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为什么终止核协议

伊朗为什么终止核协议

发布时间:2022-06-15 10:22:37

❶ 美国为什么退出“伊朗核协议”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 ,并宣布将实施“最严厉制裁”,这一结果既是美国敌视伊朗政策的结果,也是美国对伊朗实施更强硬政策的开端。遏制伊朗崛起步伐、在美伊博弈中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制造“可控混乱”刺激油价上涨、以色列绑架美国中东政策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主要原因。

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是典型的战略短视之举,使其“短期受益, 长期受损”。美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制裁不会摧垮伊朗,反而使伊朗国内对美同仇敌忾;伊朗重启核活动使美国面临“战与和”的两难处境;美国霸权的制度基础和信用基础遭受严重损害。

特朗普8日宣布最终决定后,国际社会各方也相继表态。据英国《卫报》消息,作为此次事件的另一主角,伊朗总统哈鲁尼说:“从现在开始,这是伊朗和五个国家之间的协议。我们必须等待,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反应的……如果最终我们与这五个国家合作,我们可以保留我们想要的东西,尽管以色列和美国反对,它仍然可以生存。”

(1)伊朗为什么终止核协议扩展阅读:

特朗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敌视伊朗的政策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签署总统令,要求国务院在未来90天内,暂停向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7个国家的普通公民发放签证。此举引发伊朗强烈反应。伊朗在2017年1月31日宣布将在外汇交易和财务报告中弃用美元,选择新的通用货币或运用多种外币组合来代替,以此打击美元霸权。

二是制裁伊朗试射导弹。2017年1月29日,伊朗试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美国指责伊朗“破坏中东局势稳定”,威胁地区盟友安全,美国财政部随即在2月3日宣布,对参与或支持伊朗弹道导弹计划,以及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提供支持的12个实体机构和13名个人实施新一轮制裁。

三是持续追究,加强对伊制裁。迄今特朗普已十多次提出对伊朗制裁。2018年5月,纽约联邦法官还裁定,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和伊朗央行向“9·11”遇难者家属赔付60多亿美元——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伊朗与“9·11事件”有任何关联。

❷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称绝不会签署伊核协议,他为什么这么说

伊朗长期遭受美国的打压,在美国的压力下,与美国签定了伊核计划,规定要求伊朗方面不能进行核武器的研究。同时美国和西方国家,不在对伊朗实施打压,这样一来,伊朗的经济得到发展,从而大力扶持中东国家,来打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势力。


这样的打击使美国撕毁了伊核协议,同时也恢复了对应的打击,而作为强硬派的内贾德却对这个协议称反对,但是伊朗最希望民主党派能够在选举中获得胜利,虽然强硬派能够团结伊朗人民的坚强意志,但是伊朗民众单方面受苦。

❸ 哈梅内伊称将继续暂停遵守更多条款,伊朗真要退出伊核协议吗

伊朗并不是要退出伊核协议,而是希望更多的国家可以遵守这个条款,并不是伊核协议成为一纸空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很多成员国跟着美国一起不再遵守伊核协议中的条款,甚至更改了很多条款的内容,这对于伊朗来说无法接受,因为伊朗觉得伊核协议需要更多的国家来遵守才能够保护这个世界。

在这场制裁当中英国的表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片不满,因为作为伊核协议国当中国力比较强盛的国家,并没有拿出实际行动支持伊朗,反而给美国充当急先锋。

❹ 伊朗军方在什么情况下会退出伊核协议

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盖里30日表示,如果美国对伊重启制裁措施,伊朗会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将解除对伊制裁,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督查伊朗履行协议情况。今年8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出台最新报告,再次确认伊朗履行了该协议。

❺ 为什么国际要朝鲜(伊朗)放弃核武器

几十年来,国际社会特别是美苏(俄)两家在双边、多边、联合国层面签订了关于控制战略核武器和核禁试的条约、协议、议定书数十项,这些条约与其他文件一道,构成了国际军控、裁军和不扩散法律体制。

国际军控法律体制的一大支柱是核裁军。为什么要进行核裁军?核裁军的最终目标是完全销毁核武器,彻底根除核战争的危险。然而,冷战初期美苏进行的核裁军只是幌子,虽取得少量成果,实际搞的是核扩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疯狂进行核军备竞赛,使核武器具备“超杀伤能力”,一方可将另一方毁灭几次甚至几十次,达到了“相互确保摧毁”核威慑的饱和程度,再搞核扩军已毫无意义。因此,两家才提出核裁军和不扩散,目的是控制对方,加强自己,同时也防止其他国家开发核武器。在反复讨价还
价之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1968年由联大审议通过,《反导条约》也在数年后问世。

整个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在全面核禁试问题上尖锐对立。苏联想以全面禁试限制美国核武器技术的发展,美国则坚持反对全面禁试。在广大无核国家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后来不得不将“不谈判”政策转变为有限的对话,美、苏、英一方面进行时断时续的谈判,另一方面加紧完善各自的核武库。

进入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苏联解体后,美国失去了核军备竞赛的对手,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握了以实验室模拟核试验替代真实核爆炸的新手段。因此,美国对其核武器计划及禁试政策作了调整,全面核禁试条约谈判才得以在1994年初开始。

2001年美国遭遇恐怖主义袭击后,美国再次改变核裁军政策,不但退出《反导条约》,而且拒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国际军控体制再次面临困难处境。今年5月,联合国第七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无果而终,原因就在于美国一方面要求无核国家遵守防扩散承诺,另一方面,当广大无核国家要求拥有最大核武库的美国履行条约有关核裁军的规定时,美国却极力回避。
国际军控法律体制的另一大支柱是防止核扩散。为了保障和监督各国和平利用核能,国际社会还特别成立了一个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今年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该机构及其总干事巴拉迪,就是为了表彰其在阻止核武器扩散以及推广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不懈努力。

目前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有核国家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5国的核地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人类还无法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之前,5国拥有核武器的事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同时,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文件达成共识,除5国之外,不得再出现新的有核国家。

世界上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5个核大国)
其余都是非法。

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草案》,该条约规定:凡是1964年前试爆过自行研制的核武器的国家(只有美、苏、英、法、中五国),可以继续拥有。其它国家一律不得再研制核武器。凡在该条约上签字的国家,都要受该条约的约束。

伊朗和朝鲜都签了字,所以他们必须遵守该条约。否则就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当然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允许

❻ 伊朗核谈判历经12年 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舆论普遍不相信伊朗声称的“和平利用核能”,认为这只是用来制造核武器的“阴谋诡计”,美国国会不少人认为谈判是伊朗为自己赢得时间的缓兵之计,共和党控制的参众两院随时可能通过追加对伊朗制裁的决议案,白宫方面受到来自国会和舆论的强大压力,美国的精英集团和舆论还没有做好与伊朗妥协的准备。

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3日就伊朗关于伊核谈判的条件发表讲话,称“一旦达成协议之后,如果西方国家违反约定,那么伊朗将立即重启已经暂停的核计划,核设施被冻结10年或15年是不可接受的”,并要求在伊核协议达成同一天解除所有对伊经济和金融制裁。伊朗不会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该国军事设施的核查,或是对其它设施的“非常规核查”,政府必须保护国家的核权益和核成就,意即保留浓缩铀能力,并保持核设施运转,伊朗履行核谈判中规定的义务之时,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必须解除。

奥巴马政府很清楚,谈判可避免美国在中东再次卷入一场战争,缓和与伊朗关系又可为美在中东减负解困,与伊朗联手打击“伊斯兰国,鲁哈尼政府也很明白,缓和对美关系是伊朗经济摆脱困境和融入国际社会的唯一出路,核谈判破裂也意味着鲁哈尼退出伊朗的政治舞台。奥巴马和鲁哈尼政府为此已投下巨大的政治资本,因此尽管谈判艰难,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势头已难以逆转。

举步维艰的伊核谈判历时12年,今年4月在瑞士洛桑达成框架性方案后,伊核谈判“走上正轨”。美伊双方的博弈聚焦点包括:伊朗在多大程度上向联合国观察员开放核设施和军事设施、对伊朗的制裁应在何时解除,以及伊朗未来核研究范围问题上。其实谈判的困难点不在于谈判桌上的外交官,而是来自华盛顿和德黑兰。

伊核谈判这种胶着的状态不知会维持多久,因为美国不会放弃中东的主导权,更不可能退出中东,但必须减负解困,为此,美伊关系已经打开的大门很难再关上,今后不管谁在伊朗执政,民生和经济问题将是伊朗未来的首要问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伊朗在地缘政治上已经崛起,经济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两种趋势必将对中东未来的地缘政治带来历史性的变化。

❼ 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伊核协议

首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时机把握地非常好,而且这个做法也很符合“美国优先”的美国传统观念(特朗普被称为最有一个坚守美国传统价值观的总统)。在美军逐步退出中东战场的同时,为了加强美国在中东的控制权,不得不削弱俄罗斯在中东的权利,伊朗本就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削弱伊朗也成了美国的战略之一,退出《伊核协议》也只不过是个制裁伊朗的理由罢了。

而且这个老大还不听美国话,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这谁受得了。所以特朗普直接退出协议,并且制裁伊朗,使得以色列有机会与之抗衡。所以尽管美军退出了中东,但是特朗普却不希望中东地界上少了美国的话语权。

❽ 美国暂不恢复对伊朗经济制裁,美为何威胁退出伊核协议

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三次批准了对伊朗核协议的延期豁免,伊朗核协议暂时避免了被“终结”的命运。但特朗普同时宣布,如果该协议不能被修改和优化,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签署类似的决定。

美国威胁退出伊核协议既是出于对伊朗执行核协议态度的怀疑,也是对其盟友国家是否能达成新一轮共识的试探


美国对伊朗制裁初期,主要源于“个人恩怨”,为了本国利益的损失打击报复伊朗。2000年后,反恐上升为美国的主要外交目标,而伊朗被称为“恐怖主义支持者”、“邪恶轴心国”,打击伊朗也是反恐大战略的一部分。从2005年开始,随着伊朗发展核设施的意图越发明确,美国的制裁措施就超越了“个人恩怨”,目的在于要求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



美国做出任何决定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美国利益,威胁退出伊核协议最终出发点都是美国的实际利益,而伊朗对伊核协议的执行力度和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都是有效的影响因素。

❾ 伊朗终止第三阶段《伊核协议》,这么做对伊朗有何利益

必然是给自己谈判增加筹码,毕竟美军想要隔一个太平洋控制中东战场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在之前美国炸死了伊朗国内的三号人物,暗中调兵遣将想要和伊朗发生正面战争,可是美国没想到伊朗忍下来了 ,美军的斩首行动也不得不先暂停,而伊朗一方面不对美军宣战,而是公开说明自己会在合适的时机对美国复仇,另一方面伊朗在一月底全面退出《伊核协定》。

伊朗现在退出了《伊核协议》之后,只要扛住了美国的制裁,那么他也是拥核大国,不用惧怕以色列和美国了,综合国力也会有一个整体的提升。但是这必然不可能发生,因为不说美国,就连他背后的兔子和毛熊都不愿意。于是还不如态度强硬一点,在以后和美国谈判的时候,向美国索求更多的利益,这才是伊朗的最终目的。

❿ 美国退伊核协议的原因是什么

9日凌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最高程度”的经济制裁。

众所周知,特朗普上任后多次称伊核协议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协议”。还以伊朗坚持试射弹道导弹为借口对伊朗不断施压,相继出台了延长制裁期限、限制伊朗人入境等措施。受此影响,国际油价一直在起伏。

分析认为,特朗普强硬的对伊政策立场十分明确,预示着美国与伊朗之间对抗或将加剧。然而,在特朗普宣布对伊核协议所作决定之前,政知见(微信ID:bqzhengju)注意到,美国的欧洲盟友英、法、德三国均发声,希望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协议。

这番场景和半个多月前,英、法“追随”美对叙利亚动武产生了鲜明对比,这一反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各方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目前,伊朗也是为数不多未同美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美伊恶化的关系,也被看作是伊朗核问题的根源。

英、法、德不支持

对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后果,欧洲国家深表焦虑。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此前警告美国,不要退出这一协议,否则可能引发战争。

伊核协议的三个欧洲签署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一直反对废除该协议。5月7日,三国再次重申反对废除伊核协议,并强调即便美方退出,三国仍将维持该协议。

德国外长马斯和到访的法国外长勒德里昂7日在柏林表示,不论美国政府对是否遵守伊核协议有何新决定,德法两国都将继续坚持遵守这一协议。

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6日飞往美国,试图劝阻特朗普退出协议。在他看来,协议有漏洞,但可以弥补,“国际社会当前没有比伊核协议更好的替代方案。对我来说,现在没有相当成熟的B计划。”

为何英、德、法三国纷纷劝说特朗普不要退出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东学会会长杨光告诉政知见(微信ID:bqzhengju),经济利益是这些欧洲国家很重要的考虑。他指出,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早在1979年就中断了,从那以后,美国在伊朗没有任何的经济利益,只有政治上的相互博弈和斗争,欧洲则不然。

杨光说,欧洲在伊朗有很多的经济利益,特别是油气公司,伊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之一——南帕斯油气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公司都参与开发,美国一制裁他们被迫都退出来,一签伊核协议,他们马上就返回。现在,美国又要否定伊核协议,他们又要退出来,所以从长远角度看,会危害欧洲国家的经济利益。

“另外,从近期的情况来看,中东地区的局势若动荡起来,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就是难民问题,首先受害的是欧洲国家。叙利亚已经是个很大的教训,事实证明难民问题不仅是单纯人口流入的问题,而且还能带来恐怖主义。所以欧洲还是希望中东地区稳定。”

这里补一个背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孙立昕曾在2014年撰文介绍,美国1996年美国出台《伊朗制裁法》时,欧盟因经济利益受损而强烈反对。2005年8月,伊朗拒绝欧盟三架马车在核问题上的斡旋建议,即放弃获取核燃料,换取与欧洲加强政治和经济关系。在长期斡旋核问题无果的情况下,欧盟态度转趋强硬。

对中东格局的影响

欧洲担心的问题会不会出现呢?

杨光告诉政知见(微信ID:bqzhengju),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只能使中东地区现在的格局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他分析称,中东现在的基本格局就是两大阵营,即地区大国冲在前面,背后有域外大国支持:一个是伊朗、土耳其为首的阵营,有俄罗斯支持;另一个是沙特为首的阵营,背后有美国支持。从伊朗目前国内的情况看,没有条件和实力继续搞核计划,所以不会影响中东两大阵营的格局;从美国方面看,美国目前推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它在中东总体是退出的态势,美国也不会跟着以色列走,去和伊朗发生战争,因为那是没有胜算的一场战争。

“如果说有影响,将是进一步加深这两大阵营之间的鸿沟,但中东现在的这两大阵营格局将持续下去。”杨光说,在这种格局下,小的冲突不断,整个中东的低烈度动乱的形式还会持续,并不会因为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发生重大的改变。

美国决定退出后,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电视讲话,“从这一刻起,伊核协议成为一项伊朗与其他五方的协议。”

特朗普宣布决定前一日,鲁哈尼在伊朗宗教圣城马什哈德表示,即便美国退出,伊朗也将继续遵守伊核协议。据新华社报道,这是近段时间来伊朗官方首次明确表示伊朗可继续遵守伊核协议。

“如果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我们对伊核协议的期望也能得到满足的话,那将更好。”伊朗官方媒体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鲁哈尼的话说。

不过,鲁哈尼在最新的电视讲话中同时表示,在未来的磋商中,如果协议规定的伊朗的利益不能得到维护,伊朗原子能组织奖重启“任何水平”的铀浓缩活动。此前伊朗曾多次表示,伊朗有能力重启20%丰度浓缩铀活动。

特朗普为中期选举做准备

伊核协议实行三年,对伊朗来说,是经济发展的好机会。

据界面新闻报道,在核协议达成之前,伊朗经济曾陷入严重衰退。在签订协议后,据伊朗央行数据,伊朗GDP增长率在2016至2017财年达到12.5%。这主要归功于油气领域的大幅增长(61.6%),而非油气领域的增长数据为3.3%。

不过,杨光分析称,2015年协议签署后,美国并没有按照协议执行,特别是美国单方面的金融制裁没有解除,伊朗并没有从协议里受到很大的实惠,鲁哈尼总统的经济改革、开放、发展的计划,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落实的。

特朗普上台后,多次措辞强硬地威胁退出伊核协议,还对伊朗采取更多制裁措施,阻碍外资进入伊朗。这次更是宣布,要实施“最高程度”的经济制裁。

对此,杨光说,伊核协议签署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任内外交领域做得最得意、国际影响力最大的事情,特朗普威胁退出伊核协议的一系列发声,是因为他要靠这些发声赢得国内和共和党内的支持,为中期选举做准备。

至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中国的影响,杨光说到,伊朗是“一带一路”沿线的节点性国家,伊朗也是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将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朗展开以及相关合作带来不利因素。

与伊朗为什么终止核协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用印尼语怎么说 浏览:390
菲律宾和印尼为什么失败 浏览:95
中国国防活动有哪些 浏览:445
印度补数怎么算 浏览:412
越南有什么遗产 浏览:623
中国龙虾怎么来的 浏览:831
伊朗怎么会有阿塞拜疆省 浏览:535
从印度回国要办什么手续 浏览:391
中国多少财产才是富人 浏览:403
越南文我爱你一生一世怎么写 浏览:510
中联收购意大利半车中文名字叫什么 浏览:595
温州发货到印尼怎么发 浏览:230
怎么让印尼虎开口 浏览:1001
印尼当下温度多少 浏览:280
中国建设快贷专用账户如何使用 浏览:321
荞麦面和意大利面哪个更健康 浏览:241
意大利进口纳帕皮怎么介绍 浏览:428
中国联通如何退订腾讯王卡的 浏览:728
中国龙自行车怎么样 浏览:341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ppt 浏览: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