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人用手抓饭吃有几样好处
闻名世界的印度手抓饭“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印度人认为吃饭中的很多快感来自触觉,刀叉会阻止这种特有的快感。
印度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状的,用手抓饭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温度,避免烫着舌头。中国人有用嘴吹食物降温的习惯,大概就是不能用手试探温度的缘故吧。
在印度,手抓饭也是朋友间亲密程度的见证,若请朋友吃手抓饭,表示朋友间已经很亲密熟稔了。印度人认为左手不洁净,所以他们用右手把食物送进嘴里。用手抓饭不是印度人的专利,我国新疆也盛行手抓饭。用手抓饭自人类开始,没有吃饭工具,都是用手抓,手拿。只是社会的进步才渐渐有了叉、勺、刀、筷的专用工具。而印度人坚持用手吃饭,不习惯用工具而已,并不是没有发现,就是现在虽有刀叉,也还是习惯如初。没有为什么。
印度人待人热情,甚至把陌生人都当成没见过面的朋友。印度人请客时很少围坐在餐桌边,而是把各种饭菜通通摆放到餐桌上,客人或站或坐,有共同话题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完全不像中国人那样,喜欢围着桌子制造气氛。不过,饭桌上的主食永远是米饭或者饼,最后还会有一点甜食上来。
手抓饭是印度的传统习俗,而且只能用右手把食物送到嘴里。印度南方人用整个右手抓食物,而印度北方人则比较斯文一些,只用手指的前两个关节。由于印度人有用左手洗屁股的习惯,他们认为左手不洁净,所以吃饭时左手只能放在膝盖上。
目前,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
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因为印度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状的,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
② 印度对中国的优势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印度虽然一般科技发展缓慢,但高科技领域却发展迅速,在核能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印度具有很强的实力。印度为成为有声有色的军事大国,长期保持了较高的国防科技投入;印度空间技术发展很快,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间大国;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近年来其软件业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同期世界软件业增长率是20%,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正在以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计算机软件大国的地位跻身于世界信息技术大国之列。印度科技的发展得益于科技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和开发。印度科技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人才质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2000~2001年度,印度拥有254所综合性大学,2223所职业学院,7926所其他学院。印度信息技术业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3万人,在校大学生与人口比例高于我国,印度重点大学培养的学生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科技教育从小抓起 印度的计算机教育从小抓起。印度人的心算速度惊人就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小学生必须记住的乘法口诀是1×1到22×22。小学生解扇形面积的题目不是计算题,而是证明题,因此他们解数学题的思维方式与电脑程序的方法十分相近。 印度教育部门制定了统一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大纲,全国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多所大学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这使得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体系。为了有效地实施和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印度政府专门制定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规定小学必须学会使用鼠标、键盘、打印机和掌握光驱、调制解调器等的使用方法。初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使用教育软件、电子邮件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高中学生则要学会利用电脑收缩整理数据、图形处理、基础软件制作等技能。印度现有的电脑培训中心还为3~14岁的儿童设计了不同的课程,每家公司的项目针对不同的年龄组。这些培训与学校的正常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对于那些3~8岁的小娃娃们,只是轻松地学着玩。培训人员认为,儿童应以他们自己的节奏与方式学习。通过电脑培训程序使孩子既懂得了电脑,又能帮助他们学好学校的日常课程,决不会给孩子增加负担。电脑的多媒体效果和动画画面,给孩子创造了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他们在游戏中便学会了很多知识。印度的父母以前最希望孩子将来当医生、律师,而现在,如果你问一位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软件工程师”
③ 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一、优势: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多,消费的能力和潜力就大,消费需求的增加又会带动生产的增加。而正常情况下,生产多于消费,由此导致社会财富的积累。
人口多,市场竞争也就激烈,只要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合理,良性的市场竞争会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完善,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内需市场的扩大可以帮助我国抵制外来不良经济冲击的影响。
二、劣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甘于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作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提高劳动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知识附加值本质的途径是提高教育水平。如此大的人口数量和城乡差距,使得提高总体教育水平的成本加大,这会严重制约印度的经济发展后劲。
印度人口现状:
印度人口有13亿左右。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
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④ 印度的优势和好处
一、印度的耕地面积比我国的大30%左右。中印两国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人口现在为13.5亿,印度为11亿,对这样的人口大国,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面积至关重要,否则吃饭都成问题。虽然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还多,但从耕地面积上看,印度以24亿亩耕地居亚洲之首,中国以18.3亿亩尾随其后。
问题是:我国的耕地面积仍然呈每年下降的趋势,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拓展、土地荒漠化等几方面,我们每年要损失上千万亩耕地。这难道不足以让我们警觉吗?尽管我国的农作物产量比印度高,那是因为我们在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和精耕细作方面比他们做得好,但应当承认,印度现在落后就意味着它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而我们,则应该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科学开垦可耕荒地上下更大的功夫。
二、印度的地理条件比我国更适于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是山地众多的国家,地形复杂,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困难很多,造价也比较高。而印度,其国土面积范围内除了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外,中南部的恒河平原、中央平原、德干高原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印度由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留下较好的基础以及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多年来铁路运营总里程雄居亚洲之首,直到2003年才被中国超越。目前中印铁路总里程对比为:7.5万公里:6.4万公里。
同样,印度在这方面的潜力也很大。而我们的 状况并不足以高枕无忧,很多地方交通基础设施的状况还亟待改进,而且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比印度费劲,丝毫不能懈怠。
三、印度目前所处的地缘政治形势优于中国。我国东南沿海尚有台湾问题未解决,在东海油气问题上与日本有矛盾,在南海问题中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存在争端,北边的俄罗斯虽然处于虚脱状态,但一直算不上中国的友好睦邻,威胁倒常常有,西南方向的印度也常常前来叫板。印度呢?虽然在北面与巴基斯坦呈武装对峙状态,还有强大的中国的威胁,也够喝一壶的,但南面基本没有顾虑,国家安全整体形势优于中国。
印度与美、俄、英、日等强国的外交关系也保持得不错,如中印起争端,这些国家恐怕是偏袒印度的。
中国虽然强大了,但要顾及的方面很多,力量难免分散。所以,中印目前如发生冲突,我们在国际政治、军事领域处于劣势。
四、印度在软件领域里对中国有较强的优势。软件业是印度能拿出手的少数几个拳头产业之一,印度政府在这方面也高度关注。我们除了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加强产业链建设以外,还要做什么?——那就是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把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了,软件研发、推广才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其发展。我们问问自己: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位了吗?
五、印度的金融体系比我们更加开放、更有效率。金融系统的开放度、透明度高,其好处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如果金融系统出问题,后果十分严重。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大家都看到了,也经历了,什么次贷危机、呆坏帐等等,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我国的金融系统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问题很多,有些地方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这方面我们不如印度。
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生产总值已位列世界第三,而且发展势头仍然迅猛。印度近些年,经济发展大有起色,这也得到人们的公认。二十一世纪的龙象之争将是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谈了印度的五大优势,是为了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自己的缺点,找出对手的优势,以不断地调整激励自己大步前进。“虚心使人进度,骄傲使人落后”——望我们常记起这句警言,共勉共进!
⑤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有没有什么优点及优势
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都有悠久的历史,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十亿级人口的国家。虽然印度的问题很多,但印度最近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之中,目前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和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并称金砖五国。
像我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印度崇拜者”最喜欢的问题,是的,你没听错,竟然还有印度崇拜者。中国网络上关于印度的内容95%都是贬义的,把“印度崇拜者”急得团团转,这个问题能够让“印度崇拜者”勉强放松一下,我们就来列举一下印度的优势。
哦,对了,印度人很爱国,看电影听到国歌会自发起立,我当然不会吃饱了撑得问印度人怎么看待自己国家,但是我观察,我觉得我看到的印度人都发自内心爱自己国家。
⑥ 印度对中国的优势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印度在人口、耕地、科技、信仰等方面都比中国占优势,印度有很多比中国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科技软件服务方面,印度显然有更多优势。因为印度人英文比较好,同西方国家的沟通比较通畅一点。特别是印度班加罗尔这个地方,它的软件工业是非常发达的,全世界75家顶尖的软件公司有30家落户在班加罗尔。在印度,有4500家高科技企业,班加罗尔集中了印度软件人才的35%,它创造的IT产值也占了印度的三分之一,它已经形成了科技软件服务中心。
第二,有数据表明,几年后印度的人口会超过中国,变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于印度年轻人的比重远远大于我们,每年的就业人数至少1000万人,大多是18岁左右的年轻人。相较中国,印度人口的优势恐怕在今后几年会凸显出来,而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在发展。
第三,印度的土地面积只等于中国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要比中国大一倍。也就是说,它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但可耕地比中国多,所以到现在为止,中国粮食需要进口,印度是再穷也不愁粮食。
第四,根据统计,印度人80%信印度教。所以印度人比较重视精神生活。印度这种信仰对于社会稳定有好处,所以印度尽管会出现大乱,但像甘地,他在反对英国殖民主义时都是提倡“不抵抗主义”。印度的历届政府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不会乱得很厉害。中国的汉人是比较相信物质生活的,这一点与印度有所不同,在这方面印度还是有它的优势。
其次,印度的“私营企业家文化”值得中国学习 。
在经济方面,印度的优势有两个:第一个是服务业,他们的服务业早就超过了50%。同时莫迪还提出一个口号“Make in India”。意思是“请大家到印度来生产”,是个祈使句,就是说你们把资本拿到这里来开厂,让大家都到他那儿去生产。可见印度认为光靠服务也不行,制造业也要赶。第二个是印度的外贸靠内需拉动的比例比较大,这个既是缺点,也是优点,是把双刃剑。
还要提到一点,就是印度的“企业家精神”。尤其在私营企业家里面,我觉得印度私营企业家的文化远远好于中国。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有“富二代”什么的,经常是不能坚持下去。但印度几个有名的家族企业,像塔塔集团,有一百多年了,已经有三代以上,但是依然长盛不衰。我参观过他们的厂区,像工业园一样,搞得非常好,而且福利非常好。他们开玩笑说,工人只要生一个孩子,我保你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老板出钱,但你超生了,就不管了。他们还分房子,工人都有房子,工程师住好一点,工人差一点,但都分房子。在印度,私人老板搞这些真的不容易,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值得中国学习。
另外,印度的银行业是比较成功的,监管也比较好。中国股票解放以后中断了,到改革开放才重新启动,但孟买的股票市场一百多年一直延续下来,没中断。他们的股票市场也出现过重大诈骗,但坏的例子好象没有那么多。另外,印度银行的呆帐比我们少,这是印度使馆的人说的。
在信息技术方面,比尔.盖茨曾经说“下一个软件超级大国就是印度”,这个评价应该说相当高了。班加罗尔有很多这方面的大公司,我也去参观过,那里的管理等方面确实很好。另外,他们的英语好,因此外包业务也很强。
评价印度的教育,同中国相比,可以说印度是“高等教育好,基础教育差”。美国有个MIT,印度也有个理工学院,培养出的一些IT产业专家,软件工程师,水平都相当不错。在国际组织里面,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等,恐怕中国人还没有印度人多,他们当中很多都是高技术人才,英文也好。
印度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也是看得见的。宝莱坞的电影在国际上还是相当有影响的,它的产量甚至超过好莱坞了。在南亚国家、非洲等地,印度电影市场非常好。还有印度瑜珈,现在中国也很盛行。莫迪九月份参加联大时还提出,要联合国通过一项“国际瑜珈日”的决议,并获得通过。
最后再说一句,经常有人问印度的社会治安怎么样。不能说印度社会治安比中国好,但你到富人居住的地方去看,没有多少人装防盗门的。富人区除了卖珠宝,卖黄金首饰的要装铁栅栏,老百姓,很有钱的资本家,都没有装防盗门的。
⑦ 都说的是印度的缺点,有没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优点及优势
印度人的优点其实有很多,比如他们的民风比较淳朴,而且印度人都很团结善良。
⑧ 经常能够听说印度的缺点,那么这个国家的优势和优点有哪些呢
一·市场规模与中国相当并且潜力巨大
我们一直以来,从网上看到的印度人总能给人以娱乐至上的感觉,每次都能让人笑得喷饭,除了扒火车、玩摩托、摔各种战斗机,印度人的精神也是让其他人望尘莫及的 。我们总是叫人家阿三,但是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印度虽然在很多领域落后于中国,但印度市场成为印度崛起的一大底牌。在吸引外国投资领域,印度首次以630亿美元的数字超越了中美两个世界大国,这不禁让印度暗自酸爽了一把。
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于印度年轻人的比重远远大于我们,每年的就业人数至少1000万人,大多是18岁左右的年轻人。相较中国,印度人口的优势恐怕在今后几年会凸显出来,而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在发展。
⑨ 印度的很多缺点我们都见过,有没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优点及优势
说到印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量的关于印度的不好的方面,就好比印度的火车只要是能着足的地方,都是可以挂人的。
印度的厕所满大街都是,卫生堪忧。印度是全世界强奸率最高的一个地方,安全得不到保住,印度的阅兵和杂技团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还有就是印度的军用飞机,每年都是会摔下一些来的,印度低种族姓的人,他们都是很受鄙视的......。
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耳熟能详的事情。
那么,印度有没有亮点有优势的地方吗?
不得不说印度还是有不少的优点的。
我们说几个主要的吧:
4、印度的教育和语言优势。
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对于全球化的今天来说,这是他们最大的利好。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很多的公司,他们大部分都会将呼叫基地设在印度。
这也是印度的IT业发达的原因,印度已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和后端服务外包大国,在IT科技领域具有培养高端人才的优势。
还有美国的知名公司,都喜欢用印度人来做高管。Google的皮猜(Sundar Pichai)、微软(Microsoft)的纳德拉(Satya Nadella),他们都是印度人。
可以说印度还是有很多优势的,关于其它方面的优势,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⑩ 印度对中国的优势有哪些
印度学生:“中国比印度差很远!”
表面上看,中国比印度先进富裕,中国的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都是印度的两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约12%,按说中国要比印度富裕。但真实情况确相反,从我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闻,真实的中国人比印度人生活艰难的多、苦的多。
印度农民没有苛捐杂税。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农民自给自足,国家根本不从农业上提取税收,也不象中国地方有那么多官员要养活,尽管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农民,有最高的农业单产,但中国农民被压迫的太深,税赋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印农民比中国农民轻松的多。
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暂住证,印度不需要,也没有因为暂住证被关押被打死的情况。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象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没有人以影响市容而象赶鸭子一样到处赶。印度也没有象中国一样到处打砸摊主的城管,也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而被取缔。在印度,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没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就严格的多,官员们关心对外形象重于关心百姓生活。
印度人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中国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劳动成本比印度低的多。以电视机为例,此次美国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就是以印度的电视机价格为参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会比中国高,唯一高的是劳动力成本,而中国电视机价格低就是因为劳动力工资低。在中国的很多工厂里工作的中国工人的收入比印度产业工人工资低的多。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开工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牛马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国相对高的GDP没有让人民得到实惠。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难以从中得到实惠。以汽车为例,中国连乡镇村的官员都可以坐上进口高档轿车,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了中国GDP总值很大的一部分。而印度这种情况是绝对没有的。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坐印度自产的“总理”牌轿车,印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这些都是民众的钱,所以中国虽然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人民肯定享受不到实惠。况且,中国的GDP在剔除水分后的真实数字是多少,大概没人能说清楚。印度没有那么多大盖帽。在中国大盖帽满天飞,“九项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是中国特色。这些大盖帽都是冲着人民来的,每顶大盖帽都是人民的负担。印度没有这么多大盖帽,即使你戴着大盖帽也不能向人民乱收费。中国人光养这些大盖帽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清楚中国人要花多少钱来养他们。一些大盖帽领导贪了太多的钱以后卷辅盖走人跑到国外去。据中国自己报道,近年来卷款外逃的官员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带走的财富估计可以供养几千万儿童上学。
印度没有官员终身制。印度上至总统下至部门,在任是官员,享受国家的各种待遇,但下来后和平民一样。但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只要进了官场,除非因腐败被抓起来,否则国家要养一辈子,直到死为止。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官员总数和法国总人口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乡村及编外的官员。而中国的国民总值比法国还低,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的负担比印度大的多。
印度没有中国普遍存在的烂尾楼。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烂尾楼,这些烂尾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十亿,要统计中国的烂尾楼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资金存入烂尾楼里多登天还难。可以说每幢烂尾楼都是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每幢烂尾楼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这个黑窟隆,这种现象在印度很少见,这也是中国特色。
总体上看,中国的GDP虽然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被要养活比印度多数倍的官员队伍、要养活无数的公车和公车司机和修理费、要喂饱中国官员庞大的将军肚、要装满外逃官员的行李箱、要养活无数的大盖帽,中国的那点GDP余钱肯定不多,用于人民福利的钱不会比印度多。
------------------摘自印度留学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