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光推出五代试验机,连激光炮都造好的伊朗,他们的军工水平到底有多强
伊朗的军工水平还是特别强的。近四十年以来根据伊朗军工业务的情况来看,伊朗近四十年的进步还是特别大的,不光是推出了五代试验机,如今更是连激光炮都造好了,在一个多月之前伊朗国家的国防部副部长曾对外宣布说,伊朗正在进行激光防空系统的生产,并且还说出这个防空系统是已经通过了测试的,现在呢,正在进行生产中,这件事情一出很多国家都表示很惊讶。
伊朗在军工技术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能力的。因此在这一方面伊朗还是要有着不害怕其他国家的信心的,并且在近四十年以来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的国家对于伊朗的现在还是很严格,如今伊朗自己实现了军事上的突破,也是很厉害的,因此伊朗的军工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B. 巨舰“提尔皮茨”号是怎样沉没的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是被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炸沉的:
1944年11月12日,皇家空军发动了代号“问答集行动”,第617中队以及第九中队的兰卡斯特式轰炸机携带“高脚柜炸弹”,由苏格兰起飞攻击挪威的提尔皮茨号泊地。 战斗中三发高脚柜炸弹命中提尔皮茨,一发擦炮塔防盾而过,没有造成致命伤,但另外两枚炸弹洞穿提尔皮茨的装甲并造成了一个两百英寸的大洞。随后炸弹爆炸引发在舰内大火引爆了弹药库并炸断了C号炮塔。提尔皮茨在遭受这三发炸弹攻击后迅速倾覆,船上的1700人当中有接近1000人阵亡。
——沉没于挪威林根峡湾的提尔皮茨号
为了击沉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英国皇家空军发动了一系列攻击:
1、“钨”行动
1944年4月2日,英国出动2艘战列舰、2艘攻击航母、5艘护航航母、2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以及两艘油轮,释放2批次由战斗机保护搭载各种武器的梭鱼式鱼雷轰炸机,对提尔皮茨号发动攻击。提尔皮茨号有122名船员阵亡,300人以上受伤,但船体和上层建筑并未受到致命打击,战舰的装甲没有被击穿,但需进行2个月的维修。
2、“行星”、“腕力”、“虎爪”行动
原定1944年4月和5月进行,但由于气候恶劣而取消。
3、“福神”行动
1944年7月,海军航空兵的行动由于德国建立了有效的预警和烟幕系统以在空袭中保护提尔皮茨号,所以这次行动中除了一发炸弹在提尔皮茨号身旁爆炸(并未造成严重损伤),其余全部脱靶。
4、“古德伍德”系列行动
“古德伍德I”行动和“古德伍德II”行动于8月22日展开,但由于低云笼罩提尔皮茨造成所有炸弹拖靶。8月24日“古德伍德III”行动展开,这次英军2发炸弹命中目标,1枚击中炮塔,另一枚击穿了侧甲但却没有爆炸。8月29日进行了“古德伍德IV”行动,这一次提尔皮茨又幸运的被低云笼罩使得英军全部炸弹再次脱靶。
5、“扫雷器”行动
1944年9月15日,皇家红军第617中队和第9中队的兰卡斯特式飞机,每架携带5吨巴恩斯沃里斯型高脚柜炸弹,以及5000磅实验性“乔尼沃克”水下水雷,从苏联阿尔汉格斯附近的Yagodnik临时空军基地起飞袭击提尔皮茨。轰炸时,尽管提尔皮茨被烟幕弹的烟幕保护,但仍然遭受了一发由第九中队的投掷炸弹并使其丧失了出航的能力。
6、“扫除”行动
1944年10月28日,“扫除”行动展开。兰卡斯特式飞机群由苏格兰Lossiemouth起飞,携带高脚柜炸弹袭击提尔皮茨。当轰炸机群到达预定位置后,乌云掩盖了提尔皮茨,这次轰炸仅有一发炸弹炸中了提尔皮茨的传动轴旁边的海上,其他炸弹全部脱靶。
7、“问答集”行动
1944年11月12日,兰卡斯特轰炸机携带高脚柜炸弹终于炸沉了提尔皮茨号。
C. 关于美国海军航母
第七舰队的主要作战舰艇 1."蓝岭"号两栖指挥舰,也是旗舰.(LCC-19) "蓝岭"级的首舰"蓝岭"号于1969年下水,1970年11月服役。这是二战结束以来,首次专门建造的两栖指挥舰。该舰长194米,满载排水量18372吨,航速23节,续航力1.3万海里/16节,舰内空间巨大,足以装载整个第7舰队的司令部 2."小鹰"号航母:(CV63) 作为"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首舰,"小鹰"号于1956年开工,1960年下水,1961年4月正式服役。虽然保养不错,但该舰已服役40年。舰上的4台蒸汽轮机,总标定功率达28万马力,现在只有一台能够满功率运行。军舰的最大航速也由32节下降到24-28节。这艘300多米长、8万吨的巨舰已步入晚年。"小鹰"级是目前美国海军中惟一,也是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母. 3.第5舰载机联队(CVW-5) "小鹰"号的舰载机联队即第5舰载机联队。该联队平时驻扎厚木空军训练基地,"小鹰"号出航时才移至舰上。第5舰载机联队共有8个舰载机中队,分别是VF-154"黑骑士"战斗机中队(F-14A)、VFA-27"皇家神锤"战斗/攻击机中队(F/A-18C)、VFA-192"金龙"战斗/攻击机中队(F/A-18C)、VFA-195"水坝克星"战斗/攻击机中队(F/A-18C)、VAQ-136"铁手套"电子战飞机中队(EA-6B)、VAW-115"自由钟"预警机中队(E-2C)、VS-21"战斗红尾"反潜机中队(S-3B)、HS-14"袭潜者"反潜直升机中队(SH-60F、HH-60H)和一个C-2A运输机分队VRC-/30。 4."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第7舰队下辖4艘"提康德罗加" 级导弹巡洋舰,分别是"文森斯" 号(CG-49)、"莫比尔湾"号(CG-52)和"钱瑟勒斯威尔"号(CG-62)。“考彭斯”号(CG63),该舰是世界上防空能力最强的战舰,拥有一套SPY-1"宙斯盾" 雷达系统和122个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CG-49仍使用MK-26双臂发射架),使用"标准" 2区域防空导弹。 5."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第7舰队下辖两艘"伯克" 级导弹驱逐舰,分别是"柯蒂斯韦伯" 号(DDG-54)和"约翰麦凯恩"号(DDG-56)。"伯克"级的防空系统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相似,该级舰与"提康德罗加"级一道,构成了第7舰队"小鹰"航母战斗群的中距离防空网。这两艘"伯克"级属于早期型号,只有直升机飞行甲板并没有机库。 但该级舰近年有所增加,达到5-6艘,舰名暂缺. 6.两栖作战舰艇 第7舰队的所有两栖作战舰艇都驻扎在佐世保,其中的核心是"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贝劳伍德"号(LHA-3)。该舰排水量达4万吨,与法国最新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接近。 多用途两栖船坞运输舰"日尔曼城"号(LPD-42)、"麦克亨利堡"号(LPD-43),远洋扫雷舰"保卫者"号(MCM-5)、"爱国者"号(MCM-7)。 7.洛杉矶级核攻击潜艇"海伦娜"号.及新近轮驻的3艘,舰名不详. 5月22日,载有约1.7万人的美国舰队驶向海湾。23日早晨,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美国9艘军舰驶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进行日间集训。美国海军官员说,这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这类行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5月24日报道 当地时间5月23日清晨,包括2艘航母在内的9艘美国战舰载着17000名士兵进驻波斯湾参加军事演习。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在白天进行的最大规模军事力量的调动。有媒体称美国此举是为了向伊朗炫耀军力。 据英国媒体报道,大约在当地时间上午6点55分(格林威治时间上午3点55分),美国海军“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和“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带领着美国舰队穿过了波斯湾的门户——霍尔木兹海峡。据悉,美国海军很少在白天,而且是以如此大的规模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美国之前没有向伊朗告知舰队将进驻波斯湾的计划。 此次军事演习的总指挥、海军上将凯文·奎因称美国有责任维持海湾地区的和平,为了履行对其盟友的承诺,美国长期以来作了很多努力,此次演习就是这些努力的一部分。“总有一些国家或非国家组织威胁封锁某条重要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其中最经常受到威胁的一条。此次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有两支可以进行空袭的战斗群。而且因为是在白天进行,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我们。” 美国海军军官透露说,军方在最后一刻才决定派遣第二艘航母,不过他没有阐明是何原因。 考虑到美国与伊朗日渐紧张的关系,此次举动很容易让人想到美国是在展示本国的军力,借此向伊朗施压。在前往霍尔木兹海峡的途中,舰队指挥者发出公开声明,号召船上的人员一起见证“一些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 不过美国海军发表的声明中否认此次军事演习与美伊两国的紧张关系有关。“此次演习的时机是由相关部队方便的时间决定的,与该地区(中东地区)的局势无关。这次演习也不是有意针对任何国家。” 就在不到两周前,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中东时曾表示,美国将与海湾地区的其他国家一起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防止其主导中东地区。几天后,伊朗总统内贾德就回应说,如果美国对该国发动军事打击,将会遭受严厉的报复;他还要求外国军队撤出海湾地区。 今年3月27日,美军在海湾地区举行了伊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投入两个航母战斗群、100多架战机和1万多名士兵。
满意请采纳
D. 造一艘满载排水量为9万吨级的战列舰多少钱
因各国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等因素不同,造舰费用也不同。并且历史上从未造过满载排水量9万吨级的战列舰,没有先例可循。这里介绍下人类历史上最大战列舰、也是最接近题主所问战舰吨位的大和号情况供参考(大和级共建成两艘,另一艘为武藏号,二者主要指标数据相同)。大和号于1937年11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1945年4月7日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 。
这艘史前巨无霸正常排水量6.91万吨,满载排水量7.28万吨,460毫米主炮单发炮弹重达1.5吨。这样前所未有的巨舰,造价自然不菲。大和号在预算阶段是单艘1.37亿日元,根据历史学家的估算,这个造价大概等于1938年日本GDP的0.63%,算得上倾国之力。但最终大和号实际花费远远超出,达到2.81亿日元(日元当时非常值钱,购买力很强,1941年时1美元约等于4.2日元,日本战败后日元才大幅贬值)。
按照上面的数据估算,大和号造价大概是1990年的21亿美元、现在的158亿美元(按黄金价格换算)。而现在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单艘造价约为150亿美元。当然,这样直接对比太简单粗暴,但可以窥见大和号造价之高昂。同时也能估测9万吨级战列舰费用——如果二战中建造,大致是将大和号费用乘以二。
当然,在二战中,以重甲重炮战列舰为核心的战术已经被证明无法抗衡航母战斗群,所以战列舰在二战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美国二战中建造的依阿华级密苏里号直到1992年才退役,但其二战后有限作战主要是面向越南、海湾国家这类没像样海军的对手),9万吨级的战列舰估计只能存在军迷臆想中。
E. 伊朗背后最大支持者如何出手支持的
大战将至!伊朗背后最大支持者终于出手,万吨巨舰紧急抵达中东。
在当今的世界上,美国是世界上的霸主,为了能够掌控全世界,在世界各地基本上都能看到美国大兵、军舰等,美国就是为了让世界各国知道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是绝对的龙头老大,自己说一其他国家绝对不能说二。
据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前一段时间派出军舰在中东开展实弹演习,在19日的时候,俄罗斯海军的“乌斯季诺夫元帅”号导弹巡洋舰和“北摩尔斯克”号大型反潜舰编队也抵达中东。俄罗斯的巡洋舰排水量为11280吨,长度为186米,宽为20.8米,最高航速32.5节,该舰被称为航母杀手,火力是非常的强劲。
军事专家认为,目前美伊剑拔弩张之际,俄罗斯果断出手,不仅给伊朗运送大批的武器弹药,还派往重量级的舰艇前往中东,这无疑将会增加俄海军在中东的影响力,也将会为伊朗缓下一口气,毕竟俄罗斯这次派出的可是重量级的航母杀手啊。
来源:凤凰网资讯
F. 特急!! 中国最大船是什么
我国第一艘超大型油轮——“德尔瓦”号,30万吨超大型油轮.
于2002年6月,在大连湾海域试航.
由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伊朗国家油船公司建造的超大型油船(VLCC)“伊朗德尔瓦”号,是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30万吨级VLCC,也是该系列5艘同型船中的一号船。这艘VLCC于2000年8月18日开工建造,2001年11月1日漂浮出坞,预计将于2002年6月交付船东。
“伊朗德尔瓦”号VLCC适于载运闪点低于60℃的原油产品,航行于无限航区。货舱区为双壳结构,由两道纵舱壁和横舱壁将其分为15个货油舱、2个污油舱。货舱分为三组,配有3台货油泵和3组管路。机舱和甲板室设于尾部,燃油深舱也设置了双壳保护。本船设有球首、球尾、悬挂舵和单螺旋桨。该船入DNV船级,挂伊朗旗。
船体与涂装
“伊朗德尔瓦”号VLCC货舱区为纵骨架式结构,双层底和甲板区域纵向构件采用高强度钢,高强度钢的重量超过全船钢材重量的30%,其余船体结构均使用普通碳钢。船体结构疲劳寿命要求提高到40年(常规船舶通常为20-25年),设计对货舱区所有纵骨在货舱中部和横舱壁处的连接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特殊考虑。
这艘船具有“W1-0C”船级符号,该船级符号对驾驶室布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驾驶室窗很大,约为2700x1400mm,两窗间距不大于100mm。房间净高为2.2m,第二到第七层甲板间高为2.8m,加大了布置和施工难度。空调系统夏季设计工艺使系统制冷量加大,同时也使系统设计难度加大。卫生设施符合伊斯兰教生活习惯。
设2个AC-14大抓力锚,由于设置锚台,收存难度大。锚机要求提供液压刹车,所有系泊绞车刹车装置均配有安全弹簧。
由于伊朗地处热带海域,VLCC停泊时间较长,因而对涂装质量提出了极严格的要求。根据船东要求,该船压载舱、货油舱、污油舱和淡水舱油漆应保证10年使用。另外,夜间涂装施工相对湿度不超过80%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湿度为85%),也给油漆工程造成一定困难。
轮机与管系
“伊朗德尔瓦”号VLCC主机采用苏尔寿TRTA84T-D机型,这种机型为苏尔寿TRTA84A-B的升级版。该机MCR点功率为36960bhp/74rpm,NCR点功率为33260bhp/71.4rpm,整机净重990t。船上设有3台柴油发电机和1台应急发电机,2台辅锅炉和1台废气锅炉,其中辅锅炉的外型尺寸为5x5x9m,干重约为50t。
这艘船设置单机、单桨、单轴线,轴线包括中间轴和尾轴各1根,两轴均为锻钢材料,用整体法兰和铰制螺栓连接。尾轴管轴承为白金油润滑轴承,轴封为弹性唇式密封。螺旋桨为镍铝青铜整体式定距螺距桨,直径约10.2m,重约70t;螺旋桨轴直径在850-900mm之间,重约450t,桨轴加在一起超过500t。该船设有流线型半悬挂舵,重约135t。
机舱设备的设计工况要求按海水温度36℃、淡水温度40℃、环境温度50℃来考虑,上述温度均高于常规的设计工况。机器设备的振动要求达到英国一家振动咨询公司的振动控制指数,凡是电机功率超过15kW的设备都要进行振动测量。海水冷却管采用喷塑工艺,而不是镀锌或涂焦油环氧树脂。
本船管系口径普遍较大,货油管舱内吸入管段口径为750mm,甲板部分排出管口径为700mm,机舱海底总管口径为900-1000mm。为此,在管子设计、制作、安装、支撑和防胀防缩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合理布置。
导航与电气设备
“伊朗德尔瓦”号VLCC根据DNV无人机舱(EO)要求设计和建造,一人驾驶规范符合W1-0C要求。W1-0C规范对驾驶室的总体环境和驾驶室内操纵控制站的配置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具体涉及:满足一人驾驶必须配备的控制站,控制站在驾驶室内的布置,各控制站之间通道尺寸,以及各种控制站之间的信息通讯等;驾驶室周围的视野和可见距离,窗户的布置和盲区以及对窗外音响信号的接收,驾驶室内的照明、温度、通风等。
满足W1-0C规范要求,加上该船配备了综合导航设备,实际上基本达到了W1一人驾驶要求。DNV一人驾驶规范分三个等级,W1为最高等级,W1-0C为第二等级。
本船每台发电机的容量为1490kW,在设计中要求严格控制设备的用电量,特别是机舱内各种辅机的耗电量。
根据船东的特殊要求,船用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环境温度、海水温度、淡水温度)与以往的惯例和规范的规定有所不同。对40kW以上的电动机要求用自耦变压器起动,所有电动机、发电机和泵的上方均设有眼板和轨道。
G. 造一艘100万吨的巨舰
非常好,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很多工程,会受到讨厌的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不是科学技术问题。
比方说,我们收集纪念品,超巨型火炮和超巨型战列舰、BDB超级化学火箭,因为经济规律制约,我们尚不能为所欲为的制造这些纪念品大玩具。
现实中多拉巨炮800毫米巨炮是最大的炮了,布尔的巨炮1000毫米口径,但是没有成为现实,巨炮的极限口径是多少?貌似火炮科学技术表明,巨炮口径没有极限,最终只是材料问题,钢铁材料的炮管考虑到身管寿命,烧蚀等等,炮壁不能太厚,否则应力问题等等,防止炸膛的可靠性问题等,但钢制巨炮绝对可以比800毫米口径更大,可以到1200毫米到1350毫米的口径,至于用昂贵且性能秒杀钢铁的钛合金生产的巨炮,口径无疑将更大得多,因为经济规律制约,我们不能为所欲为的如同购买奢侈品一样——制造大玩具——比如100万吨的钛制战列舰,八门口径2000毫米的钛制超级巨炮——没有经济规律制约,就相当于金钱无限。不需要考虑什么航速,因为我们就是生产大玩具——没有经济规律制约,就相当于金钱无限。
是的,共产主义社会,货币消亡,生产力极大丰富,一切按需分配,我们可以为所欲为的生产大玩具,巨炮爱好者者,比如更大的3810毫米口径超巨型迫击炮,4000毫米口径的超级钛制巨炮和950万吨的钛合金战列舰(齐射威力等同于战术核武,且绝对没有任何核污染)等等,1000万吨可起降B-52的浮岛航母,10万吨总起飞重量的600米高的超巨型运载火箭——共产主义社会,货币消亡,等效于现代社会金钱无限。
所以我们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H. 伊朗和印度的关系怎么样
伊朗的军事实力紧追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有中东之虎威名,无论是陆地和海上,伊朗都有打赢除了以色列之外所有阿拉伯国家的能力。七九年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最初军事力量并不强大,美国人如果那时下决心灭掉伊朗很容易做到。有意思的是美国人热衷于玩猫戏老鼠的游戏,一方面制裁加石油输出封锁,另一方面找了个不知飞鸟尽良弓藏的萨达姆当打手,双重打压期望伊朗重新回到亲美的路上来。
印度经济实力雄厚没有的武器可以买进来,但却有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印度士兵的素质远逊于伊朗军队。伊朗由于经济困难军费不足,非常重视单兵的训练,士兵对武器使用熟练,作战勇敢顽强。印度军人却让世界军人瞩目,空军战机返航,飞行员按起落架按键却按到了机炮键上,人没落地,地勤战友反被打倒一大片。战舰检修居然会翻在船坞里。
总结起来看,伊朗的武器装备不如印度先进。军队素质相比,印度军人又不如伊朗士兵。
I. 大和号超级战列舰我在书上看他在一些海战中也没有啥作用,那他是不是一艘费船
不是废船,只是生不逢时。
大和号没有战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日本海军不肯轻易动用大和级战列舰,而是把它们当做最终决战兵器雪藏以待决战。不仅是两艘大和,长门级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也没什么战绩,这和日本海军高层当时的战略思想有关。旧日本海军受限于思维模式的桎梏作战思路还停留在一战以前战列舰决战上,意图通过一次战列舰之间的大决战决定整个战争的走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世界第一的大和级还有前“BIG SEVEN”成员的长门级都是能在战列舰决战时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最宝贵的财产,不能轻易动用,否则被潜艇什么的摸一下而损失掉就亏大发了。
其二,日本国内燃油、工业能力的缺乏,使大型战舰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大和级战列舰加满一次油箱,要消耗掉四千吨以上的重油,足够供给一支小型舰队的消耗,这对于日本完全依赖进口的油料储备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在不需要大和出动的时候,日本海军就尽量让它在家里坐着不动。大型战列舰生产需要的时间太长,以当时日本的工业能力,损失一艘就等于彻底损失掉了,很难在战争期间补回来,故而愈发珍惜,绝不肯轻易出动。
其三,战前发展方向选择错误,导致大和号在海空战场上无能为力。战争爆发以前各国囤积军备的时候,相比较美国人战列舰航母两手抓的财大气粗,日本人只能以有限的工业能力选择一条道路作为发展方向,在历史上他们选择了传统的大舰巨炮,相应的航空母舰就比较稀少,整个舰队也是围绕着战列舰为中心构建的水面战、鱼雷战为主的传统型舰队。所以开战以后,即使山本五十六等较开明的将官意识到了航空力量的发展不可阻挡,日本海军也已经没有能力完成对整个海军的转型了,大和号也就失去了之前设计时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力量,变成了一艘非常尴尬的战舰。
要说大和号是一艘历史名舰可能稍嫌不足,但是说它是废船也太牵强了,最起码它在战争初期还是给了盟军很大压力的。说到底,大和号的尴尬是日本小国寡民的局限性和战争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只不过是生不逢时的倒霉蛋而已。
J. 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企业号航母,肯尼迪号航母,小鹰号航母简介
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里的二号舰。舰名承袭自带领美国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因此也与艾森豪总统一样,拥有同一个小名:艾克(Ike)。1970年开工建造,1975年下水,1977年开始服役美国海军。整个军舰造价为20亿美金。满载时的排水量91500吨,舰长332.9米,舰宽40.8米,带斜坡的飞机甲板长332.9米,宽76.8米。宽敞的飞机库长208米,宽33米,高8米。
美国“企业”号航空母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问世,使航空母舰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1964年,‘企业’号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无需加油和再补给,历时64天,总航程3多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续航力。它的设计和建造对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级有着重要影响。建成时标准排水量198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舰长246.7米,飞行甲板宽33.4米,满载排水时水线长232米,水线宽25.4米,吃水7.9米。9台锅炉,4座帕森斯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2万马力。最高航速32.5节,续航力12500海里/15节。武备8座单管127毫米炮,4座4联装28毫米机关炮,2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舰载机90架左右。1941年编制人员2217名。
美国海军现役的肯尼迪号航空母舰是为了纪念美国前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zgerald Kennedy)而来的。系小鹰级第4艘,舷号CV-67。该舰是小鹰系列航母的改进。最初计划设计成核动力,后来由于价格的因素而取消。由纽波纽斯船厂建造,开工于1964年10月22日,1967年5月27日下水,1968年9月7日服役。该舰现已封存。2011.5.29,美国海军部长宣布将美国新一代航空母舰福特级的第二艘(CVN-79)命名为肯尼迪号,该舰预期于2018年服役以替代老一代的肯尼迪号。长:327米宽:39.2米吃水深度:11.3米标准排水量:60700吨满载排水量:82650吨。
“小鹰号”航母是美海军小鹰级航母的首舰,是在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航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早于1961年进入现役。“小鹰”级航母在总体设计上沿袭了福莱斯特航母的设计特点,其舰型特点、尺寸、排水量、动力装置等都与福莱斯特级基本相同,但小鹰级航母在上层建筑、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均做了较大改进。“小鹰号”航母由纽约造船厂建造,1961年时的总造价为4亿美元,舰长1069英尺(323.8米),舰宽252英尺(76.8米),甲板总面积4.1英亩,约有3个足球场那么大,能搭载70余架各型舰载飞机;飞行甲板的弹射跑道长度为263英尺,降落跑道为120英尺;航母吃水深度36英尺,标准排水量60100吨,满载排水量86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