艘。
巡逻艇:41艘。
水雷战舰艇:14艘。
两栖舰艇:9艘。
后勤支援舰艇:30艘。
海军航空兵
2000人。装备战斗机5架,武装直升机29架,海上侦察机共10架(其中P-3F型5架,130-228型5架),反潜机20架(其中SH-3D型14架,AB-212型6架),水雷战直升机1个中队(RH-53D型9架),运输机1个中队(“司令官”式4架、F-27型4架、“隼”20型1架,AB-205型5架、米-171型4架,AB-206型直升机若干架)。
海军陆战队
2个旅,共2600人。
空军
约4.5万人(其中包括1.5万名防空部队)。编有16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5个地空导弹中队和16个地空导弹营。
战斗/对地攻击机:F-4D/E型66架、F-5E/F型60架、苏-24MK型24架,苏-25K型7架。
战斗机:F-14型25架、F-7M型24架、米格-29A/UB型30架。
海上侦察机:C-130H-MP型5架。
侦察机:RF-4E型15架。
加油机/运输机:波音707型3架,波音747型1架。
运输机:波音747F型6架、波音727型1架、C-130E型18架、“司令官”690型3架、F-27型15架、“隼”20型4架、“喷气星”式1架、PC-6B型10架、Y-7型2架,“伊尔”-76型若干架,Y-12型9架。
直升机:AB-206A型2架,“贝尔”214C型39架,“沙巴维兹”2061型若干架,CH-47型5架。
教练机:“比奇"F-33A/C型26架,EMB-312型10架,PC-7型40架,T-33型7架,FT-7型15架,F-5B型20架,TB-21型8架,TB-200型4架。
空地导弹:AGM-65A“小牛”式、AIM-9“响尾蛇”式、AIM-54“不死鸟”式各若干枚,另可能拥有PL-7型、AA-8/-10/-11型若干枚。
地空导弹:“霍克”式100部,“轻剑”式30部、“虎猫”式15部、“红旗”-2J型45部,SA-5型10部,另有SA-7型、FM-80型和“毒刺”式若干枚。
革命卫队
约12.5万人
地面卫队
约10万人。有哈卢勒、锡兰、阿布穆萨、腊克等5个基地。编有16-20个师,包括2个装甲师、5个机械化师、10个步兵师、1个特种部队师和15--20个独立旅。配备470辆坦克、620辆装甲人员运输车、360门火炮、40门无坐力炮和140门高射炮。革命卫队独立作战或与陆军协同作战,如国内发生暴乱则与“民众动员军”配合行动。
海上卫队
约2万人。拥有约40艘快艇,配备反坦克导弹、无坐力炮、机枪;“沪东”级导弹快艇10艘,配备C-802型舰舰导弹;岸防炮及CSSC-3(HY2)型舰舰导弹。
航空卫队
由一名准将指挥(详细情况不明)。
海上陆战卫队
1个旅(约5000人)。
准军事部队
“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者,仅装备轻武器。宪兵4万人(包括边境警察),配备“塞斯纳”185/310型飞机若干架、AB-205/206型直升机24架,另有约90艘巡逻艇、40艘其它小型船只。海军基地6处:阿巴斯港(海军司令部所在地)、布什尔、哈尔克、恩泽利港、霍梅尼港、恰赫巴哈尔。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驻外兵力
革命卫队驻黎巴嫩约150人;在苏丹派有军事顾问。
军队节日
军队节3月15日。
国际关系
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朗与欧美关系恶化至今仍然难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