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语的介绍
伊朗的官方语言、阿富汗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塔吉克斯坦斯坦的主要语言之一。中国的塔吉克斯坦族使用东部伊朗语的瓦罕和萨里库尔方言,与此不同。伊朗约有4000万人使用,阿富汗约500万人使用。全世界操波斯语的人口约5000万。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约公元前2000年操印度一伊朗原始母语的雅利安人西迁,经中亚分别进入伊朗和印度本土。其语言逐渐形成印度、伊朗两大语族。
⑵ 伊朗人为啥叫中国叫秦
纯属放屁,契丹才多大范围?他一游牧民族能生产什么跟波斯帝国交流,打仗?波斯不把他打出屎来,
⑶ 伊朗为什么叫中国为秦
所谓qin,就是china,拼法转译chin的波斯语发音波斯人从汉代到唐代都有邦交,和秦可没交情,怎么会用秦朝来称呼中国?这是个很傻的想法。怎么称呼远方的土地,自然是从接近那个地方的邻居听来的,波斯人是从古印度人巴基斯坦那里听来的
⑷ 世界各国语言中“中国”怎么说
世界各国语言中的中国:
英语: China
阿拉伯语: الصين (as-sīn)
布列塔尼语: Sina
捷克语: Čína
丹麦语: Kina
荷兰语: China
世界语: Ĉinio, Ĉinujo, Ĥinujo
芬兰语: Kiina
法语: Chine
德语: China
希腊语: Κίνα
印地语: चीन (cīn)
印度尼西亚语: China, Cina
国际语: China
意大利语: Cina
日语: 中国 (ちゅうごく, chūgoku)
朝鲜语: 중국 (jungguk)
马来语: Tiongkok
帕拉维语 čīnī
波斯语: چين (čīn)
波兰语: Chiny
葡萄牙语: China
罗马尼亚语: China
梵语: चीन
俄语: Китай (Kitay)
斯洛文尼亚语: Kitajska
西班牙语: China
瑞典语: Kina
土耳其语: Çini
乌尔都语: چين (čīn)
越语: Trung quốc
⑸ 中国民族语言翻译是什么
中国民族语言英语翻译是: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中国民族语言是中国各民族语言的总称。
中国民族语言,按语言谱系分类法,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
汉藏语系
早期曾称为“印支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 苗瑶3个语族。壮侗语族在国外多称“侗台语族”。汉语在语言系属分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的地位。使用汉语的人约有96800多万(少数民族中部分转用汉语的人口,未计算在内)。汉语有商代的甲骨文字和铜器铭文以及后世极为丰富的典籍。
历代的字典、词典、诗词、韵文、韵书、声训以及汉字本身的结构都给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见汉文)。用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料,对古代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可作为重要的参考。
使用藏缅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1560多万。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藏语、门巴语、珞巴语、嘉戎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
存在于公元58~75年间的《白狼歌》的语言属藏缅语族。唐宋以来西夏语文的文献和各类字书, 特别是唐以来藏语碑铭、 木牍、写卷、刻印经典等用拼音藏文写下的文献,对语言史和历史的研究,尤为重要。唐代樊绰《蛮书》所记乌蛮、白蛮语也属藏缅语族。
纳西族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哥巴文的经书和彝文的碑铭、写本,也是藏缅语族的重要文献。藏缅语族语言还分布在缅甸、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和泰国等。
使用壮侗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1900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
存在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越人歌》的语言属于这个语族。傣语有13世纪以来的文献。壮侗语族语言还分布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印度。
使用苗瑶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 640多万。分布在贵州、湖南、 云南、四川、广东5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苗语、布努语、勉(瑶)语和畲语。瑶族部分地区使用方块瑶字并用这种文字写下一些经书、传说和民歌故事。苗瑶语族语言还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
美国学者白保罗(即P.K.本尼迪克特)把壮侗和苗瑶两个语族的语言列入他提出的澳泰语系。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阿尔泰语系
从19世纪中叶起的一个时期内,不管称阿尔泰,还是称乌拉尔-阿尔泰,几乎都把乌拉尔诸语言和阿尔泰诸语言合成一个语系。自芬兰语言学家兰司铁(G.J.拉姆斯泰特)撰写的《阿尔泰语言学导论》(1952)等着作问世以来,乌拉尔诸语言应属另外一个语系的问题,已经解决。
阿尔泰语系包括蒙古、突厥、满-通古斯3个语族,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但是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 3个语族不应当合成一个语系。争论的焦点,仍然在于大量相同相近的词根和附加成分是同源还是借贷的问题。
中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 390多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辽宁、吉林、青海、甘肃等省。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和保安语。古代的契丹语属于这个语族。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语,苏联的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也称卫拉特语)和阿富汗的莫戈勒语也属这个语族。蒙古族有13世纪20年代回鹘式蒙古文的碑铭,元明以来的回鹘式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文献、汉字译音的《元朝秘史》(亦称《蒙古秘史》)和其他重要文献。
中国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约有 700多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中国境内突厥语族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西部裕固语、图佤语。
突厥语族语言还分布在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土耳其、伊朗、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富汗和其他一些国家。突厥语族较早的文献是公元 6~10世纪的突厥文碑铭、写卷和 8~15世纪的回鹘文碑铭、宗教经典。还有11世纪的《突厥语词典》和其他重要文献。
中国使用满-通古斯语族(也称通古斯满语族)语言的人口约11万。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此语族包括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和鄂伦春语。满族通用汉语。黑龙江省爱辉和富裕两县还有少数农村的满族老人会说满语。
12世纪文献中的女真语属于这个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还分布在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女真文最早的文献是1185年的《得胜陀颂》碑铭。1599年创制的满文有丰富的文献。
南岛语系
也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中国台湾省高山族的语言属这个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根据台湾学者1965年写的论文,台湾高山族人数是235000人,遍布于全省三分之二的面积,因为长期与汉族杂居,交往密切,相当一部分高山族人民转用了汉语,所以使用高山语的人数比本族人口数字少。
高山族在不同地区有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嫩语以及鲁凯、赛夏、 卑南、邵、泰雅尔、赛德、邹、沙、卡、雅美等语言。属同语族的语言还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尔加什等国。
南亚语系 中国的佤语、德昂语、布朗语属于这个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使用人口约37万。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对这3个语言的研究较多。此外,还有几种刚开始研究的语言。这个语族的语言还分布在缅甸、柬埔寨、泰国和印度。
印欧语系
中国属于这个语系的现代语言只有属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斯坦语。使用俄罗斯语的有 2900多人,使用塔吉克斯坦语的有26500人。中国俄罗斯族使用的语言就是俄语。中国塔吉克斯坦族使用的语言和苏联塔吉克斯坦语是不同的语言。
苏联的塔吉克斯坦语属伊朗语族东支,中国塔吉克斯坦语属伊朗语族西支。中国古代属印欧语系的语言有粟特语和于阗语、焉耆-龟兹语(见焉耆-龟兹文),并有3~5世纪以来几百年间的文献。
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未定。芬兰阿尔泰语言学家兰司铁已经把朝鲜语列入阿尔泰语系,但仍有不同意见。京语究竟属南亚语系还是属汉藏语系或另有归属,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⑹ 我们称古伊朗为波斯,那么伊朗是如何称呼我们的呢
看了金庸小说集《倚天屠龙记》的人,一定对“丐帮”印象深刻。“丐帮”起源于波斯,波斯才算是总教所属。那么这一隐秘的波斯究竟在哪呢?回答非常简单,波斯就是目前伊朗的一个古称。如今的伊朗,有大概66%的人属于波斯人。在很多人心中中,“伊朗”这一名称,都还没“波斯”来的印象深刻。我们可以把波斯了解为一个部族,或是一种文明行为,最初,波斯部落住在伊朗高原地区的南部,从公元600年逐渐,希腊人就把这方面地区称之为“波斯”了。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曾经一度积贫积弱,但商鞅赶到秦国后,秦国就逐渐越来越强劲,《史记》记述:“孝公十九年,君王致伯。”换句话说秦孝公在商鞅的帮助下,被周天子封为伯爵官网,此刻的秦国就早已蔑视西方国家了。再到荆轲当政时,秦国狂扫六国,创建起中国在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社会:秦代,秦朝的疆域总面积做到了340万公顷,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之地,统一度量衡和文本车轨,秦王朝与汉,唐一样,全是全球眼里古中国最富强的阶段之一。因此 ,伊朗人以“秦”叫法中国人,也就不难理解了。现如今大家还能当今世界听见管中国人叫“唐人”的状况,也是由于“唐”有“中国之地”的含意。
⑺ 封闭的伊朗人,为什么见到中国人就叫"亲
中国和伊朗的关系,历史渊源很深,历史上中国和伊朗没有冲突,伊朗也一直执行对华友好政策。新中国建国以来,处于维护双方在各领域的各自利益,中国和伊朗一直关系紧密。这种情况下,有些伊朗人见到中国人叫亲,体现了两国的传统友谊。
⑻ 我国管伊朗叫波斯,那伊朗怎么称呼我们的
古诗中提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诗人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比这湖水还要深。但是诗人是如何称呼自己的友人的?诗人是直接称呼对方为汪伦。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极其重要的是称谓,称谓作为一个代号,不仅可以看出长辈取名字时对于晚辈的一种美好祝愿。
所以说中国的繁荣昌盛,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秦人对于中华历史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波斯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记忆还牢牢的印刻在了秦始皇时代,即便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也依然愿意对中国人称呼一句秦,其实这是没有忘记秦始皇的贡献和商鞅变法的功劳。
⑼ 各种语言中的“中国”
外语中的中国
相当多的西方语言称中国为China(英语)、Chine(法语)、Sina或其变体,据认为是来自“秦”的音译。以英语为例,有观点认为 “China”是来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国古代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但事实正相反,英文中的瓷器一词china是从中国一词China转化来的。Sino 和Chinese 都表示“中国的”的意思。
以英语为例(其他西文情况类似),目前所得到一般认可的考证为:古印度语梵文cina和chinas-希腊语Sinai/Serica-古拉丁语 Sinae-后期拉丁语Sinology,但古印度人为何使用cina目前没有定论。疑为古印度人对东方国家的称呼,目前有多数学者认为指西周的秦国,(1655,Martini.Martin),但也有学者认为指古蒙古部落戎狄, sino为赤那之地的音译,意思是狼。古印度典籍最早提到cina是公元前10世纪(有的学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15世纪)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China”一词在今日西方人的日常使用中通常不会包括Taiwan(台湾)、Hong Kong(香港)、Macau(澳门),有的时候甚至不包括Tibet(西藏,主要强调文化、种族的区别);这个用法在大陆之外的地方通常不表示使用者说话时刻意支持分裂中国,只是习惯使用和约定俗成,但却会让绝大部分中国大陆人非常不适应,很多国际厂商和品牌进入中国后因为将China和Taiwan并列引发一连串激烈抗议。但相对地,若国际厂商顺从中国大陆民意,将Taiwan并入China,则又会受到台湾相当多民众的强烈反弹。
在日语中,原来很少称中国为“中国”而直呼各朝代名,因为日本本州西部山阳、山阴地区也叫做“中国地方”,大约从10世纪开始使用,当时日本分为近国、中国和远国。明治维新起,借用佛教经典中的称呼“支那”来指称中国,后来这种称呼开始带有侮辱性。现在的日本人称中国为中国,支那海等在现在的日本已经演变称日文名词,已改用片假名拼写。不过因为同样使用汉字,一部分日本人认为“中国”或“中华”这些称呼是在刻意赞美。
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来源于“契丹”一名,由于辽朝和西辽自9世纪至13世纪长期在中亚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此期间兴起的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诸民族均以契丹为全中国的代名词。现在大约有十几个国家称中国为“契丹”:斯拉夫语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称中国为 Khistankia;突厥语国家(中亚各国)称中国为Kaitay, Kathay, Hatay, Katay;西亚国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称中国为Katay, Khatay。拉丁语词汇Cathay来自奥斯曼土耳其的Kathay一词。
古代中国在中亚另有一别名“桃花石”,据研究,可能出自长期统治中国的鲜卑拓拔部的名字。
俄语 Китай
法语 Chine(La Chine)
德语 China
葡萄牙语 China
西班牙语 China
荷兰语 Chnia
意大利语Cina(La Cina)
日语 中国
韩语(朝鲜语) 중국或중고
罗马尼亚语 China
保加利亚语 Китаи(Kitai)
希腊语 Kina(Κίνα)
马扎尔语 Kina(匈牙利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Kina/Кина*
*(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为同一种语言,但是使用的字母不同)
丹麦语 Kina
挪威语 Kina
瑞典语 Kina
冰岛语 Kina、Kinland或Sinland*
*(因为地理位置与世隔绝,所以冰岛语被称做“日耳曼语言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日耳曼语的词汇,所以从“Sin-”的词根可以看出与拉丁语Sina的渊源)
芬兰语 Kiina
捷克语 Cina
斯洛伐克语 Cina
波兰语 Chiny
土耳其语 Cin
阿尔巴尼亚语 Kine
⑽ 伊朗人母语
母语是波斯语,与欧语系相近,因此他们英语好
波斯诸语
伊朗的国语和阿富汗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中亚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主要语言。在阿富汗和中亚又称为“塔吉克斯坦语”。中国称为法尔西语。中国的塔吉克斯坦族使用东部伊朗语的瓦罕和萨里库尔方言,与此不同。伊朗约有4000万人使用,阿富汗约500万人使用。全世界操波斯语的人口约5000万。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之印度一伊朗语族。约公元前2000年操印度一伊朗原始母语的雅利安人西迁,经中亚分别进入伊朗和印度本土。其语言逐渐形成印度、伊朗两大系统。伊朗(1ran)的名称即来自雅利安这个词。伊朗语言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c古伊朗语、中古伊朗语、新波斯语。古伊朗语的代表为“阿维斯塔语”(Avesta)和锲形铭文语。“阿维斯塔语”为东部波斯语,是祆教经典所使用的语言。锲形铭文语为西南部波斯语,是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也是现代波斯语的直系祖先。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灭波斯帝国后,古伊朗语逐渐停止使用。中古伊朗语分为东、西两大系统。东部中古伊朗语包括花刺子模语、粟特语和中国发现的和田塞语。西部中古伊朗语包括巴列维语、摩尼中古波斯语、摩尼安息语等。其中巴列维语和摩尼中古波斯语是锲形铭文语的后裔,属于同一个语言系统,安息语属于伊朗本土东部方言。巴列维语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官方语言,它的文献在中国发现的只有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唐苏谅妻马氏墓志”,摩尼中古波斯语和摩尼安息语只发现于中国吐鲁番地区,它们是古代入华的信奉摩尼教的波斯人和安息人所使用的语言。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灭萨珊王朝后,推行阿拉伯语及文化,中古波斯语逐渐被废弃。原来的巴列维与安息语融合后产生了新波斯语,又称为“达里”语。“达里”(Dari)意为“宫廷”。由于新波斯语是萨曼王朝宫廷中通行语言,,故由此得名。它后来取代阿拉伯文,在公元9~10世纪成为东部穆斯林世界通行的书面语。新波斯文采用阿拉伯文字母体系,又在以阿拉伯字母B,J,Z和K的基础上创造了P,ch,zh和G4个字母,还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的词汇。其语法与中古波斯语很接近,要点为:名词、代词形容语无性和格的差别,波斯语本族名词单复数按规则变化,但阿拉伯语借词则按阿拉伯语变化,不使用冠词。动词一般有两个词干;现在词干和过去词干,其变化规则分为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类,有6种人称变位形式。时态有: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假定时等。语态有:陈述式、命令式等。句法上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大同小异,都有从句结构。元代中国把波斯文称为“回回字”或“蒲速蛮字”。元政府各级机构都设有“回回译史”等专职译写文书。中国穆斯林的宗教用语和经堂教育用语中有大量的波斯语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