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多少年前撞上亚洲大陆

印度多少年前撞上亚洲大陆

发布时间:2022-07-22 19:54:48

1. 至今为止,地球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1 前寒武纪
2 寒武纪
3 奥陶纪
4 志留纪
5 泥盆纪
6 石炭纪早期
7 石炭纪晚期
8 二叠纪
9 三叠纪
10 侏罗纪
11 侏罗纪晚期
12 白垩纪
13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14 始新世
15 中新世
16 冰川时代晚期
17 现代世界
18 未来世界
19 1.5亿年后
20 2.5亿年后
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晚期超大陆和“冰室”世界(距今6亿5千万年前)
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这时开始分裂.前寒武纪晚期的世界与现在的气候十分相近,是一个“冰室”世界.
罗迪尼亚大约在7.5亿年前分裂成两半,形成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
寒武纪
寒武纪:古生代的开始(距今5亿1,400万年前)
具有硬壳的生物在寒武纪第一次大量出现.诸大陆为浅海所泛滥.超大陆冈瓦那开始在南极附近形成.
巨神海(Iapetus Ocean)在劳伦西亚(Laurentia,北美)、波罗地(Baltica,北欧)和西伯利亚(Siberia)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
奥陶纪
古海洋隔开诸大陆(距今4亿5,800万年前)
奥陶纪时,古海洋分隔开劳伦西亚、波罗地、西伯利亚和冈瓦那大陆.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之一.冈瓦那大陆的南方完全为冰所覆盖.
巨神海(Iapetus Ocean)隔开了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古地中海(Paleo-Teyhys Ocean)分隔开冈瓦那大陆、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则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
志留纪
古生代海洋闭合,诸大陆开始碰撞(距今4亿2,500万年前)
劳伦西亚与波罗地大陆的碰撞闭合了巨神海的北面,并形成了“老红砂岩”(Old Red Sandstone)大陆.珊瑚礁扩张,陆生植物开始覆盖荒芜的大陆.
大陆碰撞导致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上的加里东山脉(Caledonide Mts.)的形成,以及大不列颠北部、格陵兰和北美东海岸的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的形成.
泥盆纪
泥盆纪:鱼类的时代(距今3亿9千万年前)
泥盆纪时,古生代早期海洋闭合,形成“前盘古(pre-Pangea)”大陆.淡水鱼类从南半球迁徙至北美和欧洲.森林首次在赤道附近的古加拿大生长.
植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今天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煤炭.
石炭纪早期
石炭纪早期盘古大陆开始形成(距今3亿5,600万年前)
石炭纪早期,欧美大陆(Euramerica)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和维利斯堪山脉(Variscan Mts.).南极开始形成冰帽,同时四足脊椎动物在赤道附近的煤炭沼泽开始发展.
石炭纪晚期
石炭纪晚期:巨大煤炭沼泽的时代(距今3亿600万年前)
石炭纪晚期,由北美及欧洲组成的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碰撞,形成了盘古大陆(Pangea)的西半部分.南半球大部分被冰所覆盖,而巨大的煤炭沼泽则沿着赤道形成.
以赤道为中心,盘古大陆从南极延伸至北极,并将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与古大洋(panthalassic)分隔在东、西两侧.
二叠纪
二叠纪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灭绝(距今2亿5,500万年前)
二叠纪时,巨大的沙漠覆盖了西盘古大陆.同时爬行动物扩散到整个超大陆.99%的生物在灭绝事件中消失,标志着古生代的终结.
三叠纪
三叠纪末期,盘古大陆形成(距今2亿3,700万年前)
形成于三叠纪的盘古超大陆使陆生动物可以从南极迁徙到北极.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之后,生命开始重新多样化.同时,暖水生物群落扩散到整个古地中海(Tethys Ocean).
侏罗纪
侏罗纪早期:恐龙遍布盘古大陆(距今1亿9,500万年前)
侏罗纪早期,中南亚开始形成.宽广的古地中海将北方大陆与冈瓦那大陆分隔开.尽管盘古大陆依然完整,不过可以听到大陆开始分裂的隆隆声.
侏罗纪晚期
盘古大陆开始分裂(距今1亿5,200万年前)
侏罗纪中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侏罗纪晚期,中大西洋是将非洲与北美东部隔开的狭窄海洋.东冈瓦那大陆开始与西冈瓦那大陆分离.
白垩纪
新的大洋张开(距今9,400万年前)
白垩纪时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欧亚大陆撞去.值得注意的是,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
白垩纪时全球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恐龙与棕榈树出现在现在的北极圈,南极洲以及澳洲南部.虽然白垩纪早期的极区可能会有一些冰帽存在,但是整个中生代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冰帽出现过.
白垩纪是海盆迅速张裂的时期.中洋脊迅速扩张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恐龙时代的终结(距今6,600万年前)
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撞击地球.这个直径16千米的彗星的撞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恐龙和许多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而灭绝.白垩纪晚期,海洋继续拓宽,印度接近亚洲南缘.
始新世
新生代早期:印度开始撞击亚洲(距今5,020万年前)
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
中新世
世界显出现代构造(距今1,400万年前)
2千万年前,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同时北方各个大陆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和现代相似,不过请注意佛罗里达和亚洲的一部分仍然在海洋之下.
冰川时代晚期
过去3千万年来地球进入冰室气候(距今18,000年前)
当地球处于“冰室”气候时,两极皆被冰雪覆盖.极区冰盖因为地球轨道变化(米兰柯维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而扩张.最后一次极区冰盖扩张发生在18,000年前.
现代世界
现今世界有定义明确的气候带
我们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全球气候在变暖,因为我们正在脱离冰川时代,同时也因为我们向大气层中排放温室气体.

2. 印度板块是什么时候撞击欧亚大陆板块的那时候地球上有什么动物,有人类或人类的祖

”印度洋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段是网络上的,当时地球地质动荡非常活跃,在软流层的推动下,板块漂移的速度都非常快,这也是地壳物质循环的表现。当时恐龙已经灭绝了,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种类和数量继续下降,被子植物开始繁衍

3. 地球经历了几个时期距今各多少年

1、前寒武纪
2、寒武纪
3、奥陶纪
4、志留纪
5、泥盆纪
6、石炭纪早期
7、石炭纪晚期
8、二叠纪
9、三叠纪
10、侏罗纪
11、侏罗纪晚期
12、白垩纪
1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14、始新世
15、中新世
16、冰川时代晚期
17、现代世界
18、未来世界
19、1.5亿年后
20、2.5亿年后

1、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晚期超大陆和“冰室”世界(距今6亿5千万年前)

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这时开始分裂。前寒武纪晚期的世界与现在的气候十分相近,是一个“冰室”世界。

2、寒武纪:古生代的开始(距今5亿1,400万年前)

具有硬壳的生物在寒武纪第一次大量出现。诸大陆为浅海所泛滥。超大陆冈瓦那开始在南极附近形成。巨神海(Iapetus Ocean)在劳伦西亚(Laurentia,北美)、波罗地(Baltica,北欧)和西伯利亚(Siberia)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

3、奥陶纪:古海洋隔开诸大陆(距今4亿5,800万年前)

4、志留纪:古生代海洋闭合,诸大陆开始碰撞(距今4亿2,500万年前)

5、泥盆纪 :鱼类的时代(距今3亿9千万年前)

泥盆纪时,古生代早期海洋闭合,形成“前盘古(pre-Pangea)”大陆。淡水鱼类从南半球迁徙至北美和欧洲。森林首次在赤道附近的古加拿大生长。 植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今天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煤炭。

6、石炭纪早期:石炭纪早期盘古大陆开始形成(距今3亿5,600万年前)

石炭纪早期,欧美大陆(Euramerica)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和维利斯堪山脉(Variscan Mts.)。南极开始形成冰帽,同时四足脊椎动物在赤道附近的煤炭沼泽开始发展。

7、石炭纪晚期 :巨大煤炭沼泽的时代(距今3亿600万年前)

石炭纪晚期,由北美及欧洲组成的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碰撞,形成了盘古大陆(Pangea)的西半部分。南半球大部分被冰所覆盖,而巨大的煤炭沼泽则沿着赤道形成。以赤道为中心,盘古大陆从南极延伸至北极,并将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与古大洋(panthalassic)分隔在东、西两侧。

8、二叠纪

二叠纪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灭绝(距今2亿5,500万年前)

二叠纪时,巨大的沙漠覆盖了西盘古大陆。同时爬行动物扩散到整个超大陆。99%的生物在灭绝事件中消失,标志着古生代的终结。

9、三叠纪

三叠纪末期,盘古大陆形成(距今2亿3,700万年前)

形成于三叠纪的盘古超大陆使陆生动物可以从南极迁徙到北极。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之后,生命开始重新多样化。同时,暖水生物群落扩散到整个古地中海(Tethys Ocean)。

10、侏罗纪

侏罗纪早期:恐龙遍布盘古大陆(距今1亿9,500万年前)

侏罗纪早期,中南亚开始形成。宽广的古地中海将北方大陆与冈瓦那大陆分隔开。尽管盘古大陆依然完整,不过可以听到大陆开始分裂的隆隆声。

11、侏罗纪晚期 :盘古大陆开始分裂(距今1亿5,200万年前)

侏罗纪中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侏罗纪晚期,中大西洋是将非洲与北美东部隔开的狭窄海洋。东冈瓦那大陆开始与西冈瓦那大陆分离。

12、白垩纪 :新的大洋张开(距今9,400万年前)

白垩纪时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欧亚大陆撞去。值得注意的是,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

白垩纪时全球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恐龙与棕榈树出现在现在的北极圈,南极洲以及澳洲南部。虽然白垩纪早期的极区可能会有一些冰帽存在,但是整个中生代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冰帽出现过。 白垩纪是海盆迅速张裂的时期。中洋脊迅速扩张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1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恐龙时代的终结(距今6,600万年前)

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撞击地球。这个直径16千米的彗星的撞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恐龙和许多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而灭绝。白垩纪晚期,海洋继续拓宽,印度接近亚洲南缘。

14、始新世 新生代早期:印度开始撞击亚洲(距今5,020万年前)

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

15、中新世 :世界显出现代构造(距今1,400万年前)

2千万年前,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同时北方各个大陆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和现代相似,不过请注意佛罗里达和亚洲的一部分仍然在海洋之下。

16、冰川时代晚期 :过去3千万年来地球进入冰室气候(距今18,000年前)

当地球处于“冰室”气候时,两极皆被冰雪覆盖。极区冰盖因为地球轨道变化(米兰柯维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而扩张。最后一次极区冰盖扩张发生在18,000年前。

17、现代世界 :现今世界有定义明确的气候带

我们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全球气候在变暖,因为我们正在脱离冰川时代,同时也因为我们向大气层中排放温室气体。

拓展资料

地球的形成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过多种学说。一般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此外,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出的物质。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作用,不断有轻物质随氢和氦等挥发性物质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出的物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质或土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并演化为今天的地球。水星、金星和火星与地球一样,由于距离太阳较近,可能有类似的形成方式,它们保留了较多的重物质;而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由于离太阳较远,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轻物质。关于形成原始地球的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大的推测性,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与戴文赛先生的结论一致,即在上述星云盘形成之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稳定性,星云盘内的物质,包括尘埃层,因碰撞吸积,形成许多原小行星或称为星子,又经过逐渐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诞生了。根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千万年至1亿年,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类地行星),形成时间较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形成时间越长,甚至可达数亿年。

4. 至今为止,地球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1 前寒武纪
2 寒武纪
3 奥陶纪
4 志留纪
5 泥盆纪
6 石炭纪早期
7 石炭纪晚期
8 二叠纪
9 三叠纪
10 侏罗纪
11 侏罗纪晚期
12 白垩纪
13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14 始新世
15 中新世
16 冰川时代晚期
17 现代世界
18 未来世界
19 1.5亿年后
20 2.5亿年后

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晚期超大陆和“冰室”世界(距今6亿5千万年前)

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这时开始分裂。前寒武纪晚期的世界与现在的气候十分相近,是一个“冰室”世界。

罗迪尼亚大约在7.5亿年前分裂成两半,形成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

寒武纪
寒武纪:古生代的开始(距今5亿1,400万年前)

具有硬壳的生物在寒武纪第一次大量出现。诸大陆为浅海所泛滥。超大陆冈瓦那开始在南极附近形成。

巨神海(Iapetus Ocean)在劳伦西亚(Laurentia,北美)、波罗地(Baltica,北欧)和西伯利亚(Siberia)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

奥陶纪
古海洋隔开诸大陆(距今4亿5,800万年前)

奥陶纪时,古海洋分隔开劳伦西亚、波罗地、西伯利亚和冈瓦那大陆。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之一。冈瓦那大陆的南方完全为冰所覆盖。

巨神海(Iapetus Ocean)隔开了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古地中海(Paleo-Teyhys Ocean)分隔开冈瓦那大陆、波罗地和西伯利亚大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则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

志留纪
古生代海洋闭合,诸大陆开始碰撞(距今4亿2,500万年前)

劳伦西亚与波罗地大陆的碰撞闭合了巨神海的北面,并形成了“老红砂岩”(Old Red Sandstone)大陆。珊瑚礁扩张,陆生植物开始覆盖荒芜的大陆。

大陆碰撞导致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上的加里东山脉(Caledonide Mts.)的形成,以及大不列颠北部、格陵兰和北美东海岸的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的形成。

泥盆纪
泥盆纪:鱼类的时代(距今3亿9千万年前)

泥盆纪时,古生代早期海洋闭合,形成“前盘古(pre-Pangea)”大陆。淡水鱼类从南半球迁徙至北美和欧洲。森林首次在赤道附近的古加拿大生长。

植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今天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煤炭。

石炭纪早期
石炭纪早期盘古大陆开始形成(距今3亿5,600万年前)

石炭纪早期,欧美大陆(Euramerica)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和维利斯堪山脉(Variscan Mts.)。南极开始形成冰帽,同时四足脊椎动物在赤道附近的煤炭沼泽开始发展。

石炭纪晚期
石炭纪晚期:巨大煤炭沼泽的时代(距今3亿600万年前)

石炭纪晚期,由北美及欧洲组成的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碰撞,形成了盘古大陆(Pangea)的西半部分。南半球大部分被冰所覆盖,而巨大的煤炭沼泽则沿着赤道形成。

以赤道为中心,盘古大陆从南极延伸至北极,并将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与古大洋(panthalassic)分隔在东、西两侧。

二叠纪
二叠纪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灭绝(距今2亿5,500万年前)

二叠纪时,巨大的沙漠覆盖了西盘古大陆。同时爬行动物扩散到整个超大陆。99%的生物在灭绝事件中消失,标志着古生代的终结。

三叠纪
三叠纪末期,盘古大陆形成(距今2亿3,700万年前)

形成于三叠纪的盘古超大陆使陆生动物可以从南极迁徙到北极。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之后,生命开始重新多样化。同时,暖水生物群落扩散到整个古地中海(Tethys Ocean)。

侏罗纪
侏罗纪早期:恐龙遍布盘古大陆(距今1亿9,500万年前)

侏罗纪早期,中南亚开始形成。宽广的古地中海将北方大陆与冈瓦那大陆分隔开。尽管盘古大陆依然完整,不过可以听到大陆开始分裂的隆隆声。

侏罗纪晚期
盘古大陆开始分裂(距今1亿5,200万年前)

侏罗纪中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侏罗纪晚期,中大西洋是将非洲与北美东部隔开的狭窄海洋。东冈瓦那大陆开始与西冈瓦那大陆分离。

白垩纪
新的大洋张开(距今9,400万年前)

白垩纪时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欧亚大陆撞去。值得注意的是,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

白垩纪时全球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恐龙与棕榈树出现在现在的北极圈,南极洲以及澳洲南部。虽然白垩纪早期的极区可能会有一些冰帽存在,但是整个中生代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冰帽出现过。

白垩纪是海盆迅速张裂的时期。中洋脊迅速扩张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恐龙时代的终结(距今6,600万年前)

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撞击地球。这个直径16千米的彗星的撞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恐龙和许多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而灭绝。白垩纪晚期,海洋继续拓宽,印度接近亚洲南缘。

始新世
新生代早期:印度开始撞击亚洲(距今5,020万年前)

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

中新世
世界显出现代构造(距今1,400万年前)

2千万年前,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同时北方各个大陆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和现代相似,不过请注意佛罗里达和亚洲的一部分仍然在海洋之下。

冰川时代晚期
过去3千万年来地球进入冰室气候(距今18,000年前)

当地球处于“冰室”气候时,两极皆被冰雪覆盖。极区冰盖因为地球轨道变化(米兰柯维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而扩张。最后一次极区冰盖扩张发生在18,000年前。

现代世界
现今世界有定义明确的气候带

我们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全球气候在变暖,因为我们正在脱离冰川时代,同时也因为我们向大气层中排放温室气体。

5.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在何时何地碰撞 When an

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碰撞地点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碰撞时间目前学术界有两派,一派认为是在55Ma,理由是当时印度板块和亚洲大陆汇聚的速率突然减缓;另一派认为是35Ma,理由是两板块在55Ma并没有达到可以彼此发生碰撞的距离,碰撞所造成的主要构造效

6. 印度—亚洲碰撞的起始时间

关于印度与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与拼合,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已作过不少的研究工作,并有诸多成果得到发表。然而,尽管人们对碰撞的时间给予充足的兴趣与重视,但对于碰撞起始时间的把握仍十分不确切,且得出的解释往往大相径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所用来确定碰撞时间的方法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大陆碰撞与拼合不同阶段的理解存有差异所至。

现将目前人们用来确定印度与亚洲碰撞时间的方法及所得出的结果概述如下:

一、古地磁方法

1)有人(Bulter,1995)认为:洋底的地磁倒转类型记录了印度洋张开的历史,据此可再造印度大陆在历史时期的位置。对印度洋新生代磁异常的分析表明,在约50 Ma,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相对速度从约15~25 cm/a迅速减少到约13~18 cm/a。板块会聚速率的突然减少被当作是指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初始时代(Patriat等,1984)。从印度洋90°E洋脊的沉积岩古地磁结果,可类似地说明,在约55 Ma,印度板块的向北运动表现为一个显着的减速(从18~19 cm/a降到4.5 cm/a)(Klootwijk等,1992),Klootwijk等(1992,1994)将这种运动速率的变化解释为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之间缝合作用的完成,并据此推断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初次接触的时间要早于55 Ma。会聚速度的降低代表着漂移陆壳对俯冲带的阻塞作用,因而可用最初的减速来确定碰撞开始的时间。但目前尚难确定是否是由于漂浮的印度大陆边缘和亚洲板块的接触产生的构造阻力的增加导致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之间的会聚慢下来,或者,是否仅仅反映在约50~55 Ma沿印度洋中脊扩张速度会突然减慢(尹安,2001)。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1990)所做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图7-1):在印度与亚洲两大板块碰撞之前,印度板块向北漂移的速率大约为16 cm/a。碰撞以后印度板块并没有停止移动,仅减慢而已,接近5~6 cm/a。

图7-1 青藏高原各地体(现在东经90°)相对于印度和安加拉克拉通纬度变化的立体图解

2)印度与亚洲之间相对运动发生一个大的变化的时间(40 Ma)被认为反映了印度与亚洲碰撞的开始(Molner 和Tapponnier,1975)。这种变化经过校正的测定数据为50 Ma(Patriat and Achache,1984;Besse等,1984)。对印度最边缘和喜马拉雅北部晚古新世沉积中磁化作用的原始和次生成分的联合分析,亦导致一个碰撞时间为50 Ma这样一个结论(Besse等,1984)。正如Jaeger等(1989)所指出的,在那次分析中使用的地层事实上是较老的,约在60~56 Ma之间,所以,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时代可能早于60 Ma。

二、古生物方法

在Nagpard的Taki组熔岩流间的沉积中发现Pelobatid蛙类(Salnil,1982)。Takli组的时代为根据倒转时带29R而得出的Maastrichtian早期。因此,漂移的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陆生动物群之间的交流必定发生在Maastrichtian期之前。印度与亚洲之间陆生动物群的相似,加之动物群中缺乏任何特征明显的土着分子,使我们可以推测印度与亚洲之间的碰撞大约发生在K/E之交而比一般认定的时间要早。

三、地层学与沉积学方法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开始碰撞的时间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地层学和沉积学演化的约束。

1)利用两个大陆之间缝合带的地质演化特征来确定大陆碰撞的时间。Bulter(1995)在喜马拉雅区内两套时代资料相当贫乏的岩套中,依据①位于缝合带处的陆相沉积与②从与俯冲带有关的幔源花岗岩到源于陆壳加厚的花岗岩的区域性变化,识别出碰撞的大致时限为始新世(50 Ma)。

2)有人认为碰撞发生的表现是海水全部退出和陆相沉积的出现。Rowley(1996)通过对喜马拉雅地区最高海相层现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板块碰撞在喜马拉雅境内不同地区是不同时,在西侧Zanskar-Hazara地区能够将碰撞的起始时间很好地限定在Ypresian晚期(约52 Ma);至东侧珠穆朗玛峰东北部的古近纪的地层剖面中,正常海相陆架型碳酸盐岩可延伸到Lutetian阶顶部,沉积类型没有变化的迹象,故碰撞的起始时间一定更年轻。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一带,源于喜马拉雅-西藏体系剥蚀作用的巨厚海相三角洲-扇杂岩提供了与穿时碰撞相一致的独立的推算:这种穿时碰撞在西部开始于大致发生在Ypresian晚期,向东逐渐推进,在东部也许穿过Lutetian期。沿缝合线北侧的地层和岩浆岩史可与这样一种穿时史对比。

3)Searle等(1987)认为:标志着特提斯闭合的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碰撞的时间可根据“印度河-雅江缝合带内,沉积由海相类型(类复理石)向陆相类型(类磨拉石)的转变”来确定。

4)Beck等(1995)指出,沿巴基斯坦西北缘,亚洲板块的南部边界的柱状增生楔和海沟地层(66 Ma之后,55 Ma之前)逆冲到印度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之上。基于这种关系推测,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之间大洋岩石圈的消失必定出现在55 Ma之前,与初始碰撞有关的较早逆冲事件的印度板块被动大陆边缘可能在55 Ma之前已经俯冲到亚洲板块之下。这意味着55 Ma是巴基斯坦西北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最初碰撞的最小年龄。

5)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在露头连续的上白垩统—下古近系印度板块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地层序列中,马斯特里赫特早—中期(约70 Ma)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发生急剧变化。在不整合面之上,马斯特里赫特中期地层具有从泥灰质砂岩到硅质碎屑浊积岩突然转变的特征。下古新统(65~64 Ma)直接覆盖在马斯特里赫特期地层之上,浅水碎屑岩的再沉积作用被发现。这种70~64 Ma间沿印度板块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模式的变化,被Willems等(1996)解释为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之间最初接触的指示。Shi等(1996)得到相似的结论,他将晚白垩世(约80 Ma)和古近纪早期(约59 Ma)之间碳酸盐台地的广泛中断解释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最初时限。这个岩石学的年龄和Willems等(1996)的深水数据被Rowley(1998)用于构筑遮普惹山地区100~46 Ma之间的沉降历史。Rowley(1998)的沉降曲线显示出约70 Ma构造沉降速率急速增加,其可能反映了亚洲板块的增生边缘加载在印度板块被动大陆边缘之上(尹安,2001)。

6)万晓樵等(2001)对碰撞起始时间的理解是“陆壳的完全拼接和挤压并伴随深海洋盆的消失,这时会出现磨拉石的堆积”,并认为:在西藏仲巴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于曲贝亚组与曲下组之间。在这一界面上,古新统磨拉石直接不整合于上白垩统陆棚碳酸盐岩沉积之上,浅海相动物群在冈底斯南缘与印度北缘最初显示同一生物区系特征,表明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起始碰撞发生在白垩纪/古近纪之交。

四、冈底斯岩基的最年轻年龄

虽然冈底斯岩基曾被作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之间最初碰撞时间的定年途径(Dewley等,1988;Le Fort,1996),但是冈底斯岩基的年龄在约120~30 Ma之间变化(Xu等,1985;Harrison等,2000)。最年轻的年龄在45~30 Ma之间(Honegger等,1982;Schärer等,1984;Harrison等,1999),明显滞后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之间最初的时间,因为与碰撞有关的Sm-Nd变质年龄在喜马拉雅地区是(49±5)Ma(Tonarini等,1993)。这些年龄的差异说明,冈底斯岩基最年轻的年龄可能对印度大陆北部的大洋岩石圈俯冲终止缺乏代表性(尹安,2001)。

笔者认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在喜马拉雅境内的碰撞,符合通行的陆—陆碰撞的模式,是一种各地不等时的斜向式的碰撞。最高海相层的含义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是指该区内海相沉积类型的终结,其上再未出现海相沉积。最高海相层只能反映残留海盆的终结,即特提斯洋在该区的最终封闭——碰撞起始年龄的下限(即最年轻的年龄),而不能作为大陆之间碰撞发生的起始时间的判别依据,因为印度板块被动大陆边缘的大部分(500~1000 km)可能已经俯冲到亚洲板块之下了(Patriat等,1984;Matte等,1997),碰撞早期记录可能已消失了(尹安,2001)。碰撞作用在某一地区发生的起始时间的标志应是该区沉积类型首次由类复理石向类磨拉石的转变,该区在碰撞发生之后完全有可能再次接受海相沉积。

西藏地区内,印度与亚洲之间的碰撞最初发生的时间可能是白垩纪/古近纪之交,作为这一事件的标志:仲巴地区古新统磨拉石直接不整合于上白垩统陆棚碳酸盐沉积之上(万晓樵等,2001)。在岗巴地区,古新统粗碎屑含砾沉积不整合于上白垩统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之上,其间可见以薄层粘土为标志的古风化壳,代表一次重大沉积转变和构造运动。印度大陆北缘与冈底斯南缘直至白垩纪末均具有明显的生物分区现象,其间被深海盆地所阻隔。古新世开始浅海相动物群在该区显示同一生物地理区系特征,说明两大陆已完全拼合,南北生物地理区同归于一残留海盆。地层与古生物特征为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起始时间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性依据。据此推测大陆早期碰撞发生在白垩纪/古近纪之交(65 Ma)。古新世中—晚期直至始新世早期残余海盆内碳酸盐台地遭受持续的挤压变形,进一步说明大陆的碰撞在古新世初就已发生。沉积地层的破碎变形和滑塌堆积是持续碰撞与挤压的结果。藏南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史也表明了这一点。

7. 印度板块是什么时候撞击欧亚大陆板块的那时候地球上有什么动物,有人类吗

这俩板块不是ang一声撞在一起的,地壳变化是一点一点的,速度就像长指甲盖一样。

阅读全文

与印度多少年前撞上亚洲大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坐飞机去越南怎么样 浏览:84
上合会为什么没有伊朗总统 浏览:292
中国有多少取名叫于睦岩 浏览:138
印尼皮皮虾叫什么 浏览:148
英国飞迪拜航班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642
英国农业旅游怎么发展 浏览:986
为什么印度人都是皮包骨 浏览:850
伊朗老人怎么样 浏览:406
印尼什么时候能解封 浏览:260
印度发展什么传统工业 浏览:954
越南给多少小费 浏览:581
中国人喜欢养什么虾 浏览:620
在国内怎么充英国流量费 浏览:442
印度新冠如何传入浙江 浏览:111
印尼酸枝怎么看 浏览:757
意大利收藏家在哪里 浏览:658
中国梦是指什么 浏览:175
中国约有多少人近视了 浏览:635
中国伏特加多少度 浏览:890
如何成为外国人的中国小伙 浏览:971