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禹的父亲是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还有一段着名的故事,那就是鲧 禹 父子治水的神话,这段故事在神话传说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里就来谈谈这两位着名的神话人物。
在山海经的神谱中,鲧是 黄帝 的孙子之一,那也可算是名门之后了,所以在 尧 舜 时代,大贵族鲧应当是朝廷中的一位大臣了。
在那个时候,地上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洪水,关于这次洪水的起因,各书的记载不尽相同,总的一点是与天上的神主有关,可能是 共工 和他的手下干的好事,也可能是天帝故意发下洪水来惩戒地上的人们,前者的说法和 女娲 时代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重合,因此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原因大概是与前面 后羿 射杀太阳有关,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就谈到了这一点,太阳就是天帝的儿子们,也因为这个原因,射日的后羿被剥夺了返回天上的权利。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 古代 希伯莱 神话中,上帝因为要惩罚地上的人类而发下大洪水的故事。这段故事后来转化在 基督教 的 圣经 中,成了挪亚方舟的着名传说。其实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远古神话中,都有着关于上古大洪水的传说。
除了中国和古代希伯莱以外, 伊朗 (也就是古代的 波斯 文明)琐罗亚斯特教也有这种传说,另外,在古代 印度 的神话中,也有大洪水的故事,正是在这次大洪水中,着名的湿婆大神大显神威,他脸上的那道标志性的兰色闪电伤疤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不禁如此,在中国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诸如藏族、回族、傣族、苗族等等,在他们的创世神化中也都有着类似的故事。我们相信在上古时代的地球上,极有可能出现过一次全球性的大洪水的。
言归正传,由于洪水的泛滥,地上的人们生活极为艰难,连当时的皇帝尧舜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鲧出现了。
在史记的记载中,鲧是被尧的几个大臣名字叫 五岳 的推荐的,当时的尧对鲧好像不太放心,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最终,尧还是起用了鲧,颇有一些死马当活马医的味道。也有说鲧与当时的三苗同样都是颛瑞的臣子,三苗被贬去南方,而鲧也被罢免。直到洪水泛滥时,帝尧才重新任命他。在其他的神化传说中,鲧就不是尧的臣下了,就象后羿一样,是天上的神主。他下界是为了帮助地上的人们的。但是与后羿不同,他的下界是不在天帝的准许下的,也就是私自下界。不仅如此,在他下界的时候,他还偷了天帝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的名字叫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大概就是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的。
洪水治理的结果如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他方法不对而终于失败被杀,其实从 屈原 的天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鲧治理洪水几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派了着名的脍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 羽山 。又收回了 息壤 ,终于使鲧的治水失败了,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天帝是多么的无情和自私。也可以看出来鲧的伟大,在某种程度上,鲧就类似于古希腊神化中的盗火的 普罗米修斯 ,但是我认为在伟大之处,鲧实在是不输于他的,因为鲧在死后也没有放弃帮助人类的志愿,他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继承人,他就是中国上古着名的英雄人物----大禹。
传说中,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后来不知道是谁,有说就是 祝融 ,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这时禹就出来了,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一说黄能,飞走了。所谓黄能是一种已经绝迹的动物,类似于 熊 ,但是有三只脚,在 山海经 中有记载。
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治水,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治水非常的成功,天帝不仅没有从中捣乱,还派了大神 应龙 相助。这位应龙也是非常着名的龙神,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代表了雨神的意思。传说只要在地上画上应龙的样子,就可以招来雨水,在前面黄帝与 蚩尤 一文中,我已经谈到了。这时他则帮助大禹挖河开山,在治理的过程中, 伏羲 、河伯也纷纷相助大禹,后来在东汉几乎成为国学的谶纬学鼻祖的 河图洛书 ,传说也是在这个时候由神龟所献的。终于依靠疏导和围堵两个方法的结合,洪水终于被制服了,人们拥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们的王。
Ⅱ 大禹居然是伊朗人秦始皇为何不能有皇后
一、大禹居然是伊朗人?
这话说得不严谨。据朱大可教授考证,其实大禹应该是古伊朗人,也就是埃兰人。在《尚书》中明确记载:“大禹王者,西羌人也”。有专家认为,这里的“西羌”其实就是西戎。
翻开史书你会发现,我们华夏民族一向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正中央,而把在我们四周的其他民族人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其中,西戎泛指生活在中原以西地区的少数民族。
而在《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一书中,朱教授根据近些年发现的一些史料,经过严密的推理后得出结论: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一批古埃兰人,从中亚一路迁徙至黄河上游。由于这里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物产丰盈,与中亚贫瘠之地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这批人便在此定居了下来。
在与当地土着人斗争、融合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而大禹王,明显就是夏朝贵族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
二、宋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基督徒建立的国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其人民的所作所为一直为他国人所耻笑。而且好多表现懒惰、异想天开、迂腐的成语故事都以他们为主人公。这就是宋国。
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真的这么迂腐不堪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从目前的史料来看,宋国从国君到百姓,都信奉墨子的那一套,这是不用置疑的。而上海师范大学的古汉语专家在对比了墨子的主张和基督教的《旧约》后发现,如果把墨子主张中的“老天”一词全部改为“上帝”,那么墨子的主张和基督教的《旧约》中的思想就如出一辙了。
而据史料考证,在公元前5世纪,的确有一批最早的基督徒来到了中国。当然,有人肯定会说了,说公元前5世纪耶稣尚未诞生,哪来的基督教和《旧约》?如果您这么想那就错了。实际上,现有史料已经证实,基督教的出现远比“耶稣诞生”要早得多。
所以,朱教授认为,墨子,很可能受到了基督徒的影响,甚至,他自己就可能是基督徒!
三、秦始皇为什么不能有皇后?
这话是不是说得很奇怪?啥叫“不能有”皇后?难道有了皇后还会发生啥了不得的大事?对,还真是。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首创的中央集权制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其功劳不可谓不大、影响力不可谓不深。
可是,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史书上没有关于秦始皇皇后的任何只言片语。似乎,他从没有结过婚。这,很明显不符合逻辑,也与事实相违背。
我们目前所知的秦始皇的事迹主要来自于《史记》。可司马迁写了他的那么多事迹,为何独独漏了他的皇后呢?
关于这一点,目前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据朱大可教授分析后认为,他当年是有皇后的,而且此女子还是楚国人。因为据史料记载,从秦惠文王开始,秦国就与楚国联姻了,而且这种姻亲关系持续了数百年。
但是,这只能说明秦始皇后宫中可能有楚国女子啊,我们又如何肯定这女子一定是他的皇后呢?这就要说到陈胜、吴广了。
据史料记载,他们二位起义时,曾经打出过一个旗号,叫为扶苏报仇。那就奇怪了,你陈胜不是宣称要推翻暴秦么?怎么又要为秦国大公子扶苏报仇呢?
据朱大可教授考证,因为扶苏身上留着楚国王室的血液!因为他的母亲,也就是秦国的皇后,就是楚国的公主!
而秦王要统一六国,自然不能不对楚国下手。所以,在下手之前,他必须把这个来自楚国的女人从历史典籍和政治舞台上抹去,这样才能放手一搏,不是么?
而也正因为扶苏身上留着敌人的血液,所以他才会不受嬴政的喜爱。所以当一纸假诏书放到他面前时,他才会信以为真。因为他知道,他的父王随时都有理由怀疑他谋反!
当然,我只是说了个结论,这其中的考证过程,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细说了。而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关于秦始皇为何没有皇后一事,史学界尚吴定论。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或是觉得有趣或实用,请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看吧!
来源:toutiao.
Ⅲ 为什么伊朗监狱规定处女不能被执行死刑
伊朗,全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中东国家,位于亚洲西部。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仿佛与这个世界相脱俗一样,与世界格格不入。伊朗法律规定处女不能处死刑,但这难不倒聪明的伊朗公仆,对于想杀的处女,只要在行刑前夜由狱卒帮她破身,使她变成“非处女”,然后再行处决,这就绕过了法律上的难题。伊朗一个狱卒18岁时被选当破身人。据他说,这些处女对破身比行刑还怕,常拼命反抗,哀号惨叫,个别烈女需在食物中掺加催眠药才能行事。
按照我国的律法,追究刑事责任是14周岁后,但是伊朗不尽然,女孩9岁就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了,18岁后,犯了一些重大伤害罪,例如贩毒,谋杀,持械抢劫等,会被处以绞刑。以一种毫无自尊的方式死去。
伊朗的女性习俗是戴帽子,所以当女性因犯罪而被判处刑罚时,仍旧要戴上帽子以保证习俗被沿袭。
我们都知道伊朗对女性非常严苛,女孩不会随便与男孩发生关系,所以不少女孩子直到在监狱里也是处女之身。
在伊朗,9岁女孩就可以被处以刑罚了,但要在监狱呆到18岁后行刑,但是伊朗又是一个神权至上的国家,规定处女不能被处以死刑,那么那些以处女之身进入监狱的女囚应该如何是好呢?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监狱里会在女性被行刑的前一晚,为少女死囚举办临时婚礼,由男狱卒充当临时新郎,待到两人水到渠成后,次日执行死刑。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心里都为这些少女感到悲哀吧。
Ⅳ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从何算起
为了查证文章是否真实,我周日去查了查,把查到的资料给各位网友一起分享,首先说明我不是学历史的,没有时间差太多的资料,欢迎有兴趣者补充:
一、世界各个主要文明的开端情况
1、尼罗河文明
“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以后便进入了文明时代,同美索布达米亚文明一起,成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摘自《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刘家和、廖学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P71)
2、两河流域
“美索布达米亚文明的发现和亚述学的诞生是建立在考古学的基础之上的。” (同上,P106)
“伊朗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在伊朗西南部胡吉斯坦(Khuzistan)地区就进入了文明时代,即埃兰(Elan)文明。” (同上,P135)
3、古印度文明
“哈巴拉文明是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公元前1750年左右,哈巴拉文明的突然灭亡,其原因至今未名。” (同上,P151)
“哈拉巴(古印度)的年代说法不一,有的考古学家断定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1750年,有的学者把考古和碳14定年相结合,断定为公元前2300~公元前1750年,在学界均被采纳。”(摘自《世界上古文明史》,李怀国着,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P48)
“可以肯定在印度河文明盛期(公元前2200~公元前2000年),它已达于奴隶制大国的发展阶段,与同时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 (《世界历史(上古部分)》朱龙华,北京大学出版社,P256)
4、希腊文明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克里特(古希腊)进入金石(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奴隶制城邦出现。”(摘自《世界上古文明史》,李怀国着,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P56)
“古代希腊的历史延续达2000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公元前2000~公元前1100年。” (《世界历史(上古部分)》朱龙华,北京大学出版社,P318)
二、中国文明起源问题
1、其实,我查过资料之后才知道,最核心的问题是夏王朝是否存在及其起始时间。如果从夏王朝开始计算,即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如果从商朝开始算,则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如果开始于商,则肯定与“四大文明古国”无缘,因为古希腊文明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而其他3个文明最晚的也在公元前2300年就开始了。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国际学术界看问题的出发点是以事实说话,结果就是无法承认夏的存在。比如英国的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的第37也写道“就我们所知,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政权是真实存在的,它们的历史性得到幸存下来的物质文化遗骸的证明。” 《亚洲史》的作者罗兹·墨菲(美国,海南出版社,2003年),在124页写道“古中文文献中提到夏之前的五‘帝’,可视为凭空想象的英雄;其中最后一位叫做大禹,被说成是夏的创立者。夏的存在年代姑且定为公元前2000~公元前1600年,但此外关于夏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最早的文献史很多世纪后撰写的。”
国内对这个问题分歧很大,但建国之后争论就少了,至于原因是不是楼主所认为的,这是另外的问题,大家自己判断。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兴趣的可看这个网址:http://www.arch.pku.e.cn/csac/structure/main_3/j/4.html
我也查到了最近的出版物,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2004年3月第1版,人民出版社)的第33页“第二节 假设的夏朝遗迹”写道“夏朝文化遗址,迄今还没有得到确实的证明。”至于顾颉刚等学者,一直认为夏的存在缺乏依据。
因此,可以说,如果我们比较的是由考古依据的文明起源的话,另一个必然是希腊文明,不会是中国。(当然,如楼主所说,不时按国家分,而是按流域、区域来分。否则,象古印度包括现代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现代国家。)要是比传说或者书面记载的话,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三、是不是在提出“四大文明古国”时,希腊文明的考古发现确实比较晚呢?
对于这个问题,从《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刘家和、廖学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的第207页可以得到一个答案,“1876年,施里尼在迈锡尼的城堡内发现了公元前16世纪的王室穴墓”,208页“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1900~1941)对克里特岛上的遗址展开了大半生的发掘和研究,出土了一座巨大的宫殿群废墟。…这样一来,古希腊史的起点进一步推前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可以看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希腊文明的起源问题就得到了考古学的支持,因此,“四大文明古国”是在建国后,不可能不知道。至于为什么这么提,楼主给了一种说法,信不信在个人,因为这里没有提供其他证据。
四、关于文明的定义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在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出版社,1998年)的2页写道:“国内外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把文字、铜器、城市作为文明的标志或要素来探讨文明的起源”。另外,着名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的第37页写道,“文明和文化之间这些区别的最明显的外部标志,无疑就是存在和不存在城市。”
五、其他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对各个文明的考察一章(第九章,37页)有一个图表,描述了个文明起源及延续的情况,可以看出,印度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而并非只有中国。这涉及的内容更多,我没有精力和能力考证。
另外,对于你说的“有勇气的话,直接向执政X开炮”,我想这是两个层次问题,我只是想知道真相是什么,不想被欺骗而已,而不喜欢什么空洞的口号。这可不向你其他文章的风格。
最后我想转一段顾颉刚在《夏史三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第139页)里的一段话,“近来有人对我说:‘你们不要在考古史了,给你们一考什么都没有了!’料想这文发表,又要使他们难过一回。我们除了抱歉之外,再有什么话说!好在夏代都邑在传说中不在少数,奉劝诸君,还是到这些遗址中做发掘的工作,检出真实的证据给我们瞧吧!若是你们所有的也是书本上的材料,而且是战国以下的书本上的材料,那么除了用这样的方法整体之外是没有更适当的方法了。除非你们说历史的目的不在求真而在求美,才可以保留这些有趣味的故事给人们欣赏去,惭愧我们不是艺术家,我们不肩着这项任务,只得请诸君原谅了。”
Ⅳ 2020去伊朗打工安全吗
去伊朗打工是非常安全的伊朗的社会治安是非常非常好的近期美国与伊朗的冲突也不会引发所谓的战争这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