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子是怎么做窝的
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
燕子一般在4~7月从海岛回归靠近农田(昆虫)的农家繁殖。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
燕子以昆虫为食,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故迁徙。
(1)印尼燕子用什么做窝扩展阅读
燕子结对而居,一旦成偶,终身不渝,是“一夫一妻”的模范。它们会选择和睦友善之家,择屋檐之下而巢。燕子体型虽小,却有令人惊讶的飞行水平,在同类中相当突出。
无论城镇还是乡村,谁家有燕子来居都被视为福运之兆,象征富贵吉祥,诸事顺遂。谚语云:“燕子来家做个窝,喜事多又多”,又云“燕子不进愁家之门”,因为暴戾恣睢、经常吵闹的家庭,任何人不愿做他的邻居,燕子同样会避而远之。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借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向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美所能及。
2. 印尼燕窝是什么燕子筑的
印尼燕窝有两种,洞燕和养燕也叫屋燕。雨燕科飞禽动物金丝燕哺育小金丝燕以唾液分泌物所筑的窝。
金丝燕把窝筑在热带雨林的天然岩洞中就是洞燕,把窝筑在人工建造的燕屋内就是屋燕,但不是人工养殖,只是他们提供了最适合的繁衍环境。
3. 燕窝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燕窝又称燕菜、燕根、燕蔬菜,是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丝燕属的几种金丝燕分泌出来的唾液及其绒羽混合粘结所筑成的巢穴。
燕窝按筑巢的地方可分为“屋燕”及“洞燕”两种,洞燕因其受矿物质影响导致颜色不同,有白燕、黄燕、红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种颜色。燕窝是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被食用的传统名贵食品之一。市面上的所谓“血燕”,据传是人工养殖的屋燕通过“鸟粪熏染法”而制成。
(3)印尼燕子用什么做窝扩展阅读:
一、燕窝成份功效
燕窝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以及特征物质——唾液酸,具有滋阴、润燥和补中益气等功效,作为药食两用的高档滋补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燕窝常搭配海萃人参食用,可提升燕窝功效。而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有13种。
二、燕窝的形成
燕窝是一种叫“金丝燕”的雀鸟,利用苔鲜、海藻和柔软植物织维混合他们的羽毛和唾液胶结而成的燕窝,作为藏身之所。人们把这种燕窝取下来,经过提炼、选拣就成为名贵的燕窝。
“金丝燕”每年结巢三次,第一次结之巢厚而洁白,由于金丝燕经过漫长的冬季,有较长时间休养生息,体内储存了足够的养份,唾液质素较优,所以筑起来的巢较优较厚,形状特佳,而成盏形,故名为燕盏,是燕窝中之极品。
燕窝中有一种名为“血燕”的,是一种名为“棕尾金丝燕”所筑成,这种燕子可能饮用的水质不同,又或因所食的饲料可能含有矿物质等因素,引至其唾液呈现红色,故筑出“血燕”巢。另一种名为“白燕”,多产于印尼,还有一种叫“毛燕”的多产于文莱及波罗洲。
此种毛燕身较薄,色较暗,多羽毛和杂质,主要由一种名为“灰腰金丝燕”所筑巢而成,其他含杂质和羽毛太多的统称为毛燕。
三、燕窝主要产地
燕窝主要产地东起菲律宾西至缅甸沿海附近荒岛的山洞里,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山打根、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一带海域及我国南海诸岛居多。其中印尼由于天气和环境最为适合燕子聚居,因此印尼燕窝品质最佳,印尼燕窝产量也最大,其次是马来西亚。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印尼燕窝占全球燕窝产量的85%-90%、马来西亚占5%-10%、泰国3%、越南、菲律宾等地2%左右(参考香港贸易署数年的资料)。燕南大洲岛上曾采到爪哇金丝燕的一个亚种,即Cfuciphagagem ani,可生产食用燕窝。
短嘴金丝燕则在中国西南部及西蔵东南部有产,最早有详细记载的着作有《本草备要》和《本经逢原》。为雨燕科(Apodidae)金丝燕属(Collocalia)的多种鸟类分泌出的唾液与其羽绒混合凝结于悬崖峭壁上,或农家屋舍而长成的巢窝,可产燕窝的金丝燕有六种。
4. 燕子怎么做窝
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
筑巢,主要是由于巢内具有一定减缓热量散失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幼雏生长发育。筑巢行为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刺激性生理活动,从而使体内的卵细胞迅速成熟并排出,使繁殖行为不至于中断。
燕子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
(4)印尼燕子用什么做窝扩展阅读:
对于绝大多数鸟类来说,鸟巢不是它们的“家”,白天活动的鸟类,晚上大多飞到树林或灌丛中蹲在树枝上睡觉,鸭类等水禽常栖息在湖面安全的地方。
鸟类在春季里所建筑的巢仅仅是它们产卵和育雏的临时“住宅”。鸟类把卵产于巢中,可使卵集中在一处而不致滚散,并能同时接受亲鸟的体温孵化。另外,位于巢中的卵或雏鸟,在亲鸟的保护下可避免天敌的伤害。
鸟类的筑巢活动,人们常常难于完全观察清楚,因为处于造巢阶段的鸟类,活动变得非常隐蔽,警惕性也很高,它们不再引吭高歌,只是小心谨慎地进行“施工”,一旦受到较大的干扰,就会放弃正在搭建的鸟巢而另选新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燕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筑巢
5. 印尼燕窝和马来燕窝的区别
马来西亚燕窝和印尼燕窝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加工工艺、颜色和燕丝粗细。
1、加工工艺有区别:受传统影响,两个不同产地的燕窝传统加工方式略有不同。印尼的粗丝燕窝一般以干挑为主,而马来西亚的燕窝加工一般以湿挑为主,挑毛工人用湿毛巾将燕窝沾湿,待细丝燕窝充分吸水后再挑毛,挑完后再风干。
2、颜色有区别:印尼是千岛之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温度高、降雨多、风力小、湿度大,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雨量丰富,是亚洲生物最多样化的国家。燕窝颜色偏米白或米黄。马来西亚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所产燕窝颜色偏白,口感比较绵滑。两国燕窝各有特色。
3、燕丝粗细有区别:粗丝与细丝的区别。细看燕窝盏外表就会发现印尼燕窝盏外表呈粗丝状粘结,丝丝饱满粗壮,丝与丝之间的过渡并不明显,就像是长在一起的。而马来西亚燕窝一般丝较细,丝与丝之间分离明显,裂隙较多并可以见里层小细丝。
(5)印尼燕子用什么做窝扩展阅读:
“金丝燕”每年结巢三次,第一次结之巢厚而洁白,由于金丝燕经过漫长的冬季,有较长时间休养生息,体内储存了足够的养份,唾液质素较优,所以筑起来的巢较优较厚,形状特佳,而成盏形,故名为燕盏,是燕窝中之极品。
燕窝主要产地东起菲律宾西至缅甸沿海附近荒岛的山洞里,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山打根、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一带海域及我国南海诸岛居多。
网络-燕窝
6. 小燕子用什么搭窝,搭窝会选择在什么位置,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
(6)印尼燕子用什么做窝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燕子一般在 4~7月繁殖。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
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是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昆虫。
7. 燕子用什么来垒窝
用嘴巴叼泥土混合草叶树枝一点一点的堆积成的,在制作前会选个东西模仿,比如农家的水瓢,菜筐什么的,做好窝后还是满像的。整个过程需要耗时一个月或者更久,人类学会了,做夯土墙。
每个窝都是一对小燕子一起垒起来的,一点点的垒好,大小合适以后,在窝的上沿再围上一圈没有掺杂小草的光溜溜的泥巴,在窝里絮上一层白白软软的羽毛,就安家了。
(7)印尼燕子用什么做窝扩展阅读:
燕子最愿意接近人类,人类最爱护这种益鸟。一般在4~7月从海岛回归靠近农田(昆虫)的农家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
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下体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
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8. 印尼燕子窝是什么做的
泥
9. 燕子是怎么做窝的
燕子是通过衔泥来做窝的。燕子做窝材料极为简单,是泥土、稻草、根须、残羽等等。它们飞至河边、水潭,啄取湿泥,集成丸状,然后衔回,再混以稻草、残羽,在房梁或屋檐下做窝。做窝时,燕子在窝内垒泥,由里向外挤压泥球,所以尽管窝外面凹凸不平,但窝里面却较为平整。窝内再铺上轻羽、软毛,以及细柔杂屑,便做好了。做窝,雌雄燕通力合作,至少也要花10几天的功夫,每日里往返数次,才能垒起3~4厘米泥墙。假如做窝的泥土取得不好,或者所造择的房梁太光滑,还会发生倾巢事故,前功尽弃。这时,燕子会锲而不舍,从头做起,重新施工筑造新窝。
10. 燕子是如何建造自己的巢穴
燕子一般在 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可吃的燕窝是由另一种燕子筑成,它们属于雨燕科,称为“金丝燕”(swiftlet),具体是指雨燕目雨燕科部分雨燕和金丝燕属的几种金丝燕分泌出来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质(如:羽毛)所筑成的巢穴,而非雀形目燕科鸟类(如家燕)所筑巢穴。其中以金丝燕唾液的蛋白质纯度和营养价值为最高。产自中国南部沿海一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菲律宾等地。燕窝按筑巢的地方而分为“屋燕”及“洞燕”两种。“屋燕”的巢一般筑在人工特意精心搭建的燕屋上,目的就是要方便采集燕窝,而洞燕的巢则筑于山洞内,地势险峻,采集相当危险。燕窝中有称为“血燕”的,是因为金丝燕的食物中包含海藻等物使其唾液含杂质,呈红丝而名,并非因为人们误解,以为其未完成鸟巢,忍住不产卵,吐血而形成。燕窝被采摘之后,还要经过蒸细、浸泡、除杂、挑毛、烘干等复杂的加工才能制成成品燕窝,包括燕盏、燕条、燕饼、燕丝。其中燕盏是整只个大质优的燕窝经除杂保留原有形状而成,价格特别昂贵。
燕窝是海鸟金丝燕的巢穴。多建在热带、亚热带海岛的悬崖绝壁上,周围是滚滚的波涛,上面是蓝天白云。金丝燕在春季开始做窝,它的口腔里能分泌出一种胶质唾液,吐出后经海风吹干,就变成半透明而略带浅黄色的物质,这是燕窝的主要成分。金丝燕用这种唾液和着纤细的海藻、身上的绒羽和柔软的植物纤维等做成巢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燕窝”。燕窝是珍贵的佳肴,又是名贵药材,有补肺养阴之功效,主治虚劳咳嗽、咳血等症。印度、马来群岛和我国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等均有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