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的实力究竟怎么样取得过什么重大成就吗
1. 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前任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被美国军队成功斩首。
2. 圣城旅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狂热信徒组成,这使得它成为了一支忠诚于伊朗政府的军队。
3. 圣城旅的官兵具备高战术能力,并负责情报收集工作。
4. 圣城旅成立于两伊战争期间,是伊朗在那时的一支王牌部队。
5. 在苏莱曼尼的领导下,圣城旅接受了特种化训练,成为一支特种部队。
6. 圣城旅不仅是伊朗的精锐特种部队,还是伊朗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之一。
7. 苏莱曼尼为圣城旅成员准备了多个假身份,以便于他们进行潜伏和渗透活动。
8. 圣城旅在中东地区的情报网络广泛,其成员几乎无处不在。
9. 圣城旅执行的任务非常复杂,包括在伊拉克战争后支持当地反美势力,以及打击毒品贸易。
10. 圣城旅利用其情报和装备优势,成功地对多个毒贩进行了打击,这让许多毒贩对其怀恨在心,却又无力反抗。
B. 恐怖份子主要集中在什么国家是亚洲国家吗
都集中在巴基斯坦,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科威特,伊朗,沙特,叙利亚,利比亚,苏丹等国家。现在恐怖份子已经蔓延到欧洲了。美国,英国等都有恐怖份子。
上面基本都是亚洲国家。还有一些是非洲国家。
C. 伊朗怎么有两支军队,他打仗到底用哪支
1.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军事力量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伊朗陆军和革命卫队(IRGC)。
2. 伊朗的双轨军制与其他中东国家如叙利亚和伊拉克有相似之处,沙特也有一支与皇家军队(国防军)平行的国民警卫队(SANG)。
3. 伊朗陆军和革命卫队都是伊朗地面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职能和任务存在很大的重叠。这源于1979年的伊朗革命。
4. 根据2013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评估,伊朗陆军由35万名现役军人组成,包括13万职业军人和22万义务兵。
5. 伊朗陆军的编制包括装甲师、机步师、轻步兵师、炮兵群、特种突击师、空降旅、突击旅,以及航空兵部队和独立装甲和步兵旅。
6. 伊朗陆军装备有主战坦克、侦察和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牵引和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等多种武器。尽管数量不少,但很多装备已过时。
7. 伊朗地面突击力量的中坚是上世纪90年代购置的俄式装备,如T-72坦克,这些装备主要配属给王牌部队。
8. 由于长期制裁和国内军工技术水平不高,伊朗地面部队的装备长期匮乏。但伊朗在主战装备国产化方面已取得一定成就,能够生产轻武器和仿制BMP-2步战车和T-72主战坦克等。
9. 革命卫队地面部队以轻量化装备为主,其领导的准军事组织拥有大量民兵。
10. 革命卫队的重要部分是圣城军,这是一支由1.5万至3万名最精锐的革命卫队成员组成的特种部队,主要在海外执行任务。
11. 尽管陆军是正规部队,承担保家卫国的重任,但革命卫队由于装备精良,被认为是高层的贴身保镖,更受信任。
D. 伊思兰革命卫队是什么(军队吗
宗教保安部队
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武装力量中一个特殊兵种,它独立于军队之外,与伊朗军队同属正规军事力量。但革命卫队与军队产生的背景不同,"血缘"也不一样 。
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霍梅尼等伊朗领导人为了巩固"胜利果实",意欲成立一支独立于军队之外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因为霍梅尼清楚地看到,1953年在美国中情局支持下推翻通过选举上台的摩萨台政府的是这支军队,而10年后向游行队伍开枪镇压的仍是这支军队。如果依靠这支由国王建立起来的"旧军队",同样的悲剧也许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于是1979年5月5日,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反对巴列维政权的各种准军事武装基础上成立一支治安队伍--"伊斯兰革命卫队",它直接听命于最高精神领袖。
E. 伊朗革命卫队是否相当于中国武警呢
伊朗革命卫队的全称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立于1979年。当时,流亡国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已经返回伊朗,国王的军队也宣布倒戈,伊朗政权完全转归革命者之手。但是,新政权不仅面临保皇派的反扑,而且面临同样反对国王的其他派别的挑战。
革命卫队当时只是一支维持治安的部队,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捍卫革命的胜利果实。狂热支持霍梅尼的城市无产者和边远乡镇的青年纷纷加入革命卫队,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端着从军械库抢来的冲锋枪,把巴列维王朝的军政要员投进监狱,同时日夜守卫革命政权的重要机构,成为新政权的坚强支柱。
1979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那天,德黑兰15000名妇女集会示威,反对新政权要求妇女在公共场合佩戴头巾,但被革命卫队成员对空鸣枪驱散。1980年4月,为了使全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伊斯兰化,新政权对所有大学开展“清校”运动。革命卫队一马当先,迅速包围、占领和关闭了大学,接着查封了60所研究机构。如果没有1980年~1988年的两伊战争,革命卫队也许充其量只是一支三四万人的治安部队。突如其来的两伊战争把伊朗的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同时送上战场。革命卫队的人员和装备不断扩张,迅速发展成为伊朗的主要作战力量之一。
当时,霍梅尼对前王朝的旧军队始终不放心,不仅对其进行人员清洗,还向其派去大量领袖代表进行改造和控制。而与此同时,革命卫队在两伊战争中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国内斗争中惟命是从、雷厉风行,深得霍梅尼的信任和赞赏。1985年9月,为了扩大、加强革命卫队,霍梅尼下令建立革命卫队的陆军、海军和空军。从此,伊朗成了世界上为数极少同时拥有两支陆海空编制军队的国家。
装备精良,政治影响巨大伊朗革命卫队发展到今天,兵力约13万人,拥有自己的陆、海、空军和特种部队等,主要在国外活动的特别部队“圣城军”和民兵组织“巴斯基”也受其领导。与伊朗正规军相比,以捍卫革命政权、维护国内稳定为宗旨的革命卫队在伊朗政权中拥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影响,享受着很多正规军所没有的特权。
在政治上,伊朗现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在革命卫队成立之初担任过卫队司令,总统内贾德曾作为卫队军官参加过两伊战争。现政府内阁中,有5名成员曾是卫队成员。此外,伊朗议会相当数量的保守派议员在革命卫队工作过。革命卫队在国内政坛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军事方面,革命卫队可说是掌握了伊朗“最高端”和“最低端”的军事力量。一方面,伊朗的战略性威慑武器——包括“流星-3”在内的弹道导弹以及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几乎全部归革命卫队所有。另一方面,革命卫队统管着庞大的民兵组织“巴斯基”,这支队伍仅装备轻武器,平时约40万人,战时估计可动员至100万人,伊朗官员曾宣称可动员1100万人。“巴斯基”成员遍布伊朗各地,深入到各行各业,被认为是发动游击战和巷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目前,革命卫队的陆军约10万人,大部分是配备轻武器的步兵,主要负责维护国内安全。革命卫队陆军编有2个装甲师、5个机械化师、10个步兵师、1个特种部队师和15~20个独立旅。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革命卫队陆军近年来越来越注重于“非传统”军事任务,积极为“不对称战争”做准备,加强游击战和巷战能力。在演习中,革命卫队曾用国产的肩扛式地对空导弹模拟袭击美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并利用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类似伊拉克战场上所谓的“路边炸弹”)袭击装甲部队。
革命卫队的海军大约有2万人,在海湾地区拥有若干基地,有能力攻击海湾的船只和海湾南岸国家。外界对革命卫队空军了解不多,这支部队往往与正规军共享空军基地,为革命卫队的快速反应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和空运能力。
进军商界,缔造“商业帝国”
近年来,革命卫队在伊朗的影响力不断向经济领域渗透,特别是曾在革命卫队任职的内贾德当选总统以后,革命卫队更是大举进入商界,涉足的经济领域五花八门,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早在伊斯兰革命之后和两伊战争期间,由于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伊朗被迫重组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工业,这项工作主要交由革命卫队负责,因此,革命卫队很早就涉足伊朗的国防工业。
两伊战争结束后,为了加快国家的重建,同时为了安置部分退伍的革命卫队士兵,伊朗又决定允许革命卫队成立包括民用范围的各种公司。据报道,当时第一家公司是由时任革命卫队情报局局长的里多伊少将建立的,这家公司成立后修理了数千辆被毁坏的军用汽车和一些军用设备。
目前名气最大的革命卫队公司戈尔博集团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是伊朗革命卫队的工程部队。这支部队在两伊战争中主要负责挖战壕、修碉堡。而在战后,它一跃成为一家涉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矿业、金融业、农业、设计和咨询业等领域的大公司。目前,戈尔博集团的总裁由革命卫队副司令阿贝德准将兼任。
戈尔博集团近年从政府部门获得了一大批利润丰厚的合同,其中包括将近23亿美元的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第15和第16期开发项目、13亿美元的波斯湾至巴基斯坦边境天然气管道项目、12亿美元的德黑兰地铁7号线项目和3.5亿美元的地铁4号线土木工程项目。
据沙特阿拉伯《中东报》称,革命卫队控制着伊朗南部60个边界通道,控制着伊朗除石油以外57%的进口和30%的出口,在境外还有560多家下属贸易公司。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中东问题专家塔克伊说:“从制药、电信到石油行业,革命卫队深深卷入了伊朗的经济生活。他们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垄断组织。”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立于1975年5月5日,其使命是保护伊朗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保卫伊朗革命和维护伊斯兰教义。革命卫队还负责维持其国内秩序,监控国内的敌对势力,并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络。
革命卫队:约125,000人陆军:约100,000人空军:4,000~5,000人海军:约20,000人(含海军陆战队:5,000人)舰艇:巡防舰3艘、护卫舰2艘、小型艇1,500艘以上特殊作战部队:约15,000人民兵、义勇兵部队正规士兵:约9万人预备役士兵:约30万人战争时可扩充至1,100万人。(伊朗正规军规模)
总兵力:约42万人陆军:约35万人海军:约18,000人(含海军陆战队2,600人)空军:约52,000人
革命卫队的海外行动接受海外情报委员会和海外行动委员会的共同指挥,由小分队和非政府组织的成员共同落实。目前,这支部队在伊朗和苏丹进行训练,在海湾地区具有重要影响。
2005年被美国政府定性为“国际恐怖组织”。
F. 伊朗的军队为什么叫“革命卫队”
革命卫队靠反美起家 在伊朗国内威信很高 伊斯兰革命卫队虽然被称为伊朗“第二武装”,实际上这支部队却是海湾地区最让美国头痛的一支部队。 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开始后,伊朗革命卫队一方面与正规军并肩战斗,联手对付伊拉克军队;另一方面单独挑起了保卫国内安全的重任。 战场上,伊朗革命卫队有时与正规军一起活动,有时独自行动。1986年,伊朗革命卫队成立了海上部队和航空部队。为了袭扰伊拉克,阻止外国购买伊拉克石油产品,伊朗革命卫队在海湾地区对伊拉克油船进行了多次袭击。在这一过程中,革命卫队在伊朗国内逐渐树立起威信,不少伊朗年轻人都以加入革命卫队为荣。 两伊战争中,革命卫队逐渐在后方成立了民兵组织。到1985年,伊朗全国大约有300万志愿者在革命卫队的1.1万个训练中心接受培训。在两伊战争的最后3年中,很多奔赴前线的伊朗士兵都曾接受过革命卫队的军训。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成立缘于推翻亲美的最高统治者,它的壮大是为了抵抗当时受美国支持入侵伊朗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如今,如果美国对伊朗动武,负责抵抗的主要力量又将是革命卫队。不得不说,这确是一支和美国积怨很深的武装力量。
G. 伊朗的军事力量组成中的革命卫队和军队有何区别谁实力更强
伊朗军队全名叫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武装力量,下辖三大军种: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军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护法部队(武警,准确的来说是公安现役部队)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于1979年5月成立的一支隶属于伊朗最高领袖的武装力量,其主要职责是扞卫“伊斯兰革命的伟大理想”,维护伊朗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负责维持其国内秩序。与正规军一样,伊斯兰革命卫队也有陆军、空军、海军的三军编制。此军队与伊朗正规军的地位为平行,它独立于军队之外,与伊朗军队同属正规军事力量。
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生的背景不同,“血缘”也不一样。伊朗正规军是改编自旧王国军队,数量多,兵员来源较广,武器装备比较常规正式。
革命卫队来自于当年为了对抗国王卫队而武装的群众,兵员大多来自比较虔诚的家庭,最初只有轻武器,陆军部分。后来有了海空军,也大多是小型、特种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大部分导弹力量,包括让美军颇为头疼的“流星-3”型中程导弹就掌握在革命卫队手中。此外革命卫队有个“圣城旅”,是专门对外的,很多地方都有其身影。另外,伊朗的核能研究工作也是革命卫队的重头戏。据悉,伊朗的边防工作和绝大部分政府机关的保卫工作都由革命卫队负责。卫队在国家宪法的特许下掌控着不少涉及军工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及民用交通等重要领域的产业。
历史上有过多次两者合并的议案。现在两者指挥系统已经合一,但人事系统还是分离的。
所以,伊斯兰革命卫队既不是只有小型、轻型装备,但也不见得就比共和国军更精锐,谈不上谁强谁弱,只是各有所长而已。
H. 伊朗少将在伊拉克遇袭身亡,遇刺“圣城旅”将军为何成为美国目标
之所以美国会不顾国际社会的意见和舆论,悍然对伊朗军队进行袭击。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伊朗国内最精锐的部队非圣城旅莫属。其次就是伊朗对这支部队也非常的其中,所有先进装备优先进行装备。最后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伊朗的苏莱曼尼少将,其指挥能力非常强大。
最后就是因为苏莱曼尼的指挥能力了。对于美国和以色列来说,苏莱曼尼已经是一块心头病了。他不仅仅是圣城旅的旅长,还是伊朗情报机构的领导者,其一手策划了大量轻松获胜的战役。是公认的伊朗部队中指挥领导能力最强悍的将军。而且美国和以色列都在其手中吃过大亏,而且苏莱曼尼还奇迹般的躲过了许多次西方国家针对他进行的刺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