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安全吗
伊朗,一个神秘的波斯古国,有着2500多年历史,绝对是中东最值得探访的目的地之一。就在2019.7.21,伊朗驻华大使馆正式宣布免签,并欢迎大家去伊朗旅游。人们往往通过新闻中的碎片化消息了解到这个国家,战乱、恐怖分子、女性地位低...... 但是实际上的伊朗远不止是这些!
1.伊朗安全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伊朗安全!伊朗的社会治安甚至会比一些欧洲国家还要良好。除了需要遵循一些伊斯兰国家当地的习俗文化,其他都无需顾虑过多。
依托波斯古国的7000多年的文明积淀,伊朗在伊斯兰化的道路上并没有很彻底。虽然在今天的伊朗,街上到处可以看见清真寺和宣礼塔,但在伊朗人的骨子里,人们依然记得自己曾经是强大的文明古国。伊斯兰教不过是阿拉伯人入侵波斯带去的外来宗教,只是碍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目前一直保留了下来罢了。因此,伊朗人并非那种极端的宗教分子,相反,他们秉承着东方文明的内敛与低调,待人格外谦逊。
2.去到伊朗怎么玩?伊朗曾有过开放的西方社会时代,也有过保守的专制社会时代。有的伊朗人不喜欢政教合一的神权统治,向往西方的世俗生活;有的伊朗人坚持宗教保守。
如果你看腻了欧洲的自由奔放,厌倦了日韩的可爱清新,那我真的推荐你去伊朗。
伊朗景点推荐:
粉色清真寺自由纪念塔去到伊朗旅游能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令人震撼的历史建筑,还有值得你沉下心去探索的人文故事。3.伊朗的女性?走在伊朗街头,她们的穿着大部分是绚丽多彩的,有着她们特有的时尚打扮。
越禁忌越美丽,即使有一层面纱遮盖住了她们的面庞,但依旧挡不住伊朗姑娘的精致五官。深邃的眼神、挺拔的鼻梁...
4.伊朗交通:伊朗每一个稍具规模的城市都有机场,政府还会提供航空补贴,所以去到伊朗旅游时间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情。发达的铁路和公共交通线路,也很方便游客选择。
5.伊朗消费:伊朗的货币被称为里亚尔,一共有七种面额,最小的面额是100里亚尔,最大的是1000000里亚尔。
饮食方面,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西方的汉堡、披萨、鸡腿也有售卖,价格十几元到二三十元不等。
出行方面,伊朗的汽油价格很便宜,每升3块多钱,所以在伊朗打车价格一定没有国内高,不过记得砍价!伊朗的公交车票价更是低廉,价格不会超过三五毛钱。
6.伊朗饮食:到一个新国家,饮食一直都是大家最先关注的。伊朗以面食为主,面包与馕是代表食物,偶尔也吃大米,红花米饭很有名。馕饼在伊朗价格很便宜,价格在2-5元人民币。
7.伊朗习俗:伊朗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去到当地旅行必定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文化与传统。1.严禁一切猪肉食品;2.严禁饮酒;3.女性在公共场所需佩戴头巾(女性游客去到当地也需要佩戴头巾);4.女士的衣长必须改过臀部,不得暴露腿部,男士不得穿着背心或短裤。
揭秘千年波斯帝国,邂逅古老的旧时光。这个从《一千零一夜》中走出来的文明古国,值得你去探索与发现!
Ⅱ 波斯帝国是什么文化探秘古波斯帝国文明
说起伊朗,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不过政局的更迭使这个国际一直都处仔风口浪尖的位置,以至于让世界上很多人都将这里想象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国度。但没有人否认这片土地上诞生的波斯文明影响了世界几个世纪,曾经改写了世界的历史。几千年过去了,她依然展现着自己独有的魅力,向世人不断地诠释她的存在。
伊朗是迷人的,茫茫荒漠中寻找世界最古老宗教“拜火教”的源头,大巴扎里依旧能寻找到千年以前丝绸之路上驼峰队留下的身影,波斯古城退去了兵戈相交的锐气,留下夕阳里那残垣断壁上数不清的华美雕像。
或许宗教的威严让国境线以外的人望而却步,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对这个国度有着太多的误解。伊朗是充满矛盾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在于你究竟能否包容与接受。
伊朗初探
作为一个尚未全面开放的国度,旅行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语言莫过于最大的一个挑战。伊朗的官方语言为波斯语,而英语在这个国家并不普遍。街道上很少有英文标识,地铁上没有英文报站,甚至在书店里也很难找到一张英语旅游地图。出发前拥有一本旅行书是必要的,波斯语有两种拼写方式,一种类似于阿拉伯语,对我们来说很有挑战;另外一种是用拉丁字母拼写,虽然读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对着旅行书也总不至于迷失方向。
出行前务必要学会认读波斯版本的数字,在伊朗全国,几乎很难看到我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火车汽车时刻表上的出发时间、公共汽车的号码、电话号码等一律都使用波斯文。因此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做一点点准备,九个字母从1-9,记住了会使旅行便利很多,不然每天大脑都会持续地跟数字打架。
虽然世界政局上美国和伊朗看似是一对冤家,但美元在伊朗还是比较普遍的,伊朗币的面值很大,因此购物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接受美元结账。关于汇率,黑市和国家银行的汇率往往会有很大差距,而同是官方兑换机构在机场和市区的兑换点往往也会相差甚远。建议不妨在机场先换一小部分,等到了市区安顿下来再兑换其余的。因为制裁的原因,在伊朗境内国际信用卡是无法使用的,言外之意,您需要准备足够的现金,不然会有很大的麻烦。
在伊朗的城市间穿梭,飞机、巴士和出租车都还算便捷,只是对硬件设施不要存有过高的期望值。伊朗的飞机和火车相比而言过于老旧,中国早已停用的前苏联客机依然穿梭在伊朗的城市之间。乘坐火车时感觉回到了绿皮车的年代,缓慢却带有怀旧的意味。巴士在伊朗是最佳的交通工具,城市到城市之间不会特别长时间,且相比较飞机和火车,长途巴士也更新更舒适,特别是往返旅游城市之间的巴士,多少还是很便捷。
综上所述,如果时间充裕,巴士旅行无疑算是首选,其次是火车。至于市内交通,大多数城市都比较小,景点相对集中,步行即可到达。德黑兰虽然城市规模很大,但是地铁的存在还是解决了很大的交通问题。此外,出租车拼车现象还是普遍的。只要能顺利抵达目的地,体验一下城市内飞车的感觉也许是伊朗的一大特色。
宗教禁忌事实上是旅行途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外国旅行者,务必要遵守这个国家的规矩,但也别因此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心理负担。对我来说,也许这正是伊朗的另外一种魅力,一种你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找到的特殊体验。对于外国旅行者,伊朗人多少还是包容的,但是千万别轻易挑战禁忌。酒精饮料在这个国度是绝对禁止的,女性的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头巾、过膝长袖衫、长裤是旅途中的必备。
男士相对自由度大些,但在公共场合必须穿长裤。入乡随俗其实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其它的禁忌,比如男女不能乘坐一个车厢,陌生男女不能在公共场合说话等,事实上在伊朗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大可不必过度紧张。此外旅行中的拍照或多或少是一个挑战,尽量不要在政府或军事建筑周围拍照,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因此遇到了问题,出示你的护照并主动将照片删除即可,总的来说伊朗人对中国游客还是非常友好的。
探寻波斯足迹
伊朗旅游资源丰富,选择一条自己中意的旅行线路是最为重要的。对于第一次去伊朗的旅行者来说,我建议还是体验一下波斯文明的宏伟,来一次历史与现代的时空穿梭。从雪山下的德黑兰一路向南探访波斯古城设拉子,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领略伊斯法罕的优雅神韵,前往戈壁深处雅兹德寻找拜火教的源头,这是波斯文化之旅,浓厚的文化伴着轻松的心情。
德黑兰Teheran
德黑兰是一座不能忽视的城市,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伊朗政治文化的中心,这里曾经乃至现在也都是世界的焦点。近一百年来多少重大事情在这里发生,并改写了伊朗乃至世界的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德黑兰这座城市还是从历史教科书中了解到的,二战期间着名的德黑兰会议改变了世界,其影响延续至今。
相比较其他的千年古城,德黑兰显得比较年轻,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西亚最大的城市,德黑兰的生活很现代化,年轻人带着耳机听着美国流行音乐,姑娘的头巾已经不再紧紧地遮盖住美丽的面容和秀丽的长发,偶尔遇见穿着传统伊斯兰长袍带着面纱的女人反而成为街道上少有的风景。
其实德黑兰人的生活与我们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地铁将人们运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德黑兰最着名的旅游景点莫过于山脚下的巴列维皇宫群,花半天时间沿着溪流在森林里漫步,仿佛回到了那个曾经奢华的皇室时代。德黑兰机场附近为了纪念波斯帝国建国2500周年而键的白色纪念塔——自由之塔,在繁华的城市中少了些许历史的厚重却多了几分优雅。
近两年落成的默德塔算是德黑兰新的象征,也是世界第六高塔,据说因为多种原因这座高塔前后用了几十年来建造,但至少德黑兰多了一个欣赏城市夜景的好去处。必须提醒各位,在这样政治宗教和文化都很敏感的国度旅行,重要的是体验和经历,选择放弃“景点必拍照留念”的习惯,其实很多麻烦都是可以避免的。
设拉子Shiraz
因为政治的原因,德黑兰听起来似乎有一点点沉重,设拉子的私家花园也许能让你立刻放轻松起来,和我一起体验伊斯兰园林的浪漫情怀。设拉子有数十座具有百年历史的私人花园对外开放,由于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精致的伊斯兰建筑配上优美的花园,设拉子可谓是伊朗不折不扣的花园城市。对于外国人来说,设拉子的花园也许并没有那么有名,但对于爱好红酒的人来说,应该没有人能忽略设拉子Shiraz这个葡萄的品种。据说这款葡萄就是由这个城市而命名的,或多或少,葡萄酒文化为这个城市增加了一丝浪漫。
当然,提到设拉子,就必须要提到距离城市两小时车程的波斯古城遗址波斯波利斯,希腊语中城市的名字就是波斯之都的意思。平地拔起的一座石头堆积的城市,完整地排水系统,让我为古人的智慧所惊讶。而从建筑的造型上又可看到古罗马古希腊建筑的影子,残垣断壁上残留的精美的叙事壁画,仿佛又融入了古埃及的文化。我不得不惊叹几千年前,这里早已成为各国文化的交汇中心,仿佛也是世界的中心。身处其中,周遭的一切仿佛带你回到了千年以前那个波斯文明鼎盛的时期。
雅兹德Yazid
雅兹德是伊朗中部戈壁上的一片绿洲小镇,干燥炎热,但却安静。黄泥砖砌筑的遍布全城,也许这里并不像其他城市那样能够看到辉煌的波斯遗迹,但这里却是波斯人心中的圣地,至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便起源于此。驱车穿过茫茫戈壁,寸草不生的山崖上涌出一股清泉,几株树木成为这荒滩上唯一的生机。很难想象一种宗教便是起源于此,但络绎不绝的拜火教信徒从四面八方来这里参拜。几个从德黑兰来此地参拜的人与我们半路相遇,从他们嘴里得知,真正的波斯后裔都会坚持信奉拜火教。
伊斯法罕Isfahan
整体上来说,伊朗普遍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但事实上伊朗也是一个有着多种信仰的国家,宗教并非绝对的单一,这也是伊斯法罕奇特的地方。几千年前伊斯法罕便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将这座城市发展起来,自然宗教也便在这块土地上扎根。在伊斯法罕,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有着自己的生活社区,在这里人们每周照旧去教堂做礼拜,照旧用自己院子里的葡萄酿造葡萄酒,照旧庆祝圣诞节。听起来似乎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格格不入,但这也是这座城市最有魅力的一面,至少我们可以用包容来形容。
市中心的大巴扎就好像一座迷宫,走着走着有人便会告诉你,你眼前破旧的老房子百年前曾是商队的客站,或是千年前商队的马场。这一切在伊斯法罕人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百年千年只不过是一个数字,但今天的生活仿佛与昨天并没有多少区别。扎音代河早已干涸,但河床上依旧矗立的三十三孔桥与桥下鸣唱的传统艺人,还在孜孜不倦地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这四座城市仅仅是伊朗波斯文明的一扇窗口,并不代表全部。伊朗这个国度本身其实就是一本历史书,不用细细研究,但需要到访者去静心品味。
Ⅲ 头巾是伊朗人的服饰之一,不戴头巾的都是哪些人
在伊朗,不戴头巾的主要以男人为主。 在伊朗有种习俗是非常要人命的,那就是女士要裹头巾,简直可以说是不包头巾寸步难行。而且法律规定去伊朗旅游的女性也必须戴头巾,这让很多人特别不习惯。 而在伊斯兰教认为女人露出皮肤、脸庞会诱惑出世间的罪恶,所以传统流传下来,女人要以头巾、面纱这面,不过该传统已受到外界开放思想潮流的冲击。他们应当用外衣蒙着自己的身体。这样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不受侵犯。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Ⅳ 伊朗6岁女孩因太美,父亲放弃工作当女儿的保镖,长大后怎么样了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高颜值的外表就是第一印象,很多称呼帅哥,美女,靓女,靓仔就是衍生而来,颜值更是作为如今社会相亲的谈资,初印象,是网上冲浪者热衷于讨论的话题。网上层出不穷的网红街拍,更是展现不同风格的美女颜值,得到大家的点赞。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个6岁女孩,因为外表颜值颇高,被称为“世界最美的女孩”,而他的父亲专门放弃工作当他的保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如今的她长大了,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现如今的mahdis已然长大,变得更加亭亭玉立,也慢慢的长开了,从一不变的还是她的大眼睛,还是那么明亮,还是那么装下满天星空,这个“最美女孩”全世界都在等她长大。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Ⅳ 8岁伊朗女孩因太美引关注,父亲害怕被惦记辞职当保镖,如今怎样
父爱如山这句话其实囊括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因为父亲的爱通常都是无声厚重,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承担一切。在孩子最需要父亲的时候,父亲通常是第一个出现在孩子身边,给予孩子陪伴和鼓励,所以即便孩子与父亲没有很亲近,但是依然拥有着深厚的感情。曾经八岁伊朗女孩因太美引关注,父亲怕被坏心人惦记,无奈辞职当保镖!
Ⅵ 伊朗女性为啥要带面纱
进入伊朗的女性都必须带上头巾而并非面纱,是受到伊斯兰教特色文化影响的产物,为的就是尊重宗教的信仰。或许对于游客是无法理解,为何作为游客的外国女性进入伊朗也必须佩戴头巾,其实这是当地的特色宗教文化;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伊斯兰教的宗教习俗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的女性都不应该打破。
因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因为政府文件的规定,导致进入伊朗的女性都必须带上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