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意大利不小心打了个喷嚏,为何还需要立马给旁边的人说"对不起"
这主要跟当地的文化有一定关系。
在意大利只要有人在公众场所打喷嚏,或者在旁边有人的情况下打喷嚏的话,那么打喷嚏的人也会马上跟周围人,说对不起以及祝你健康。很多朋友一开始觉得比较奇怪,打个喷嚏而已,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跟周围人说抱歉呢?如果在了解事情始末之后,你就能理解意大利人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欧洲人非常怕感冒,而且在欧洲曾经发生过重感冒死亡的现象,所以他们非常害怕感冒。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文化还是非常好的,不管起因是什么,都让人觉得意大利人非常有礼貌。
② 意大利人有什么风俗习惯
1. 意大利人主要信奉天主教,超过90%的居民遵循这一宗教信仰。
2. 在意大利,如果有人打喷嚏,周围的人会立刻祝愿对方健康,这被认为是一种礼貌的表示。过去,由于重感疫情的流行,意大利人对感冒有着深深的忌讳,因此打喷嚏或咳嗽时会向他人道歉。
3. 意大利人以其热情好客和礼貌待人着称。在正式场合,他们的着装非常讲究。在见面时,他们会握手或挥手致意;对于长辈或有地位的人,会使用他们的姓氏加上适当的尊称,如“先生”、“太太”或“小姐”。在进餐、乘车或使用电梯时,意大利人会让女性优先。
4. 与意大利人交谈时,应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如政治和美式橄榄球。意大利人不喜欢交叉握手,也忌讳数字“17”。
5. 意大利人非常重视自由,这影响了他们的时间观念和集体意识。在意大利,宴会迟到20分钟是常见的现象。他们的日常习惯包括早晨喝咖啡、吃水果和喝酸牛奶。葡萄酒在他们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餐都会饮用。
6. 意大利人不喜欢菊花。
7. 意大利的婚礼和葬礼习俗与其他欧洲国家相似,通常与宗教仪式相关联。在意大利,婚姻需要经过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而离婚在1974年5月之前是不被允许的。
8. 意大利的埋葬方式通常是土葬,并且通常在大型公墓内进行。
9. 意大利家庭以家庭为中心,祖母(nonna)受到特别的尊重。每年甚至会举行“最酷奶奶”的评选活动。
10. 意大利面是西餐中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的品种。意大利面的主要原料是杜兰小麦,其特点是硬质、高密度、高蛋白质和高筋度。意大利面酱有红酱、青酱、白酱和黑酱等不同种类。
11.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罗马古城位于北方,而新城位于南方,后者在20世纪20至50年代建成。罗马教廷位于古城区的西北角。
12. 威尼斯是一座独特的水城,其历史和建筑受到泻湖环境的深刻影响。威尼斯以其与水的关系、历史建筑和艺术品而闻名。
13.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以其辉煌的建筑和迷人的氛围而着名。广场周围有新旧行政长官官邸、圣马可教堂等建筑。
14. 米兰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时尚都市,也是购物天堂。作为国际时装之都,米兰在欧洲的时尚地位与巴黎相媲美。
③ 三门湾事件的经过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2月,意大利驻华公使马迪讷(Renato de Martino)奉外交部部长卡瓦内罗(Callevaro)之命,向清政府总理衙门递交照会,正式要求租借三门湾为其海军基地。马迪讷态度傲慢,声称此举是奉意廷之命。并声称意大利是欧洲六大国之一,中国既然已经许权利于五国,也应以同等的权利许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提出租借三门湾以及入湾处的三个小岛,面积与德国在山东租借的胶州一样大,其权限利益也参照旅顺、大连湾办理。同时要求准其修筑一条从三门湾通往鄱阳湖的铁路,浙江省南部三分之二均为其势力范围,并声称浙江全省不得租赁给其它国家。
清政府早就清楚意大利在列强中实力最弱。 而当意大利递交租借三门湾要求时,总理衙门因事先已得法国通气,早有准备,不但没有应允,甚至连照会都没拆看,原封不动就退回给马迪讷了。马迪讷为此勃然大怒,以为此举有违外交惯例,有损意使颜面,是开罪于意大利。英、德两国也出面居中调解,清政府遂一面将照会索回拆阅,一面电令驻英公使向意大利外交部道歉。 马迪讷认为清政府素来软弱可欺,一经恫吓,定会屈从。因此玩起“炮舰外交”,派三艘军舰驶入三门湾狮子口海面游弋,进行勘测和示威活动。总理衙门闻讯后,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表示抗议,再次严辞拒绝了其无理要求。意大利政府自恃有武力为后盾,态度强硬,给马迪讷发来电报,指令他向清政府递交最后通牒,限令四日内答应其租借要求并遵照执行,否则其舰队将攻取三门湾。但电报发出以后,国内民众群起反对,政局因此动荡不安。意大利鉴于事实上并未作好战争准备,而且考虑到一旦开战不一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反而会开罪列强,引来列强干预,故以索租一事尚需斟酌,又立即给马迪讷发来电报,要求他暂停最后通牒,一切从长计议。不想两份电报到达时间上出现了差错,要求暂缓行事的电报先到,而要求递交最后通牒的电报后到。马迪讷是个花花公子,根本无暇细看,就想当然地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3月10日把晚到的最后通牒递交给清政府。不料清政府在接到最后通牒后并未屈服,反而再次严辞拒绝。意大利政府闻知马迪讷违背政府旨意,擅自递交最后通牒,非常惊骇,立刻致电马迪讷,令其按照使馆章程具牍总理衙门,声明意大利并无强索之意,收回最后通牒。同时赶紧向列强解释,以求谅解,并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3月12日将马迪讷电召回国以备诘问,意大利强租三门湾风波告一段落。 意大利发出最后通牒又撤回亦成为欧洲媒体的笑料。
意大利试图强行租借三门湾的尝试失败以后,意大利国会在1899年5月1日和2日的会议上讨论了这个问题。政府的行动受到了严厉的批评,首相佩卢在5月14日改组了政府,撤换了外交部长卡瓦内罗,重新起用了前部长韦诺斯塔。 意大利政府被迫于5月底发表声明,声称“无意在中国推行侵略政策,而只是要推行一种商业扩张的政策”。但此后意大利觊觎三门湾和谋夺在华权益的野心不死,仍决意继续索取三门湾,即使不以力取,亦必请求各国公使劝说中国相让。于是,将其驻华兵舰增加到六艘,以保护使馆的名义派兵进驻北京,同时又常有满载煤炭的兵舰出没于三门湾附近海面。意大利新外相韦诺斯塔宣称,若中国不予三门湾,则需别辟一地予意大利,同时保证以后不将三门湾租与他国。后来又提出修筑从三门湾到杭州的铁路,准其在宁波镇海办矿务等要求,以达到变相占据三门湾和控制浙江全省利权的目的。 清政府面对意大利的租借要求,一反常态,认为既然“衅自彼开”,则“与其动辄忍让,不如力与争执” ,甚至不惜与之一战。这种强硬态度在过去清政府与列强的交涉中是不曾有过的,特别是甲午战败以后。究其原因,首先是清廷了解意大利的底细,因此有必胜的信心,认为“一意大利不足虑也”。 同时,也有防止列强进一步瓜分的目的。此外,意大利突然提出租借三门湾的要求“使世人为之一惊” ,中国朝野强烈反对,舆论压力也使清廷不敢退让。《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记载“在五月间,在两广和闽浙总督统辖区以内的五个省份的总督和巡抚奉命‘因意大利和德国的恫吓态度,应整军备战’,浙江省当局则奉命采取积极步骤以保卫三门湾;在六月间又颁下一道谕旨,命令南洋大臣刘坤一在他的辖区内用武力抵抗任何欧洲国家的武装部队的登岸。”
清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如下:首先命令各省督抚不得存媾和之心。“万一强敌凭陵,胁我以万不能允之事”,“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督饬将士,杀敌致果”。 其次,命令沿海各军严加防范,相互援应。命令浙江巡抚刘树堂“妥筹调度”、“密饬制敌”,并要刘树堂密电闽浙总督许应骙“一体遵照” ,必要时可分别商请闽浙总督和两江总督增拨军队和给养。再次,授各省督抚以“便宜行事之权”,并命令刘树堂,如果意军竟敢登陆强占,“即当奋力合击,毋得观望游移”。 此外,在甲午战争遭重创的清朝海军也重新出动,1899年10月,清政府命令北洋水军统领叶祖珪率舰南下,如果意大利舰队入侵,立即予以痛击。水师上下士气高昂,主力驱逐舰海天号管带刘冠雄表示:“义(意)人远涉重洋,主客异势,劳逸殊形,况我有海天、海容、海筹、海琛等舰,尚堪一战。”
浙江是三门湾事件的要冲之地,巡抚刘树堂奉旨后,增兵布防,严阵以待。集重兵驻守“宁台一带三门湾等处各要隘”,以及“叙浦、乍浦沿海各海岸” ;命令部下对海岸进行测量,凡水深可以停泊兵船的地方,在岸边一律“增筑土堤”、“多掘地营”、“广设疑台”;组织民团为“应敌之接济”,严查保甲以“杜奸宄之潜踪”。 刘树堂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诱敌深入、制敌于陆的应敌策略。在三门湾游弋的意大利军舰见清朝防备严密,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意大利欲强占三门湾遭到了列强的反对。在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列强之间既有妥协又有牵制。当时,意大利表面上与德奥结盟,但其与奥匈帝国在阿尔卑斯山区和巴尔干地区矛盾重重,因此在远东不可能得到德奥的真正支持;同时,意大利和法国在北非的野心发生冲突,因此其在远东的扩张计划遭到法国的反对,法国甚至把意大利打算占领中国港口的情报送给清政府。俄国在远东的立场和盟友法国保持协调。英国最开始是默认意大利的租借行动,其驻华公使窦讷乐还暗中相助;但英国又申明,对意大利只限于外交上的支持,并以避免使用武力为保证。这是因为此时意大利尚不具有可与英国交换之权益,而一旦开战,则可能损及英国的既得利益。所以当意大利递交最后通牒时英国态度暧昧,并未支持。美国在探明英国态度之后,也不支持意大利。日本出于将来独霸中国的野心,不可能希望欧洲国家占领港湾。 在列强的压力下,意大利在租借三门湾的问题上不得不妥协。
1899年5月,意大利新任驻华公使萨尔瓦葛带了4艘军舰同行,到达上海,企图让清军不战而退,却又不敢真的开战。一个月后,他只得来到北京谈判,却在谈判中把表示欧洲大国关系的“欧洲协调”一词(Concert of Europe)翻译成“欧洲剧场”,称“意大利是欧洲剧场的重要成员”。然而,由于意大利军舰看见清朝在三门湾及东南沿海增兵布防、严阵以待,意大利海军当局又表示无力战胜中国,还将主力巡洋舰“马可·波罗”号撤出中国,意大利外交部遂严令萨尔瓦葛放弃任何武力行动。萨尔瓦葛被迫把要求降低到在中国沿海获得一个加煤站,但此时慈禧太后已看穿了意大利的实力,在宫廷会议上表示,一把黄土都不给意大利人。意大利在租借问题上无力回天,不得不在1899年10月放弃了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 至此清朝成功粉碎了意大利的侵略野心,捍卫了中国领土与主权,在三门湾事件中取得胜利。
④ 意大利人爱国吗
面对辱意行为,意大利人不爱国吗?
G8峰会,美国白宫又出错了,美国代表团在八国集团峰会上散发了一些背景资料,贝卢斯科尼的这篇人物志恰好夹杂其中。
这篇人物志描述贝卢斯科尼说,他是“一个以政府腐败和无德着称的国家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领导人之一”。
这篇人物志引自《世界人物志网络全书》。文章说,贝卢斯科尼1994年就任意大利总理,“然而,他和他领导的意大利力量党不久后就陷入腐败指控,而腐败正是他誓言消除的现象”。
这篇言论被美联社报道出来之后,白宫发言人立即出来向贝卢斯科尼道歉,表示这是个不幸的错误,那篇人物志的观点并不是不是总统和美国政府美国人民的观点,他们对贝卢斯科尼表示歉意。
而据凤凰网报道,意大利民众对美国这种侮辱自己国家总理和政府,国家的行为漠然视之,并没有什么激烈反应。他们更关注国内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问题。而在7月8日,近一万的罗马人走上罗马街头,抗议贝卢斯科尼试图用手中的权力,通过一项旨在司法豁免意大利最高领导人的法案,进而因此受益,摆脱他因贪污腐败面临的指控。
如果这样的侮辱事件发生在中国身上,有外国官方这么说我们的政府和国家,我想一定会有热血沸腾的愤怒青年会走上街头,抗议对方辱华。进而抵制那个国家的商品和企业。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国的力量。
是意大利人不爱国吗?我想不会,意大利人更明白他们应该在意什么,应该如何做去实现自己和国家的利益,所以他们会组织游行,抗议总理的贪污腐败行为,并推动司法程序惩治腐败。他们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政府和国家改进工作和形象,才是真正的爱国。
附:
白宫为在八国峰会散发侮辱性资料向意总理道歉
据新华社电 美国政府8日发表一份书面道歉,承认美国代表团在八国集团峰会上散发的一篇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人物志包含侮辱性言辞。
美联社报道,美国代表团在八国集团峰会上散发了一些背景资料,贝卢斯科尼的这篇人物志恰好夹杂其中。
这篇人物志描述贝卢斯科尼说,他是“一个以政府腐败和无德着称的国家有史以来最具争议的领导人之一”。
这篇人物志引自《世界人物志网络全书》。文章说,贝卢斯科尼1994年就任意大利总理,“然而,他和他领导的意大利力量党不久后就陷入腐败指控,而腐败正是他誓言消除的现象”。
白宫发言人弗拉托在书面道歉中说:“人物志表达的观点不代表美国总统布什、美国政府和美国民众的观点。对于这个非常不幸的错误,我们向意大利和贝卢斯科尼总理道歉。”
贝卢斯科尼上月在意首都罗马欢迎布什到访,曾称布什为“我的私交、意大利的伟大朋友”。布什当时回应说:“没错,我们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