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月琴怎么样

印度月琴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1-28 05:52:57

① 月琴是什么样的

图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4%C2%C7%D9&t=3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月琴二十余件,使用红木、花梨木、榆木、色木、黄杨木、柴木、松木、桐木等木料制作,全长42.5厘米~112厘米不等。共鸣箱大部分为扁圆形,也有六角形、八角形和梅花形的,另外还有一些奇异的形状,如鹅卵形、弯月形、铃形和 吉它形等等,面径17.5厘米~38.5厘米。琴头式样多为龙头形或如意形,也有云形、方形琴头的。上设弦轴一至四个。琴颈分别设有8品~17品。山口、音品和缚弦,分别用竹、木或骨制。 张有琴弦一至四条,多采用丝弦,个别也有使用牛筋弦的。其中有一件共鸣箱可与弯月媲美的月琴,美其名曰“回头望月”。使用花梨木制成,琴身全长58厘米,琴箱蒙以桐木面板,面径33.4厘米,琴首雕刻龙头,竹品,丝弦,一弦九品。这件奇异的月琴,原为我国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所藏。1958年,程先生将其一生所珍藏的古今各民族乐器186件,全部无偿捐献国家,其中仅月琴就有十件之多。在该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展 厅中,陈列着一件用红木制作的月琴,全长66厘米,共鸣箱呈扁圆形,琴框四周嵌有黄杨木雕花六组,两面蒙以桐木面、背板,面径38.5厘米,琴首为镶黄杨木雕刻龙头,上置四个红木弦轴,外表刻有麻花形纹饰,琴颈嵌有骨品,山口和缚弦均为黄杨木制,张以丝弦,四弦九品。此琴选料考究,工艺细致,在琴框四周和弦轴顶端均嵌以螺钿片装饰,当为现代精品。1959年此琴制成后,我国轻工业部轻工业局即将其赠予该所展出。这里还珍藏着一件彝族月琴手自制的“南华月琴”。柴木制,琴身全长65.5厘米,共鸣箱扁圆形,蒙以桐木面板,面径34厘米。云形琴首,上置四轸,竹制音品,木制缚弦, 张有丝弦,四弦八品。面板上刻有汉字楷书“高山添秀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十四字, 并有“1957端阳”落款。此琴制作质朴,线条粗犷,刻字清秀,未髹漆饰。是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学家赵宽仁先生1959年赴云南调查采风时,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带回的,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演奏月琴时,将琴斜抱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执拨片弹拨琴弦发音。拨片用竹片、牛角片或骨片制成。月琴常以五度或四度关系定弦,四弦月琴即可两弦定同音,又可每弦各定一音。一般定弦如下:二弦月琴定弦为:d1、a1;e1、a1;g1、d2。 三弦月琴定弦为:g、d1、g1;g、c1、g1。四弦月琴定弦为:d1、d1、a1、a1;a、d1、g1、c2。长杆月琴定弦为:g、c1、g1、c2。在四川凉山,三弦月琴定弦有两种,用拨子弹奏的月琴定弦为:e1、a1、e2;用手指弹奏的月琴定弦为:d1、a1、d2。在云南墨江,彝族聂苏支系的月琴定弦为:f1、f1、c2、c2。在广西隆林,苗族月琴定弦为:d1、a1、a1。月琴的音色悦耳、动听,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丰满。用拨片弹奏的月琴,右手奏法以弹、挑、滚为主,有时也用撮、扫滚等,并有独特效果的“刮品”技巧。左手则有按、颤、滑、吟等技法。用手指弹奏的月琴,还吸收了柳琴、琵琶等弹弦乐器的技巧。四川凉山的月琴,由原来两弦一个八度发展为三弦三个八度音域后,演奏上既保持了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又突破了旧的传统,还吸取三弦和琵 琶的技法,弹、拨、挑、扫并用,还不时加上双弦、和弦和持续音等种种变化,扩大和丰富了表现力。弹奏舞曲时,还常用手指敲击面板,以增强热烈气氛。�
月琴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和为歌舞、戏曲、说唱音乐伴奏。它是京剧、评剧、豫剧、楚剧、锡剧、桂剧和台湾歌仔戏等戏剧的伴奏乐器。在京剧文场中,月琴和京胡、京二胡合称三大件。豫剧使用大八角无品月琴伴奏,它和二弦、三弦合称三大件。月琴也用于说唱音乐四川清音伴奏,这种曲艺形式是清干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深为四川人民喜闻乐见,以前,艺人多在茶馆坐唱或在街头即地做场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有“唱琵琶”或“ 唱月琴”之说;20世纪50年代后,四川清音不断丰富提高,伴奏乐器还增添了胡琴、碗琴、檀板和竹鼓等。在彝族地区,月琴是民间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它还为50年代诞生的彝剧伴奏。在广西隆林,苗族常用月琴演奏器乐合奏曲或独奏曲。在素有“音乐之乡”誉称的湖南通道,侗族常用月琴与芦笙等乐器一起合奏。在云南大理,月琴是仅次于白族龙 头三弦的弦鸣乐器,还用于白剧伴奏。�
月琴在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于男女青年的社交和恋爱生活中。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喜庆的“跳歌”、“跳坡”等活动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用于传情达意的乐器。弹琴者一人或数人边弹边跳,众人则随后围圈踏节而舞。
月琴乐曲丰富多彩,各民族、各地区又有所不同。彝族较着名的传统独奏曲有:《刮地风》 、《野马过河》、《一对鹅》、《六背腔》、《甘洛调》、《数西调》、《雷波调》、《威宁调》、《大理调》、《草皮调》和《嘎木调》等。哈尼族月琴曲有《过山调》等。

② 今天苏州月琴怎么样

不好学。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结构比较复杂,所以不好学。

③ 有关琵琶的资料

琵琶
琵琶幽怨语,弦冷暗年华
泪润玲珑指,多情满地花

琵琶的内涵丰富,个性,适合浪迹天涯的艺人,适合一路风尘的人们,适合大漠孤烟,适合红尘中性情中人。

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假指甲拨弦发音。

琵琶的历史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着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俩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俩个系统:一、按指系统, 二、推拉系统。

到了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传统上是五声音阶。 到了民国时期,已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码,目前标准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现力和适应力大大加强,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队合作。 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后期,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现出一大批融传统音乐和现代作曲理论为一体的优秀的独奏作品, 而且还出现了与各种乐器的重奏以及与小乐队和交响乐队的琵琶协奏曲。 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 。
弹弦乐器。刘熙的《释名》称其为“批把”:“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由此来看,琵琶是从象声字而得。

约公元四世纪,有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柱(今谓相或品)、四弦,用拨子演奏的弹弦乐器由印度通过西域地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隋书·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又因其经过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后迳称琵琶。

至现代,旧式四相十品、十二品、十三品琵琶已基本不用,代之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腹内置两条横音梁和三个音柱,与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红木、牛角、象牙或老竹制,内侧开出音孔,又称“纳音”。琴头雕有寿字、乐字、蝙蝠、如意,凤尾等样式,有的嵌翡翠宝石。琴颈称凤颈,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属,背面有凤枕(又称凤凰台)附属。相用牛角、红木或象牙制,品竹制,是音位的标志。全长约96厘米。

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着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琵琶的种类

一、五弦琵琶 >>
二、南音琵琶 >>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

五弦琵琶:

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公元五六世纪时盛行于中原。后来又流传到我国的南方。

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间,五弦琵琶盛传不衰,并成为隋唐九、十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疏勒、安国和高丽诸乐的主要乐器。在唐代张祜 、白居易等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对五弦琵琶的描绘,五弦琵琶的构造和古老的四弦曲项琵琶大致相同,到了宋代教坊己经不见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

在唐代,我国有多种乐器传入日本,其中在公元756年,传入日本的螺钿紫檀琵琶,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这张用紫檀木制成的五弦琵琶,工艺精细,通体施有螺钿装饰,腹面上还嵌有一骑驼人抚琵琶的画面,它己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制成一张五弦琵琶,3个琴轸在琴头右侧,两个在左侧,改子弦同音为加添一条低音弦。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这张五弦琵琶已失散无存。近年来在琵琶改革方面出现了在四弦琵琶上缩小弦距,增加一条低音弦为五弦琵琶的探索。为保持琵琶的传统造型,新增的低音D(或E)弦、系于琴头处(弦槽上方中央)的琴轸上。这种五弦琵琶,扩展了低音区,使音色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演奏技巧,也为琵琶乐曲创作和演奏开拓新的前景。

南音琵琶:

琵琶经过历代的流传,在外形式样、规格和演奏姿势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而南音琵琶则是因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而得名。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之称。

南音琵琶流行于闽南和台湾一带。是演奏福建南音的主要乐器之一,在乐队中起着指挥作用。常和南音洞箫配在一起,共同演奏乐曲的旋律,使清淡、委婉的福建南音,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南琶的构造和琵琶完全相同。琴身长93~104厘米,琵琶头为凤尾形,曲颈,共鸣箱呈梨状,但腹部较宽阔。背板以前采用松木挖空制成,现已多用较硬木材制作。面板使用桐木,当地称为“簧板”。琴须颈正面有4个相附属,面板上、中部,横胶着10个音品,多用象牙、玳瑁或竹材制作,称为“音子”。在品的两旁各开有一个月眉形的出音孔,称为“簧孔”。面板下方的缚弦较大。采用4条丝弦,由低到高分别称为母线、三线、二线和子线。一般定弦多为(d、 g、 a 、d1)。

南琶的演奏风格古朴、独特,音韵有敲击钟磬之风味。弹奏技巧主要有弹、挑、摙指(快速弹挑)、点指、挞指、去倒、半跳、按音、甲指(相当于竖抱琵琶的“扣”)、快落指和慢落指等。

现在流行的琵琶品种也不少,根据选料、工艺和音质的优劣,分为高级、中级和普及琵琶。从相和品的数目,可分为四相10品,六相18品、24品、25品和28品数种。

响琶:

在琵琶的基础上,将原来仅起音响反射作用的背板改薄,使之能够振动,缚弦也改为能上下移动,以增大琴的音量,并能采用大提琴的定弦法。它可以参加乐队演奏,最适于弹奏现代题材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月琶:

具备月琴和琵琶两种乐器的优点,可以按琵琶的传统方法来定弦和弹奏,也可采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发音比月琴铿锵有力,音量宏大,音质纯净,音色清脆、饱满而透亮、最适合与京胡合作为京剧伴奏。

高音琵琶:

琴身右上部为新月形,腹面上开有音孔和音窗,琴内音柱可调,发音比一般琵琶高一个八度,高低音平衡,音色动听。

电琵琶:

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风格,只在琴箱面板上装了一些电器元件,拾音器置于靠近缚弦的琴弦下面,通过电磁感应把琴弦的振动转变成电讯号,然后经扩大器和扬声器发出声音来。为避免由于共振而造成的混响,电琵琶增加了面板的厚度,减小了共鸣箱的容积,使音质更为纯净。电琵琶的音色柔润优美、晶莹剔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琵琶的传派

无锡派

清代初叶,琵琶分南、北两派。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水军操演》、《陈隋》、《武林逸韵》等。北派,即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小普庵咒》、《燕乐正声》等,无锡华秋萍、华子同两人向南北派两学习,编着《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三卷,采用工尺谱,有较完整的指法记载,是我国最早印行的琵琶谱。由华氏传授的流派遂被称作无锡派。

《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前后出版三次,对后世学者的影响较大,对研究琵琶古谱,提供了宝贵资料。尽管无锡派嫡派传人不多。目前按照《华氏谱》原谱演奏的人也很少,但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华氏谱》中部分乐曲整理了现在流行的演奏话。因此,无锡派在清代中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琵琶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编撰《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发行,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朱英)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

吴梦飞曾得到李芳园的亲授,后又从李其钰的学生张子良,常在上海演出,艺术活动相当广泛,对弘扬平湖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朱荇青师承李芳园高足吴柏君,针对《华氏谱》“左手按弦惟大禁两指不用”,首创了运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并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区。

平湖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武曲讲究气势,以下出轮为主(《将军令》用的是上出轮)。平湖派琵琶对当今琵琶的各种风格的形成有相当的影响。

浦东派

浦乐派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鞠士林是清干隆嘉庆年间南汇县惠南人,生卒年月不详,性好交游,有“江南第一手”之誊。

据说,鞠有一次坐船至苏州浒墅关,由于时晚城门已经关闭,鞠遂操琵琶消遣,守关官兵为其琴声所动,喜而开关放行,故有“弹开浒墅关”之美传。鞠士林留有《闲叙幽音》手抄琵琶谱,此谱于198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题名为《鞠士林琵琶谱》。

鞠士林的弟子有鞠茂堂、陈子敬、程春塘等,据《南沙杂志》载:“是时吾邑善弹琵琶者有:一为先生,一为陈子敬。子敬常旅食在外,忆光绪丁亥(1887)至上海东门外王家,适子敬在坐,见指套铜甲,弹《霸王卸甲》,声调洪亮,有拔山盖世气概。人谓:陈善武套,程善文套。”浦东派的锣鼓技法就始于陈,陈的弟子曹静楼最擅长此技。陈另一弟子倪清泉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长,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气势。

陈的再传弟子沈浩初,对浦东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琵琶演奏家,整理出版《养正轩琵琶谱》。

浦东派琵琶的特点是:武曲气势雄伟,擅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文曲沉静细腻。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风点头、多种吟奏、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等

崇明派

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名于世。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近邻的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杨廷果等人。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1916年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徐立荪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发扬光大。我国近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飞花点翠》,这对推广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过促”。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响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人耳,然多则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着名的《飞花点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乐曲,典雅、端正;《鱼儿戏水》等小曲,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汪派

汪派也叫上海派,是20世纪以来,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琵琶流派,也是唯一以个人命名的流派。上海派的形成,掀起了我国琵琶发展历史上第三次高潮。

汪昱庭的琵琶技艺启蒙于王惠生。后王惠生把陈子敬琵琶谱传授给江。后又得过浦东派倪青泉、曹静楼与平湖派殷纪平传授,兼收并蓄,把琵琶传统古谱根据实际演奏花音编写出演奏谱,广为传授。

汪氏传授学生都用工尺谱,而且每都亲笔抄写后送给学生,至今已成为珍贵的墨宝。凡根据汪氏传谱演奏的,后人称为汪派。林石城编写并于1959年由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先用文字形式把“上海汪昱庭派”列为琵琶流派之一。

汪派的演奏特点首先在于,当时一般南派琵琶以下出轮为多,而汪氏却创造性地运用上出轮,从而奠定了琵琶运用上出轮的基础。其次,他不拘泥于传统奏法,对古谱加以精心修改,使之更为精练,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汪派琵琶的演奏刚劲有力,感人颇深。

汪氏培养了一大批现、当代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如卫仲乐、孙裕德、李廷松、程午加、蒋风之等。

如何挑选琵琶

一.看

先看琵琶的用料。琵琶的材料,以背板的原料来说,分有最高档、高档、中挡、次挡四种。最高档是用紫檀做背料,音色最好,价格最贵,目前整块紫檀背料的琵琶很少,虽有,但是由二或三块紫檀料拼成的。高档的是用红木做背料,红木的品种很多,其中以老红木(颜色呈黑红色,目前也很难能买到)新红木(颜色呈淡红色,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红木琵琶大都是这一种)做背料,音色较好,价格稍贵。中档的是用花梨木、香红木做背料,音色尚好,价格适中。次档的用白木(如(窿)木等)做背料,音色较差,价格最便宜。

背板整料最好,象贝最贵

不论用哪种材料做背板,大都选用整块的背料,不爱用由几块拼成的背料。因为用几块拼成的背料,在新买时,对外观、音响都不受影响。但用了一段时期后,相拼之处会看出拼的痕迹来,如果脱胶,音响也会变坏。对整块背料,也须看看是否裂缝或变形。
如何区别紫檀、老红木、新红木的背料,可把山口后面、背料上端处用小刀把漆刮掉,然后用测试法或用肉眼观看它的木纹与颜色来辨别。如果对紫檀的木纹颜色看不懂也不会测检的话,还是请会看的人一同挑选,因为目前紫檀料太少了,不免有以次充好的。
山口、六相、凤枕的用料,以成本价格来说,分有象牙、玉石、白牛角、黑牛角、骨料、红木等几种。象贝的价格最贵,红木的成本最便宜。头花分有象牙、玉石、骨料等几种。珍子分有象牙、紫檀、黄杨、红木等几种。

头度、弦槽、轸子要匀衬合度

从琵琶外形来说,头部的大小、弦槽的弯度、四个轸子的斜度以及长短、粗细等都以匀衬美观合度为主。磨工要细,漆色要雅。琵琶颈部(六个相位处)不宜太厚太阔,品位第一把处也不宜太厚太阔,如果太厚太阔,左手按音会感到很累,不利于左手的按音动作,尤其女性手指较短,更感费力。
要仔细观察相位与第一品第一弦的左外侧端以及第四弦的石外侧端的距离是否相仿。常见第一弦与第一品左外端的距离较短,第四弦与第一品右外端的距离较长,在子弦上演奏“吟”“挽”时,易使弦身滑出品端而没有了乐音。这是制作上的弊病。形成的原因,大都由于没有把复手粘在面板下腹部的中央处,或因山口的架弦开得偏左或不平均之故。

复手面要呈水平面

复手面宜呈水平面,不宜呈半圆弯形,首先它关系到发音,其次为呈半圆弯形,当弦身向上拉紧之后,在复手上口处的弦身呈下凹形,此处弦身就会易于断裂。
第一弦最细,音高也最高,使用比较多,为此,第一弦最易断裂,常须换弦。一般在复手子弦穿匝孔的下面,都锯成一条线槽,可通过这条线槽来换弦,可节省换弦的时间。可是有些制作者,只锯一条很细的线槽,在实际换弦时,不能利用这条线槽来换弦,使这条线槽形同虚设。
所以这条线槽既要阔一些,也须把线槽处的复手里侧多去掉一些,以能通过这条线槽很方便地换击弦线为原则。

品、相装置不可忽视

品与相都是琵琶上的音位装置,每个品的位置都须排粘的音很准。每个品与品之间,从上到下,由宽至狭排列非常均匀。尤其应看一下第十八品位的上端与弦身之间的距离宜在O.4至O.5公分;如距离超过O.6公分以上,在下把按音时会感到很累。为此,对弦身与第十八品上端之间的距离超过O.6公分的品,是属于制作上的弊病,应宜重新换做。

二.听

音量强而洪亮并富有金石音色的琵琶,是购买者的首要选择目标。一把音响好的琵琶,演奏它时会爱不放手。越弹越爱弹,可以说真是“百弹不厌”。因此,在选购琵琶时,必然先要去弹奏一下,听听它的音响效果。

“尖”“堂”“松”“脆”“爆”

琵琶的音色,老一辈演奏家曾列举了“尖”“堂”“松”“脆”“爆”五种音色,并要求在一把琵琶上对尖、堂、松、脆、爆五种音色都具备。“尖”是指下把位高音的音响很明亮“堂”是指相上低音区的音响很浑厚“松”是指弹弦后发音很灵敏;“脆”是指品位第一、二、三把位的音色很清脆;“爆”是指能发出金石之声的音色,出音有厚度、有分量,乐音能传送较远。其中堂、松与爆在制作上存有极大矛盾。例如能发出堂与松音响的琵琶上,大都听不到爆的金石之声能发出爆的坚实而富有金石之声的琵琶上,大都失去了堂与松的音响效果。在一把琵琶上怎样能做到音量很大、反应很灵敏,同时也能昌有金石之声、坚实有力的音色,这是制作琵琶师傅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制作上的技术问题,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兰考桐木面板最佳

制作面板的技术如何,面板的质地或好或环,对琵琶的发音有着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关系。过去,面板都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梧桐木板制作。后经多次实验对比,现在都已采用河南兰考生长的梧桐板来制作。可是,兰考的桐木板也会有优有劣。而旦在一颗优质的兰考桐木树上,也只有两块最好的板材。是否能选到最优的桐木板,这又是制作师傅们在选料时的一门学问了。

面板中央对拼者佳

选购琵琶时,只能看到面板外表木纹是否直;纹与纹之间的阔度是否合适面板上是否有节疤面板中央对拼处是否有缝隙(面板须对拼,在树心部分锯开,把树心部位质地较硬、传音较差的部分去掉或放在左石两侧)等等,其他如子口的深度、阔度、横梁的位置及其厚度、阔度、音柱的位置及其大小与形状、是否粘有八字梁、内膛的弧度、深度等因都已做好,从外表上是看不到的。

含水胶粘面板音色难稳定

过去粘面板都用黄鱼膘,现在又在黄鱼膘中掺入猪皮胶,这是含有水分的胶。用含有水分的胶来粘面板的琵琶,弹奏了五年十年之后,音量音色都会发生变化。因为经历了一定时期之后,胶内的水分逐渐蒸发掉,音量音色必然有所改变。为此,在购买时,必须问清楚是否用了含水的胶。

现在粘面板时也有用化学胶的。化学胶的种类很多,有些刚粘好的面板音响效果较好,但还未通过多年的实践与考验,对其粘的牢度、音响是否有变化等等,还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音量反映灵敏、音色厚实最好

挑琵琶,听声音,一般都会喜爱音量很大、音响宽洪的琵琶,忽略了音色坚实(爆)富有金石之声的方面。我们通过实践证明音量大、音响宽洪的琵琶,大都缺乏金石之声与坚实的音色弹了一段时期后,音量虽然仍然很大,但音响逐渐失去“份量”,音色变得较“空”,甚至很“木”,难听得很。这是由于经过一定时期的弹奏后,面板得到不断振动,面板木质内的水分与粘液已经逐渐减少之故。所以,挑选新琵琶时,决不能只凭音量大、音响宽洪,更须听听有没有金石之声,音色是否有份量、很坚实。一般来说,宜挑选音量不是最大,但反应很灵敏,音色较厚实的为好。

注意地方气候特色

挑琵琶,听声音,还须注意地区。是南方潮湿地区制作的琵琶,还是在北方干燥地区制作的琵琶。常见在南方挑选到音量很大,反应较灵敏,音色并不“空”,但带到北方干燥地区后,经过五天十天的干燥气侯音色一下会变“空”,变“木”。这是由于面板内的水份与粘液被很快地蒸发之故。为此,当在南方各乐器厂挑选琵琶,绝不能只凭当地的发音效果为主,应考虑到带向干燥地区后所发生的变化。所以在南方挑选琵琶时,宜选音量不最大,音色较为坚实的(爆)为好。即便在北方干燥地区制作的琵琶,如不马上用作演出,还宜挑选音色坚实(爆)有份量一些的为好。

为此,挑选琵琶者必须学会聆听辨别“尖”“堂”“松”“脆”“爆”各种音色的本领,才能在试奏相把位各弦、品位各把位的四条弦上辨听出上述五种音色是否都具备,也才能购买到一把使用寿命较长的理想的琵琶。

④ 列举一些世界民族乐器

风笛: 风笛又名风袋管,是一种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民间乐器。属管乐器,发声原理类似于风琴、手风琴以至于口琴,靠气流振动簧片(镶嵌在木管内)发声。其发音原理是演奏者向风袋内充气,再把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内鼓簧发音。充气方式有两种:传统式是从风袋上的活瓣吹管吹气入袋;改良式是由系在演奏者腋下的小型鼓气器鼓气进袋,欧洲民间传统风袋一般系皮制,装有两种发音簧管,分有按音孔的曲调管和无按音孔的持续音管两种、前者是单簧或双簧,1~2支;后者1~3 支。风笛源于亚洲,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而公元14世纪起成为风行欧洲的民间乐器。18世纪风笛传到澳大利亚、加拿大,在苏格兰地区,风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常用于民间的婚丧风俗节日活动中,风笛的音色纯朴甜美,并以富于特色的持续音见长。民间的风笛演奏具有欧洲乡村风情的田园风格。 风笛盛行于欧洲,风笛的种类多至上百种,欧洲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土尔其)都有自已种类的风笛,甚至在亚洲(如印度)也有。苏格兰高地风笛是所有种类中声音最为宏亮的,形体也较大。最为着名也最常见的苏格兰高地风笛(The Great Highland Bagpipe)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后来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也常常采用。现在西欧、东欧各国用得比较多,印度、巴基斯坦也有这种乐器。这种乐器是由一个气袋(一般用动物皮制成)一支吹管和几支奏固定音的管子组成,吹管上有簧片,所以这是一种簧管乐器。现在流行最广的苏格兰高原风笛有三根奏固定音的管子。演奏者除用嘴吹管外,还要不断地向夹在腋下的气袋鼓风。苏格兰风笛的发音嘹亮、优美、并能持续不断。古代它曾是苏格兰人打仗时使用的一种特殊武器,并由苏格兰王室规定规定为军队专用,在战场上用这种强大、奇特的音响配合鼓声来惊吓敌人。直到苏格兰被英国人战胜后才废弃。在苏格兰民间,这种风笛及其演奏的曲调一直作为一种传奇事物而世代相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苏格兰的民族传统音乐。目前流传的苏格兰风笛音乐,大致可分为进行曲式的,抒精忧伤的和舞蹈式的三种。
http://www.kuke.com/kuke/library/instrument/index/

⑤ 世界四大流行乐器是什么

世界着名四大乐器是钢琴、小提琴、吉他、大提琴。传统分类法主要指世界古代高文化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惯用分类法。

它包括:中国的八音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印度的二分类法(弦乐器、气乐器)、五分类法(单皮乐器、双皮乐器、前皮乐器、打击乐器和气乐器)和四分类法(皮乐器、弦乐器、金属打击乐器、气乐器);

阿拉伯的二分类法(固体乐器[包括击奏、拨奏、擦奏乐器];空穴乐器[吹奏乐器])以及欧洲的三分类法(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这些分类法都有各自的内涵和分类的依据。

(5)印度月琴怎么样扩展阅读

能够发出乐音,并能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人类通过演奏乐器,借以表达、交流思想感情。对乐器的界定,音乐界和乐器学界有不同看法。

音乐界认为,用于音乐的发声器具才是乐器;乐器学界则通常将许多非音乐领域中的发声器具,如古代战争中的鸣金击鼓、宗教祈祷诵经中敲打的法器、婚丧中的礼仪信号、商贩招揽的信号器等,也视为乐器,甚至将一些生产劳动用具和日常生活器皿。

⑥ 关于乐器

木管乐器。其正确的名称应是“次中音双簧管”。此乐器并非起源于英国,名称的起源现已无可查考。英国管的形状早期呈角状,其原文名称中的“horn”(号角)可能由此而来。1839年由法国的乐器制作者布罗(Henri Brod)改革成现在的形制。英国管比双簧管低一个五度。乐器的键和演奏指法都与双簧管相同;头部有一金属弯管与簧哨相接,以方便演奏,尾部呈球状。整个乐器比双簧管稍长。音域为G-a2(实际发音)。英国管是管弦乐队的乐器;也适用于室内乐的木管声部。音色柔和圆润,富有田园风味,有时略带忧伤。在管弦乐曲中着名的声部有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1893);弗朗克的d小调交响曲(1888);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1844)等。尚有多尼采蒂的英国管小协奏曲(1817)、欣德米特的英国管奏鸣曲(1941)等。

大管(fagotto,意;bassoon,英)

木管乐器。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低音乐器。木制;分四截;翼节、底节、长节、管尾,另有一组金属制的弯形接管连接吹嘴。由于乐器太长,所以翼节和长节叠起,用底节连在一起。大管有较宽的音域,有4个八度:bB1-c3。高低音区的音色较为均衡一致。但最低部分的五度内气息消耗大,只能奏强音;最高部分的五度内发音较“紧”。大管能灵活地奏出断音和连音,有较大的力度变化能力。在管弦乐队中常担任木管声部中的低音部分;也常演奏独奏的片段;经常与圆号配合使用,两者音色极为融合。大管是在17世纪时从库塔尔双簧管发展而成。至19世纪时分为两种形制:德国式和法国式。两式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指键系统不同,在外形上差别不大。除法国外,其他地方多用德国式。莫扎特作有大管协奏曲(K191),韦伯也作有大管协奏曲(op.75);欣德米特作有大管奏鸣曲(1938)。

单簧管(clarinetto,意;clarinet,英)

木管乐器。用木制或胶木制成,偶有用金属制作。一般分5截:管嘴、小筒、上段管身(左手演奏部分)、下段管身(右手演奏部分)、管尾。管嘴削尖成鸟喙状,簧片用苇竹制成,用“哨片箍”固定于管嘴背面。演奏者口含管嘴上端吹奏。单簧管管径为圆柱体,属半闭管乐器。第一个泛音是十二度,不能用超吹获得偶数谐音;因此指键的设计很复杂,有不同的系统。法国和说英语的国家一般采用伯姆体系。单簧管为移调乐器,最常用的为降B调,记谱音比实际发音高大二度。音域为g-降e4(实际发音)。单簧管前身是沙吕莫管,在欧洲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沙吕莫管逐渐被单簧管代替。在18世纪间德国乐器制造家J.C.登纳(Johann Christoph Denner,1655~1707)及其子J.登纳(Jacob Denner,1681~1735)等在单簧管上加超吹键和两个指键,音域增至两个八度以上,但仍不能演奏所有的调。1843年法国单簧管演奏家克洛塞(Hyacinthe Eleonore Klose,1808~80)将伯姆体系用于单簧管,结构日益完善。单簧管除常用的降B调外,其次为A调。另有降E调单簧管,音域比降B调单簧管高四度。单簧管普遍使用于军乐队,也用于管弦乐队。bE调单簧管用于R.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1898)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1913)等。

短笛(flauto piccolo,意;piccolo,英)

横吹木管乐器。意大利语原意为小长笛。发音比长笛高一个八度。是木管乐器中的最高音乐器。音域为d2-d4。声音有穿透力。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

长笛(flauto,意;flute,英)

横吹木管乐器。早期为木制,现在多用银或其他金属制成。管身为圆柱形直筒;分三截:管头、管身、管尾。管头一端封闭,侧面开吹孔,附有突起的边饰,演奏时送气冲击孔锐边激起管内气柱振动发声;管头和管身接合处可伸缩,以调整音高。有音孔十多个,键及连杆二十多个。长笛是木管乐器声部中的高音乐器,音域为c1-c3。有的长笛低音可吹奏b音;高音有时可达#c4、d4、降e4。最低的一个八度自然地吹奏,第二个八度用超吹,第三个八度用交错指法和超吹演奏。长笛的低音区较弱,音色柔和;高音区明亮而有穿透力。比之其他木管乐器,长笛较为灵活,每个音都可奏出颤音,较易于吹奏双吐、三吐、滚吹和快速经过句。长笛的起源较早,古代的苏美尔、埃及、墨西哥、秘鲁和中国的河姆渡都曾有过不同形状、构造简单的笛子。在欧洲的中世纪(500~1450)和文艺复兴(1438~1650)时期至巴洛克时期,横吹笛一直使用于军乐队中;当时乐队中使用的是竖笛,像J.S.巴赫、亨德尔等人乐谱中的“flauto”指的是竖笛,如要用长笛,则标出“横笛”(flauto traverso,traverso)。最早在乐队中使用长笛的大概是吕利,在海顿以后长笛才成为乐队中的正式乐器。早期的长笛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吹孔和若干按孔,1677年开始加键,后经T.伯姆几度改革,于1847年定型,成为现代的长笛。长笛用于管弦乐队、军乐队,也用作独奏乐器。

竖笛(recorder)

木管乐器。由哨嘴和略呈锥形的管身组成。管身内壁亦为锥形,上粗下细。有8个按孔(正面7个,后面1个为拇指按孔)。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按照尺寸和音域的不同分为四种:高音竖笛,音域为c2-d4;中音竖笛,音域为f1-g3;次中音竖笛,音域为c1-d3;低音竖笛,音域为f-g2。高音竖笛由哨嘴和管身两截组成;中音和次中音竖笛分三截,哨嘴一截,管身两截;低音竖笛分四截,哨嘴两截,管身两截。竖笛的音色轻柔,很早就流行于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主要乐器之一,有全部由竖笛组成的乐队。在巴洛克音乐中,竖笛仍然是常用的乐器,合奏曲中有竖笛组成的声部。当时称竖笛为长笛(flauto),而今天称为长笛的乐器当时称为“横笛”(flauto traverso),以资区别。J.S.巴赫时代的作曲家在总谱上标的flauto常指竖笛而不是长笛。1750年以后,竖笛的地位逐渐被长笛所取代,长笛有更大的力度变化,音域较宽,表现力较强,更适应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作品的需要。20世纪后,竖笛又有流行的趋势。由于它容易演奏,较多作为家庭乐器和使用于少年乐队中。

排箫(panpipes)

吹管乐器。由长短不等的管子,按音高顺序排列,固定在一起。在管子的一段吹气而发音,每管只能发出一个音高。管子下端多是封闭的,但也有不封闭的。这种乐器甚为古老,欧、亚、美洲都有发现。材料有石、陶、木、金属、竹、芦苇多种;排列形式多样,但多数为从最长依次排列到最短。

中国古代称该乐器为“萧”。《诗经·周颂·有瞽》中“萧管备举,喤喤阙声”,即指排箫。并称管子下端封闭者为“底萧”,不封闭者为“洞箫”。唐宋以后单管竖吹的萧日渐流行,遂将旧制称为排箫,《世本》曰:“萧,舜所造。其形参象凤翼,十管,长二尺。”《博雅》曰:“萧,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湖北随曾侯乙墓(约前433)出土的排箫为竹制,十三管,按长短依次排列,最长者22.5厘米,最短者5.1厘米,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实物。

古希腊称该乐器为“绪任克斯”(syrinx),系根据希腊神话而来:山林水泽之神绪任克斯为逃避牧神潘(Pan)的追求,化为芦苇。牧神为之神伤,削芦管而制成此种乐器。排箫的名称(panpipes)直译是“牧神之管”,即由此而来。在东欧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排箫现在仍是很流行的民间乐器。拉丁美洲的秘鲁称此为“安塔拉”(antara),玻利维亚称为“西库”(sicu)。它也是印第安人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管子从6根至17根不等,形制多样。

尺八

I.中国古代直吹管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合今57.5~58厘米)而得名。竹制,上端有一斜切成月牙形的吹口,管身开6个按音孔,前5后1.《新唐书·礼乐十一》(1060)记载燕乐的伴奏乐队中就有尺八。

II.中国福建南音所用的洞箫,亦称“南音八尺”,直吹,管筒比一般洞箫粗,竹制,管长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十目九节,管身开6个按音孔,前5后1。上端一目处开V形吹口。音域为d1~b2。在福建南音中,与琵琶配合,同人声融为一体。除奏曲调和加花、变奏之外,还常在乐句或乐逗之前奏装饰音、倚音,起导入乐句的作用。近年来也用于独奏。

III.日本直槌管乐器。唐代(618~907)时由中国传入,在日本其形制有所变化。大体可分为5种,即“古代尺八”(亦称雅乐尺八)、“普化尺八”、“一节切尺八”、“多孔尺八”和“现代尺八”。既可独奏,亦可对奏,还常与筝、三味线合奏。

奥卡里纳(ocarina,意)

吹奏乐器。由椭圆形的管身和一个哨子形的吹嘴组成,多为陶制。有10个按孔,其中两个是拇指按孔。在亚、非各地出现甚早;在欧洲于1860年出现于意大利,有不同的尺寸,数个组成一套。音域一般为1个半八度。

西塔尔(sitar,印度)

拨弦乐器。用于演奏印度和巴基斯坦传统音乐。用剖开的葫芦蒙上薄木板作为共鸣箱,接以柚木制的长琴颈制成。装有20多片金属制成的品,全长约90厘米。品可上下移动,以适应演奏各种拉伽。张弦6~7条。其中4条弦奏曲调,定音为C-G-c-f(次序与维纳相反);其它2或3条弦奏节奏。另外尚有十几条共鸣弦,从琴马下面通过;演奏时与曲调弦应和,产生独特的音响。有的西塔尔在琴颈上端后面装置一个小葫芦,以加强共鸣。西塔尔音色柔美,具有高度发展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同一品上可以推或拉琴弦,使音升高四度。装饰音和滑音的运用也很突出。演奏西塔尔时常用坦布拉作为伴音乐器。西塔尔又常与坦布拉鼓合奏。

⑦ 世界三大乐器

现在的世界三大乐器;分别是 钢琴;小提琴;古典吉他。 钢琴的历史;1698年,意大利管风琴制作师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福里为佛罗伦萨的贵族菲迪南德·梅迪契制作了一架与羽管键琴的外形和结构相似的钢琴。1709年,克里斯托福里又制作了一架能同时演奏弱音和强音的钢琴,从此开始了钢琴艺术的历史纪元 小提琴的历史;提琴最早由何人发明,已无从查考。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着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 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古典吉他的历史;吉他是一种有柄的弹拨乐器。如果作为音乐会弹拔乐器的话,在欧洲通常只限于吉他(Guitar)、曼陀林(Mandolin)和古老的琉特(Lute)琴;如果作为民族乐器的话,则各民族均有类似的乐器。例如在美国,有绷上圆鼓皮的班卓(Banjo);俄罗斯有三角形的巴拉莱卡(Balalaika)琴,在中国则有琵琶、三弦和月琴,印度有豪华的西塔尔(Citar);日本有琵琶和三味线;而夏成夷则有朴素的尤克里里(Ukulele)。。。。等。

⑧ 各民族的典型乐器

(一)先秦时期的器乐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先秦时期的乐器已有鼓、鼗、鼛、贲鼓、应、田、县鼓、钟、镛、南、钲、磬、缶、编磐、铃、陶铃、雅、祝、敔、和、鸾、簧、哨(陶制、骨制等)、埙、龠、龢鳌、言、萧、管、篪、笙、琴、瑟、筑等多种。在原始社会里乐器的出现多与神话传说、求神祭祀、民间舞蹈、劳动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乐器除用于宗教、礼仪等场合外,主要是供统治者娱乐享受。在乐器制作上精美豪华,规模越来越大,如《吕氏春秋·侈乐》中所载:“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萧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思度量。”
(二)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器乐
当时出现的乐器主要有筝、琵琶(有秦汉子和阮咸两种不同的形制)、笛、方响、箜篌瑟(即卧箜篌)。筝、琵琶、笛均为《相和歌》的伴奏乐器。这一历史时期,吸收外来乐器数量不少,如随着鼓吹乐的引入,还使用了笳、角、中鸣、长鸣、羌笛等吹管乐器。由于与西域文化的交往,传人的乐器主要有竖箜篌、波斯琵琶(即曲项琵琶)、荜篥等。竖箜篌亦为波斯乐器,魏晋之际传人我国。曲项琵琶约在公元350年前后通过印度和新疆,传人甘肃一带,据《梁书·简文帝本纪》所载,至少在公元551年(南北朗)已传人南方。
(三)隋唐时期的器乐
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乐器数量骤增。特别是鼓类乐器,这可能是由于歌舞音乐的发展所致。打击乐器有铜钹、拍板、节鼓、杖鼓、腰鼓、羽葆鼓、鼓、桴鼓、齐鼓、担鼓、羯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等三十多种;弦乐器有独弦琴、三弦、匏琴、轧筝、风首箜篌、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种;吹管乐器有幢箫、义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荜篥等二十多种。这一时期在乐器上的重要变化是出现了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开辟了乐器演奏的一个新的领域。
(四)宋、元、明、清的器乐
这一时期弦乐器有突出的变化和发展,继奚琴之后,宋代已出现了马尾胡琴。见于记载的还有胡琴、大阮、五弦阮、月琴、胡芦琴、渤海琴、火不思、二弦、丹布拉、基他尔、喇巴卜、提琴、哈尔扎克、洋琴等五十多种(实际上存在于民间的弦乐器其类别还远不止于此)。吹管乐器金、元时期从北方传入唢呐(又称金口角、苏尔奈、唢c1),按鼓吹乐的演奏组合形式又一次产生重大的变革,从音色、音量和风格上进一步丰富了鼓吹乐的演奏。唢呐最初用于军乐。如明王磐所着《王西楼先生乐府》中之散曲《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办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据王圻所着《三才图会》的记载,明代唢呐已应用于民间。
‘民间器乐曲地方风格的几个重要组成因素’
器乐作品地方风格特点的构成,从技术方面讲,它涉及到音乐的整个基本表现手段(曲调的音高关系、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速度、音区、力度、音色、演奏法、织体等)和整体性的表现手段,它们是组成—首器乐作品风格特点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根据我国传统民间器乐曲表现的特点来看,一般地来讲,地方风格的重要的组成因素为演奏技巧、民间传统习用的旋律展开手法、乐队组合几个方面。
[编辑本段]独奏音乐
‘笛、笙音乐’
●笛的形制
笛,以竹制管身,管身上开有吹孔、膜孔、两个(或四个)出气孔以及六个按音孔。膜孔上蒙以芦膜或竹膜,吹孔左端堵以笛塞,横吹。
●北方梆笛音乐
梆笛有冯子存演奏的《五梆子》 《喜相逢》《放风筝》《挂红灯》 《黄莺亮翅》;刘管乐演奏的《卖菜》 《荫中鸟》《冀南小开门》《和平鸽》《顶嘴》。
●南方曲笛音乐
曲笛代表曲有:陆春龄演奏的《小放牛》《鹧鸪飞》《欢乐歌》《中花六板》;赵松庭演奏的《三五七》《早晨》以及江先谓演奏的《姑苏行》。
●笙音乐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殷代(公元前1401年——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和(即小笙)的名称。古代《尚书·益稷》中已提到了“笙镛以间”,《诗经·小雅·鹿鸣》中也记载有“吹笙鼓簧”。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历史文献中,都多处记载了笙这件乐器。最早的实物,见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乐器,距今已有二干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一般把二十二簧、二十三簧、二十六簧型制的乐器叫竽;把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型制的乐器叫笙。
笙的形制:笙主要由笙簧、笙笛、笙斗三部分组成。笙簧古代用竹制,后改用响铜;笙笛为长短不一的竹管(多以紫竹制作),于近上端处开有长形音窗(即出音孔),近下端处开有圆形音孔,下端嵌接木质笙脚以装簧片,并插入笙斗内;笙斗用匏、木或铜制成,圆形平顶,顶上开有插苗孔,笙斗旁连有吹口。
笙独奏艺术的发展:笙独奏艺术的发展主要在北方。
‘二胡、板胡音乐’
●二胡概述
二胡、京胡、京二胡、软弓京胡、根卡、粤胡、四胡、坠琴、中胡、大胡等;板面类的如板胡、椰胡、二弦。
●板胡音乐
板胡在民间有多种名称,如:秦胡、胡呼、梆子胡、瓢、大弦。
‘筝音乐’
历史沿革:筝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各地区的传统筝曲全国有代表性的筝曲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江浙、闽南广东梅县与潮汕等地。
‘琵琶音乐’
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琵”和“琶”原是古代弹拨乐器两种演奏手法的名称,秦汉至唐代这一时期,琵琶二字成为多种弹拨乐器的混称。唐代以后,琵琶才作为一件独立乐器的专用名词而沿用到今天。
[编辑本段]合奏音乐
‘丝竹乐’
“丝”、“竹”二字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属八音,系指乐器的类别。汉代,已有丝、竹为声乐作伴奏的历史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竹除用于伴奏声乐外,还常用于歌唱前的单独演奏,这种演奏形式在不少的歌舞音乐、说唱音乐中一直保留到现在。隋、唐时期的“清调”、“法曲”亦属我国古代丝竹乐的合奏形式。“清调”所用乐器有笙、笛、箎、节、琴、瑟、筝、琵琶八种。“法曲”所用乐器有琵琶、箜篌、五弦琴、筝、笙、觱篥、方响、拍板。宋代的细乐,丝竹音乐得到高度发展。元代的器乐合奏如大曲、小曲、回回曲等,所用乐器系“筝、秦琵琶、胡琴、浑不似”等,亦属于丝竹乐的形式。到了明清,随着戏曲音乐的发展,丝竹乐队除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的伴奏外,独立的丝竹乐合奏形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普遍的流传和发展。
●江南丝竹
流行地域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建国后,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丝竹乐而称其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最少二人(二胡、笛子);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弦乐器: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管乐器:笛、箫、笙;打击乐器:鼓、板、木鱼、铃等。
江南丝竹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乐曲概括地表现了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性格,体现出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
●广东音乐
流行地域以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中心,湛江地区和广西白话地区也很盛行,以后又逐渐流传到上海及北方天津、北京等大城市。
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因当时多演奏戏曲中的小曲、曲牌及过场音乐,如粤剧中表现结婚拜堂时所奏的《一锭金》、洞房花烛时所奏的《柳青娘》、祭奠燃点香烛时所奏的《哭皇天》等,所以,当地人称其为“谱子”“小曲”“过场谱”。
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早期与戏曲音乐所用乐器相同,为二弦、提琴(与板胡形制同,但较大)、三弦、月琴、横箫五件,号称“五架头”,亦称“硬弓组合”。
●潮州弦诗
潮州弦诗俗称弦诗乐,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闽南一带亦较流行,后随华侨又传至东南亚诸国。
●福建南曲
南曲又称“南音”、“南乐”、“南管”或“管弦”,主要流传于闽南的泉州市、晋江地区,厦门、龙溪和台湾等地亦很流行。随着华侨的迁移,在琉球以及南洋群岛等地亦多演奏(唱),并被当地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亲切地称呼为“乡音”。
南曲分“指”、“谱”、“曲”三大类。
指:民间艺人称为“指谱”“指套”,它是一种有词、有谱、有指法(琵琶演奏指法)的完整大型套曲(即散曲联缀),传统有三十六大套,后增至为四十八大套,每套均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如《白兔记》《刘智远》《胭脂记》《巫山十二峰》《十八学土》《趁赏花灯》等。曲目主要有《自来》《一纸》《趁堂》《心肝》《为君》五大套。
谱:亦称“大谱”,即器乐套曲。有琵琶指法,传统有十二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着名的套曲有《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四套,简称“四、梅、走、归”。其它套曲有《三不和》《四不应》《阳关三叠》《三面金钱经》《五操金钱经》《八面金钱经》《起手板》等。
曲:即散曲,又叫草曲,均有词演唱,其数量不下千首,流行地域很广。曲分长滚、中滚、短滚、序滚、大倍、中倍、小倍等多个“滚门”。各“滚门”均有特定的节拍、调和旋律;“滚门”下有若干牌名,各牌名下又包括许多小曲。
南曲曲谱(器乐部分),主要有三个版本。《文焕堂初刻指谱》《泉南指谱重编》《南音指谱》。
‘鼓吹乐’
宋朝以前宫廷中鼓吹乐所使用的乐器,管乐多是角、笳、排箫、笛、筚篥、中鸣、长鸣;打击乐器主要有錞于、钲、铙、铎、鼓、节鼓、大鼓等。
鼓吹乐中琐呐类乐器的引入,约在金、元时期,当时用于军乐,仪仗。明朝以在内地人民中广泛流传。
鼓吹乐的演奏形式有三种,分别以唢呐、管子、笛三种类型乐器主奏。
●冀中管乐
该乐种有擅长吹秦民歌、小调和群众歌曲的传统,因此,俗称“吹歌”。主要流行于河北省中部定县、徐水、安平、安国、博野等地区,尤以定县子位村吹歌会和徐水县迁民庄吹歌会的演奏最为着名。
●山西八大套
山西“八大套”,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五台、定襄两县,忻县、原平、崞县次之。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各地的鼓吹乐,按流行地域和演奏特点,可分为三个部分。流传于烟台、莱阳地区的鼓吹乐,演奏形式多以管子主奏;流传于昌潍、章丘地区的鼓吹乐,演奏形式多以笛子主奏,流传于菏泽、济宁、聊城地区的鼓吹乐,演奏形式多以琐呐、锡笛主奏。流行于山东西南部菏泽、济宁地区的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我国享有“唢呐之乡”的盛誉。
●辽南鼓吹
辽南鼓吹曲目不少来源于元、明以来南北曲牌子,并吸收了流行于当地的民歌和器乐曲牌而组成。
(一)汉吹
用于丧事,以坐棚形式演奏,常演奏的曲目有《大骂玉郎》《小骂玉郎》《大欧天歌》《小欧天歌》《大朝阳》《小朝阳》《黄莺》《兰莺》《月儿高》《金字经》《南正宫》等。
(二)大牌子曲
用于婚、丧事,以坐棚形式演奏。常演奏的曲目有《四来》《雁儿落》
[编辑本段]体鸣乐器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铜鼓,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
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膜鸣乐器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
(2)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等等。
(3)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编辑本段]气鸣乐器
(1)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铓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等等。
(3)边棱气鸣乐器:胡笳、壮笛、乃依、横笛、横笛、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额、鹰笛、
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等等。
(4)吹口气鸣乐器: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等。
(5)单簧气鸣乐器: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葫芦笙、芦笙、排笙、木叶,等等。
(6)双簧气鸣乐器: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咪咪、双勒浪,等等。
[编辑本段]弦鸣乐器
(1)打击弦鸣乐器: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纳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兹、苏古笃、扎木年、弹布尔、赛依吐尔、碧约牛腿琴、独它尔、喀什热瓦普、多朗热瓦普、热瓦普、巴朗孜库木、库木日依、阿肯东布拉、乐队东布拉、月琴、贵州咸宁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龙头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赛玎、壮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等等。
(3)弓拉弦鸣乐器:琤尼、牙筝、塔吉克斯坦艾捷克、胡琴、萨它尔、胡西它尔、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藏京胡、马骨胡、竹筒胡、纳西胡琴、二黄、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马头琴、克亚克、呃吱、牛腿琴、库布孜、朝尔、二胡,等等。

⑨ 什么是月琴,是怎么样的

月琴,中国拨奏弦鸣乐器,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流传于汉、彝、布依、哈尼等民族中,用于独奏、合奏及歌舞、戏曲、说唱表演的伴奏. 音色清脆柔和,适合抒情性的说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气氛。亦是少数民族劳动之余、夜晚自娱、讴歌心声的乐器。云南少数民族叫做“弦子”,是成年男子必备之物。月琴结构和阮近似,不同处是在琴身中胶有音梁和支有音柱、琴颈短小。

月琴

⑩ 所有乐器的名称和图片

◆乐器名称可以开列如下,但图片因为占空太大了,放不下,建议按名称去网络进行图片搜索,是可以找到很多的。
1.西洋乐器
西洋乐器一般地讲是指发祥于欧洲的乐器,但习惯上指音乐厅或教堂常使用的乐器,有时特指管弦乐队常用的乐器。西洋乐器大致可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弓弦乐器(通常称作弦乐器)、拨弦乐器、键盘乐器等几类,但这种分类方法不能包括所有西洋乐器,比如口琴就不属于以上类别的任何一类。划分的标准也不统一,比如打击乐器和弓弦乐器的区别在于发音原理的不同,而键盘乐器与其他类乐器的区别则在于演奏方法,像钢琴和钢片琴就不属于打击乐器。值得指出的是,电子乐器的类别划分目前尚不一,看来以演奏方法作划分标准似乎更合理,比如电钢琴归键盘乐器,电吉他归拨弦乐器,对那些演奏方法与传统乐器大不相同的电子乐器可单算作一类。
以下是主要西洋乐器及其类属:
木管乐器组
笛类
——长笛
——短笛
——坚笛
——弗拉佐莱哨笛
——契斯图竖笛
——塔博鼓笛
双簧管族系
——双簧管
——英国管
——抒情双簧管
——海克尔双簧管
——大管
——低音大管
——库塔尔双簧管
——肖姆双簧管
单簧管族系
——C、降B、A
调单簧管
——低音单簧管
——高音降E
调单簧管
——高音D
调单簧管
——中音单簧管
——倍低音单簧管
——小单簧管
——海克尔单簧管
——木号单簧管
萨克斯管族系
——最高音降E
调萨克斯管
——高音降B
调萨克斯管
(中音降E
调萨克斯管)
——次中音降B
调萨克斯管
——上低音降E
调萨克斯管
(低音降B
调萨克斯管)
——倍低音降E
调萨克斯管
——次倍低音降B
调萨克斯管
铜管乐器组
圆号族系
——自然圆号
——阀键圆号
小号族系
——小号
——短号
——巴赫小号
——低音小号
——别辛号
——克拉罗(即克拉里昂)
长号族系
——高音长号
——中音长号
——次中音长号
——低音长号
——次中音—低音长号
——倍低音长号
——次中音阀键长号
——低音阀键长号
大号族系
——降B
调次中音大号(尤风宁号)
——F
调常规低音大号
——降E
调低音大号,即降E
调邦巴东号
——降B
调低音大号,即降B
调邦巴东号
——C
调倍低音大号
——海利康大号
——苏萨大号
萨克斯号族系
——降E(或F)调最高音萨克斯号,同降E
调短号
——降B(或C)调高音萨克斯号,同降B
调短号
——降E(或F)调中音萨克斯号
——降B(或C)调次中音萨克斯号
——降B(或C)调低音萨克斯号,同降B
调次中音大号
——降E(或F)调低音萨克斯号,同F
调常规低音大号
——降B(或C)调倍低音萨克斯号,略同降B
调低音大号
夫吕号族系
——降E
调高音夫吕号
——降B
调中音夫吕号
——降E(或F)调次中音夫吕号
打击乐器组
鼓类
——定音鼓
——小鼓
——中鼓
——大鼓
——架子鼓
——钢鼓
——塔波鼓
——邦戈鼓
——铃鼓
钹类
——古钹
——闷声钹
——咝声钹
木琴族系
——木琴
——钟琴
——玛林巴琴
——宰洛林巴琴
——颤音琴
——玻璃板琴
其他
——管钟
——三角铁
——响板
——砂槌
——鞭响器
——刮响器
——乐砧
拨弦乐器组
竖琴族系
——双级变音竖琴
——威尔士竖琴
——半音竖琴
——双列弦竖琴
——苏格兰竖琴
——齐特尔琴
——拨弦扬琴
——指键竖琴
——文艺复兴时期竖琴
吉他族系
——西班牙吉他
——夏威夷吉他
——匹克吉他
——低音吉他
——巴拉莱卡
——班杜里亚
——西滕
——吉滕
——维乌埃拉
琉特族系
——琉特
——曼多拉
——曼多林
——安杰利卡
——双颈琉特
键盘乐器组
钢琴
手风琴
簧风琴
管风琴
羽管键琴
古钢琴
电子琴
钢片琴
音叉琴
弓弦乐器组
提琴族系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高音小提琴
——五弦中提琴
——大型中提琴
——轮擦提琴
维奥尔族系
——小型低音维奥尔
——里拉维奥尔
——上低音维奥尔
——低音维奥尔
——倍低音维奥尔
——抒情维奥尔
其他无系属乐器
口琴
马特诺琴
乐锯
木管号
电子合成器
风笛
西洋乐器的种类很多,对那些不很常用的或已被淘汰的乐器,这里不作介绍。由于乐器发展的历史、各国间的语言差异或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了有些名称不同的乐器实际上相差不大,比如大号族系的某些乐器与萨克斯号族系的某些乐器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另一些相同名称的乐器实际却不是相同的东西,比如次中音大号和克拉德尼1790
年发明的一种玻璃乐器都叫尤风宁。有的时候,作曲家感到现有的乐器不足以表现自己的作意图,就自己设计新的乐器或对原有乐器进行改造,以适合自己的要求,这些乐器有时仍沿用旧名。所以仅通过乐器名并不一定能正确地了解和识别乐器,而要通过了解作曲家的国籍、年代等因素来确定某个乐器名的真正涵义。
2、中国民族乐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优美的音乐并创制了各种形制不同的乐器,民族间的文化彼此交融,中西方文化也互相借鉴,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乐器。对中国民族乐器按民族进行系属划分比较困难,因为实际上许多非少数民族乐器有也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众所周知的胡琴(包括二胡、京胡等),从名称上即可看出是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而少数民族乐器也不乏借鉴汉族乐器的地方。所以,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似乎应以演奏的方式作为统一的划分标准。
以下是主要的中国民族乐器:
吹奏乐器
——梆笛
——曲笛
——箫
——鼻笛
——仙箫
——短箫
——箫筒
——鼻箫
——鹰笛
——唢呐
——管子
——双管
——喉管
——巴乌
——侗笛
——口笛
——口箫
——筒钦
——笙
——方笙
——排笙
——葫芦笙
——芦笙
——芒筒
——口弦
弹拨乐器
——琴
——瑟
——琵琶
——箜篌
——柳琴
——月琴
——三弦
——四弦
——阮
——筝
——秦琴
——亚突嘎
——伽倻琴
——热瓦普
——冬不拉
——札木聂
——独弦琴
——弓琴
打弦乐器
——扬琴
拉弦乐器
——二胡
——高胡
——中胡
——大胡
——革胡
——板胡
——京胡
——坠胡
——擂琴
——二弦
——大筒
——四胡
——铁琴
——奚琴
——椰胡
——马头琴
——艾捷克
——哈密胡琴
——柯布孜
——萨它尔
——根卡
——牛腿琴
打击乐器
——钟
——磐
——铙
——钲
——铎
——堂鼓
——缸鼓
——长鼓
——板鼓
——书鼓
——点鼓
——排鼓
——羯鼓
——八角鼓
——太平鼓
——达卜
——八仙鼓
——环鼓
——边鼓
——腰鼓
——象脚鼓
——铜鼓
——大锣
——小锣
——内锣
——才锣
——深波锣
——苏锣
——斗锣
——虎音锣
——黑锣
——大筛锣
——田锣
——高边锣
——铓锣
——云锣
——十面锣
——填臻
——坛臻
——铙钹
——镲
——齐钹
——法铃
——碰铃
——碗铃
——串铃
——腰铃
——碗碗
——什不闲
——梨花片
——拍板
——简板
——四宝
——梆子
——南梆子
——连厢棍
——木鱼
——萨巴依
——竹板

阅读全文

与印度月琴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暴雨天气风向是什么 浏览:389
印尼宽带广告原版音乐是什么 浏览:78
越南足球为什么能成为东南亚强队 浏览:600
印度的星光会员是怎么处理的 浏览:923
伊朗人一天吃住多少钱 浏览:200
伊朗油轮为什么去直布罗陀海峡 浏览:33
越南的服装哪里有批发 浏览:327
印尼捞面披萨怎么做 浏览:834
豆腐在伊朗卖多少钱一斤 浏览:123
中国移动给国家多少钱 浏览:930
意大利夺冠有哪些球星 浏览:145
印度人喝了什么药 浏览:110
伊朗在哪个省 浏览:156
为什么印度想来中国 浏览:226
可以去印度做什么买卖 浏览:712
意大利续居留什么时间送 浏览:254
请问去英国打工工资怎么样 浏览:645
英国保险制度怎么样 浏览:7
什么颜色打印才是印尼色 浏览:965
越南鲁泰在哪个城市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